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莫言》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关于《莫言》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8-21 18:07:54

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读后感

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读后感

“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此为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的开篇之言,言明小说的主旨与寓意。

《生死疲劳》以主人公西门屯地主西门闹在1950年土地改革被枪毙后转世为驴、牛、猪、狗、猴、人的全部过程,描写了自建国至21世纪初半个多世纪中国土地的变迁、农村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人与人的关系变换,谱写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变。

书中有个人物是必须要提及的西门金龙,西门闹与大老婆白氏所生。他折腾的最欢,从地主的后代被人唾弃,到后来成为当地首富,也确实可以载入史册了,但是他算不上最重要的人物。最重要的人物应该是蓝脸,这个曾被西门闹救下,在地主家做长工,后来娶了地主二老婆的人。说蓝脸重要,不是因为他坚持单干,成为了全乡、全县、全省、乃至全中国唯一的单干户,也不是因为他是西门金龙的养父,更不是因为他的蓝脸传了三代人。而是西门闹投胎后都与他发生了关系,并且每一次关系都很亲密。感情至深,超越了骨肉,超越了手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最后蓝脸跳进自己挖的墓圹时,他竟然对西门闹投胎的狗说:“掌柜的,你也去吧”。随后,那条老狗也跳进了蓝脸为它挖好的墓圹里。老狗死去后,西门闹想投胎做人,与阎王的对话,才是整个故事的重中之重。“西门闹,你的一切情况我都知道了,你心中,现在还有仇恨吗?”阎王说。我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这个世界上,怀有仇恨的人太多太多了,阎王悲凉地说我们不愿意让怀有仇恨的灵魂,再转生为人,但总有那些怀有仇恨的灵魂漏网。”“我已经没有仇恨了,大王”。“不,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得出还有一些仇恨的残渣在闪烁,”阎王说,“我将让你在畜生道里再轮回一次,但这次是灵长类,离人类已经很近了,坦白地说,是一只猴子,时间很短,只有两年。希望你在这两年里,把所有的仇恨发泄干净,然后,便是你重新做人的时辰”。怪不得,那只猴子总是呲着牙,原来是在发泄。

整部小说的笔调充满戏谑与讽刺,以有思想、有灵魂的家畜(因孟婆汤对西门闹灵魂无法力)的视角描写了广大农村劳动人民的悲欢离合,体现出对劳动人民波澜壮阔的生活充满了同情和对中国农村巨变过程的历史反思。小说描述了西门闹之所以乐此不疲的轮番托生转世,原因就是他还对自己被无端枪毙抱有复仇的欲望,抱有转世为人享受自己作为地主的荣华富贵的欲望。在西门闹转世为与人极为接近的猴子后的两年,他的灵魂终于放弃了复仇的欲望,转世为人。同时,小说进一步阐明在历史大潮中底层个人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认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历史潮流中都是如此。

切记“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莫言小说《蛙》读后感1100字

莫言小说《蛙》读后感1100字

读书笔记:著名小说《蛙》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代表作,希望每个人都能细细阅读,并写出自己的心得感悟来,获取书籍的营养。

其实本来是想写一篇《秦腔》的都后感来着,但读完秦腔后发现,自己整个就没有书中所描绘的那种代入感,以至于读起来味同嚼蜡。毫无感触,可能读这本书得需要到达某个年龄段或某个阶段。于是就写个《蛙》的读后感吧。

第一次听说《蛙》这本书是在莫言获得诺奖之后,那时候就感觉莫言这种有乡土气息的作家很合我的胃口,想多看一点他的书,但当时上中学,没那么多时间。就找了一些他的短篇小说看,都很有味道。前些时候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这本《蛙》,就立即借走看完了。说实话,看完这本书的感触很大的。

文章主要讲了有个八路军父亲的姑姑,医术高明,在农村推广新法接生,于是在胶东一带很有名气,虽然从“姑姑”手中接生的还在有几千名之多。但是丧生在“姑姑”手中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乡。她一边接生,一边带领她的徒弟们实行计划生育,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莫言小说《蛙》书籍封面图片

年轻时的姑姑强悍,有干劲儿,很有能力,根正苗红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那时的她嗓门大,胆子大,仿佛全世界没有他干不成的事。村民们爱戴她,只要是她接生,产妇及她的家人就心里有底。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她动员村民们去做节育手术,逼迫那些怀孕超生的去做流产,有无数的婴儿夭折在她手里,甚至还有许多母亲也命丧于此。村民们开始怨恨她、诅咒她。但她一直立场坚定,即便是自己的亲人,也一视同仁。甚至,自己的亲侄媳妇儿都是死在她的手里。她有过后悔,有过对自己工作的怀疑吗?我想肯定是有的。我相信一些没经历过计划生育,或没有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生活的人是很难理解为什么那些人会冒着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代价去超生。其实我到现在也还是不太理解。我们都看过赵本山和宋丹丹演过的《超生游击队》那些令人匪夷所思,令观众开怀大笑的段子,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

我妈说孩儿就是宝,不嫌多。她那一代人基本上都是这个思想。

再来说说姑姑这个人物设定吧。作者采用前后对照,把姑姑这一人物形象写的非常饱满。我就是个学生,也不了解啥写作手法,我就来说一下对姑姑这个人物形象内心的理解吧。首先,姑姑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为了自己的工作,亲手杀死的自己的亲侄儿媳妇儿。当然这只是个意外,就是因为这件事,所有的矛盾都在姑姑身上爆发了。为计划生育工作奉献了整个青春的姑姑,直到中年才找了一个手艺人结婚。姑姑的晚年是在忏悔中度过的。

通过这本书,帮我们了解到了那个年代计划生育政策黑暗的一面,但如果不是那些计划生育工作者们的腕铁手段,是知道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百姓的思想转变了,中国正在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政府也开放了二孩儿,但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就此忘记。

读莫言小说《四十一炮》有感

读莫言小说《四十一炮》有感

最近读了莫言小说《四十一炮》,这是一部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两条主线平行进行,一条是暗线,似有似无的主人公藏在破庙里,看门前庙内发生的事情,大都是非现实的,比如又饥又渴时,夜晚有女人喂他乳汁,看见了村长崇拜的偶像他有权有钱的三叔不知在何时何地的一些生活场景,还有食肉节想像出来的丰富多彩的游行队伍等等。另一条是明线,描述了主人公父亲、母亲、自己、妹妹,还有村长以及几个村民的活动、遭遇、命运等,虽以写现实为主,但也掺杂了不少非真实的情节。如果说暗线是水面折射的波光,片片断断,五彩缤纷,明线便是日光下移动的人与环境以及紧紧相随的一些影子。

小说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大要义,也不至于会打动人心,或者使人感动或者使人难以放下书本,通篇是主人公在即将倒塌的破庙里,跟一个似睡非睡打坐着的老和尚讲述自己的故事,不管那老和尚是否在听,同时向读者描绘了似真似梦发生过的一些事情。莫言自己的意思是,别把小说往深刻里想,只不过是在讲故事,书中那人在讲过去的少年时光。我想,也对,小说确实是在讲故事,只不过采用那种讲的越离奇越吸引人,也许越发引起人们去思考的手法。比如那个年代饥饿的少年幻象中的吃食。

《四十一炮》,有四十一个篇章,结尾部分是少年主人公,向他的假想敌村长,打了四十一炮,少年的希望落空了,霸道、狡猾、虚伪、富有的村长虽然受了点伤,但仍旧实实在在的滋滋润润的活着。

读罢《四十一炮》,我的心情是压抑的,对生活中许多事我们是无可奈何的,命运不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中,尽管我们少年似的很相信他人,很卖力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甚至向恶势力进行了对抗,但空有理想,社会太强大了,个人太渺小了……

我终见识了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笔法,想像与行为揉和一起,肉身与精神揉和一起,梦境与现实揉和一起,谁敢说人的想像不是生命的表现,人的睡梦不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说一个流程?文学即人学,小说表现人的性格、命运,人的行动和精神面貌,以及生活场景和社会背景等,而采用魔幻现实主义,天上地下,纵横驰骋,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立体和多层次了。况且,文学是一种艺术,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艺术的运用,莫言同志的艺术水平达到世界高水准!向莫言同志学习!

莫言短篇小说《倒立》读后感

莫言短篇小说《倒立》读后感

莫言短篇小说《倒立》,通过语言描写,把人物的性格、地位、修养和生活态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使人物形象丰满毕现的过程中,让读者更深刻领悟了作家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生活底蕴。使欣赏者读之心情畅快,如飧盛宴。

《倒立》叙述的是“我”的老同学,如今身居省组织部副部长要职的孙大盛回到了家乡,在县政府一号楼西餐厅,风风光光地邀请同学聚会的故事。被邀请的同学中,除我之外,原业也都是或大或小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物,某新华书店副经理肖茂方外号“小茅房”,某粮食局局长董良庆、交通局副局长张发展、政法委副书记桑子澜。但是往日这些同学,在孙大盛面前,明显地存在着悬殊的等级。这种等级地位的差别,虽然是昔日的同学,也难免在酒席间上演一出阿腴奉承、谄媚虚伪的丑剧。

在应副部长之邀,与那些在社会上业己混出些地位的老同学相比,有两个特殊客人,其中之一是“我”魏大瓜子;另一个人物,是故事的第二核心带有双重身份的谢兰英,即是当年的校花,又是“小茅房”的妻子但是,这个人物或许才是孙副部长真正要请的中心,其他大概都是陪衬。而我却像是扮演了作者笔下的故事见证者的身份。当然,以作者一向笔下没有闲人的创作风格,魏大瓜子在作品中,也并非是消极人物,同样富有鲜活的艺术感染力。

如果说“我”代表了纯粹的平民小百姓,那么张发展、董良庆、桑子澜三位代表的是社会上的一个中间阶层,个个已经身在仕途,占有一定重要职位,同时又时刻希望进一步谋求在政治上向上爬,甚至为此常常心中耿耿于怀。特殊的身份,以至于这些人在这位副部长的老同学面前,唯唯诺诺,奴颜屈膝。而在其中最让人尴尬的是,自以为混得十分惨淡的是新华书店副经理“小茅房”,在官场上完全不入流。这种尴尬的地位,使他即不像张发展、董良庆、桑子润那样,在副部长面前敢说敢笑,又不像“我”那样,对这位大人物昔日的“弼马温”表面恭维,在内心中却依然不屑于顾,依然带有几分鄙夷的态度。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这样设想,就“小茅房”这个身份来说,虽然是同学,但如果没有校花,如果不是谢兰英的丈夫,副部长同学,能不能邀请他来赴会,未可得知。

故事情节经过作家在“我”复杂的内心活动大量铺垫之后,围绕着酒宴展开的。而整场酒宴,完全借助了全部人物在剧情发展中的语言描述来完成。

抛开小说《倒立》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主题不谈,作为喜爱莫言大师的文学爱好者来说,但就这篇小说的人物语言特色,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这篇小说人物语言的艺术美感。

在几个人物中,感染最深的是“我”“孙大盛”和“小茅房”。

按照人物出场的顺序,首先分析一下第一类人物我的语言特点。“我魏大瓜子”,身份是小人物,市井里最底层平民。虽然角色份量轻,但是开解却十分鲜明。他的特征是小人物的那种淳朴、直率,简单甚至有点粗俗,和后出场的大人物形成鲜明对比。故事中“我”着墨不多,与我有共同身份地位的,还有秦胖子和“我”老婆,不妨我们可以把他们三个归类为一类人,甚至就是一个人。即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人物的语言特点是直来直去,话语中多街头俚语:如“我的老婆这个十年前就从丙纶厂下了岗的使者蛋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我把大量路的炮沉到底,叫了一声:将!然后抬起头,看着跑得浑身肉颤的老婆,问:跑什么?是家里失火了还是你被人强奸了?老婆踢我一脚,骂道:你什么鸟人,怎么一句人话不会说呢”等等,真实和生动,更带着几分平民中特有的幽默。其中如“你老婆好看着呢,两扇大腚,一身肥膘,胳膊像腿腿像腰”。而更能表现小人物坚强性格的是,在小人物身上表现出的天不怕地不怕的野性:当“我”得知被“斧头帮的帮主”骗走辛辛苦苦的修车钱时,暴发出来的那句“操他的妈”大声国骂。似乎再一次让人见识了莫言笔下多次创造过的高密东北乡下的相似人物来。他们的语言里,带着几分勇敢,带着几分憨厚,带着几分粗鲁,带着几分可爱。

孙大盛是《倒立》中作者集中要暴露的主角。这是一个小时候甚是愚懦,甚至带有明显劣性,但是几十年后摇身一变,成为权高位重,在老同学面前已经不可一世的核心人物。颇有一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嘴脸。孙大盛的性格特点是虚假、伪善、霸道、奸诈、无耻。突出的表现在语言上,当与众人在一号餐厅尚未见面,便先发出这位大人物特有的虚伪怪异的笑声:“咯咯……咕咕……咕咕”,这是作者惯用的讽刺手法,孙副部长口里发出的是非人的声音。通过这个声音,揭露了此人见到老同学时那种热情虚假变形。孙大盛虽然深谙官场上的各种弊端。对官场中那些不正之风了然如指,但是面对老同学,随意给带帽画像,说董良庆“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说桑子澜“三等人戴大檐帽,吃完原告吃被告”。酒席间更有“老同学多年不见,这杯酒我先敬你们,我干了”“过电过电,免站免站”,“酒桌上只有同学,没有部长,也没有局长,谁破这个规矩先罚三杯”。则显见出在“下属”面前的傲慢,对人格的不尊重。而说小茅房“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谢兰英“徐娘半老嘛!”语言内涵就更为复杂。与其随后在谢兰英身上的表现来分析,从假意的保护:“谁敢,有我在这里谁敢笑话你?”到“不能喝也得倒上”,“会喝水就会喝酒!”“你喝不喝,你不喝我们也不喝了!”“不喝也得坐这”,在同学面前,强硬无礼到极至,甚至把谢关英的丈夫视为无物。这且不完,发展到最后,竟然毫不顾及已经岁月不饶人,且刚刚连干几杯白酒的老同学安全于不太顾,厚颜无耻地要求谢兰英表演倒立,为达到其目的,带头鼓动其他几人鼓掌起哄。其肮脏丑陋的灵魂一览无余地完全暴露出来。

而当谢兰英终究逃不过孙大盛们贪婪的索求,不得不表演倒立,裸露出两条丰满的大腿和鲜红的内裤,羞涩地逃离现场后,故做深沉地嘱咐“小茅房”“希望你能好好地爱护谢兰英……”“还是毛主席那句话,我们应该相信群众……”一派道貌岸然的形态暴露得毕穷毕现。

中间层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是老同学肖茂芳,外号“小茅房”。处于尴尬地位的这一阶层人物,在身为同学关系的上级大领导面前,性格特点必然是极其的顺从和谄媚。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把夫妻安排在一个场面中表演。为了讨好孙副部长,“小茅房”不惜出卖漂亮妻子,供副部长取乐。不满足于“官场失意,情场得意,”对待妻子,不知爱惜,不知尊重,当孙大盛强逼着老婆喝酒时,不是维护,相反“叫你喝你就喝”“就是一杯耗子药你也得喝下去!”当孙大盛逼着老婆倒立时,更不顾老婆的安危和出丑,“我揭发,她每天晚上在床上拿大顶”。丧失了做丈夫的起码的人格。

社会上小茅房的形象是完全可能存在的,小茅房自始至终表现的是其阴暗的心理,他之所以这样,完全是他对个人的身份不满足,仕途不得志的卑微心理的流露。同学中有如此位高权重,且正好管组织工作的人,谁不想抱住这棵大树往上爬。借此机会,心中的想法怎么不会对老同学吐呢。他当然也有他的无奈,这个无奈是官场上、社会上一些不平等的现实造成的。当自己老婆在众人面前受辱之后,“小茅房”眼睛里闪着泪花说,“谢兰英跟了我,真是委屈了她。我这人能力差,进步慢,虽然一门心思想为党多做些工作,但总是有劲使不上……”面对现实,他只能对着领导摇尾乞怜。在这个人物身上,表现出了作者对其深刻地憎恶、批判。

语言描写是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正是作家通过人物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作品人物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使作品表现出深刻的感染力。

莫言-生死疲劳读后感400字

莫言-生死疲劳读后感

生死疲劳也是在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书架上还有这一本书,看到了作者后便有了想要一读着一本书的心情。

《生死疲劳》则让我折服于莫言的构思。一个含冤而死的人经过生死轮回分别投胎转世为驴牛猪狗猴,化去了仇恨,最终又转世为人。这个创意就够我向莫大爷献上膝盖。

阎王这个角色在西门闹前四个轮回里妥妥是个大反派,他明明知道西门闹有冤,不让他复活也就罢了,还用让他变成畜牲看着自己的妻受苦妾改嫁整日面对仇人的手段来羞辱西门闹。直到西门闹以狗老四的身份再次死亡,阎王才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这世上,怀有仇恨的人太多太多了,我们不愿意让怀有仇恨的灵魂再转生为人。

前几次的轮回看似羞辱,其实是为了磨去西门闹心中的仇恨。在转世为驴时西门闹整日愤愤不平,他想着报仇,反抗,但又嚼着属于驴的黑豆,他想去安慰自己的妻子,但又与母驴交欢。人性与驴性一直在相互挣扎。

作为牛,西门闹的人性就弱了一些,然而还是有着自己的倔犟。化为猪时,西门闹一开始想自杀找阎王,后来就被猪妈的乳汁吸引了。作为猪的西门闹身上有着独属于猪的贪婪,却在生命的最后人性迸发,救了十几个小孩。成为狗的西门闹狗性比人性多,但人性依旧存在。

而在猴的身上则一点西门闹的印记都没有了,作者就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了一个街边耍猴人身边的猴子。

轮回转世的过程明着是人性泯灭的过程,暗着则是仇恨消亡的过程。没有一个婴儿的眼睛里是带着仇恨的。其实书中还有好多象征反讽啥的,我就只是粗浅的描述了书中最浅显的地方。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看这种以动物视角为切入点的作品,轮回转世的神秘色彩,更使人觉得神作。只是可惜感觉这书的结尾有些草率,没有之前几个章节那么完美。

标签: 《莫言》读后感

推荐信息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800字大全(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5 11:25:54

    大家听说过小人国吗?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吧!那个国度里的人也就和我们正常人的手指一样高,最高的树也不过才到我们正常人的膝盖。《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长篇小说,除了小人国,里面还有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奇特的地方。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名外科医生,他经历了四次出海冒险:第一次是去了小人国,那

  • 《草船借箭》读后感3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5 11:17:54

    暑假里,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它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有非常多回的故事组成的,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关公温酒斩华雄、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空城计、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等等。而我最喜欢的一个小故事是草船借箭。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心胸狭窄的周瑜见到孔明比自己

  • 有关笑猫日记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5 11:09:54

    这些从严冬写到金秋的故事,犹如温暖童心的“心灵鸡汤”,犹如陪伴你成长的“心情宝典”。相信你将会在幽默好玩、美妙温暖的文字中,发现一条连通现实和幻想的秘密通道,相信你会感动,会流泪,会哈哈大笑,会开始生命中最初的思考……读完笑猫日记后,我很有触动,我最喜欢看的是《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里面的一些句子

  • 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4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5 11:05:54

    在今年寒假,我被一本名叫《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书吸引了,这本书的主人公鲁滨逊简直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我非常喜欢他。这本书写了鲁滨逊在一次远航中触礁遇到了危险,船沉了,船上的人都遇难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活了下来。当他醒来时发现已经被冲到了沙滩上,沙滩上面就是一个非常荒凉的孤岛,什么生活用具都没有。在

  • 关于活着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5 11:04:54

    “田野里,一个老者,牵着一头老牛。”他慢慢地走着。我慢慢地读着。这是一本讲述生命的书。读这本书的时候,坦白地说,书中的道理只是隐隐约约地懂得。毕竟才13岁的年纪,什么大起大落都还未经历,对于生和死的概念,只是模棱两可地印在脑海里,唯一真切地,就是发自内心的感动。于是我静静地坐着,听着福贵讲述他的一生

  • 关于《水滴石穿》的读后感大全(精选8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5 11:00:54

    坚持不懈可以取得成功——读《水滴石穿》有感我爱读成语典故,因为可以从这里面得到不少道理,我读了《水滴石穿》这则成语典故,知道了坚持不懈就可以取得成功。张乖崖是个县官,他看见小吏顺手把一枚铜钱拿走了,他便凶狠地对待小吏。小吏不服,张乖崖告诉他:“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最后,小吏被他

  • 关于《神秘的女老师》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5 10:55:54

    这是一本与《那个骑轮箱来的蜜儿》一个系列的。同样写了一位女老师,她叫蜜儿,同时她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身份。蜜儿原先在孟小乔当保姆,为她们家消除了许多烦恼。可是有一天,孟晓乔发现了蜜儿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她是仙女。后来,孟小乔堵不住嘴巴终于把秘密给泄露了。这次蜜儿重返人间,天庭的一位老神仙把蜜儿的法器

  • 《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5 10:52:54

    《儒林外史》乃清代文人吴敬梓所作,以“讽刺”为主感,表现,反映了明清两代儒生的功名生活,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下,文人的心理观念的腐朽及科举,礼教和腐朽事态。至今仍非常具有警世意义。既然写读后感,就必写作者经历,以之结合,才可感而写。作者吴敬梓,一个厌恶世俗,愤度全伦的清代文人,身在官场的他,更

  • 关于《董存瑞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5 10:48:54

    【第1篇】今天,我又看了一部老电影——《董存瑞》。我还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叫《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影片既有抗日也有解放战争,但主要是解放战争,我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董存瑞》观后感影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临近尾声,解放军青年争相参加八路军。青年民兵董存瑞和好友郅顺义因不到参军年龄,未被允许参军,懊丧不已。不

  • 有关读西游记有感的范文大全(13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6/15 10:39:54

    这几天,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角孙悟空。我最喜欢孙悟空的勇敢精神了,他天不怕地不怕,两次大闹天宫,反抗王帝高高在上的统治;成为唐僧徒弟后,他还是那么勇敢善战,没有他一路铲除妖魔,一次次的解救唐僧,唐僧根本取不了经。孙悟空能一眼就认出妖精,明辨是非,这也是令我羡慕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