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500字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5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8-23 16:02:35

【第1篇】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察根据地大举进犯,为了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年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在班长马宝玉沉着的指挥下,不断的向敌人们狠很地射击。不到一会儿时间,五位壮士的子弹全打完了,只有胡副才手里还有最后一颗手榴弹。为了想多打一些敌人,班长带领战士们到了狼牙山峰顶。带着中国人民对日本鬼子的仇恨,那一块快石头像雹子一样打在了敌人头上,敌人们纷纷滚落深谷。随着一声巨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五位壮士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走到悬崖边上,班长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接着战士们一个又一个相继跳下。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中国人,他们不想死在敌人的手中。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狼牙山五壮士”只是一个为中国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的典型缩影,在漫长的中国革命战争中,有太多这样的战士,用自己生命与鲜血来捍卫民族的尊严,换来新中国最终的建立。

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中国战争的烟火已经熄灭,全中国进入了物质精神文明声势浩大的建设之中,我们每一个小学生所肩受的重任就是好好学习,掌握牢实的文化知识与不断培养与训练自己的各种能力,为将来建设东方强国而努力奋斗!用我们实际行动来报答与告奠先烈英魂!

【第2篇】

夜静得出奇,我在灯光怀着敬佩而又愤怒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秋,七连六班的五个战斗,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他们为了群众和连队主力不被敌人发现,毅然决定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的绝路,在顶峰英勇歼敌,最后跳下悬崖。

让我记忆最深的片段是:战士们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这声音充分表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举动充分体现出了五壮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这个故事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热爱祖国之情。五壮士为了保卫祖国,赴汤蹈火,为国捐躯。五壮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这篇课文又使我想到了汶川大地震中,解放军战士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疲劳,跋山涉水,风雨兼程,抢救遇难的群众。在乱石飞滚的山间,日夜抢救;在废墟里,他们用带血的双手,抢救出了多少老师和学生;他们把仅剩的口粮全部给了乡亲。解放军战士这种奋不顾身的行为和无私无畏的精神,使我的心在震颤,血在沸腾,泪在流淌,是你们的勇敢和顽强,执着和忠诚,为灾区人民带去了温暖。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祖国的接班人,我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甚至放弃,怎么能为祖国的明天做出贡献呢?

我为五壮士的壮行、壮举和壮言所敬佩。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祖国作出一份贡献。

【第3篇】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心潮澎湃,对英勇的壮士们充满了敬佩之情。

这篇课文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某部队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安全撤退,把敌人引上山顶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啊,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精神!五位壮士在生与死的抉择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们还这么年轻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我深深地打动了。

其实,这样的人物有很多,如: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面对敌人临危不惧的刘胡兰等等,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正是因为无数革命英雄和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对照这些英雄们,再看看自己,觉得十分惭愧,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害怕,不敢去钻研,导致成绩一步一步地下滑,这就是我面对困难而退缩的结果!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正这个缺点。

英雄们,历史不会忘记你们,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我们将永远记住你们,我们将永远记住你们,我们将永远向你们致敬!同学们,让我们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继承并且宏扬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强大吧!

【第4篇】

当我们在良好的环境学习时,当我们开心地玩耍时,是否曾想过:现在富裕的生活都是靠无数的中国人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不禁产生了一种对五壮士的敬佩。

本文主要讲了日寇向我晋察冀根据地进攻,九连在狼牙山游击战,最后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六班的五位壮士有计划地诱敌上山,但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便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当任务完成后,五壮士纵身跳下悬崖……

五壮士们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知道把敌人引上绝路自己也是死路一条,可为了中国、为了新中国成立,牺牲了自己,其实,五壮士跳下悬崖是在告诉日寇:中国不会服输,如果只剩一个中国人,他也会血战到底,这不屈的中国魂,已经打动了我的心,非常敬佩他们。

我曾读过这样的故事:一个中国空军,被日本人包围,日本人劝他赶快投降,他不为所动,经过了长时间的战斗,只剩下一颗子弹,他突然把枪对着自己高喊:“中国无被俘空军!”并用这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已有多少人用自己的血肉换来了这面五星红旗,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让明天的中国更好!

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们的中国会更强大,更繁荣,屹立在世界的顶峰!

推荐信息

  •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31

    【第1篇】我读了火烧圆明园这篇课文,我觉的英法联军十分贪婪,未经许可,就任意抢夺,里面的珍奇异宝,搬不动的,就防火销毁罪证,这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就这样销毁了。在这危急关头,朝廷是完全有能力反驳的,可他们却束手旁观,这也难怪,朝廷这么多腐败的官员,都怕死,谁会出来保护圆明园呢?圆明园从中国的骄

  •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32

    【第1篇】最近我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纪录片,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愤怒。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千万劳动人民精心创造的一个五百多年的建筑精华。园内有无数个景点,各个都优雅迷人,并收藏不计其数的历史文物、名人字画、金银礼器等。但这一切,都在1860年结束了。那年,英法联军入侵了中国,又闯入了

  •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32

    【第1篇】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圆明园,一个令国人既自豪又痛惜的名字,曾经让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融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于千变万化景象之中,经过法国、八国联军的两次洗劫,园中建筑被烧毁,文物被抢劫,奇迹和神话般的园林建筑,历时一百

  •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33

    【第1篇】玉器梁家60年里,在玉的相守与月的笼罩中,世代沉浮,悲喜交织。梁亦清,一个朴实的回回,世代雕玉撑起整个奇珍斋。为了三保太监郑和,为了回回,他毅然接受蒲绶昌的交易,用那双饱经风霜的粗糙的手琢刻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这个视玉为命的男人,最终倒在了血色的宝船上。易卜拉欣,梁亦清之徒,用他宽厚的肩膀挑

  •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33

    【第1篇】看了快一半了,竟喜欢得不舍得看下去,这种不舍得在看三毛时常常体会到。有的书好看,让你一口想把它吞下去,像是喝到姥姥自己酿的米酒一样。但比这更好的是你觉得难得遇上的好书,不仅是看着让你目不转睛而且能勾起你内心的情感,和你的心贴在一起。这时你看的就不再是一个故事,一些文学了,你看的是生命。你可

  • 读老人与海鸥有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33

    《老人与海鸥》一文是根据人类学家邓启耀教授的《寂寞鸥灵》改编的。对于这篇文章,我也记不清自己读过多少遍了,但是总觉得还没有读够。文章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十几年前,昆明化工厂退休老人吴庆恒在翠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

  • 读老人与海鸥有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34

    【第1篇】每个人都有亲人,我们和亲人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可是,你们听说过有人和动物成为了亲人吗?你也许会奇怪地说:“当然没听说过了,人怎么会和动物成为亲人呢?”但是,我敢肯定地说:“当然听说过。”因为,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一篇课文——《老人与海鸥》,它主要讲述的就是一位老人和海鸥之间浓浓的亲情

  • 读老人与海鸥有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34

    【第1篇】今天,老师让我们预习了第9课《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读完以后,我的眼中盛满了晶莹的泪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老人每当冬天来临之际就到昆明的翠湖之畔去喂海鸥,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盘旋,哀声鸣叫,肃立不动等画面,非常感人。上课的时候,罗老师给我们讲解这篇课文,让

  • 读老人与海鸥有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34

    【第1篇】许许多多的故事中,都带给我感动,而我们周一所学的《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却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动。《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老人生前喂食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以及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反应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的情谊。读了这篇课文

  • 长江七号观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34

    【第1篇】《长江七号》是周星驰继《功夫》之后,历经三年拍摄的又一部影片,尽管是一部温情悲喜剧,但是“星爷”已经明确的告诉了大家,这仍然是一部无厘头风格的影片。我不愿观看残酷的战争大片,也不想看悲惨结局的故事,《长江七号》正合我的口味,整场电影三分之二的时间是让我捧腹大笑的,能让我快快乐乐、心满意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