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_寒假读书笔记3000字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_寒假读书笔记3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16:02:15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_寒假读书笔记3000字

这个世界有梦想,有绝望,一切起起落落,然而,不管它多么多变,终究是平凡的。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无论贫富,都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不管是谁,生活相对稳定后,都会感觉生活也就那样了,太平凡,太单调。然而,这个世界造人的艺术真的很棒,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对人生的追求不一样,生活得就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人生细节都不同,一路走来,也会在平凡中找到自己的不平凡。

在黄土高原的深处生活着一群人,他们因为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世界里做着不平凡的自己。这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的小片世界。这本书以黄土高原深处一个普通的自然村落为着眼点,通过对孙、田、金三大家族的普通人物生活延展开来,由农村互动到城市,从***后期跨越到改革开放前期,作者难能可贵地向我们展示出一幅从1975-1985年,历经十年的乡土画卷。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中国乡土的沧桑变迁无不被作者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不得不关注我们的乡土、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在时代跋涉前沿中苦苦挣扎。书中的描写来自本本分分的生活,极为朴实,让我从中读出了自己,读出了我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人生,有苦,有甜,但是不能平平无味;人生,会成功,会失败,但是我们必须一直努力。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平凡往往孕育着伟大。平凡的人在历经磨难后,学会成长,变得坚强,懂得更多生活的道理。这将比原本就拥有的财富更珍贵,更受用一生。书中展示的普通人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尤其是主人公在面对艰辛坎坷时的高昂斗志,都不是平凡的。生活中的我们无一不是平凡的,不管我们来自哪里,背景如何,我们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而已,即使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或者是曾经不为人知的痛楚,或者是数不尽的烦恼,他们也需要与生活的磨难抗争,在“巨人”面前同样渺小。他们被人崇拜,被人尊敬,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非凡的事,而是他们努力过,他们在平凡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做着被众多人认可的事,人们希望以他们为模范,因而他们努力的成果理所当然让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且不管生活的物质财富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我觉得真正能够区别人的生活质量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一个内心不平凡的人就不会平凡,撇开一切,一个人的思想指导他拥有一切。一个内心平凡的人过着随随便便的日子,没有去想过要抛开这一切,放下自己少得可怜的所有,勇敢地去想,去追求一种进步。对待生活不应有所埋怨,因为你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平凡的世界,你所渴望的平凡的世界给不了,需要你自己去创造。对待生活也不要甘愿平凡,我们要充满信念与追求。

我一直是很平凡的,来到这个平凡的世界,出生在平凡的家庭,做平凡的孩子,就这样二十个春夏秋冬。老实说,我以前确实会讨厌这样平凡的自己,埋怨生活赐予我的只有平凡,但是讨厌又如何,埋怨又如何,不还是一直都是这样的自己。从小我的生活就充满了变数,经历过贫困的时候,曾经因为最灰色的时光抑郁过,经历了亲人离去的痛苦,因为学习迷茫不知所措过……自从渐渐接触到社会,我对人性的很多方面失望过,对社会的残酷感叹过,但是又如何了呢,这是平凡世界的现状,埋怨也好,接受现实也罢,不过是自己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一切的得与失都是自己的,所以,如果你讨厌,你埋怨,你只不过向人发泄了你的悲观情绪,但是,如果你坦然面对,再平凡的世界也会让你做不平凡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教给我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我觉得这种态度是生活的一个细节,既然细节决定成败,那这种生活态度也就决定了人生的成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被赋予思想的高等动物,我们就该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感悟人生,用正确的思想引导我们生活。世界虽然平凡,我们却不能甘愿做平凡之人,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什么,希望自己成为什么,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这样才能做好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心满意足,也就不会陷入自卑无力的漩涡,永远走不出来。做好了端正态度的问题,就做好了一个细节。我想:平凡与细节的联系在于做好细节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做不平凡的自己,正如老子的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端正态度虽然是小事,但却不一定是易事。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企业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平凡的小事,正如我们每天重复着平凡的每一天。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要靠细节致胜,成就不平凡。在今天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真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一心渴望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其实,这也就是在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现在平凡与否,想要有所成就,我们都只需要从小事做起。不一样的人站在不同的台阶上,在充满竞争的今天,谁能成功关键在于谁更准确地抓住了细节。我们平凡在于我们是普通人,我们在做小事,可是如果我们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就不简单了。

《平凡的世界》里有不平凡的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孙少平,他是整本书里的主线。孙少平是黄土地上农民的儿子,家境不好,在无比困难的情况下多读了几年的书。从学生时代开始,孙少平首先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他所想的不仅是很现实很急要吃饱肚子的问题,更多的时候他能够从另一个高度看待自己的处境;不论是与郝红梅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以及其后类似于初恋失败的难受,看起来孙少平是在一件件很真实的磨难中长大的,每一件事情的发生不只是对这件事情的思索,还有他对经历事情的深层次的感悟和根源的追索,可以说孙少平身上体现着中国新一代青年曾有的追求和对社会各种事件的追索,他们已不安于既有的结论和附和,他们想要找一条不同于以往的,适合于自己的道路。从横向的对比上说,孙少平比孙少安高一个层次,因为少安还是在农村的大的思想圈子中没有摆脱他在自己的天地中寻找突破,但他不可能突破的是农村这个前提。而孙少平就不同,他要跳出的不是他那个贫穷的家,他想要超越的是整个时代的局限,是那个时代农村与城市的泾渭分明。孙少平除了是一个类似革命者之外,他又是一个见证者,他所见证的是那个时代的巨变。作为近在咫尺的参与者,孙少平既能感受到农村的气息,又完全接触得到城市里的震荡。他的眼睛就像是一部高高在上的摄像机,把那个时代的变化记录下来,而大脑的思索就成了旁白与解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孙少平又是作者人生中主人公的影子,作为见证者的智慧,他的思索也更多的承载了作者的探究。孙少平是一位不畏困难、直面挫折的人,他有铮铮铁骨。他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纵感、崇高感。他的苦难哲学,对劳动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都给我以启示。其实他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从他那里我知道平凡的人不一定有着平凡的人生,因为一个人的心可以装下整个世界,装下梦想。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渺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认为接触到《平凡的世界》,才有所感悟。这部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其实,这个世界是整个世界的缩影,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如这片黄土地一样,是平凡的小世界,只不过各个角落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相同的是,世界各地的普通人都会演绎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贵、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平凡却很美丽。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我们的世界很平凡,每天过平凡的生活,做平凡的事,然而,生活还是会有些许无奈,充满竞争,在如此的时代境况下,我们应该像这里的主人公一样,学会思考。需要强调的是很多事情的成败在于细节,学会关注细节,学会思考,才会脱颖而出,成为不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需要创造,需要苦心经营,我们要寻找不平凡的自我,实现人生的梦想。

推荐信息

  • 《白鹿原》读书笔记3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5:06

    莫言说,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这么说来,《白鹿原》就是当之无愧的长篇小说,无论是在内容的厚度、时间的跨度还是风土人情描写的精度,无一不透露出小说的厚重感。在那个民风淳朴的白鹿原上有各色人物,神话传说,还有各种神秘的奇闻异事,在白鹿原上演了从清朝末年到建国初期的沧桑巨变,故事跌宕起伏。白嘉

  •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5:06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非常喜欢看小说的人,甚至于不算一个读书爱好者。但是,对于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却感到有千言万语想表达。我想大多数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有同样的感受。但由于语言贫乏而退却或者没有与读者分享自己感想的强烈愿望而没有在此留下自己的语言。不管怎样,我们应该庆幸的是我们曾经读过这本书!也许我真

  •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3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5:06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3000字读过《穆斯林的葬礼》(以下简称“穆斯林”)的读者都知道一个悲剧。新月病逝、玉王含恨西去、奇珍斋的珍藏一去不复返,悲剧的性质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悲剧的根源在哪里?通览全卷,我们似乎找不到一个大反派或者是邪恶势力的角色(蒲绶昌或许算一个,但他对情节

  • 《呐喊》读书笔记3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5:06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

  • 余华《活着》读书笔记3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5:06

    知悉《活着》这本书源于一位曾经的电台主持人的极力推荐,出于好奇,更是出于对此位主持人的信任,我到书市买了这本书,是余华的作品,十万余字,用词很简练,淡淡的,好似品茶一般,回味悠长,用很短的时间,我就看了此本小说,后来又重看了两遍,每看过后都有新的体会和感受,也许这正是小说吸引大量读者的缘故吧。余华是

  • 呐喊读书笔记3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5:06

    呐喊读书笔记3000字(1)《呐喊》共收作品十四篇,起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迄于1922年的《社戏》。作品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当时的鲁迅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是人的“病态”的灵魂。序文,勾勒

  •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书笔记_大学读书笔记3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5:07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一本发人深省的经典之作,它表达了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人才价值观,成功塑了一座不朽的精神雕像,永远存放在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心中。我读完《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深深感到:做一个送信的人,谁都是,谁都会说,说起容易,做起来难,做一名罗文那样的送信人就更难!难就难在罗文历尽千难

  • 荆棘鸟读书笔记3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5:07

    用了很长时间看完这本书,不是因为它太长,而是书中看似平静的叙述隐藏的巨大的悲哀让人无法承受。至此,我明白了我永远不会有作家的冷静与近乎残酷,我写小说时,在动笔的那一刻,就先被自己的感情淹没了。最幸福的时候,也是痛苦将至的时候。就像荆棘鸟扑向尖刺的时候,也是她唱得最动听的时候。菲奥娜是一位贵族的女儿,

  • 资本论读书笔记3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5:07

    资本论读书笔记3000字(1)刚刚接触《微观经济学》宋承先主编时,就纯粹微观经济学中的概念、理论分析、图表分析等等来说,还能接受,但书中大量引用《资本论》中的话来分析微观中的概念、理论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时,感受到的是自己完全的无知。一句话,一段话读再多遍,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对

  • 《说吧,记忆》读书笔记3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5:07

    凭着对纳博科夫在文学界影响的一丁点认知(看完这本书,我在想他是不是对美国电影里的蝴蝶意象有很大影响?),我买下这本书。根据书名,我本来以为这是一本思想类的著作,讲个人或人类的记忆。但看到前言的时候,我恍然大悟这是纳博科夫的自传。怀着对纳博科夫的偏见(作为一个女儿的母亲,我自觉无法喜欢一个写出《洛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