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装在套子里的人》读后感1000字

《装在套子里的人》读后感1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22:21:10

【第1篇】

改革创新,才能与时俱进

——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有感

歌德曾说:“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硬化。”是的,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唯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在《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别里科夫的可悲之处在于,他千方百计地想用一层一层的套子隐藏自己,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隐藏,反而将他醒目的暴露在了众人面前,当他已经被异化成套子的时候,这件套子却又仿佛成了那一撮白色,使得他在别人眼中成了一个异类,他被身边的人所排挤、排斥,直到最终走向坟墓——一个永远的套子。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种种限制人的沉重的套子,更不乏自我封闭、甘心生活在套子里并用这些套子约束他人的人。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打破陈旧的套子,打破自我封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早在清朝时期,我国就得到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历史教训。清朝的乾隆皇帝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的侵害,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认为我国的资力雄厚,国内繁荣昌盛,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引进外来物资,这样一来既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又保证了国家的安全。但这个政策的实行,使中国完全处在一个“套子”之中,对外来的事物全然不知,以为关起了国家的大门,就可以高枕无忧、人们也可以安居乐业了,殊不知,在我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期间,西方国家实施了工业革命,一些生产都是由机器进行的,而中国的生产都是作坊式生产,都是纯手工的,当侵略者再次对我国进行入侵时,我国的冷兵器对于敌人的火枪火炮来说完全不废吹灰之力,最后,中国又再一次被迫打开了国家的大门。

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危机,使整个中国落后于西方,最后受到了西方殖民这的凌辱。这个教训至今还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人们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努力,因此,我们就要牢记历史教训,不应被所谓的“套子”牢牢地套住了我们的国家,应该要不断的改革创新,不断发展进步,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与时俱进,不被别的国家所嘲笑。

相反,随着中国灵魂的觉醒,与清朝时的中国相比,如今的中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科技方面,“青藏铁路”的高难度工作、“神州飞船”的研制与发射等这些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才会有新发现,使我们的科技事业更加的先进。在文化方面,对于文化传播方式的适当改革和创新,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通过一些新型的渠道,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了全世界,这不仅让外国人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新的了解,更有利于提高了社会地位。在教育方面,如今的教育事业正在快速发展,从以前的传统而枯燥的课堂变成了活跃而有趣的“翻转课堂”,教学方面的改革,让更多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全面发展,也为将来给国家提供高素质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改革创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真的很重要。

一个国家的改革创新与人民的付出是离不开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创新,能够取得进步都与人民思想的创新有关。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更应该担起责任,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开放思想,而不是像别里科夫那样害怕和反对一切新生的进步事物。

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共同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吧!

【第2篇】

好文章,宜多读。读十遍,甚上百。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谈一谈有关“套子”的问题。文章里的套子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又像是一个为了禁锢自由,而戴上的枷锁。被“套子”套住的人,就像是二战中被日本等法西斯同盟国所关押在沈阳,敦化等地的盟军战俘一样,整天暗无天日,平平淡淡地活着,没有一点外面的消息;也像一个人在被围墙围住,类似于四面楚歌。然而,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被“套子”套住,应该勇敢地摆脱套子。

就让我们拿文中的别里科夫来说,他就被这锋芒的匕首刺伤,戴上了重重的枷锁。他就生活在“套子”里。例如文章中的介绍“在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活了10到15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他们似乎一切事情都不敢做。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们生活多么无聊。这正像塔利班武装组织统治阿富汗时一样,不许举办聚会,妇女上街时必须有男子(未成年男子也可)陪伴,否则就会受到鞭笞。【PS:塔利班统治时期经常组织足球比赛,无聊之极。但看点却在中场休息时的杀人游戏,适时他们处决那些异教徒或者是反抗分子,他们用枪决,上吊,挖眼,抽筋,溺水等10余种酷刑。】可见被“套子”影响的人是多么地可怜,他们应该值得同情。然而,我们应该抓住事物的根源,联系时代特征,此时的俄国正处于农奴制的崩溃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沙皇制度极端反动,无产阶级革命兴起的时期。这是封建势力的残余。他们是套住人们的真正元凶。

生活在“套子”外的人,远远比“套子”里的人更快乐。生活在“套子”外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工业革命的兴起。再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发现并利用了电,对后世的影响源远流长。假想没有电,生产力如何发展。又如贝尔发明了电话,引发通讯技术的革命等等……

生活在“套子”里的人们,要勇敢地走出来。就像抗日战争时战士们冲破敌人的封锁线一样。首先,我们不要杞人忧天,满腹忧伤,做事不要老想坏的一方面。其次,思想要有翅膀,要勇敢地向前飞,敢于迈出胜利地第一步。最后,我们要与他人坦诚地相处,要用心与心地交流。我们要善于发掘人们内心最美好地东西。

但是,说到底,我们要革命,我们要抗争,我们要摧毁带有封建性质的沙皇专政制度,我们不在受压迫,像【国际歌】中唱到的:起来,全世界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要有信心,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

【第3篇】

刚读完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之时,起初未免觉得有些好笑,很同情主人公别理科夫的命运,认为他是可悲的,并且为他感到惋惜。

但是反复读过几遍,悟出其中的内涵以后,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与别理科夫一样,都是活在套子里的人,不光是我,所有人都是,都活在大大小小不通的套子之中,只不过与别理科夫的套子不同,但其本质却还是一样的。

我今年高二在读,高考对我而言可以说是就在眼前了,人们常说高二就是准高三,而高三就意味着要面临高考,所以我们多年的努力都是在与高考作斗争,天真的以为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学就功德圆满了,孰不知我们的思想与行为从始至终都在被一种大学成功论所束缚与禁锢着。一直被关在我们自认为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里。而这枷锁也就等同于是别理科夫的“套子”。

人们都说咱们现在的中国思想自由,只要不反共,不反人民,不反社会主义,剩下的发表什么言论都可以,什么样的思想都是可以存在的,这样的说法倒是很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并不自由,还受着很强的约束,这些从我们的语文试卷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语文应该说是一个很活的科目,但我们所做的题却都是有死的答案,阅读理解与大作文都是这样,只能按着出题者的意愿去答题,去写作,根本不可以标新立异,发挥出自己真正的见解,因为如果你的真正见解与出题者的意愿相违背,那么等待你的就是零分,我们是学生,不可能跟分数过不去,所以久而久之自己的独立理解能力都退化了,变得千篇一律,众口一词,被思想的“套子”给套住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现在的学生没有正确的个性,以至于高考中考一结束,各地的专家学者都大呼现在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我想问一句,你们这些所谓专家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你们一方面说要挖掘人才,提倡创新,另一方面又在极力打压,在这种情况下能出现从高考中真正的文学天才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真正有本领的人都被你们给“压”下去了。

韩寒、郭敬明都是当今中国文学界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但他们二人在上学的时候都在语文这一门学科上栽了不小的跟头,如果郭敬明当年的高考作文没有丢掉那么多的分数,那么也不会与厦门大学失之交臂,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两个的文学天赋还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因为他们幸运的跳出了我们的“套子”。而那些没走出的套子高考作文满分天才却没见谁多年以后登上文学巅峰的。

【第4篇】

能够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许多人的秉性都不愿意将真实的自己装在套子里而把虚伪的自己摆在桌面上,只有少数唯利是图的人才会不择手段。

很久以前,听一位朋友讲了一个故事,才对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真实含义有所了解。那位朋友说:他曾经有位同事,是一个大专毕业生,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单位工作,一到单位报到,对单位的老职工很有礼数,大爹大妈叔叔婶婶阿姨叫得甜甜的,可谓见老喊老,多么的温文尔雅,一来就博得了许多同事的欢欣和赏识,而与他一起分配到单位的另一位男生则闷声不出气,两相对比,后者就显得很逊色,因为他没有装在套子里。

这个单位是一个大单位,下面有许多个部门。那位朋友与装在套子里的同事虽然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但并不在同一个部门上班,所以就很少有利益冲突。这样一来,那位朋友的同事处处表现出来的都是表面现象,就连上司看到的也仅仅是他好的一面。几年过去了,装在套子里的依旧装在套子里,站在套子外面的仍然还在套子外面,因此他们彼此很要好,这就是套子的功能。

后来,笔者那位朋友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调到另外一个单位去工作了,他靠着真实的自我走到了新的单位。那是一个新建的机构,由于新机构需要人员,第二年那位朋友就把装在套子里的同事介绍到他的新单位一起共事,在共事的几年中,那位朋友对他这位同事很照顾,平时彼此无所不谈。特别是有一年春节期间,他那位朋友的妻子打电话说生病了,把他从艰苦的基层叫回家照顾自己。因为人员少,没人坚守岗位,那位朋友就放弃照顾自己生病的妻子,主动去顶岗,换他回去照顾妻子,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位同事的妻子根本没生病,而是无病呻吟,目的是要丈夫回家一起过送年。从这小小的事例,不难看出装在套子里的人与站在套子外面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把幸福和欢乐留给自己,把困难和痛苦留给别人。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需要更多站在套子外面的人,因为他们很踏实,即使他们也有很多的不足,但起码他们没有伪装的面纱,体现的是真实的自己,做的是实实在在的事;而对于个人来说,则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很吃香。难怪有道是:苦干实干,做给天看;会占会溜,考级特优;东混西混,一帆风顺。

推荐信息

  • 《伤寒论》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20

    让中医文化沁入心脾“想我中医,肇自炎黄。神农常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

  • 读《家》有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20

    家是什么?它是思念的起始,但又没有终点,是一种可以感受责任与温馨,而又将责任变为习惯的担当。但,巴金笔下的《家》表现的却是封建专制思想的阻碍下和新文化思想的抗争以及封建与科学的较量。“家”一个多么温馨而又亲切的名词,它记录着一个家族由小到大或由盛转衰的发展历程。正如孙奇逢所言:家运之盛衰,天不能操其

  • 读《繁星》、《春水》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21

    冰心奶奶是我从儿时起就很崇敬的作家。现实生活中带给我的种种冲击,总是能在冰心奶奶温润如玉的字句中消融,并填充上温暖的色彩。她的文章就似一缕微风,轻拂过我的童年,让我享受到了美,感受到了温暖,让我知道要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童年便愈发生动了起来。《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奶奶创作的两本诗集。本是冰心平时随

  • 读《世界名著》有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21

    书香校园伴我行一张书桌,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题记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个精彩的大千世界中,唯有书籍才能给予你无尽的力量。如果没有书的陶冶,人将不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安逸,“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志气,“夜夜龙泉壁上鸣”的雄浑无不来

  •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21

    【第1篇】读《城南旧事》有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前不久我看了《城南旧事》,结尾提到的毕业歌给了我很多感触。如今细细听来,心中悲喜交加,英子的经历像电影般一幕幕舒展在我眼前。《城南旧事》是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她五岁就随父母来到了北京城南,她就

  • 《三字经》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21

    简单三字蕴含大道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一起走进浩瀚的书海,遨游在知识的天空,品味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延续了中华传统文化命脉的经典文学著作,绽放文化之花。《三字经》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经典文学瑰宝,它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我们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造就了它。《三字经》,顾名思义

  • 《二十四史》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21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那些残台断瓦,古庙荒冢吗?就是那些发黄的书本吗?不是,绝对不是。——摘自那年明月那年明月,那年潮歌。看尽了繁花似锦,灯火通明,不如回望沉寞如雪的吏书,看遍日新月异的魔都,也应踏一遍亘古残垣。翻开《二十四史》,从第一卷到最后一卷,从上古至明末。每一卷都是那么触目伤怀,大中华的兴衰荣

  • 读《百年孤独》有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21

    永恒的烙印——孤独——读《百年孤独》有感读完《百年孤独》觉得这是一部讲述孤独的书。加西亚.马尔克斯,他用想象力构建的名叫马孔多的奇特小镇鲜活地呈在人们面前,从一个家族传奇色彩的兴衰史映射出穿透了人类从洪荒到繁荣从愚昧到文明都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孤独。一个家族中整整七代几十名成员,却循环反复只用五个

  •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21

    【第1篇】翩若惊鸿,浮生一梦——读《红楼梦》有感风月情浓,金玉良姻却未若木石前盟,齐眉举案,到底美中不足意难平心难安。忆往昔,初见宛若旧相识,恨今朝,黄土陇头埋白骨,恨杳杳,思悠悠。万千心绪难言说,情债冤孽,你给我雨露恩惠,我还你一生眼泪。整部《红楼梦》,无数痴男怨女,在薄薄书页浅浅油墨的小世界里,

  • 《山海经》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3:22

    【观山海经,话创造力】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古人的心中被创造。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所谓神话无非就是大人用来哄小孩的小世界,直到我读了《山海经》,我才知道古人心中的天地是那么的辽远壮阔,绚丽多彩。《山海经》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奇书,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记叙神奇的人物、灵异的禽兽、荒内园林、海外仙山,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