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永别了,武器》读后感1000字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1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9:40:18

挣脱枷锁,拥抱自由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读罢《永别了,武器》,感想颇多。我看到了主人公亨利作为一个战士的笑与泪,也看到了亨利的理性与果敢,为了挣脱不义之战的枷锁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作为战争文学,它颇有些“另类”,其他的作品在描绘战争时,都在歌颂那些冲锋陷阵的英雄。而这本书写的却是一位一战时期逃兵的故事。主人公亨利,在经历了腥风血雨,理性的思考,激烈的思想斗争过后毅然选择逃离战场,选择追求和平安宁的生活。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正确的吗?事实证明是正确的。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亨利经受着死亡的威胁。战争的枷锁束缚着他的身心。他没有钢铁之躯,却有着爱好和平的坚定信念信念。一战是帝国主义的争霸。同盟国和协约国为了一己之利,将本过无数年轻的生命绑上了他们的战车,让无数祖国的未来,葬身在他们共同制造的战争——这个巨大的“绞肉机”里。他们开动宣传机器,企图将军国主义的毒素灌输到青年的头脑中。在他们的鼓动下,许多懵懂无知的男儿开赴前线,在这场非正义的战争中化为炮灰,死得毫无意义。

但人终归是人,不是机器。在本书中多次表现了战士们强烈的厌战情绪。在战争的末期,许许多多的士兵哗变,天天喊着“我不要在这里,我要回家!”。甚至有士兵绑架了自己的长官,不顾宪兵的追捕,逃离前线。许许多多人清醒的青年人看清了这场战争的本质。他们为帝国主义感到失望,为自己的人生感到彷徨和失落。“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物。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就地掩埋。”战争给他们所带来的,不是所谓的功名利禄,而是悲伤,死亡,无家可归和痛失亲人的痛苦。他们不想成为无谓的牺牲品。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捍卫和平,不为侵略战争白白流血是对的,给帝国主义当炮灰是不值得的。他用逃离战场的实际行动向帝国主义抗议,这也是一种宣战!

这部作品用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了一种对和平的向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是积极的。

亨利所代表的,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不是帝国主义驯良的奴才,他们有血有肉,他们厌恶战争,他们爱好和平。他们没有被帝国主义的糖衣炮弹蒙住双眼。他们选择了冷静,远离武器。在那个战争的晕笼罩着人们的年代,他们的精神是那一束穿破黑暗的耀眼的阳光。他们是战场上的逃兵,但这恰恰证明了他们不是生活中的逃兵。他们选择远离战场,远离杀戮,是为家庭负责,为自己负责。亨利在挣脱精神枷锁的过程中,自己也成长起来,对自己,对感情,对这个社会有了更透彻的认识。“一个国家里有个统治阶级,愚蠢,什么都不懂,并且永远不会懂得。战争就是这样打起来的。”亨利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对战争,对帝国主义,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一种清醒的认识,一种真正属于年轻人自己的声音。

亨利是理性的,果断的。而他对待自己的爱人则充满了温情。守护自己的爱人是一个男人的本分,在血与火的历练中,男儿本色得到彻底显现。“你一有爱,你就会想为对方做些什么。你想牺牲自己,你想服务。”为了爱,亨利甘愿当一名战场上的逃兵,和爱人追求平静自由的生活。亨利想尽办法躲开宪兵的追捕,只为了给自己的小家找一个温暖的爱巢,只为了与未婚妻巴克利享受在瑞士湖畔泛舟的惬意,只为了追求心灵的解放和自由,去寻觅他们渴求的阳光。亨利带着未婚妻逃离了战场。只有追求心灵的解放,拥有自由的环境,才能把爱守护好。

现在的我们,没有战争的摧残。可年轻的我们,面对未来,却总会迷惘和不知所措。这种青春期的心理状态是跨越国界,普遍存在的。亨利作为一个摆战争枷锁的自我救赎成功者,他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挣脱了精神的枷锁,拥抱了属于自己的自由。当今社会各种思潮不断的激荡着,面对纷繁复杂的声音,我们要像亨利一样保持清醒,明辨是非,勇于做出理性的抉择。

推荐信息

  • 百万英镑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2:55

    平等造就幸福社会——读《百万英镑》有感从年幼无知到现在,书籍一直陪伴着我,而令我印象最深的书就是《百万英镑》了,这本书的作者马克·吐温以十分诙谐幽默的语气讽刺了当时英国十分拜金、十分不平等的社会。《百万英镑》讲述了一个美籍办事员的奇特经历——故事的主人公亨利随船来到了英国伦敦,那时他面临着身无分文的

  • 《百万英镑》读书笔记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2:55

    《诚信比金钱更重要的存在》马克·吐温的文笔一向是十分幽默的,他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百万英镑》主人公一次次用百万英镑支票把势利眼毙掉的情形。亨利·亚当是一个流落伦敦的美国人。他身无分文,特别孤独,可他有尊严,他不愿为了嗟来之食而弯下他的腰。两个富有的兄弟借了他一张百万英镑的巨额支票,并以他在三十天内将

  •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2:55

    在我的印象里,那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它在寒冷的冬季可以低至零下二十摄氏度,但它也借助得天独厚的黑土地养育了生活在那儿的祖祖辈辈。那里是呼兰河,是萧红的故乡,也是萧红最眷恋的热土。《呼兰河传》是萧红以童年经历为线索而写成的自传,这本书几乎是以一个孩童的视角来进行叙述,语言质朴生动,读起来也是妙趣横生。全

  • 《目送》读书笔记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2:55

    【第1篇】取一杯清茶,在静谧的的午后或夜晚翻开书本细细品读,如同品一杯香茗一般,感受书中的宁静或汹涌,感受它带给我们的震撼……我想《目送》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值得我们慢慢地品读。“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个世界如此匆忙,我们好像没有那么

  • 阅《论语》,晓古今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2:55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汉武帝也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早在古时就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地位。翻阅《论语》,触摸凝结古人智慧的墨香,看清他人反省自己,以德束己,以礼待人,以古道治今生。在《论语》中孔夫子提倡“以德为政,为国以礼”,治理国家需要用用“德”和“礼”来加以约束。而对于我们来说,它

  • 读《我们仨》有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2:56

    让敬业成为一种信仰——读《我们仨》有感这是一个人心浮躁的时代,这是一个以名图利的时代,这个时代发展得太快太快,为了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轻装上阵”,把我们该有的坚持全都抛之脑后。从什么时候开始,物欲充斥着整个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眼里只剩下名利?南帆的《马克思之墓》里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2:56

    【第1篇】很早就接触了《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一直想拜读,却因高中学业繁重,只好借用暑假之余细细品读。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便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丑陋的中国人》。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宛如一道霹雳,使我内心不禁一颤。中华上下五千年,有谁发出过这样振聋发聩的呐喊声,只有他——柏杨老先生。冯骥才先生评价

  • 《庄子》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2:56

    【行和】每每读到庄子的言论,总能使我深思一番,然后醒悟些什么,尤其是对“和”这一方面。记得曾听花簇幽声,与友手谈两奁乌鹭,看玉子音脆。初,我落子咄咄逼人,不加退让,但随一来一往间,局势渐步苍黄。怪我太贪胜。新局,欲缓速攻彼,而大计未成便造反逼,下场与前局无异,皆是我的子颗颗被动,只要对方愿意,分分钟

  • 《亲历阿富汗前线》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2:56

    昔日,我在暮色苍茫之际翻开《亲历阿富汗前线》这本书,迷惘之间美丽的阿富汗少女那纯洁的笑如暮光下绽开的百合,战争的腥风血雨透过新华社战地记者陈俊峰,戚桓的眸子,借着锋利的笔尖积淀下炮火纷飞的残酷。从那些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将军的话语中,我听到了对和平的向往,看到他们为国家自由和平而战的决心。书中一页插

  •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22:56

    【厚重】之前听语文老师说过,我们的文笔还太过嫩,像初历尘世的无知小儿,当时不太肯承认。直到读完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那一刻才明白,什么叫沧桑,什么叫苍老,才懂得,文化的那一份厚重感。回过头来看自己以前认为很成熟的文章,才发现竟显得如此苍白。的确,是苍白,而且是苍白得无处可躲。曾以为可以意气风发谈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