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500字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5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4 15:07:09

【第1篇】

听影片名感觉挺有趣的。但是,在学校只放了一点,因为还要上语文课的缘故,就停止了。回家,对这部影片念念不完。最让我忘不掉的就是魏老师找张慧科的那一段。

魏老师看起来还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却担任了水泉小学的代课老师,并且做好“一个都不能少”的职责。

魏老师千方百计的凑钱到城里去找张慧科,坐上车了,但是中途被人发现,被别人赶了下来,其实我想:明明就可以往回走,挣好钱在买票坐车去城里的。但是她没有,而是走路到了城里。到城里他找到了带张慧科去打工的人,得知张慧科走丢了,我想这时她心里肯定很难过吧!他没有放弃,而是抱着我偏要找到张慧科的心态。

魏老师,他为了张慧科想出了很多办法:去火车站播广播,看到大街上张贴寻人启事她也去买笔和墨写寻人启事,最后得到一个人的指点来到了电台。

因为他没有证件,没有推荐信,没有保障,也找不到台长,因此活生生的被赶了出来。但是,魏老师不仅没有放弃,在电台门口等了一天半,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个都不能少。

从电台里走出一个戴眼镜的,魏老师问道:“你是台长吗?”这个台长心地很好,不仅让他上电视,还使富有的人捐了许多粉笔,钱,学习用品等。他和张慧科一起开开心心的回到了水泉小学。

最后一幕,在讲台上摆了好多粉笔,还是水彩的,张慧科问:“我能多写几个字吗?”魏老师说:“当然可以”于是,张慧科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魏老师。

现在的我们,与他们完全不同,我们条件比他们的好多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学习机会。魏老师对学生的关心远远超乎了我的想象,我们应该多尊重老师。

【第2篇】

如今是二十一世纪,我们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用电脑上课,可是在偏僻的贫困山区,跟我们是截然不同的景象。这次老师给我们看的电影正是讲述一个在贫困山区的代课老师的故事。

13岁,正是和我们差不多的年龄,可对于贫困山区的学校来说,代课老师竟然可以是13岁,魏敏之就是这个代课老师,其实也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孩子。面对那么多调皮的小孩子,魏敏之虽然管不住,可她坚持一个信念,孩子们一个也不能少。当张惠科因为家庭贫困,到城里打工时,魏敏之步行到城里三天三夜,到处寻找张惠科,她终于感动了电视台台长,最后找到了张惠科。期间,她受了很多苦,做了很多的努力,结果当她知道自己做的纯属徒劳时,她仍然坚持了下来。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阻挠时,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呢?答案是肯定的。

电影中,还有个情节触动了我。

粉笔在教室里甚至可以说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可对于贫困山区的学校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学习委员是个女孩,她十分珍惜粉笔,她印象中的高老师,连一个捏都捏不住的粉笔头都不肯丢弃,能多写一个字也是好的,所以当魏敏之教训调皮捣蛋的学生张惠科时,把本已摔断的粉笔又踩了一遍,她拚命阻止,魏敏之知道后,让张惠科道歉,并买了一盒新粉笔。

看到这儿,我十分惭愧,因为我有时也背着老师,偷偷用粉笔砸人,如果说电影中的学习委员是个爱惜公共财物的人,我就象个品德低下、没公德心、不珍惜财物的人,所以我决定以后一定要爱惜粉笔,爱惜一要教学用品。

相比贫困山区的教学条件来说,我们是幸运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第3篇】

在开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看到前面,我们就开始审视题目了,到底是钱一个子儿都不少,还是人一个都不少?看到后面我们才渐渐明白……

魏敏芝是一名13岁的学生,但是却担当起了小孩们的老师,她起初的意愿是教完一个月后就拿走属于她的50元,认为带小学生,当他们的老师是一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事情出乎她意料之外,甚至不能掌控。

张慧科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他一开始总是跟魏敏芝对着干,非要反着来,有一次他因为捣乱,和魏敏芝争吵了起来,把粉笔都踩烂了,她们很为难,因为高老师走之前嘱咐了魏敏芝要保管好粉笔,因为粉笔在这里很珍贵。

后来明行光被带走去城里参加跑步比赛,魏敏芝想阻止,但最终被张慧科出卖,失败。后来张慧科因家里贫困跟孙志梅去城里打工,魏敏芝知道后,凑钱去找,但是因没钱而且还是混车进去的,被丢了下来,最后靠双脚走到了城里。魏敏芝找到了孙志梅要求她陪她一起去火车站找,连大喇叭都用了,但是却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与此同时,张慧科一个人走在路上,饿了,看着包子久久不肯离去,最后还是店家给了一个充饥。后来遇到了一个很好地老板娘收留了他。魏敏芝一直动用各种办法想方设法的找到张慧科,不惜用了所有的钱用来写那些‘没用’的寻人启事。最后打听到电视台可以帮助她找到,她再次靠那双脚走了好多路去那个地方,经历了各种险阻终于见到了台长,并在电视台上好不容易说出了自己对张慧科的真心话。

张慧科非常感动,他很感激魏老师,因为不是她他还一直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游荡,流浪,魏敏芝何尝不是如此?她为了找到张慧科,使出了浑身的解术,才找到张慧科,至此他们的感情又加深了!

在记者采访张慧科时,问:“你最难忘的是什么?”他答:“要饭!”我当时一阵心酸,让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说出这样的话,都会觉得这个社会不公,但是社会便是如此,你弱小,它便会把你打败,你越是内心强大,越能够生存下来!

【第4篇】

昨天,楠哥给我们放了一部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说实话,这种题材的电影,在我一个人的情况下是不会去全部认真的看完。但在码神和大家一起看完之后,特别在大家都分享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我有了很多感想。

毫无疑问,我的第一感觉是感动,魏老师从一开始的纯粹为了钱去帮忙看管学生,一天被班里的一个学生的日记感触到,开始慢慢的对学生有了感情,最后经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找到了跑丢在城里的学生。而从走丢的小男孩来说,一开始他是最调皮的,刻意的去为难老师,捣乱,当他在电视屏幕看到落泪的魏老师的时候,他也瞬间就落泪了,他明白老师为了他在城里付出了很多,吃了好多苦。在电影的最后,他在黑板上写上了魏老师三个字。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学习心里都认可了魏老师这个临时的代课老师。

除了感动以外,我还体会到了坚持的重要性。魏老师一直都在坚持找到那个走丢的小男孩,从一开始让学生一起搬砖赚去城里的车费,然后到城里的广播站门口等了一天,然后在车站通宵写寻人启事,再到电视台门口等了一天半,最后才等到台长通过节目去找到男孩。如果说魏老师在这随便一个环节中放弃了,她可能再也不会见到小男孩了。坚持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坚持就一定不会有结果。正是这份责任感的促使,魏老师坚持了下来,种因得果才能够最终大团圆结局。

【第5篇】

我们这个星期的影片叫做《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部十多年前的片子。该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贫穷山村小学里的一个故事。女主角魏敏芝老师因受高教师的托付,努力维护这个小学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校读书。她从头到尾都在坚持,要让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从而发生了她历尽艰辛找回一个因家里贫穷而辍学到城里打工的学生。

一年级到六年级只有二十多个个学生,所有的课程都由高老师承担。可以见识到这个山区的贫困程度。更加可贵的是高老师的坚持的精神,再三叮嘱代课老师要让这个学校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种尽心敬业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人愿意去到这些穷山区,只赚几十块钱的工资。因此,又有一个男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而选择辍学,离开学校,离开了村子,踏上了去城里打工挣钱的路。因为高教师最后离开学校时的叮嘱,代课老师魏敏芝毅然决定要去找回辍学的男学生,尽管他是班上最淘气的学生,因为“一个都不能少”,她坚持着。他想要到城里去将学生张慧科找回来,可是这来回的路费是谁付呢,这又成了一个问题,于是她和学生们一起去为砖厂搬砖挣钱,可他们没弄清楚状况,反而帮了倒忙,最后老板还是将工钱发给他们了,只不过给的有些少,于是他们一起去买汽水喝,当老板报出价来时,差点没把我吓死,那个年代的汽水竟然比我们现代的汽水还要贵,于是他们买了两瓶,一人喝了一口,到最后老师却没喝到,后来老师说:那时,农村的运费是非常贵的。

当他们吃饱喝足后就去了火车站,终于努力所付出的汗水得来的钱还不够买到一张车票。这并没有让魏老师打消找回张慧科的念头。她选择走到城里去,一百多公里的路,又花了她一天一夜的时间。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她。不管路多遥远,她的想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都不能少!”

终于历尽艰辛,走到了城里,可是如何才能找到张慧科呢?于是他决定去找他的住处,可到了那之后,他的同伴说他在火车站时就走丢了,于是魏老师仍不放弃,让他的同伴与他一起去找,可是那个同伴却要魏老师给他找张慧科的小费,本来只剩下那么点钱的魏老师毅然决然的答应了,到了火车站,由于已经丢失了两三天,根本不知道去哪找,于是他们到了广播台,让大喇叭找,可一天过去了,还是没找到,反而让他的同伴拿了两天元钱走了。后来他又有个法子,贴布告,他将剩下的钱全部都用了,买了笔和纸,写了好多布告,可别人都说,那东西找人没用,根本没人会去看,于是他决定去找电视台做一个广告,来找张慧科,可他又没钱,又没证件,固执的营业员不让他进,还说自己去找台长。于是他不放弃,在门口见人就问是不是台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台长发现了,善良的台长无条件的做了一个专门属于魏老师的一个视频,让所有的人看见,后来张慧科也看到了,他与魏老师终于见到了。后来许多人都知晓了这件事,也有许多善心人捐了文具盒和钱,就因为这个故事,让很多城里的人开始关注农村教育。

在这部影片中我认识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是如此的艰难,再想想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了。

推荐信息

  • 读《父母的时间表》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5:38

    爱在路上-读《父母的时间表》有感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一股川流不息的清泉,悄无声息地默默流着。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博大的,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说不完的。《父母的时间表》记录了作者因与父母对时间有不同的概念所发生的一些小事情。有一次,“我坐火车晚了10分钟,在父母看来,这等待的10分钟比10个小

  • 太行山上观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5:38

    这首歌我们传唱了几十年,所幸,3月10日晚又看到了重塑太行山战场的电一影,《在太行山上》以朱德指挥的八路军一团一结各方面的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1937年至1940年二年半的时间里在太行山区消灭了日本鬼子13万,在不断的歼敌过程中壮大了我共一产一党一领导的武装军队。看完影片《在太行山上》,我仿佛又

  • 胡桃夹子观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5:38

    【第1篇】昨天,我和一妈一妈一一块看了《一胡一桃夹子》这部电一影,里面的故事情节让我哭的稀里哗啦的。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段梦境吧!第一段是:小女孩找到了她变小前的钢笔,把里面的墨水ci向老鼠王,老鼠王非但没躲开,还把墨水喝了下去!第二段是:因为老鼠王害怕光,所以它强迫孩子们把自己的玩具一交一出来,还取

  • 《同桌的鬼脸》读书笔记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5:38

    读了《同桌的鬼脸》这本书,我觉得如果生活中缺少了幽默,那么生活就没意思了。这本书太精彩了,你看:绰号的学问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谁要是连一个绰号都不曾拥有,真叫悲哀,也太难为情了。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谁要是没有一个绰号,拿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要说这绰号,可不同于名字。名字是娘老子给起的,到字典上十分虔诚

  • 《做个快乐的小书虫》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5:38

    暑假,老师让我们读一本好书,我读了《做个快乐的小书虫》,我被主人公宝蓝和林熙那种乐于助人、坚持爱读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这篇文章主要说了喜欢读书的一对好朋友,谁知被“横空出世”的媛静给“插足”了。爱美的媛静不爱看书,为了挽救两个好朋友,宝蓝拉着他们参加“读书王”比赛,他和林熙,媛静组成“读书三剑客”来

  •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5:39

    【第1篇】今天我看了一部电一影叫一个都不能少.看了这部电一影,我的感触很深很深。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贫困山区的小学老师因为要回乡一个月,所以叫村长找一个代课老师:年仅13岁的魏敏芝,并答应给她50块,嘱付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因为其中一个学生跑得快,所以要到县里去上学,魏敏芝硬是不给人,可能我们大家会想:这

  • 《想带母亲去坐飞机》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5:39

    一日之隔的遗憾——读《想带母亲去坐飞机》有感在书的海洋里趣游是一种快乐的事。书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许多知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就拿暑假里看的一篇《想带母亲坐飞机》来说吧!《想带母亲去坐飞机》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家中贫穷,但经过他不断努力。最终长大成人。小时候母亲常对作者说自己有一个梦想

  • 胡桃夹子观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5:39

    【第1篇】《一胡一桃夹子》作者是德国的霍夫曼先生,这本书教导大家要有一爱一心、勇敢、坚强。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主人公玛莎,她是一个为了别人而敢于牺牲自己的好女孩,夜里受到老鼠王的恐吓,为了保护心一爱一的一胡一桃夹子,心甘情愿一交一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一胡一桃夹子是一个又丑又硬的木偶,玛莎相信魔法,拼命保

  • 太行山上观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5:39

    【第1篇】近期,我观看影片《太行山上》后心情澎湃,心中感慨万千,《太行山上》这部电一影讲述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115、120和129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一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故事。影片通过平型关大捷、一陽一明堡战役、击毙阿部规秀中将的黄土岭战役等几次重大战役,展现了共

  • 《百年追梦 全面小康》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5:39

    看了《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这本书后,我心中颇有感慨。了解了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下神龛,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大清帝国一败再败,中华民族到了危急的时刻,老百姓过着毫无尊严的、屈辱的生活,还能奢谈什么梦想。在民族危难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为风雨飘摇的中国带来了曙光,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