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三十六计读后感350字

三十六计读后感35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23:06:38

【第1篇】

近期,我读了一本书,叫《三十六计》,你们一定不知道这是谁写的吧,其实这本书没有固定的作者,是后人研读《孙子兵法》和古代的一些战争总结出来的战斗计谋经验。其中,第七计是我最喜欢的一计--无中生有计的妙处,就在于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是敌人判断失误,从而出其不意地击败敌人。大家一定想知道计名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吧,让我给大家揭开这个叫《草船借箭》旳计名故事吧。

刘备为了对付曹操,与孙权结成了同盟。诸葛亮留在东吴辅佐孙权,周瑜让诸葛亮三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诸葛亮回营后,让鲁肃准备二十艘船、六百名士兵、青布、稻草。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和他取箭,鲁肃大惑不解,船在曹军面前一字排开,战士们开始擂鼓,鲁肃惊慌失措:“曹军出来,如何是好?”诸葛亮哈哈大笑:“子敬放心,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轻易出兵。”曹操听到擂鼓呐喊声,心想:“现在江面雾这么大,敌军突然来袭,肯定有埋伏,不能大意。”曹操下令,只能让弓箭手将对放射退。于是,东吴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十万支箭。

这则故事中的诸葛亮就用到了这一计,我们要多多向诸葛亮学习。

【第2篇】

古人常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本《三十六计》的作者是无名氏,诸葛亮曾使用过三十六计,《三十六计》蕴藏着古人的智慧,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智慧,更可以知道中国人的聪明。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书里有三十六计,数中有术,术中有数,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所以我们的书上总会写着“著/无名氏。”

我们现在虽已没有战争,但是《三十六计》中的军阵,和一些计谋,塑造了现在的中国,假如没有清朝,我们中华可能更加强大,我读了三十六计以后,便觉得中国古人虽然迷信,有一点“傻”,但是迷信是中国传统,而且,中国古人的智慧无尽,他们把三十六计写成了书,并创造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语。

【第3篇】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三十六计》,里面讲述了战争中如何用计。全书一共有三十六个计策,有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抛砖引玉......每个计策都有一篇故事,十分生动,也让我更加容易理解。

我喜欢的故事是《瞒天过海》,他讲述了秦始皇到东南巡游在回来的路上,病发很快就死去了李斯和赵高等人,却装成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的样子,伪造了一份诏书,假称秦始皇已经将胡亥立为太子,途中秦始皇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李斯下令在车上装载一些咸鱼,利用咸鱼的臭味掩盖尸体的臭味。直到回到咸阳后,才正式给秦始皇发丧。后来,胡亥继承的帝位。

还有一个故事是《抛砖引玉》它讲述了燕国的国君想招揽人,才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人,于是向郭隗请教。郭槐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君非常爱马,他用千两黄金买了一个马骨,消息一传开,大家都知道国君求千里马心切,没几天,就有人送来很多千里马。国君听从郭隗的建议,马上派人造了一座精致的房子给郭隗,还拜他做老师,后来,果然有很多人才纷纷投奔到燕国来。

这本书不仅让我知道了很多计策,还让我学到了许多成语。书中的人物展现了中国古代智慧谋略的全部精华。

【第4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堪称“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三十六计》,书里的一个个计谋令我赞不绝口,一场场实际战例也让我叹为观止。

今天,我看到一计“釜底抽薪”,让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原文是这样写的: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就是说在敌我力量悬殊之时,不应拿鸡蛋碰石头,而要击其要害,灭其气势,用以柔克刚之法灭敌。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战败,被释回国,卧薪尝胆,图谋灭吴报仇雪恨。为消除吴王戒心,勾践故意称越国遭遇大灾荒,欲向吴国借一万斤米粮。吴王信以为真,认为越国威胁不到吴国,就借粮给越国。

一年后,越国就要把米粮还给吴国了。越国想:不能就这么把粮食还给吴国,但不还粮食,吴国肯定会借此名义灭了越国。谋士建议道:我们可以把米煮熟了,这样虽大,但是不能种,到时就有好戏看了!

吴王接到米后,看它们颗颗丰满(实是煮熟所致)大喜过望,忙命农民播种,到了秋天粮食颗粒无收,此时的越国已是人丁兴旺,国力强盛,因此不断骚扰吴国,吴国就此灭亡,勾践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越国这番计策,真可谓是釜底抽薪啊!

此外,书里还有许多计谋,大家熟知的空城计、走为上计、苦肉计等等……虽然,这些计谋表面上好像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无关,都是兵法,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生活启迪、做人道理和学习方法。大家一起翻开这本《三十六计》一起领略古代人沉淀下来的智慧吧!

【第5篇】

我在前一段时间读了《三十六计》这本书。三十六计是从《孙子兵法》中提炼出来的三十六条人人都知道的计策,但往往是这些计策,却总能置人于死地。

就拿其中的一条——空城计来说吧。诸葛亮在一出祁山伐魏时,错用了马谡,街亭丢失,致使全局崩溃,这位学富五车的汉相诸葛亮无奈退守西城。单凭当时西城内的兵马根本不可能抵挡即将到来的魏国追兵。情急之下,诸葛亮智摆空城计,命令各处城门大开,自己端坐城门之上抚琴,等待着魏军的到来。

等到司马懿率领魏军追到西城的时候,看到大开的城门,还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城头悠闲地抚琴,反而不敢前进了,害怕中了埋伏而主动撤退了。这可应了一句话: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意思是说:空虚的地方要让它更加空虚,可疑的地方让它更加可疑。就从这一仗看,诸葛亮在智谋方面无疑要高过司马懿。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了解了古人的智慧,知道为将帅者应多动脑子思考,不能一味冲杀,动静结合才是兵法之要也。

三十六计不仅适用于战争,而且其它地方也能适用。我们平常做事情要有计划,知己知彼。危急时刻不慌张,理智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推荐信息

  •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21

    我在暑假期间读了真国藩家训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叫"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情习"。他的主要意思是天地之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通向成功的路;人一骄傲就会满足于现状,这样就会导致失败。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议论人家的短短处、指责人家的食物甚至嘲笑别人的失败,开口就说别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些其实都是骄

  • 《飞龙火警》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21

    【第1篇】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飞龙火警》这一本书。这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少年侦探社去寻找四条“小火龙”,不要让“它”们引发火灾。在寻找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难题,但都用自己的智慧一一解决啦,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四条小火龙,阻止了他们继续引发火灾的行为。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本书中“神秘的电话”、“少

  •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21

    【第1篇】暑假里,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它让我回顾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知晓了各个时代都有英雄辈出。每个朝代、每个故事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然而,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是奸佞小人,有的是谦谦君子,有的是忠诚之士,有的文质彬彬,有的满腹经纶,有的能说会道,有的恬不知耻,有的英勇无畏,有的宁死

  • 《神奇的魁地奇球》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21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肯尼沃思.惠斯普写的,我刚拿到手上时,发现书的封面是仿旧的,里面还有一些作者手绘的图画。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它讲述了魁地奇的来历,金色飞贼是从哪里来的?游走球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威格敦流浪汉队的球袍上有一把剁肉大刀的图案?这是书背后的问题,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金色飞贼是从金飞侠

  • 《奥利的滑雪之旅》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21

    今天我看了《奥利的滑雪之旅》,这本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名叫奥利的小男孩,从爸爸手里得到了一个真正的平底滑雪板,奥利一直迫不及待地想用它来滑雪,但是一直都没有下雪。有一天早上,奥利从窗户发现了白光,窗外是全是雪,奥利兴奋地穿上滑雪的衣服和平底雪板。奥利冲出房间,滑到了森林里面,“谢谢你,冬天之王”,奥

  • 兰亭集序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21

    《兰亭集序》这个名扬千古的古代文章,人人都说好,可我这个性格促使我说:“《兰亭集序》有什么好的,不就是个古代文章吗?写的好我才不信呢。再说了,那些字看都看不懂,现在的人看他只能说它土!”我也就这样被妈妈一脚踢进了张老师的国学班。现在再回想起来那叫一个经典。《兰亭集序》总共有三个自然段,我看了两遍后发

  • 《清白与乌黑》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21

    《清白与乌黑》的作者是林青玄。文章主要叙述了林青玄给他的孩子讲了一个故事。在宋朝有一位太守,名叫刘贡父。他接到了一起太守府的库银被盗的案子。刘贡父要从许多嫌疑犯中找出真正的盗贼。刘贡父告诉嫌疑犯们,有一口钟,把手放上去就可以分辨谁是小偷,如果是小偷摸钟后,钟就会响。刘贡父事先在钟上涂了一层黑墨,让嫌

  • 读《大学》有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22

    《大学》作为一篇千古名文,其作者曾子写出了儒家“美德”的特点。我们先讲一讲作者曾子,姓曾,名参,曾参,字子舆,十六岁师从孔子,颇得孔子真传。《大学》分为经文和传文。经文是总结传文的,传文则细讲经文的重点,并在讲的过程中引经据典。现在我们来说说经文。经文主要讲了治国的方法。原文是这样的:古之欲明明德于

  • 鸿门宴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22

    在鸿门宴中,有一个人是必不可少的,这个人就是张良。如果没有张良,那统一天下的人就是项羽了。张良是个忠诚的人。在鸿门宴前一天,项伯已经告诉张良,项羽要攻打刘邦,想让张良跟自己一起逃走。可张良却坚持跟刘邦一起,不丢下他。还有一点,在鸿门宴当天,刘邦假托自己要去厕所,乘机逃走。刘邦想让张良进入帐中,替自己

  • 《二十四孝》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22

    今天,我读完了二十四孝,发现里面全是孝子,还发现原来古代有这么多孝子,我也希望我们像他们一样孝顺。《孝经》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其中《孝敬父母》中有一篇是卧冰求鱼,让我深受感动,介绍的是穷人家的孩子王祥,王祥的父亲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