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800字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8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6:30:18

【第1篇】

以前,我对陶行知了解较少,只是零零星星地知道一些他的教育思想。越读,我越觉得先生教育理念之先进;越读,越觉得先生对教育的挚爱先生为了所热爱的教育毕生在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与研究中,为后人留下600万字的着作。他的教育理论,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实效性,他不是纸上谈兵,他用他所经历的实例来阐述他的一些思想,尽管先生离去半个多世纪,然而,他的思想依然鲜活,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万世师表“的崇高评价。

陶行知主张教师要有儿童的思想、情感、爱好,要善于“变个小孩子”。他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他提倡:师范生(准教师)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师范生(准教师)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

诚然,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学生,你会觉得他们异想天开,不切实际;觉得他们太贪玩,一点不求上进;觉得他们怎么那么不开窍,反复讲过的东西却还是不记得;觉得他们幼稚,好动,不稳重。你眼里的学生没有一个让你满意,要么行为出格,要么乖巧懂事却学习不开窍,要么顽皮捣蛋整天给你惹乱子……唉!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出在我们教师自己身上:试想;一个孩子不调皮,那叫孩子吗?一个花季少年不爱做梦,没有一点狂妄的想法,这个民族还有什么生机和希望?在孩子的头脑里,要学的东西那么多,每位老师都说那是重点要牢记,那么他要记的的东西就不是一点点了,还要加上想玩想吃想偷点懒,(孩子的天性)那么一些孩子学习上疲软也不奇怪了。教师所从事的是自己的专业,整天就和这点学问打交道,还不滚瓜烂熟?还不易如反掌?再说,教师自己比他们多经历了那么多,无形中你却要他们和你在资历和学问上划等号,这个等号能划平吗?你眼中的世界能和他们眼中的一样吗?他们的未来能让你去规划设计吗?决不!那么,先生说得很有理: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

陶先生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为真正的先生。”“我们必得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扪心自问,我和学生交朋友了吗?没有。虽然在课堂上我和学生平等地对话,虽然我总是微笑着和学生谈话,虽然我总是一幅和蔼可亲的模样,虽然我也和学生一起踢过毽子,跳过跳绳,但是,我没有和学生做真心朋友,原因何在?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是因为我没有变成一个小孩子,没有变成“内外如一的小孩子”。

有人说,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在中国就不配做教师,的确如此。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仍然熠熠生辉,闪耀着教育智慧的光芒,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实践。

【第2篇】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了解陶行知有关教育理论大有必要,现在就谈谈自己读《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一点收获:

第一、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本身含有教育的意义。其实学生所学的课文都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必须以生活经验为背景。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除了把生活引进课堂,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之外,尤其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以外,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去发展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才干。从而让他们在课堂中验证生活,在生活中感受语文。

第二、教学做合一

1919年,陶行知大胆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那么,先生究竟应该怎样才好?我以为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于七十多年前的上述论述,与当今新课程强调的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是多么的一致啊,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想象得获得经验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课文内容,大胆地在讲授小说类叙事文章时设计了续写、改写、扩写等训练,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知道,小说类的文章,作家往往艺术地去设计安排情节,戏剧性地反映人物的命运。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编写未发生的故事,去设计人物的命运,学生自己也享受了虚构的乐趣,有了作家般的自豪感。如在讲授《凡卡》一文的结尾时,我让学生按自己的设想去安排小主人公以后的生活命运。学生们兴致勃勃,反映强烈,很快就想出了新颖独特的结尾。有的学生设想凡卡虽然寄出了信,但是爷爷也没有能力来接凡卡,凡卡仍然是逃脱不掉孤独、凄惨的生活,最后在寒冷的冬天倒下了……有的设想:时间不久布什维克党的部队路过这里,偶然的机会凡卡参军入伍了,成为一名陆军炮兵,由于他作战勇敢、吃苦耐劳,很快成为一名少校,于是将他的爷爷接到身边,于是他们快快乐乐的一起生活着。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适当的续写、改写、等训练,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课本知识反映的生活尽管是间接的,但往往能高展示出一幅幅另人神往的画面,而教师一旦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把他们带到一个驰骋想象的新天地,就会崩发出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而博大精深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的时代有着更为强大的生命力,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边学边做,细细体会,定然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

【第3篇】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它犹如一丝曙光,引领着我走出教育的误区,走向光明。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让我深感教育原来是如此的美丽。以下是我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体会: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陶行知讲生活就是教育,是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改造,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本意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人的心智,才能的不断增长和完善,教育是对学生经验的改造。”而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范围以内,这是极有力量的。”同时陶行知又认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有选择地生活,选择生活就是选择教育,不是把教育简单地生活化。任何生活都是教育,但任何生活不都是我们理想的教育。只有“健康的生活”才是我们健康的教育。“生活教育”另一层意义是人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学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学生需要恋爱,那么我们就对学生进行恋爱教育,学生进入青春期,就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因此,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先生的第一面大旗。在教学中,教师常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不为教师所关心。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学。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尊重,教育不只是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不是教师把做的道理填鸭式地交给学生。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我在实践教学中,经常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充当他们的一员。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少了,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以上都是我的一些肤浅的见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把这种理念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自己的每一堂课上,体现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教学生活中。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让我们怀揣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解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

【第4篇】

学习陶行知的精神后,我最大的收获是阅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每当读到一段精彩之处,总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或者娓娓道来,或一脸严肃。先生说“以教人者教己”是根本的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和“生活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论对我们这些教书匠来说,无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灯。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为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课堂上虽然也知道不能以“教师”自居,不能搞“一言堂”,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共同进步;但面对调皮的“小捣蛋们”,往往还是缺少耐心,当他们太调皮时想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让学生乖乖地听从不再惹事生非,但总是事与愿违。特别是望着个别学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顾的神情,真让我一筹莫展。《陶行知教育文集》里要求教师“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这些难管的小孩,他谈到了解决的办法(一)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蛋,这个态度要立定,否则你主观上咬定他是劣童则一切措施都错,便越管越难管了。(二)仔细考虑他所以难管的原因,在源头上予以解决。(三)体力充沛,无法发泄的,有时捣乱,可以多给他一些机会劳动或干体育游戏。(四)先生也得检讨自己的功课教法是否合乎学生的需要程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索。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我愿做一名民主型教师,创设融融的师爱氛围,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

推荐信息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31

    【第1篇】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我受益匪浅,因为这篇作文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篇文章通过五个事例,写出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第一个事例讲了“伯父”死后,许多人为他而哭,“我”也为以后不能见到伯父而哭泣;第二个事例讲了我在和伯父谈论《水浒传》时,我经常把这个好汉做的事套到另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31

    【第1篇】今天我们学习了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和伯父谈《水浒传》,第二件事是我和伯父谈碰壁,第三件事是爸爸、伯父一起救助一位车夫。这几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让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的品质。第一件事主要讲了作者读书不认真,看《水浒传》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伯父问作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32

    【第1篇】今天,我新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被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精神和热情关心培养青少年成长的品德感动。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伯父谈到《水浒传》里的人物时,我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笑着说:“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实际上是批评“我”读书不认真。读到这儿,我想到自己也跟

  •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32

    【第1篇】这几天,放了暑假,我读了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一、李开复的简历李开复出身在台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议员,母亲也受到良好的教育。大哥在美国读大学后在美国的大学里任教,李开复在中学时跟着哥哥到美国读书,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读大学和博士。博士毕业后留校任副教授,两

  •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32

    【第1篇】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的第一篇文章——开学第一天,我深受启发。这一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恩利科母亲在开学第一天送他去报名时,看见街上的人很多,来来往往的,川流不息,后来还遇到了三年级时教过他的老师,最后母亲带着他来到了学校,学校大厅里排满了前来报名的家长和学生,他们不停地穿梭在人流中,忙个不停。

  • 读红色经典有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32

    【第1篇】今年是我们党建党九十周年,我去图书馆借了本红书看,是写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老师的故事。主要是写了徐老在清朝末年、辛亥革命、长征路上,抗战时代以及解后各个时期的故事。他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原来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它的成员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他们当中有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义士,

  • 鹿和狼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32

    【第1篇】学完第四组的四篇课文后,对我印象最深的一篇课文就是-----第十四课《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以凯巴伯森林来告诫人们——我们不能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如果我们破坏了,就会和文中的那个故事一样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表面上写的是一则小故事,实际上是在号召人们要共同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动物。这

  •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32

    自从收到《未解之谜》这本生日礼物后,就感觉我好像又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再加上我喜欢看这一类的书,更是对它充满了好感。从书名上可以知道这本书的内容讲的是世界上所有未解开的谜题,这本书里的谜题还分成了几大部分:神秘的宇宙、远古文明、帝王之谜、后宫之谜、政界之谜、生命探奇、军事之谜、历史悬案、神秘宝藏…

  • 读红色经典有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33

    【第1篇】《红色经典传奇》这本书中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萌芽、创建、发展、壮大、卓越这一漫长而又坎坷的经历过程。无数共产党员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壮烈、伟大的革命精神,深深使我感动,让我深受启发……《四颗门牙拯救十万中央红军》这篇文章写到项与年不怕危险去送情报。他把衣衫磨得破破烂烂,把头发搞得乱七八糟

  •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33

    【第1篇】《世界未解之谜》是一本科普类图书,读了它,会让你酷爱科学,有无穷无尽的快乐。这本书来到我家已经很久了,可今天它依然摆在我的书桌上,只要一得空,我就会拿出来翻看翻看。书中介绍了九大未解之谜,比如uFo之谜,世界各地已经多次发现不明飞行物,人们怀疑这是否表示有外星文明的存在呢?比如人体自燃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