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600字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6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23:00:08

【第1篇】

前不久,我从三联出版社订购了一本《国文百八课》,并从中拜读了近代大文学家胡适先生的小品文《差不多先生传》,感慨万分。

这篇文章描述了中国人民的代表和“榜样”差不多先生的一生。差不多先生的样子和你、我都差不多,但凡事不很精明,思想不很细密。他常把山西说成陕西,把红糖买成白糖,把十字写成千字,更有甚者,把今天以为成明天,把9:30看成9:32,结果误了要事。有一次,他忽得重病,叫家人去喊王医生来给他治疗,可一不小心说成了兽医汪大夫。差不多先生知道叫错了人,但他觉得汪字和王字也差不多,就叫汪大夫给他治病。汪大夫用治牛的方法医治差不多先生,结果不过一小时,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在临死前留下了一段“千古佳句”:“凡-凡事,只-只-只要差-差-差不多-就-行了,何必那-那么认真呢?”他死后,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精细,不肯计较,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都向他学习,视他为导师。中国,就这样成为了一个懒人国。

这位“伟大”的差不多先生,其实就是那些不精益求精,凡事不肯认真的人。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有过当差不多先生的经历。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做数学作业,有一题要用三位小数乘以三位小数,我心想:“小数和整数不就差一点吗?”便把一个小数四舍五入后再相乘,结果,因为差不多的思想失去了一个得一百分的机会。我也看过身边的例子。有一天,我们篮球夏令营的一个同学为了快点打上比赛,只马马虎虎地跑了两圈就加入进来(平时我们可是要跑上十圈还加压腿的!)结果在打比赛时拉伤了背部肌肉,一个月都没能来参加训练。写作文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以前我写作文时,总是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不肯花时间查字典、打草稿,还经常虎头蛇尾,想着差不多挺好的啦,不用再改了。看完这篇文章后,我终于恍然大悟,再这样下去,我就要和差不多先生一样了。我便开始认真起来,要让好变成更好的想法也在心中浮现出来,打草稿、查字典,终于作文得了一个又一个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做到差不多就想罢手的时候,你要回忆起那些例子,那些不求甚解的后果。好和更好之间只差一个“更”字,但这一个字足以让我们从失败变为成功。大家应该为这个“更”字努力,变得精益求精,不让中国在我们这代还是一个“懒人国”。

【第2篇】

近期我读了马行长推荐的《差不多先生》一文,深有感触。诙谐幽默的故事背后,折射出令人深思的道理。我行正在全面开展创先争优的活动,“差不多先生”的反面教材正是进一步加强执行力建设,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扭转工作作风的一剂良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就我个人而言,也是受益匪浅,很有帮助和指导意义。

胡适先生的杂文《差不多先生传》细致入微的描写了“差不多先生”粗枝大叶、稀里糊涂、不求甚解的一生。然而时隔多年,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懈怠懒散、马马虎虎的作风还是随处可见;只求过得去、不求精细优化的现象极为普遍,“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将近、大约、大概、可能”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许多工作停在了表面上,许多决策留在了纸上,许多宏大的目标成了海市蜃楼。

银行工作虽然平凡,经营的确实风险。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要求自己,我们的微小疏忽都有可能使建行蒙受巨大的损失,使个人和家庭为此蒙羞。

我主管支行信贷业务和国际业务工作,要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永远不当“差不多先生”,是我必须做到的事情。只有树立这样的意识才能把工作做好。工作无小事,一个电话、一次营销、一次接待、一项检查、一条信息、一次会议,看似小事,但都关系全局。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出大事,可能影响工作的大局。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动开发区支行的每一位充分的发挥个人的作用。

因此,下一步的工作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设置确切的时间进度。自我加压,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各项任务指标。有数字说话,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唯一衡量标志。

工作如此,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怀着勤奋敬业、力戒浮躁、诚实待人、严谨做事的态度,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做细、做精,不当“差不多先生”,做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推荐信息

  • 风雨天一阁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45

    在变与不变中延续,天一阁流藏至今日不能不让人吃惊。我一直都认为天地万物都存在一种规律:开始就等于结束,它们并没有相对立,而是相互对立挨着。而很多事情难不在开始,而是开始后那一段旅程是否能延续,是否能像直线一般延长。当你抓住一些东西时,就注定你会失去另一些东西。天一阁存在的目的应该是藏书楼。它的内容应

  •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45

    全世界都知道国人做人做事都不够严谨,感觉中国每个人都是艺术家,做出的产品个个都是艺术品,同一个人做产出的产品都是一个不同一个的,说明我们的规范性不够,不遵守规章和法律。直接的原因在于这几方面: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很多人从小到大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良好教育,骨子里全是父辈或自己淘到的,缺少应有的自律。

  • 风雨天一阁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45

    【第1篇】对宁波天一阁,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间藏书楼上,但对于其藏书的艰辛,我直到读了《风雨天一阁》之后才解一、二,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情节便是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在弥留之际做的有些荒唐的遗产分配。范钦将遗产分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藏书。让两房在其中挑选。这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极其不公平的决

  • 梅兰芳影评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45

    【第1篇】看《梅兰芳》的过程中,几度落泪,然而要是因为此要我说这是一部好电影,我还不能够,若说它不好,还有着这么一点点的于心不忍。就像是看《画皮》,我也哭了。但在整部片子中,我没有看到爱情,没有看到故事,没有看到演员演技的突破。同样是周迅,在《李米的猜想》里的表演,更加的有张力和爆发力,也更加的游刃

  •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46

    【第1篇】有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是在这本书中的这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说出的话又何止只是“善”?莫里在他生命垂危时,继续完成作为教授的最后一课。如果,你说,这只是一本书,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准确的说这又何止是一本书、一堂课。这是莫里教授与心灵的对话,这十四节课又何偿不是对于人生的一番彻底醒悟?他

  •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46

    【第1篇】我读过《小英雄雨来》,读过《黄继光》,读过《小兵张嘎》……这许多的爱国文章,每一篇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但我更喜欢的还是《金色的鱼钩》,有时还不停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金色的鱼钩》主要写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留下来照顾新兵的故事。这位令人敬佩的老班长,想了一个好办法,每

  •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46

    【第1篇】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面对不可预知的死亡与衰老,我们该做些什么?什么是爱?爱何以永恒?该怎样看待金钱和自身的价值?我们有着怎样的文化和价值观?人生有太多的疑问待我们去思考,是的,我们需要一位智者,当作我们的引路人。而莫里,就是这样的一位智者。站在世俗之上,俯视着社会。他乐观

  •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46

    【第1篇】《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老人,或者说一个老学者,临终前的14堂人生课。米奇是一个幸运儿,他在短短的14个星期里学到了这一生都适用的东西;莫里也是一个幸运儿,他在人生的最后14个星期里让所有人成为了他的学生,听到了他的思想;我们更是幸运儿,在遥远的这儿听到了莫里教授的谆谆教诲。(是呀!

  •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46

    【第1篇】《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读了这篇文章,我的眼睛湿了,我被老班长那种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惜牺牲的精神所感动。《金色的鱼钩》主要写的是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走出草地,将仅有的食物让给病号,自己光荣牺牲的故事。文章语言简练,朴实无华,记叙真实而生动,使人仿佛置身在

  •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46

    【第1篇】在我们本册书里有一篇文章叫做《金色的鱼钩》。课文讲述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方组织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的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张是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在1935年过松潘草地,面积为1、52万平方千米。海拔约3500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