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1700字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1700字
3月9日到4月8日,我用地铁和午休的时间看完了日本女作家盐野七生所写的《罗马人的故事》15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跟随着女作家的娓娓讲述,漫步走过古罗马一千多年的煌煌历史。女作家的特点是细腻、温和、关注人性,缺点是主观性略强,掺杂了个人的立场。然而无论如何,读下来的收获是巨大的。此书厘清了我对于罗马史的多个认知盲区,一条清晰的线,像罗马台伯河一样流淌过我的奇经八脉,点透了我对西方文明起源的一点灵明。
以希腊罗马为根的西方文明,与我们东方的古代文明竟有着如此巨大的不同!初看匪夷所思、晦涩难解,后思源远流长、合情合理。公元前出现的上下水道、十车道公路、浴池广场、桥梁隧道已足够让人吃惊,其民主共和、责任义务、法治、慈善、婚姻、税收、外交、军事、政府设置、民权、舆情、基础建设、基础教育、技术移民、权利分立、鼓励生育、货币政策等理念,更是不但不过时,反而悉数成为现存之公认的“普世价值”。
也许是翻译的缘故,只觉得女作家的叙述如此平实,明明没有什么华丽修辞,但看的过程中却让人时不时地掩卷闭目长太息:“罗马,罗马,你为何如此伟大”!明明形象塑造并不戏剧化并不鲜明,但脑海中却为何久久难忘那些罗马人物:无法无天六亲不认的邪恶国王塔克文、带着狡黠淘气笑容的惊才绝艳的西庇阿、理想至上前赴后继的格拉古兄弟、魅力难挡千年难见的天才恺撒、瞻前顾后文采卓绝的饶舌鬼西塞罗、阴郁莫名的守成之君屋大维、被误解多年真抓实干的提比略、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就被推翻了的歌唱家尼禄、因多数没有儿子所以善政得传的五贤帝、带着狮子头参加角斗的叛逆儿子康茂德、叛教皇帝悲情哲学门徒尤里安、基督教大帝君士坦丁狄奥多西查士丁尼……
尤其是恺撒前后的前三头、后三头时代,有兄弟,有美女,有鼎立、有霸业,当真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明清时代的作家派个过去,妥妥的流行巨著:《罗马演义》。
更有些史实性的情节,让我想起很多中国故事里的花边儿:提比略和妻子被奥古斯都强行拆散后,走在街头惆怅地望着前妻的背影,岂不是罗马版的陆游唐婉“钗头凤”?罗马末期日耳曼蛮族出身的国之栋梁斯提里科,“是作为罗马人而死,还是回到蛮族而生”?这岂不是罗马版的萧峰?在乱世中是顺势而为,是逆流而上,还是全身而退?罗马也好,中国也好,人文历史中充斥的无外乎是对人性的拷问。
两千多年前的罗马,面临的许多问题,以及提出的解决办法,对现如今竟然有着如此明显的借鉴作用,看着看着我时不时地扶额窃笑,真心觉得我国的领导同志应该认真研究一下罗马史。然而一切伟大,也都有落幕的时候,看到最后一本时,我为终于搞明白了欧洲各主要国家的民族起源感到开心,为终于要啃完15本书感到喜悦,但同时也有着淡淡的伤感。这么伟大的罗马,落幕前一两百年,竟然也尝遍了中国历史上“靖康之耻”、“忠臣被杀”、“皇帝昏庸无能”、“反复纳贡求和”、“高卢告急西班牙告急本土告急”的经典桥段;这么伟大的罗马,被蛮族征服后,全欧洲就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纪深渊一千年。更让人伤感的是,就像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西庇阿在灭亡迦太基后流泪说的那样:“我们现在正在见证荣极一时的迦太基灭亡的伟大瞬间,可是终有一天,我们的罗马也将迎来同样时刻的悲哀!”是啊,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是何人?古今中外,智者皆有此一叹!不仅是人,就是城市、国家乃至帝国,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特洛伊、亚述、波斯、马其顿、迦太基……罗马,历史展示给人类的是盛极必衰的图景,唯有死神永生。
看此书前,我给孩子讲的世界历史中有一些关于罗马的章节,现在想来是肤浅了,但当时编的快板倒似乎得其要旨,在此抄录,以表我被罗马圈粉的拳拳痴心:
啪,啪,啪,啪!我快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咱就夸一夸那个光辉灿烂文明古罗马。文明古罗马,它到底好在哪儿?它是年头长、影响大、生活笑哈哈。前有大恺撒啊,后有屋大维,南征北战所向无敌要嘛就有嘛。北到不列颠、西到西班牙、南到大埃及、东到幼发拉,我来我看我征服,横跨欧非亚。发明了下水道,光大了澡堂子,民主共和和法治那是传到现代哒!又有万神殿,又有凯旋门,圆形竞技场用混凝土简直是开了挂!文明传雅典啊,武力斯巴达,商业迦太基,八卦则有那埃及艳后克娄帕特拉!光荣属于希腊啊,伟大属于罗马,黄金时代万古流传永恒的罗马!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100字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讲述了7位皇帝的更叠,值得一提的有四点:
1.每一位皇帝继位后,都把前面皇帝已经执行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保持了下来。
2.每一位皇帝,在选择自己的继承者时,都是别具慧眼的,这一点从他们的继承者做出的成就可以看出。
3.多位皇帝的结局仍然是被暗杀,再一次揭露了人性的本质:在一定的位子上时,受到的限制会多于获得的自由。
4.罗马人对败者的同化、包容精神,不是将他们打败,而是将他们融为自己的一份子,成为共同体。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罗马人强大的主要原因是对败者的包容和同化精神,就是说罗马人尊重败者所有的思想和制度的独立,没有试图改变他们,这个也是人性中最闪光的一面。
再说说作者盐野七生:
1. 盐野对罗马的执着和投入精神值得每一位读者学习,这15本书的叙述中,盐野一直把自己放到了很低的位置上,即读者的角度上来展开的,这样就增加了可读性。
2. 在所有这些叙述中,读者可以随时感受到作者的感性和理性,比如:她对凯撒的欣赏,书中曾多次提到凯撒的至理名言:大多数人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一面,不知道作者这样感性地叙述对读者的影响会不会不好。
3. 这15本书涉猎的范围很广:社会,制度,人文,人性,战争等,陆续读完,读者也会领悟到不少的知识,这些知识在盐野的笔下变得趣味而生动,这也是这套书的特色之一。
4. 一本好的小说,评价标准之一是有一些优秀的人物活在其中,这15套书中,除了对战争的描写很精彩外,就是这些优秀人物的描写了。
5. 阅读盐野的文字,读者必须时刻保持思考,否则就跟不上她的思路,就是说阅读的过程中盐野不断地把读者带入一环又一环的思考和学习中,这是本套丛书的特色之一。
进入帝国末期后,所有的一切都预示了即将到来的灭亡:
帝位的更叠,皇帝的更换如同一个人每天出门前换的衣服,像家常便饭,很多皇帝被迫即位,被 迫杀害;
人才的缺失和不被利用,人才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会涌现,但是帝国后期,对应的伯乐可以说少之 又少;
军事力量的衰退,罗马抵御外敌和內患的能力在逐渐消退,直至无力还击,被毒击破;
制度和政策的不实用性和不能维持性,一些被皇帝颁布的法令,对罗马统治下的和平没有任何促进作用。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100字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本书主要讲述了两位皇帝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及其基督教的兴起,皇帝戴克里先创立了四帝共治制,并推行了一系列细致的改革,他是罗马史上唯一一位主动退位的皇帝,退位后所有的改革都轰然倒塌在自己眼前。皇帝君士坦丁是一位城府很深,会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计划来稳步实施的人,正是他,把基督教引入了罗马的国教。由此,基督教的时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