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哈姆雷特》读后感1200字

《哈姆雷特》读后感12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5:45:18

《哈姆雷特》描写了丹麦王子为父复仇的故事,取材于公元1200年的丹麦史,莎士比亚的复仇剧在众多的改编中推陈出新,成为戏剧史的一大奇观。剧本开始是丹麦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新国王克劳狄斯(即哈姆雷特的叔父)以杀兄之暴行,夺取王位,霸占王后,并企图置哈姆雷特于死地。克劳狄斯是一个自私阴险的家伙,许多人从恶如流,王后禁不住情欲的诱惑委身于他,而哈姆雷特昔日的情人和朋友也成为新国王的密探,大臣波洛涅斯趋炎附势,为了保护个人的既得利益,变得圆滑世故,失去正直之心。在这种情况下,哈姆雷特由原来是“快乐王子”变成“忧郁王子”,严酷的现实击败了他昔日的梦幻和信念。哈姆雷特在父亲灵魂的提示下得知真凶就是他的叔父,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但由于他的犹豫不决和骨子里的软弱,使得复仇计划一再拖延。最后,终于在比剑的时候手刃仇人,而自己也倒了下去。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在1601年完成的作品,当时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初,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在个性解放,关注“人”这一大背景下,莎士比亚创作出这样一部剧本,表现出理想与现实背后的隐患,《哈姆雷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和混乱社会的一种审美参照,正是这样,一个艺术人物开始登上世界文学舞台。哈姆雷特说: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恶毒的秀草”,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这些意象象征性地告诉我们,上帝失落了,而魔鬼却活着,世界变成冷酷的世界,变成一个颠倒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的哈姆雷特却是一个处于理想于现实中的矛盾人物形象,是一个人文主义者。这些观点和众多学者是一致的,我以为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哈姆雷特不具备一个王子,未来国王的气度和胆略。哈姆雷特在复仇中一再拖延,错过许多良机,比如在克劳狄斯忏悔的时候,他完全有能力有机会把罪恶的国王杀死,而他却以为克劳狄斯是在向神忏悔,这个时候杀死他不仁慈,会受到神的责怪。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却更能反映他遇事的不果断和缺乏勇气。一个王者通常是不讲游戏规则的,哈姆雷特为他所具的人文气质所害,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哈姆雷特是一个偏激和悲观的人物。他的言行在后来越来越游离于为父复的责任和重新夺取王位的社会责任。在现实的压抑下竟然想到了自杀“早早脱身而去”,“谁愿意负着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流汗?”然而一想到死后不仅要坠入一片虚无的世界,而且灵魂有不得安宁,他在心头又升起对死亡的恐惧。在这样的想法下人就显得十分卑微和不足道,充满了悲观的情绪。哈姆雷特的内心充满矛盾和斗争。从以上文字中也能看出哈姆雷特心中的这种矛盾心理。在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使他一次次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是这种心理使得复仇成为泡影。这种矛盾心理让他犹豫和悲观,在一次次机会面前,读者比他还着急。虽然是以悲剧结尾,但我以为,哈姆雷特的使命已经完成,他可以走了。在最后克劳狄斯设下诡计,企图通过比剑杀死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却杀死了和他比剑之人,并在其临死之前得知剑上有毒,拿起剑来结束了恶魔的生命。这一次,他没有忧郁,没有令所有的人失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亲眼看到了仇敌的死亡。我以为哈姆雷特之前一直懦弱和犹豫,悲观和偏激,而在临死的时候,他却成功地完成了角色的转变,揣着一个真正王子的梦去了。

哈姆雷特就是这样的一个艺术形象,四百年来任人评说。莎士比亚通过内心冲突个剧情冲突把一个人物推上世界文学舞台,一直受观众和读者的喜爱,言之不尽。在世界文学史上,哈姆雷特这一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在人们心里,已经不朽了。

推荐信息

  • 《天使雕像》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4:51

    暑假里,妈妈送了我一本书----美国作家e.l柯尼斯伯格著作的《天使雕像》。爱看书的我,开启了我的阅读旅程。主人公克劳辛迪娅天天在家做家务,她厌倦了这种千篇一律的生活,于是带着弟弟杰米离家出走,两人坐火车来到了纽约的大都市博物馆。首先他们两个先藏到厕所里去,躲过警卫。等到警卫回家去之后,他们再到一张

  •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4:51

    亲情,永恒的主题,因为很真。看到这影片的名字,就在想,这又将会是怎样伟大的一位父亲?怎么孝顺的一个儿子?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住着一个名叫石娃的男孩,与父亲,姐姐相依为命。这就是影片的背景,被我们定义成苦难的,这似乎属于司空见惯的。母亲的早逝使他家无法同时共姐弟俩上学,于是,父亲用转勺子的方法来决定谁去

  • 致青春观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4:52

    【第1篇】一直想看《致青春》,据说是一部反映我们那个年代大学生的故事的影片。带着好奇的心情,终于观看了。结果影片与想像中相差甚大。感觉更像是致女人的青春、女人的付出。影片中的郑薇是一个敢一爱一敢恨的女孩子。为了一爱一情付出一切。两段一爱一情里,一爱一情都被现实所击败。而那个叫做阮莞的女孩子,更是因为

  • 读《家》有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4:52

    早就听说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非常好看,在阅览室里逛了许久,终于看到了它。我并没有急着看简介,而是立刻抱着好奇开始了阅读。也许是我的性格急躁,在一阵子的平静里,开始对此书产生了烦感。但想到它被融入激流三部曲中,打消了念头,一门心思钻进去。这里,仿佛现实的平静是虚假的,因为它有邪恶的历史,孕育着结局的悲剧。

  •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4:52

    今天去了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去观看《复兴之路》的展览,这次展览以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和文物,真实再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上下求索,特别是中国共一产一党一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展示了盛世中华

  •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4:52

    我最喜欢的唐宋诗词——读《唐宋诗词名句鉴赏》有感在上小学之前,妈妈就会买有关唐诗宋词的小本子回来给我看,她说女孩子多读诗词多学习诗词可以培养气质。在妈妈的教导下,我对唐诗宋词也产生了兴趣,我喜欢那优美的句子,喜欢那美妙的境界,喜欢读出来,也喜欢背下来。在所有的唐诗宋词中,我最喜欢孟郊的《游子吟》、苏

  • 致青春观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4:52

    【第1篇】5月3号那天我终于忍不住去看了《致青春》,在桦甸读书那会看场电一影也就2块钱,现在票价一下翻到了20倍,我依旧骑着快零碎的自行车,提着小食品来到了电一影院,仿佛我又回到了读书时。《致青春》序幕是3D动画,我还以为我走错了放映厅,把眼睛睁大大的盯着屏幕,不想错过电一影每一个片段。这不看不知道

  • 《森林里的恐龙朋友》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4:52

    在寒假中,我读了一本既有趣,又很感人的图书——《森林里的恐龙朋友》。这本书,虽然很普通,但如果可以看进去的话,就会发现:其实一本可以随身携带的童话故事,也可以成为知识的海洋。这本书中,讲了许多有关于动物的知识。如,主角偷蛋龙的力气巨大,一口气,就可以吹破一扇玻璃窗;一声吼叫,就可以让一棵大树连根倒下

  • 成长,需要坚强的意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4:53

    成长,需要坚强的意志——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个感动了几代人的故事;保尔·柯察金——一个激励了几代人的英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一句震撼了几代人的誓言。暑假里,我有幸品味了这本书。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就十分佩服

  • 致青春观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14:53

    【第1篇】今天终于看完了致青春,首先没有我喜欢的俊男美一女,真的很一般啊,不够美啊,特别是女的啊,真的不够美啊。作为一个终身遗憾的丑女,欣赏美一女是我一大嗜好啊。不过也许因为没有俊男美一女,反而觉得跟自己生活贴切很多。这部电一影或者说小说,跟我以前看过的一部小说《何以萧笙默》有点像,只不过《何》更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