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读后感600字
《斜阳》读后感
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作品。
没落的贵族小姐和子,短暂不幸的婚姻生下死胎。父亲去世后,弟弟被征兵去了战场,她离婚后回到家乡和母亲二人相依为命。但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她们,只能依靠舅舅的偶尔接济和变卖家当来勉强维持生活。
因为经济困难,她们俩不得不搬到乡下生活,母亲的病断断续续,有一次因为直子没有完全熄灭做饭的火,而导致火灾烧掉了浴室。但是,即使是这样,直子也觉得和母亲融洽自在的生活非常幸福。书中写道: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段日子是我们母女二人幸福生活的回光返照……
六年后已经失去联系的弟弟直治突然回来了。“那是一个夏日的黄昏,也没有事先联络,直治就从后面的栅栏门走进了庭院。”直治整日借酒浇愁还吸食鸦片,多次欠下债物。和子不得不再次变卖家当衣物来帮助弟弟还债。
母亲却因为弟弟的归来变得精神起来,病也似乎好了一些。“我以为今年的夏天会死,现在直治回来了,所以我才活到了秋天。”那样不争气的直治,依然是母亲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几个月以后,母亲的病情恶化,她离开人世的时候是优雅宁静的。书中写道:“像母亲这样与世无争、不怨天尤人,美丽而悲哀的度过一生的人,是这世间的最后一个了。”
母亲的离开给了和子与命运战斗的勇气。“开始战斗!我不能永远沉浸在悲哀中,无论如何我都有理由去奋争。是新的伦理吗?不,这么说未免有些伪善。是爱!……我现在若不依靠爱情就活不下去。”
即使和子曾经写给对方三封告白信,并无回应。她仍然义无反顾的去找寻自己的“爱情”,就像抓住人生最后的一缕救命稻草。
而弟弟直治却选择了毁灭自己。弟弟自杀了。他在留给姐姐的信中写道:“我不行了,我要先走一步了。当你想到我活着时的痛苦,以及我得以从自己那可恨的人生彻底解脱后的喜悦,你们的悲伤就会逐渐消失的。指责我自杀轻身,说什么应该坚强地活下去的人,并没有对我伸出一次援手,只会冠冕堂皇的说三到四……”
斜阳温柔美丽,却很短暂。就像母亲,而弟弟就是斜阳沉下去时的那一缕黑暗,姐姐就像是那冲破黑暗的一缕曙光。同样的出生,同样的痛苦、压抑、绝望,看似脆弱的姐姐却选择活下去,并为自己努力找寻活下去的希望。
太宰治的文字充满着对这个社会的呐喊:痛苦、压抑、绝望。他剖析自己,剖析别人,剖析社会现实,剖析人性的本质,敢于说真话。虽然有些方面有点过于偏激,但是大部分是值得深思的。
学会理性看待这个社会现实中黑暗的一面,就相当于学会了一种生存的智慧。
《斜阳》读后感600字
《斜阳》读后感
前段时间心情沉闷,总怕自己会抑郁,就想说看一些这方面的小说也好,就买了本《人间失格》。
这本书包含了三个故事,《人间失格》、《维荣之妻》、《斜阳》。一本书,一个多月了,其实有些内容早已经忘记,记得的不太多了。今天就先谈谈刚看完的《斜阳》吧。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落魄的贵族女子。不知道用落魄形容对不对,但经历过离婚,孩子胎死腹中,家道中落,搬到乡下,从物质的转变上来说,应该是落魄了吧。但是,主人公却变得愈发独立坚强,她像村妇一样劳动,身体变得健康,她照顾卧床的母亲,后来料理了亲人的后事,自此孜然一身,却并没有被打倒,她勇敢的追求爱情,虽然最后并没有在一起,但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就是希望。
我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但是至少我能看出的,有这么几点:
1劳动。母亲是真正的贵族,不会干农活。一家人的生活靠吃老本。搬到乡下以后,也同样没办法融入到乡村生活中。主人公却是会做粗活的,征兵的时候去劳动,搬到乡下以后为了减少生活开支开辟了菜园子种菜。如果是做阅读理解,这里应该会有:贵族因为没有劳动日益没落,百姓因为劳动才得以坚守。那个时期,相信穷人家要比贵族生活得好的。
2独立。母亲是贵族,却没什么主见。家产全靠舅舅打理,最终一再没落。而主人公却是个会当家的。主人公过的是自己的日子,她有自己的想法,并不会因为别人怎么说就去怎么做。直治为了要合群而放弃了自己,最终自杀。他出身于贵族,接受贵族礼仪,这是不被那些出身贫民的人所认同的。直治为了与他们交朋友,酗酒吸毒,堕落自己,不想玩乐的时候却被认为是“讨厌的贵族脾气”。这样的直治两边都不被接纳,却再也找不回自我。
3勇敢的追求爱情。直治被“乡巴佬画家”的妻子所吸引,爱上她是理所当然的。她举止优雅,却嫁给那个“愚蠢、盲目自信的人”,剧烈的反差,和直治一样。主人公在六年前遇见上原,在心里爱了六年并拒绝了别人的求婚。但是六年后她再次见到上原,心里很是复杂,爱情来了,爱情消失了,垂死之人,绝望的爱情。
我想,上原先生的矛盾,也是农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是那个时候社会的矛盾。一方面讨厌贵族,一方面被贵族吸引。有的人选择堕落自己,有的人选择独立自强。
这个故事,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去看。可惜,历史知识早就忘的差不多了。。。这是看完以后的第一感受到的东西,有误日后另行勘正。
《斜阳》读后感1500字
《斜阳》读后感1500字
拿起《人间失格》,又换成了《斜阳》,据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品,是他的绝笔之作,所以舍不得看,也怕自己看的不透彻,还是多看几部其他的来消化一下。
太宰治的作品大多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所以,读太宰文学,你得了解他,了解他的家庭、思想、性格和人生经历。太宰治是二战后的废墟上诞生的日本重要文学流派“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他出身于日本青森县北津轻郡一个贵族家庭,父亲的严厉与母爱的缺失造成了太宰治纤细而敏感的个性。初中时他开始创办同人刊物,决心以文学为业;大学时期积极参加左翼运动,却中途逃脱;生活放荡不羁,却热心于阅读《圣经》;一生四次自杀未遂,1948年6月13日深夜,与崇拜他的女读者一起投水自尽,时年39岁。
既无法回到旧时代,也无法融入新民主主义的新时代,对于他的家庭,他既留恋、依赖又感到羞愧、抵触,充满着矛盾。太宰治不喜欢这个世界,他也不适合这个世界,但是他依然是有理想的无赖派,是颓唐中又带着不甘的文人。
《斜阳》是作者依据情人太田静子的《斜阳日记》写成。采取穿插手记、书信等形式描写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的凄凉景象。主要刻画的是女主人公和子和她的弟弟直治的生存状态。
太宰治《斜阳》读后感1500字.jpg
“和子在短暂的婚姻失败后,回娘家生下死婴。父亲病故,弟弟从军,与病弱的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因没有经济来源,母女俩不得不卖掉宅邸,过起了自食其力的乡下生活。和子在坎坷境遇中经受了锻炼。因偶然一次交往,弟弟的前辈——颓唐的小说家上原二郎的放浪不羁令和子想入非非。她决意和上原生个孩子,来摆脱自己的生活困境——‘完成自己的道德革命’。其实上原不过是挂着作家头衔的无赖,并不是否定一切权威的‘自由精神的追求者’,和子将自己比做德国女社会主义者罗莎·卢森堡,作为第三者痴爱上原,使得其‘爱情’带上了滑稽的色彩,犹如落水者想要拼命抓住一根教命稻草一般,同时也体现了超越喜剧的女性的生命力。”
小说中,女主和子和弟弟直治的书信是二人思想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白。和子外表柔弱,内心坚强,遭遇种种不幸仍没有放弃生活,尽力照料母亲和弟弟,努力活下来。为了自己以为的爱情,拿出所有的勇气,给上原先生写了很多封没有回应的信,最终孤身一人去找了他,并且怀了他的孩子,“我确信,人类是为爱情与革命而降生于世的”。
而弟弟直治,是个善良的“无赖”,他无法在这堕落的时代苟活下去,努力向庸俗妥协,却始终做不到真正的妥协。“做什么都没有底气,整天心神不宁,如履薄冰,无法自处,只有靠着喝酒和吸食麻药求得短暂的宁静,结果把自己糟蹋到了这个地步”“不知为什么,白吃白喝别人的,总会使我惧怕。尤其是对方用凭自己的本事赚来的钱请我吃喝时,更叫我痛苦万分”。他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就是上原二郎的太太(姐弟两还挺有意思,都有着这样的秘密),“她为我盖上毛毯时的关爱绝不含半点挑逗,没有丝毫的色欲”“我闭上了眼睛,我的心已经被爱恋的汹涌怒涛席卷了,泪水冲破了闭着的眼睑,我赶紧拉起毛毯蒙住了头”“我是个只能爱一根女人的男人”。直治自杀前留给姐姐和子的这封信,是整个小说中我最喜欢的,太宰治对人的心理剖析真的是入木三分,一封书信就塑造了一个让人喜欢的颓废的“无赖”。
小说中,还有两个人物,和子的舅舅和和子爱上的男人上原二郎,无不散发着庸俗、冷酷、虚伪,正也是太宰所要讽刺的,太宰认为战后的日本人丧失了基本道德以及日本传统的美意识,于是反俗感便充斥在他虚构的人物身上。
而太宰治自己,是矛盾的,是和子与直治两个人的结合,既想放下身段努力活下去,却没法真正融入这个世俗的社会,最后选择自杀。
要了解一个作者,就要看他的系列作品,否则无法避免一知半解,所以我选择由浅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