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杨靖宇读后感600字

杨靖宇读后感6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4 01:14:38

【第1篇】

这几天,我读了很多篇关于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爱国将领----杨靖宇,因为我的一个姐姐叫汤婧宇,所以我特别地记住了这个抗日英雄的名字。

杨靖宇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杨靖宇的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后来,他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以沉重地打击,杨靖宇的威名因此震动全东北。

1942年的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忍受着饥寒、疲劳,与敌人奋战。后来,其他战士都牺牲了,杨靖宇仍然边战边撤,最后,他被100多名敌人包围时,左右开弓,打死打伤20多名敌人。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

将军死后,日军解剖了他的身体,发现他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我难以想象杨靖宇将军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杨靖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上我们要勇于克服困难,要像将军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长大后为中华民族的更加繁荣而奋斗。

【第2篇】

杨靖宇是我党优秀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

1940年2月18日,杨靖宇身边的最后两名警卫战士,在向群众购买粮食和衣服时被叛徒认出,壮烈牺牲,敌人因此更加缩小了对杨靖宇的包围圈。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中写道:“到2月18日,他仅有的2名警卫战士也在大东沟牺牲。他只身一人,陷于敌魔爪。敌人妄图生擒,但恐伪军不力,以日寇合围蒙江东南地区,封锁路口,迫他于绝境。在万分紧迫时,突击部队自东南秃砬子、牛槽沟向黄花甸子疾驰,但敌人兵力过厚,曹部被重重包围,敌飞机数十架轮流轰炸。2月23日下午,迫近之敌被击毙者20余人。敌人步步逼近,且高呼:‘放下武器,保留生命,还能富贵。’回答敌人的是他手中枪射出的子弹。敌人见招降无效,遂集中火力,他因而身中数弹,光荣殉国,时年35岁。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记载:“讨伐队已经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杨靖宇牺牲地蒙江县改为靖宇县,保安村改为靖宇镇,以示纪念。人民在靖宇镇杨靖宇遗体埋葬处修建了靖宇陵墓,举行了追悼大会,并在群众的要求下,在墓前当场枪决了汉奸王士洪、桑文海和告密者李正新、赵廷喜,为将军报仇雪恨。抗战胜利时,我地下党组织寻找到了杨靖宇的遗首,恭送到东北烈士纪念馆暂时寄存,并隆重举行了公祭大会。

1957年9月25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党政军民为杨靖宇隆重举行遗首恭送仪式,通化市党政军民举行隆重迎归仪式;1958年2月23日,由通化党政军民组成的公祭安葬委员会将他的遗体与遗首对接起来,覆盖国旗,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安葬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等送了花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也送了花圈。大会高度评价了优秀共产主义战士杨靖宇光辉一生。悲壮的哀乐声起,人们吟唱着怀念他的歌曲,一时哭声大作,震撼山岗。

杨靖宇这种不肯向敌人屈服的精神只得向我们学习!

【第3篇】

读了《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有多么得来之不易,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国旗是他们用自已的鲜血染红的。

100多年前,神州大地风雨如磐,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时,在全国上下陷入白色恐怖中,在当日寇铁蹄踏碎祖国山水时。一大批中国热血青年纷纷开始寻找救国的道路。

在第一课里,我十分敬佩杨靖宇将军和他一样坚贞不屈的英雄们。最让我敬佩的还是杨靖宇将军。1939年,在日军实行大规模地扫荡时,杨靖宇将军所在的部队被迫转移到深山密林,战斗在冰天雪地之中。那时部队已经弹尽粮绝,苦受着饥寒交迫之苦。但在党中央的鼓舞下,仍然坚持战斗。战士们饿了,就啃一块树皮或吃一块枯草;渴了就吃一块雪。战士们一心要为革命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1939年10月,中央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杨靖宇率400余人站数月,到1940年2月,陷入日军“讨伐”队重围,最后只剩他一人。敌人劝他投降,但杨靖宇将军没有丝毫想投降的杂念。最后,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残忍的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抗战战士这种不畏困难、威武不屈、战斗到最后一息的英雄气概,使敌人也为之震惊,因为他们都拥有“中国胃”。

在生活中,我却不像杨靖宇将军一样不怕困难、坚贞不屈。有一次我手不小心刮伤了,还破了一点皮,我就叫苦连天,赶紧用创口贴包起来,然后装作万分痛苦的样子,放下手里的任何事,坐在沙发上休养对我来的大伤。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在不确定中生伤的人,更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道理每个人都知道,但行动却不是人人都有。还有和平的生活是很可贵的。我们要好好珍惜它,在生活中也要跟他人和平共处,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和平共处,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不和平的事情发生。请记住,小事不小,任何事都要从小事做起。

【第4篇】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在那漫长的岁月中,涌现出了千千万万个爱国人士,他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读后让我深受感动。这篇文章叫《民族之魂--杨靖宇》。文章中,杨靖宇担任东北抗联第一军总司令。抗联成立后,日本多次“围剿”,把抗联逼进了长年大雪纷飞的长白山密林中,并把山民赶到一个村里边集中看守,由于联系不上山民,抗联只能每天吃树皮、睡雪坑.他们虽难联系不上山民,但是仍组织了多次胜利突围,使日军司令官大骂手下:“你的,大大的混蛋;杨的,比你聪明十倍!”但因为叛徒出卖,杨靖宇壮烈牺牲,中年三十五岁。

“杨靖宇”这个名字已经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中,他的牺牲是我想起了抗日英雄赵一曼的一句话,她说:“你们日本人可以让整个村准改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但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杨靖宇、赵一曼只是千千万万个爱国人士的缩影。在那些英雄中:又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而牺牲的狼牙山五壮士;有恨不抗日死的吉鸿昌;有宁死也不说出党的秘密的刘胡兰……他们若非是抗日英雄汉,钢打铁柱也难撑!

我相信:坚强、勇敢、无畏、善良永远是中国人的个性!

【第5篇】

九一八事变以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奋起抗日,许多抗日游击队发展成为十一个军,统称抗日联军。东北流传着这样一首被民众赞扬的歌谣:

抗日联军遍地游,日本小鬼心发愁。

南满北满起烽烟,白山黑水扫倭寇。

共产党的军队好,杨司令的指挥妙。

救国救民一条心,还我山河歌声高。

这首歌里说的“杨司令”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杨靖宇,这位为国捐躯的伟人。

1940年4月杨靖宇带着十几个战士,来到蒙江县山东的山林里由于叛徒告密,他们被包围了,由于他们几天几夜没有吃东西了,所以让两个同志去村子买东西,被日军发现了,在与日军搏斗的时候被杀害了。

杨靖宇一个人被敌人封锁在森林里饥饿寒冷无情的袭击着他,他只能靠吃草根,树皮来支撑着身体。20日下午杨靖宇与敌人相遇了,敌人很多,但是他毫不畏惧,很快就被敌人包围了。他双手拿枪,左右开弓,弹无虚发,连连击毙敌人,在激战中一颗罪恶的子弹穿过了他的胸膛,但他还用最后一口气打死了几个扑上来的敌人,倒在了大石旁边。

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把他的遗体用汽车运到蒙江县城。日军指挥官吼叫着:“解剖,把他解剖!我要看看他吃的是什么东西!”结果,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并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

在烈士的肠胃里找不到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看到这里我惊呆了,我们的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何等大的代价。有些是我们想都想不到的。象这样的爱国人士还有很多:吉鸿昌,赵一曼,董存瑞等为国捐躯,叫我们佩服不已,赞叹不止。

英雄已经远去,他们的不朽事迹,永留于世,英雄的鲜血换来了我们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英雄的精神时刻鼓舞着我们,在和平年代,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幸福生活。现在,我们要勤奋学习,应该时刻准备着将来报效祖国,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推荐信息

  • 读者文摘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02

    【第1篇】品尝美酒是一种味觉的幸福;欣赏美景是一种视觉的幸福;聆听音乐是一种听觉的幸福……而品读美文却是一种心灵的幸福!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读者文摘-最珍贵的礼物》,这本书分为五卷:谁是你的守护天使,我永远都会在你的身边,母爱是一条温暖的河,爱心永远不会老,美好的回忆。每篇文章都用了一些通俗易懂的

  • 我很重要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02

    【第1篇】当我们总在看贬自己,认为自己毫不重要的时候,毕淑敏老师发出这样的呼声:“我很重要!”中国人太谦虚,从小到大都受着传统思想的训导——“我不重要”。重要不等同于伟大,不等同于无人替代,也许我们还不具有称自己很伟大的资格,但我们完全可以大声地,自信地说:“我很重要!”因为这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是

  • 读者文摘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02

    【第1篇】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书店买书,妈妈帮我挑了一本书,她跟我说,这本书很好,讲了很多道理,我一看,上面写着“读者文摘”这几个字,我又一看,什么,这么厚一本“妈,这么厚,我要看多久才看得完啊!”我看着妈妈,“没事,慢慢看嘛,反正要让你明白些道理。”……后来,我就天天看,发现,这本书真的不错,写了

  • 我很重要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02

    【第1篇】毕淑敏老师的这篇散文《我很重要》写的真的很好,每次看,每次都有深深的触动。我把感想写下来,当做和你的交流吧。当我们总在看贬自己,认为自己毫不重要的时候,毕淑敏老师发出这样的呼声:“我很重要!”中国人太谦虚,从小到大都受着传统思想的训导——“我不重要”。重要不等同于伟大,不等同于无人替代,也

  • 小兵张嘎的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02

    【第1篇】我怀着好奇心看完了《小兵张嘎》这本书后,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饶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看完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嘎子的形象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嘎子与我虽然是同龄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显得是那么渺小,真是惭愧之极。现在我们

  • 山中访友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02

    【第1篇】刚开始看标题,我还在想作者在山中有什么样的朋友?是怎么一个朋友?读完书后,我才明白作者交的是自然界的朋友,而且都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朋友。一草一木,一鸟一石,都是作者的朋友,在作者的文章中它们都充满着生命与思想。在作者眼里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而且作者十分敬佩这位任劳任怨的老人。树是作者的

  • 小兵张嘎的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03

    【第1篇】《小兵张嘎》是一个小英雄的故事。在白洋淀边上有个村子叫“鬼不灵”,小兵张嘎从小父母双亡,他和他奶奶两个人相依为命。西院有一位养伤的八路军是区队的侦察排长,名叫钟亮。有一天,小兵张嘎看钟亮同志正在削一把木头手枪,没等老钟削完他就抢过来,钟叔说“是给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打这以后,小兵张嘎就决定

  • 山中访友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03

    【第1篇】读完《山中访友》这篇文章之后,我有了深刻的感悟。这篇文章有了排比、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来让这篇文章更生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拜访了山里的许多朋友,而这些朋友,都是动物植物以及一些没有生命却被写成有生命的事物。这些朋友是:老桥、树木、小鸟、露珠、山泉、溪流……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朋友是树木,文中

  • 小兵张嘎的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03

    【第1篇】《小兵张嘎》这本书写了抗日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嘎子与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死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八路军的故事。真是闻名如见其人!书中的嘎子是多么可爱呀!在路上,他

  • 小兵张嘎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5:03

    【第1篇】朋友,你不会没有看过《小兵张嘎》吧?小嘎子是个十三岁的孩子,“脸上充满了嘎气”,有一股子“嘎”劲。他有一支心爱的小木枪,做梦都想得到一支真正的枪,后来,在一次反扫荡的战斗里,嘎子死死咬住敌人的魔手,并缴了一支手-枪,当他听说缴来的枪要上缴时,就偷偷地把枪藏了起来。小嘎子既机灵,又勇敢,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