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养育男孩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听说四川的一个7岁小男孩在公交车上用脚踢一个陌生男人,最后导致男人抱起小孩一个过肩摔,然后狂跺男孩头部三脚,直接导致小男孩瘫软至无法动弹。很多人并不同情这个小男孩,我觉得教育真的太重要了,父母要好好教育孩子,绝不能溺爱放纵,要不然会害了孩子一生。因此遵从儿童的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养育男孩》这本书,书中的很多观点为我如何教育儿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见。
《养育男孩》是澳大利亚著名教育专家比达尔夫的作品,书中将男孩的成长分成三个阶段:--是六岁以前,这个阶段主要是以母亲的关爱和教育为主;二是六岁到十四岁,这个阶段,应该以父亲的教育为主,通过父亲与孩子的沟通互动,让孩子更多的学到男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也使孩子更有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三是十四岁以后到成年,这个阶段父母不仅都要关注还需要为孩子寻找几个人生的领路人和指导者,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外部的人与世界,使他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
一、入托不宜过早,入学不宜过早。书中论点:与女孩相比,在智力方面,男孩子的发育有些缓慢,大约比女孩晚6-12个月,在完成精细动作所需的协调能力方面发育得尤为迟缓。他们仍处在“粗放式发育”阶段,更渴望到处炫耀自已的肌肉,因此他们无法安安分分、老老实实的坐很长时间。许多国家对此得出一个代表性结论:男孩子的入学年龄应该往后推迟一年。我觉得很有道理,男孩比女孩发育要慢一些。
二、男孩特殊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的特质。男孩身体内的睾丸激素的存在以及分泌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男孩身体发育的节奏,以及不同阶段的行为特点。男孩大脑结构与女孩也存在着重大差异——男孩不但在生命初期大脑发育的速度慢于女孩,而且联结左右两半球的胼胝体的体积也小于女孩,以致于其生来就对某些事情不敏感。
三、男孩体内的睾丸激素水平决定了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从出生到6岁,喜欢走来走去,摆弄各种不同的物件,性别差异尚未完全显现;6岁到13岁,睾丸激素使其开始模仿父亲学着成为男人,对于战斗、运动、竞争、冒险等充满兴趣;14岁时睾丸激素水平达到最高值,让他的身体开始快速长高长壮,开始向男人转变,不但让他对异性充满兴趣,也让他变得容易激动、暴躁不安,喜欢争吵和打架,急不可耐的想要划分出等级,但这种异常粗暴往往是为了掩盖自身的恐惧;25岁以后,随着睾丸激素水平的降低和自身的适应,反应趋向缓和,但仍然使他保持着极高的创造力,热爱竞争,渴望有作为,渴望保护别人,从而博取更高的社会认可度,获取内心的满足。史蒂夫并不否认后天的环境和教化对男孩心理成长的影响,但他认为男孩生理上的特点才是决定其心理发育过程的首要因素。
最后,我们要根据男孩特殊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这是全书的核心所在,史蒂夫的基本观点是——成功养育男孩就意味着要使男孩接受自己的本性,并以适合他们的方式把他们往好的方面引导。所以,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调整教育方式,在孩子小的时候,父亲必须利用一切机会陪伴孩子、亲近孩子、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在孩子稍大的时候,父亲要学会教孩子为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孩子学会尊重女性,母亲要帮助儿子学会做一些实际有用的事,建立自尊,树立好的自我形像,并为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引导者,影响他、帮助他慢慢适应成人的世界,保持开放和积极的心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学校内要吸引更多的男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以打造充满活力的教育。
这必将为如何教育孩子提供的教育意义的借鉴,作为一本享誉中外的养育书籍,真的是实至名归。
第2篇:养育男孩读后感1000字
我记不得在什么时候看过一个故事,故事应该是一个中学生写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孩子和妈妈吵了一架,吃完饭,父亲说儿子,陪我下楼走走,然后,父亲跟孩子说,这个世界上,我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你妈妈,你也不例外,希望你以后要尊重她。当时,觉得这个父亲真厉害,而这个孩子不仅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更加的崇拜自己的父亲,相信长大以后,也会懂得尊重女性。
今天在看《养育男孩》时,也有类似的故事。书中讲的是一个14岁的男孩萨姆,原本吃完饭他的任务是刷盘子,并且有洗碗机,工作并不困难,这个任务他从9岁就开始做了,但是,某个晚上他没有洗,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比妈妈高了,他隐约意识到,妈妈不能再强迫我做什么了。当第二天妈妈打开洗碗机时,发现,里面的盘子都长毛了。妈妈自然是大发脾气,问他是怎么回事,但,萨姆双手叉腰,怒气冲冲的开始顶嘴。而这时,萨姆的爸爸在客厅里,正在看报纸,他听到了厨房里的声音,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就是对他的暗示,他内心深处的某个东西正在等待这个时刻的到来。他放下报纸,大步走到厨房,斜靠在冰箱上。萨姆能感觉到他的到来,能感觉到力量发生了转变,爸爸久久注视着萨姆,对萨姆说了一些令他难忘的话
“不要用这种强调和你妈妈讲话,否则我得管管了”
这时,萨姆的妈妈可以好好的教导萨姆了。
这没有什么特别,但是,我想这是一个合格父亲的基本素养和逻辑。说素养是因为尊重女性就是最基本的素养,而说逻辑,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一定是同一战线的。否则,一个立规矩,一个拆台,孩子就会钻空子,就会取巧,就会变得无法无天。爱孩子不是让他无法无天。
我记得余世维讲管理课时讲过一个他家的例子,说孩子有一个阶段就是爱看动画片而不按时吃饭,到了吃饭时间,你叫他,他根本听不见。于是,余世维就联合孩子妈妈,一起搞了一个“春风行动”,到了吃饭的时间点,就叫孩子吃饭,但其实算准了孩子看动画而不吃饭,于是他们就把饭统统吃光,并且,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冰箱也是空的。当孩子看完动画片,过来吃饭,发现饭都没有了,他们还很无辜的说,叫你吃饭,你没过来,以为你不饿,我们就都吃了。孩子去冰箱找东西,看到冰箱也是空的,于是就绝望的哭了起来。但是,他们还是狠下心,要坚持,孩子饿一顿,没有关系。孩子回到自己房间一直哭,妈妈就想起来,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第二天一早,妈妈早早起床做饭,发现孩子也早早的下来等着开饭,以后再叫吃饭,立马到桌子旁边。
虽然不敢说这个案例是否能够管用,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行动一致,否则,如沐春风的行动,最终可能也是失败告终。而作为父亲,更应该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关心妻子,尊重妻子。而这,会让孩子在成长中受益无穷。
第3篇:养育男孩读书笔记
最近很多家长说到家里的男孩子在家里对学习很抵触,对父母的话很抵触,不知道怎么和这个时期的孩子相处。我想《养育男孩》这本书可以给他们答案。
一年级的男孩正处在书中说的第二阶段:尝试学着做男人。
“6~14岁的男生正是他们需要得到男性榜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爸爸应该起着榜样和偶像的作用。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父亲不是孩子的偶像的话,孩子长大后会出现特别多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律性会比较差,孩子做事情会需要别人督促,工作、学习起来很被动。”
“许多爸爸更愿意待在办公室加班,让别人教孩子打球,甚至是读书,他们认为只要能挣钱养家,为这类服务付费就可以了。他们不是通过陪孩子而是通过努力工作来表达对孩子的爱。”
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这种模式: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家庭问题便由此产生和爆发。从学生作业本的家长签字可以看出,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大多数是妈妈,爸爸占少数;每次开家长会,都是清一色的妈妈。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缺乏“父亲的教育”。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去探索世界。而现在,很多爸爸没能成为家庭的重要角色,他借口工作逃避家庭,是家庭关系中一个影子式的爸爸。对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沦为了旅馆。孤军奋战的女人会难以避免的陷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中,又会不自觉的把家转化为她痛苦的工作场所,用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包裹起来,造成过度依赖或者母子矛盾。
好爸爸应该怎么做呢?其中给出这样的建议:
1.爸爸们应该明白你在孩子教育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大部分的爸爸来说,你在家庭是一棵参天大树,而在工作单位中只是绿叶、小草;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他长大了你就再没有机会了。缺乏父爱的男孩会更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参加团伙、陷入困境;缺乏父爱的女孩更容易自卑、更早的发生性关系,受人鄙视,无法继续学业。
2.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打闹吧:研究发现,孩子在打闹游戏中学到的东西对他们意义深远,他们学会了怎样玩得开心,制造噪音,观察他人,制定规则。特别是在规则感上,打闹游戏有时候会让他们累、让他们痛,这时爸爸们就可以和他们讨论规则,比如不能伤害对方,什么时候该结束,而这样的亲身体验活动显然有助于培养男孩们的自控力。
3.教育男孩要尊重女性。当男孩们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他们的个头很快就超过了妈妈,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有力量可以反抗了,有时会对妈妈和周围的女性不敬,这时爸爸应该介入,明确地告诉他你的态度。而且如果你是真心地尊重和关心妻子,那么你的教育就有威信,而不是被儿子鄙视和嘲笑。
4.夫妻教育理念不一致时,切忌在孩子面前显露出来,应该事后和妻子协商一致。
5.不必强迫孩子:如果有一天孩子不那么喜欢你,也不必为此担心,如果你一直和孩子相处愉快,这种感情就是存进银行的钱,偶尔的冲突,只是提了一笔小毛毛钱而已。
6.如果你和爱人的婚姻出现了问题,离婚了但一定切记不要离开孩子的生活圈,一些人认为只要不和孩子联系,孩子就很快会度过那段伤心时光,这是极度错误的,这种做法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会延续他一生。
希望每个男孩子都能在爸爸妈妈的用心关爱和呵护下成为积极、勇敢、有担当的男子汉。
第4篇:养育男孩读后感
一本书翻下来觉得内容并没有销量那么出彩,对我个人的收获而言:一是作为女性和母亲,略科普了一下男孩的生理特点,包括激素和大脑结构;二是一再强调了父亲在养育男孩中的重要性。
整本书概括起来主要讲了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6岁,叫温柔岁月。这个阶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
在这个阶段,妈妈是孩子寻求爱情的第一参照;如果妈妈有兴趣教孩子知识并且乐于和孩子交流,会很好的促进他的大脑发育完善,使他获得更多的讲话技巧,从而使他再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另外,现在很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早早地让孩子上托班,或者过早使其独立。但是要注意了,男孩入托其实不宜过早。3岁以后分离更容易让男孩感到焦虑,认为自己被抛弃了,从而在感情上封闭自己。
所以对这个阶段的男孩来说,细心的亲人或者有责任心的保姆看护比进托儿所要好得多!
对男孩来说,最重要的一课:是学会和照顾他的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信任那个人——能感受到别人的温暖并理解别人的善意。
对6岁下的男孩总体来说,性别差异并不重要,妈妈是最主要的看护人,(当然爸爸也可以胜任)不过,有一到两个主要的看护人爱护孩子,一直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会在内心深处感到安全,他的大脑就会得到充分发育,从而获得与人亲密交流的技巧。这样的孩子也会更喜欢与人合作和热爱学习。
第二阶段是6-13岁。在这个阶段,是爸爸对孩子产生影响,同时也是在儿子心中树立英雄形象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从情感的角度来看,爸爸变得更为重要,男孩会更留意爸爸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像爸爸学习(虽然这让妈妈嫉妒无比)爸爸必须抽空陪伴孩子,赞扬和亲近孩子,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并与妻子一起分担照顾孩子的工作。
第三个阶段是14岁以上,向男人转变。父母需要为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引导者,可以是家庭集体活动、社区学校或者是除父母外其他爱孩子的成年人。
书中强调了除父母外,另外成年人对男孩帮助的重要性。这也说明,这个阶段的孩子遇到问题已经不再往内寻求解决方法,而倾向于向外,向朋友和其他成年人寻求答案了。所以,为他们找到一个好的引导者,比如出色的教师、教练等人。是父母们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
读完这本书,才发现男孩的成长,对家庭,特别对妈妈来说是渐行渐远的,仔细斟酌,却也是好悲伤的事实。哎,所以,好好珍惜现在共处的时光吧,然后再学会慢慢放手,再只能默默关注了。
在如今社会中,女孩更能把握自己,她们积极向上,工作努力。但是,男孩在生活中却不思进取:学习不好,与同学关系不好,暴躁,容易染上酗酒,吸毒等恶习。其实他们的差别很早就产生了,比如幼儿园中,女孩会聚在一起,非常快乐;男孩们却只知道疯跑,就像印第安人围着野牛疯跑一样。
所以作为父母要了解其原因:
一、睾丸激素
1.激素使男孩身高增长,情绪高昂,不怕失败,敢于竞争。
2.但同时,他们也需要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需要明确的指导。男孩需要懂得三件事,一是谁负责,二是规则是什么,三是规则能否得到公正执行。
3.男孩要学会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也要让他自己感受到关爱和体贴。
4.睾丸激素等同于生命力,应该尊重它,使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正视男孩的生理特点,积极引导他们,关键的时候需要父亲来帮助树立威信。
二、男孩与女孩大脑结构的差异
1.男孩大脑的左右半球之间的联系少于女孩。
2.父母要帮助男孩学会如何避免争斗,教会他们用更好的方式和其他男孩玩耍,或以更有效的方式解决纠纷。
3.帮助男孩学会以下技巧:怎样通过面部表情来判断别人的内心感受;怎样交朋友,加入别人正在玩的游戏或正在进行的谈话;怎样读懂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例如,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生气,需要单独待会儿。
好吧,终于明白老人们说的“男孩子小时候难带”了。
三、父亲应该做什么
1.抽出时间陪伴,做个好父亲。
2.主动和孩子在一起做些事情:聊天,玩游戏,做手工,旅游等。
3.与妻子共同遵守规则,通常儿子听你的,并不是因为他在心理上害怕你,而是出于对你的尊重,也想取得你的欢心。
4.不要打孩子,也不要吓唬孩子,这只会使他对别人更苛刻。
5.尊重妻子,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制定规则,教孩子学会自控。
6.教儿子尊重女性,尊重自己。
爸爸们好好看看哈,特别是1、5、6条。哈哈!
四、母亲与儿子
1.男孩从妈妈那里学会爱,感受到温暖和善良。
2.教他如何和女孩相处。
3.夸赞儿子,说出对他的喜爱。
4.伴随着儿子的成长,不断调整教育方式,到十几岁时一定要给他宽松的环境,但是不能对他的世界一无所知。
5.鼓励他一起做家务,一起享受劳动成果。
6.不要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发生激烈冲突,冷静理智讨论问题。
7.母亲不能代替父亲,鼓励儿子多接近爸爸,建立更亲密的父子关系。
妈妈是男孩接触的第一个女性,也是他对女性的最初认知,关系到长大后交女友、结婚等等。所以,还是要给他一个好的形象,给他肯定,让他以后在其他女性面前可以充满自信。
家永远是坚强的后盾,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妈妈永远会接受他、拥抱他。拥有完整的爱,孩子才可能更独立。
妈妈要学会站在身后默默注视,而孩子和爸爸会一起走的更远。我希望自己可以与时俱进,做新时代的妈妈,陪他走的更远!
五、培养健康的性
1.告诉男孩区分喜欢、爱、色欲三者的不同。
2.永远不要故意伤害或者虐待其他人。
3.男孩10岁时,举行小仪式庆祝男孩进入青春期。
4.教育你的孩子尊重所有人,远离不健康的性行为。
5.妈妈可以告诉儿子,女孩喜欢与善良的、会沟通的、有幽默感的的男孩交往。
虽然都懂,还真很难开口。而且什么时候讲,现在的孩子都早熟,但是这的确是很重要的一点。
六、男孩与运动
运动对孩子有很大的好处。给予他们乐趣挑战和成就感。
尤其是给父亲和儿子,男人和男孩提供一种共享的乐趣。运动是塑造性格、体验生活和培养男子汉的最好方式。
国内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体育。个人认为不管什么阶段会打篮球、羽毛球或者有一样擅长的运动真的很出彩,也能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人。对男孩来说,运动有利于发挥掉激素引起的过剩精力,增强乐趣和挑战,培养坚毅的品质。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哪有容易二字,努力,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