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鲁迅《伤逝》与亦舒《我的前半生》的对比

鲁迅《伤逝》与亦舒《我的前半生》的对比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1:15:29

暑假期间,一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在妈妈团大火,多次上了微博的热搜。刷微博时多次刷到,我便对它产生了兴趣;而我又不喜欢看电视剧,总觉得一些好的作品改编成电视剧会毁了原著。因此我便看了由亦舒写的小说版的《我的前半生》。上学后,经语文老师的介绍,看了鲁迅的《伤逝》;才知道,亦舒的偶像是鲁迅先生,亦舒的《我的前半生》便是改变鲁迅先生的《伤逝》的。

但是鲁迅先生的《伤逝》与亦舒的《我的前半生》的写作手法却截然不同。

鲁迅先生的《伤逝》是从男性的角度写感情蜕变的故事:那个时候正是五四青年运动的时期,勇敢的女大学生子君为了爱情和“朋友”涓生一起反对传统的儿女的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为了双方心目中的“爱情”,离开了富裕的家庭,在外与贫穷的落魄青年涓生相依为命。涓生外出工作,子君经营两人小家庭。然而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爱情也会低头,涓生无门无路,在当时,在未婚的前提下与女人同居是难以见容于社会,因此他失去了清贫但稳定的工作,渐渐的涓生发现子君变得琐碎,不再善解人意,一心只与房东小官太太斗气。他从前爱慕着的那个勇敢的、有见识的子君已不复存在了。最终,他以“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停滞不前的爱情不会长久下去”的理由与子君分手了。后来子君被她的父亲接回了家,最终在那年的冬天死了。涓生悔之不迭,才明白子君的勇敢是因为爱情,他万不该跟她说出实情。

鲁迅先生是以涓生的第一人称写的,文中大部分是涓生的阐述,很少提及子君及子君的内心描写。

而亦舒的小说《我的前半生》中,男女主角的姓名与鲁迅先生的《伤逝》一模一样,都是子君和涓生。但他们的人生却截然不同。

亦舒的《我的前半生》是从女性视角写感情的蜕变的故事:家庭主妇子君沉溺的养尊处优中,突然有一天丈夫涓生提出了离婚,当时子君深受打击,不惜用儿女来挽留涓生,但并没有挽留住涓生。子君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一段时间,期间她的闺蜜唐晶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并不断鼓励子君走出婚姻的失败,后来子君惊觉不能再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自己的人生,身为处于新时代的女性,不应因为失去了婚姻便觉得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于是子君便开始了在闺蜜的支持和帮助之下重新走进职场,打拼属于自己的事业,并做出了一番成就。这是讲述一个三十几岁新时代女性的“逆袭之路”,一段婚姻的失败,让女主角不得不坚强,变得更美丽,有了事业,最终遇见一个很爱她的男人的故事。

亦舒是以子君的第一人称写的,文中大部分写了子君如何从遭受背弃的家庭主妇蜕变成美丽而有所作为的女性,重点在于写子君如何独立起来。

对比于鲁迅和亦舒的两篇小说,我更喜欢亦舒的写作手法及内容。鲁迅先生的《伤逝》太过于消极,可能跟鲁迅先生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那时鲁迅先生写《伤逝》的目的是为了指出“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探讨受“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一代“五四”反腐青年在冲出家庭的牢笼后如何才能走上“新的生路”。故《伤逝》的结局注定是个悲剧,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亦是沉闷压抑的。而亦舒写的《我的前半生》更符合现在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女性应自信并独立。故《我的前半生》整篇文章是励志向上的基调。

男性视角中的涓生的忏悔与女性视角中的子君的独立,表现的是作家对社会和当时女性特征的审视。

推荐信息

  •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1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5:59

    童年的幽香——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童年是天真的笑声,童年是豪放的奔跑,童年是无邪的话语,童年穿着幼稚的公主裙,童年是系着鲜艳的红领巾……童年对于青年人来说是非常向往的,童年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怀念的……我是一个书呆子,很喜欢看书。《窗边的小豆豆》也是在同学的推荐下,满怀好奇地读起来的。它勾起了我对

  • 《愿风裁尘》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5:59

    愿我能保护他们的余生————读《愿风裁尘》有感“愿风裁取每一粒尘埃,愿灵魂抵达记忆尽头,愿一切浩瀚都归于渺小,愿每身孤独都拥抱共鸣,愿衣襟带花,愿岁月风平。”这是这一本书我认为最美的一句话。这是一本散文集,作者是我最喜欢的作家——郭敬明。他不高却是最成功的人。这部书讲了他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人生的看法

  • 《骆驼祥子》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5:59

    【第1篇】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我从中了解到当时混乱的社会,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祥子的悲惨遭遇为情节,深刻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以及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他善良,淳朴,热爱劳动,

  • 《复活》读后感9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5:59

    卑劣与博爱——读《复活》有感人类最初没有太多复杂的情感,可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人类大脑的进化,人类的思想变得复杂,产生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并出现了贵族压迫农民的种种卑劣行为。而《复活》这本书便是一本痛斥人类黑暗的一面的书,同时又是一首歌颂人类的同情的诗。全书以两位主人公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之间的爱为线

  •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6:00

    中国,我为你骄傲——《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读后感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的国度。她拥有广阔的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她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她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世界奉献出许多发明创造;她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中国。读了《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这本书,无不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热血沸腾…….书中介绍了我

  •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6:00

    让青春飞扬——读《革命英雄故事》有感前一段时间,我读了《革命英雄故事》这本书,书里讴歌了许多精彩纷呈、感人至深的故事,无数的革命前辈用热血与生命换来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让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英雄故事》这本书歌颂了为人民服务,死得比泰山还重的张思德,赞扬了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

  • 《向上帝借一双手》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6:00

    钦佩和自省——读《向上帝借一双手》有感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星空下,我品读了一篇题为《向上帝借一双手》的文章,不由得对其中的主人公产生了钦佩之情,并自我反省。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此文的主要内容:朱彦夫成了特残军人后,渐从沮丧变得坚毅、向上。他在跌撞中学会生活自理,又拖着残躯带领乡亲们富裕山村。老年

  • 《你吃的苦,终将照亮你未来人生的路》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6:00

    所谓书海藏珍,看一本书,犹如得到一块珍宝,若不去琢磨它,去打造它,它永远只是一个废品。若要看书,就得去体会,思考它,细嚼慢咽,而不是囫囵吞枣......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丰富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盲目地读书,也是毫无用武之地。多感受,多体会,才是读书的真谛。这是一个风雨

  • 《生命的诗情》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6:00

    亲情——读《生命的诗情》有感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翅膀,能帮助人们横渡理想的海洋;书是阳光,能照亮人生的道路。暑假里,我交了好几个“好朋友”:《生命的诗情》、《天鹅牧场》、《读者》……其中《生命的诗情》这个“好朋友”给我诉说了一个生动感人的

  • 《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6:00

    书是照亮我们前方的路灯,书是帮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书是帮助我们爬上成功尽头的阶梯。我爱书,因为它给我了无穷的“宝藏”。这次我阅读了《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这篇文章,我理解到爱的伟大!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栋楼失火,人们要从楼上跳下来,用背部着地的方式,可她却用头部着地的方式。后来才知道,她是为了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