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乳肥臀》读后感800字
《丰乳肥臀》读后感 李苗苗
“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但你如果要了解我,应该看我的《丰乳肥臀》。”
这是莫言写在《丰乳肥臀》封面上的一句话。作为莫言最为“庞大”的一部著作,《丰乳肥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丰乳肥臀》自1995年问世以来便饱受争议。但近20年岁月流金,依然不能掩盖它的光华。我必须承认,拜读这部作品,一部分源自于莫言捧得诺奖的名人效应。 《丰乳肥臀》这部小说,从读起就爱不释手,首先感叹莫言对文字的运用,精妙绝伦,这是迄今为止读过文字玩的最转的作品。这部作品以第一视角描述了一个在重男轻女的年代盼了八个女儿之后到来的儿子的视角中自己的一生以及他的母亲及姐姐们的一生,分别代表了20世纪近百年的中国朝代更替,社会动荡,文化转变,从普通百姓的生活及思想的转变展示了当时的年代气息。
小说是以高密乡为背景,高密乡安静尘封的生活环境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小说以上官家几十年的浮沉繁华为故事主线,男主角便是上官家唯一的儿子上官金童。他在小说里是一个患有“恋乳癖”的懦夫,同时,他的怯弱又和其母亲上官鲁氏的刚强形成强烈的对比。不仅如此,上官家八个女儿,性格迥异,个性鲜明,活灵活现地展现出纷争年代中的女性群像。而在我看来,《丰乳肥臀》真正的主角是母亲。莫言说过,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是缅怀他已逝的母亲,贯穿整部小说的也是母亲的形象。上官鲁氏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了,她默默忍受着家庭暴力,愤世嫉俗,敢爱敢恨,她对亲人的爱始终不离不弃。一个坚强的女子受尽生活的折磨和命运的摧残,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中一直保护着自己的家庭,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的希望。小说中的一段情节,让我至今难忘。在饥荒年代,饿殍遍野,上官鲁氏便利用自己的胃从公家偷取大麦豆子给自己的小女儿和外孙吃。读到这里几次泪下,我不忍想象那个画面:她每次呕吐都伴随着鲜血,把食物洗干净再给家人吃,用满是伤痕的心来挽救整个家庭。我的心为她忧伤,我用低声的啜泣跟随着她的人生。她的心弦纤细如丝,她的爱可以包下整个高密。
莫言笔下的女性是伟大的。她们的伟大在于她们经历过的苦难和对苦难的隐忍,经历过的残酷和对残酷的延伸。她们身上野性、放荡,是自然的磨练和给予,因为生活本身是残酷的、淫荡的、无情而诡秘的。历史像一架轰鸣的机器,上官家族的人被这架庞大、冷酷的机器碾压得鸡零狗碎、惨不忍睹;然而她们没有绝迹,在可怕的轰鸣中仍然坚挺着生命的意志。人的命运又仿佛江河中的一粒沙子,你只能顺着河流漂浮、沉淀;或奔跑或驻足,全然由不得自己。这是环境的使然。你无法逃脱。
在慢慢品味如歌如泣的语言中,在细细感受爱恨情长的文字中,笑也好,泪亦纷,都只是沧海里的一颗尘埃。他们都留在那个年代,留在我记忆深处偶尔的怀念。故事到这里已经画上休止符,浮世的悲哀也随着时间渐行渐远,等待着未来的某一天,再次被人拾起,回忆。 读了些许书,走了几里路,看到人类的无知,也感叹生命力的顽强。生命不过是个过程,没有比较,就会认定眼前的标准,再苦的苦都吃得下,多甜的蜜也享得来。所以别以自己的角度去同情去悲天悯人,也别以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去随意揣测,每个人走过的路不尽相同,我们以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其实我们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
莫言的扛鼎之作《丰乳肥臀》值得细读,阶级斗争的腥风血雨、改革开放的艰难跋涉、北方原野的风土人情、人性光芒的熠熠闪烁、教育民众的任重道远、经济交往的尔虞我诈都囊括其中,更有那魔幻现实主义巧妙融合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的写作手法,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莫言《丰乳肥臀》读书笔记1300字
很厚的一本很有分量的书,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翻开书的最前面的部分,人物的介绍让人觉得混乱,以为故事充满了俗套的冲突。真正读完这本书之后,却没有一开始认为的那种俗套的感觉了。
这是一部上官家族的家族史,故事的核心自然是上官鲁氏了上官家的母亲。由她丈夫的不能生育引来的她被逼无奈下的借种生子,又由于屡次生下的都是女儿,而一而再再而三继续荒唐的借种生子,最终上官家族形成了八个女儿一个儿子的大家庭格局。家庭的前因后果,都一一介绍分明。
上官吕氏上官鲁氏的婆婆,是一个非常精悍的女子,她比她的老公和儿子都更有能力,也有力气和智慧,把家庭总算治理的还算可以的。但是想不通的是,对待儿媳妇却是各种不耐烦,各种折磨,让我对封建社会的对女性的不公平更加的愤怒,对传统的男权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更加愤怒。直到现在,对不生孙子的媳妇还是一棒子打死,总觉得都是儿媳妇不好,从未对自己的儿子有些怀疑。邻居家大姐姐,她也是结婚七八年都没有孩子,婆婆虽然没有虐待吧,但是也是各种冷眼。去医院检查,什么问题都没有,她的丈夫却从来都是拒绝检查的。可笑的愚昧。
上官吕氏在经历了那么多男人后,最终能跟自己真正喜欢的男人一起生孩子,也算是命运给她的补偿吧。
虽然故事很多都是从上官金童的角度来写,或者很多篇幅都在上官金童的身上。但是我却不太关注他,他是一个彻底的弱者,并非因为他恋乳或者奸尸之类重口味的情节,而是因为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懦夫,没有自己,永远寄生在别人的身上。他是一个极度自卑,又极度自私的人。虽然作者并未把他写的可恨,可是我却并不想知道关于他的故事。
上官家的女人们,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除了最重要的上官鲁氏(上官家的支柱)外,八个女儿们虽然占的篇幅不一,但是给人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大姐、二姐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自己看中的男人,为此孤注一掷,让我很震撼,可能是因为自己本身比较优柔寡断的关系吧。很难想象有人能对爱情或者金钱之类的东西,去抛弃掉其他的东西,不关心家人的看法,“我就是要跟他在一起”这句话不容易说出口,更加不容易做到。难道是因为我未曾遇到这种想要付出一切的感情吗?
三姐因为失去爱情,而变成鸟仙,最终以飞翔的姿态告别世界,这个描述很浪漫。虽然她等待的最终归来的男人,虽然对她一直想念,最终还是跟大姐一起苟合,然后一起赴死。真是讽刺。
大姐的故事也是一样的讽刺,跟心上的人儿一起私奔,全然不顾父母之命的孙不言。在经历了丈夫的死亡后,过了一段很荒唐的岁月,最终被迫嫁给了战功赫赫的孙不言,却各种被虐待,最终跟三姐等的那个人一起杀死了从头到尾都是冤家的孙不言,然后伏法。
因为懂事,而把自己卖身给家人换粮食的四姐,结局很悲惨,她的一生就是个彻底的悲剧,好像都没什么好的生活作为点缀。
八姐,从小就生活在上官金童的阴影下,可怜见的,她的一生是无声的一生,是被无视的一生,她好像是这个家庭不存在的一员,像一个美好的幻象一样,最终像幻象一样离去。
上官家庭的各种畸形,对应于社会上的种种畸形,虽然它充满了冲突,却让人觉得真实,这就是那段真实的岁月,有饥荒,有战火,有消瘦不完的苦难,也有偶尔的非常微小的快乐。
女人要有多么强大的意志,才能过完这样的一生呢?
《丰乳肥臀》读后感1000字
你了解母亲吗?你了解母亲这个伟大的职业吗?你了解作为一个母亲要有多大的责任感吗?你,也许并不了解,好吧,我承认,之前我也是。直到我五味陈杂地合上了那本书,我才明白,我才了解,我才深深地领悟到……
那是一本极其富有悲惨色彩的史诗级小说—《丰乳肥臀》。书中以上官鲁氏唯一的,也是最小的儿子—上官金童作为第一视角,通过了“我”的所见所闻与所感,讲述了母亲一人带着八个女儿与“我”经历了抗日战争30年代至新世纪90年代的故事。她们经历过战火硝烟,经历过寒冷,经历过挨饿,经历过危险等等。尽管母亲用尽全力护儿女周全,但姐姐们却相继为了爱情,为了家庭,各自离去,留给母亲的只有苦难与痛苦。最后,唯有“我”,独自跪在墓碑前,祭奠着姐姐们,也祭奠着一生劳累的母亲。念着世间炎凉,感着世态沧桑。
原本的我可能和你们一样,都对于此书名感到很惊讶,感到很不可思议。如此之露骨的书名竟是名作,还竟是莫言这是大作家写的。不敢相信,真不敢相信,太不敢相信了!抱着这样一个有争议的观点,我迟迟都未敢翻开书。直到后来一次偶然的老师推荐,我才忐忑地翻看……
看完这本书以后的我早已纠正了先前的观点,反倒赞赏起这书名。是啊,母亲,这一个朴素而又伟大的人物。正是她们,用自己的肥臀将我们艰难地生下,用自己的丰乳无私地灌养着我们,滋润着我们。丰乳,肥臀,这两个词语中,包含着母亲的含辛茹苦,包含着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包含着母亲对子女的无私奉献,更包含了那位朴素无私而伟大的人物—母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从古至今,母亲一直是人们的热议话题,她们被古人用优美的诗篇赞美着,她们被前人用歌谣赞颂着。她们用自己弱小的身板,为我们撑起了一个家,撑起了一片天,撑起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你是否注意到,不知从何时起,母亲的腰似乎有点驼了,母亲的头发似乎又掉的多了,母亲的头发似乎又长了一根银丝,母亲的脸似乎又添了一道皱纹,母亲的手上似乎又多了一个茧,母亲的眼睛似乎又比之前花了……
妈妈,这个美丽的呼唤,包含着我们对她们的千万种情绪;妈妈,这个让你觉得很啰嗦但又不肯离开她们温暖怀抱的人;妈妈,这个为我们忙碌着,为我们操劳着,为我们拼命着,为我们不辞辛苦地干着的人。如果你想问她们为什么如此辛苦,很简单,只因你是她的宝,她的天,她的一切啊……
那我们呢?是不是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呢?试着与她拉拉手,试着与她聊一会儿天,试着跟她说一句感恩的话,试着为她分担一下繁重的家务活,试着把自己的成绩再提升一点,试着在学校再听话一点儿,再乖一点儿等等。当然,这些都是不足挂齿的。
不过,对于她们来说,唯有这一句话让她们最为窝心:
“妈妈,你辛苦了,我永远爱您!”
《丰乳肥臀》读后感800字
《丰乳肥臀》读后感
《丰乳肥臀》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代表作。
莫言说过:“人世间的称谓没有比母亲更神圣的了;人世间的感情没有比母爱更无私的了;人世间的文学作品没有比为母亲歌唱更动人的了”,“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但你如果要了解我,应该看我的《丰乳肥臀》”。
小说描写了那年那月,从日本鬼子进村,主人公一个婴儿的出生开始。从这个婴儿“我”,瑞典牧师马洛亚与母亲的儿子,上官金童的成长,通过正叙、倒叙、查漏补缺,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一生,从而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展示了人间的冷暖情仇,人性的丑恶。让我们也似乎亲历了战争、贫穷、革命、和平……一切似无情,一切又有情,一切都疯癫。
莫言注重细节的描写,包括环境的烘托,人物的表情,内心世界的刻画,都栩栩如生。如果是在太平盛世,母亲也会是个幸福的人。但是母亲出生在1900年,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注定母亲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充满了不平凡,不得不坚强。母亲说:“死容易,活难,越难越要活”。
在德国人侵略山东高密时,母亲也还是个婴儿,还未记住自己父母的样子就失去了他们,姑姑和姑父把她养大,嫁人,因丈夫的问题三年没有生育,婆婆百般刁难,虐待。丈夫无能亦无德,母亲受尽了婆家的凌辱,母亲不得不“借种生子”,也算是对婆家的报复。前面连生了六个女儿,同样不受婆婆待见。直到最后一胎龙凤胎,上官金童的出生,上官家唯一的儿子,母亲终止了生产。金童出生时,还有龙凤胎的七姐,难产,正是日本人侵入高密东北乡大栏镇之时,母亲那没用的公公、丈夫被日本人的炮弹炸死了,婆婆也傻了,日本人为了表示“亲和”,救了母子三,这就是“金童玉女”的诞生。母亲唯一的儿子金童,被母亲及七个女儿视为掌中宝,各种爱的满足,也被寄托了远大的希望。母亲就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炮火硝烟的年代,艰辛地带大了八个儿女。六个女儿的一生起起落落,社会关系复杂,女婿当中有共产党,有汉奸,有土匪,有外国人……注定了这个家庭会发生各种各样稀奇的事。不管母亲愿意还是不愿意,母亲又不得不抚养外孙,甚至没有血缘关系的司马粮。在最困难的时候,母亲只有把自己的胃当口袋,偷吃公家的生豆子,回来再呕吐出来,洗净了喂小孩。七姐因为忍受不了母亲的痛苦,选择了跳河自杀。其余的家庭成员也因为各种原因一一离开了母亲,离开了这个世界。
只有金童陪伴着母亲。金童是个混血儿,外表高大英俊,却生性懦弱,是个“恋乳癖”,曾经劳改15年,真是死猫扶不上树,烂泥糊不上墙,终究一生一事无成。直到母亲九五寿终,却只有金童在沼泽地边掩埋了母亲的遗体,孝心显而易见。
母亲的一生见证了大多的痛苦,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一次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晚年还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不争气的儿子……通过母亲的一生与上官金童的经历,作者抨击了历史与谎言,鞭挞了社会贫困与政治伪善,揭示了人类生活中最为浊暗的种种侧面,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