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600字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6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0:16:12

【第1篇】

我读过许多书,它们像天上的繁星,又像海滩上的贝壳,数也数不清。但我最喜欢意大利女作家露西写的《绿山墙的安妮》。

这本书的封面是绿色的,给人唯美的感觉,又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它主要说的是安妮是一个孤儿,被好心人收养,后来好心人家庭负担不起又把她送进了孤儿院。因为一次意外安妮来到了玛瑞娜与马修的家里,刚开始玛瑞娜不接受安妮,但后来被安妮的活泼、古灵精怪与可爱所感染决定收养她。在“绿山墙”安妮还遇到了黛安娜,两人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十分要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本书里如同一个吸满水的海绵,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令我久久回味。

作者以活泼生动的表达手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乐观向上的安妮。她把不喜欢、不完美的东西通过想象赋予他们美丽的名字,让自己开心快乐起来。就像一开始玛瑞纳并不想接受安妮的时候,安妮的心情从欢喜雀跃到伤心难过,但是她没有放弃,她用自己的方式,用她的魅力让身边的人们都喜欢上了她。安妮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逆境,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困难,考上了一所镇里最好的大学,并且成绩名列前茅。安妮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大学毕业后因为马修去世了,她放弃了奖学金回到了镇上教书。她时常与玛瑞娜聊天,不让玛瑞娜感到孤单。

这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正如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我应该学习安妮换个角度想问题,那么眼前的困难说不定就不再是困难了,我们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第2篇】

一头火红的头发,扎成两条顺滑的麻花辫,满脸的雀斑,两只眼睛散发着不可阻挡的活力,嘴唇线条优美、尖尖的下巴。她就是可爱的安妮·雪莉。

安妮是一个没有任何亲戚的孤儿,十一岁时被凯思伯特兄妹收养,满脑子都是天真的梦幻,以至于她常常出错,新花样一个接一个:把玛瑞拉的止疼药当作香草精加进蛋糕里;把自己的头发染成绿色;爱慕虚荣地从屋顶上摔下来……安妮是孤苦的,又是幸运的,她交到了许多好朋友,老师温柔、善良。她乐观、好强、热情、敏感、多才多艺。她心中有爱、有梦、有孩童的天真,可以在幻想的海洋中遨游。在她的生活中,每一天都值得留恋,值得期盼。

不断长大的安妮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因为要照顾玛瑞拉,而没去上学,留在爱维丽当老师。安妮用爱心赢得友谊,以倔强坚持自己的天性,用丰富的想象充实自己……就这样她实现了自己一个个的梦想。

合上书,我眼前仿佛浮现了美丽的“绿山墙”,白纱一样的薄雾慢慢淡去,农舍旁边的小河犹如蓝色的缎带,果树成排栽在房子旁,青草芳香迷人;美丽的樱花,清澈的池塘,葱翠的纵树林;在离爱维丽不远的海滨,一个接一个的浪花欢快地拍打着岸边的岩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爱的渴望都融入到了这本书中,我被深深地陶醉了!

以前我总觉得生活平淡无味,在与安妮共同追逐生活美好之中,我少了许多对生活不如意的埋怨。《绿山墙的安妮》像一盏明灯,点亮我的生活;像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我成长。我意识到了原来自己一直生活在充满温暖、美好和希望的世界里:同学间的互相帮助,老师的耐心指导,父母的细微关心……我应该学会更加关爱身边的人,珍惜、热爱生活。

【第3篇】

最近,读了一本《绿山墙的安妮》,故事很吸引我,我想把这本书记录下来。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本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安妮,是一个身世凄凉的小女孩,刚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在好心的邻居家生活到6岁,之后辗转被送到孤儿院。在安妮十一岁的时候,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利亚领养,本想帮着做田里的农活,结果孤儿院送来了安妮这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她虽然闹了不少笑话,但她的善良和直率也使她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她聪明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可是为了照顾玛利亚,她不得不放弃了学业。

读《绿山墙的安妮》后,我不由得对安妮产生起一丝同情,现在我们的生活简直是小皇帝与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不懂得珍惜!每天都为了一些琐碎的小事而争吵,不懂得体谅父母工作的艰辛,不停地要求父母给予学习以外的东西,还以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充满着童心的安妮,自觉学习,既有爱心,又诚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最让我感动的是她为了照顾玛利亚,她放弃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玛利亚是安妮的养母,安妮对她的感情却胜似亲人。记得前几年网上疯传了一段视频:因为当快递员的父亲没给自己买最新款的手机,16岁的儿子让父亲在门外罚站,甚至破口大骂让父亲跪在自己面前认错!相比之下,安妮对自己的养母可比亲人还亲,不仅为了养母放弃了学业,还对她百般照顾,真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百行孝为先”,在现实生活中,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学会感恩父母,感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更应该像书中的安妮一样做个勤奋、有孝心的小朋友!

推荐信息

  • 读《七天》有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9:36

    【第1篇】有人说,如果把马来西亚作家许友彬的小说《七天》拍成电影,将会是另一部爱丽丝漫游奇境。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次奇妙的七天之旅吧。许友彬是一位超级会讲故事的导游,他将温情、悬疑、幻想等要素融为一体,不但故事精彩,而且充满人性光辉。《七天》写了一辆校车在雨天突然掉进地洞,和外界失去了联系

  • 绿野仙踪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9:36

    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小姑娘——多萝茜,与叔叔、婶婶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平淡,虽然有些贫困,但一家人也算幸福。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打破了多萝茜原本幸福而宁静的生活,将她刮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为了寻找回家的路,在小狗托托、想得到智慧的稻草人、渴望得到一颗心的铁皮人和一只胆小而又想要得到勇气的狮子的帮助下,终

  • 蜻蜓眼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9:36

    蜻蜓眼,是战国时期两颗层层叠叠的如蜻蜓的眼睛一般琉璃制成的宝石。它被所有人称为无价之宝,因为它是无价的。而阿梅的奶奶却不这么认为。它是阿梅的太爷爷在爷爷带着奶奶来到他们面前时,送给奶奶的定亲信物。因此这对奶奶来说意义重大,是她与爷爷的爱情见证。如今,她又将蜻蜓眼送给了阿梅,让阿梅的父母在阿梅结婚时带

  • 五毛钱的愿望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9:36

    暑假,我读了《五毛钱的愿望》这本书,本书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我认真读了这本书三遍,它让我受益匪浅。先让我带大家走进这本书吧:在巫师村这个地方,有位叫泰德司.布林的小矮人,他给了四个人一人一张可以实现愿望的卡片,只收5毛钱。波莉用了之后,每说一次让人讨厌的话,就会发出牛蛙的叫声;罗威娜使用了之后

  • 唱罢饮水词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9:36

    “从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容若,那多情善怨的翩翩才子,你的心事,你的过往,有几人知晓呢?他自诩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他持有康熙大帝身边的一等侍卫之荣耀,不应该是自豪与幸福的吗?可从他的词中,“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倾诉的大多却是无聊。容若想要的,也许就是知已与与知已的

  • 《伤逝》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9:37

    黯淡的房屋里,再没有了她的身影。她躲起来了吗?几间破旧的家具背后毫无藏匿一人的能力。涓生站在屋里,寻着子君可能留下的字条,但没有,只有盐、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和几枚铜元,这是他与子君两人生活的全副。鲁迅用他那极平静的笔调绘出了这灰色的画面,却使我的思绪久久无法平息。这场不辞而别写得很动人。好似往昔

  •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9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9:37

    萧楚女曾说:“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以前不以为然,当我读完《欧也妮·葛朗台》后,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主宰整个悲剧的,便是金钱。作者不断地描绘金钱所带来的荣耀和名利,极巧妙地体现了金钱的虚幻。悲剧女主角欧也妮,作为一只被标

  • 百万英磅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9:37

    一个衣衫褴褛,垂涎于下水道旁的烂梨子的男人,你何曾想到他竟然能在一个月内变成腰缠万贯的大富翁?这个让人匪夷所思又久久回味的故事就出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之手。身无分文、无亲无故的亨利因为一张百万英磅的钞票,立刻身价倍增、左右逢源,从店员到老板,从商界到政界界,人们无不对他逢迎巴结。这无疑是一个金钱创造

  • 枫林渡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9:37

    金钱,权利是万能的吗?当然不是,这世上有许多用钱、用权无法换到的东西。无法买到的亲情和尊严才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可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被钱财和权利蒙蔽了双眼,最终反而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枫林渡》一书讲述了小姑娘蓝蓝和奶奶搬进城里外婆家后所经历的事情。因为社会的动荡不安,住在乡下的奶奶把不足一岁的蓝

  • 目送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9:37

    【第1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这是龙应台《目送》中的一个小片段,这个场景,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地经历过。孩子告别母亲,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