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一个市民的自白》读后感1000字

《一个市民的自白》读后感1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0:57:16

《一个市民的自白》读后感

​今天的写作者,似乎只想为他们身后的时代留下见证...见证在我们出生的这个世纪里,曾经高唱过理性的凯歌。只要我还能写下一个字,我就会见证:见证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时代,生活过这样的几代人,他们蔑视本能,高唱理性的凯歌,他们相信精神的抵御力能够遏制芸芸众生的死亡欲望。《一个市民的自白》马洛伊·山多尔

我是个很难忍受絮絮叨叨的人,因为我本身就是个絮叨的人,所以更加讨厌这种重复累赘的表达形式。这种形式让我想起了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让我觉得所谓的传道受业解惑被廉价化了,好像是快要到保质期的商品,你要拼命的吆喝它的好处才能将它处理出去。

对于我来说,《一个市民的自白》就是这样的一本极细腻的书,我是在阅读后的第三天才想起来写出这一篇读后感的。这本书是一本絮叨的书,我十分肯定。因为我拿起来翻看的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要把一栋住宅写的如此细腻,复杂。连邻里之间的吵闹恨不得都穿透纸背而来,搅得我心生厌恶。

但是我却因为这本书学会了写作。因为那种可触碰的精致灵魂就活生生的印在黑白之间,让你不得不去接受他的“骚扰”,成为他,然后欣赏他。可能这就是文字工作者的力量,或者说是成熟作家的力量。

看到本书的最后我还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二十五岁的青年对于世界的感悟。一个人的二十五岁可以写出这么长的一本书么?多达二三十万字?仔细想想,那是一种怎么样的重复才能把二十五年的时间拼凑在这数十万字当中呢?而随着阅读的深入,(其实不算深入,当你看到第二章的时候就早已发现欲罢不能了),焦躁被洗涤了,剩下的就是跟着作者的流亡在欧洲各国之间徘徊。那是神奇而充实的经历。

马洛伊·山多尔,如果真的如他书中所说,如果这本书真的是其真情实感,那么他是一个过早的成熟者,是个天才反叛者。他早于时间的领会到了作家的孤独和苦难,这些苦难冥冥中是必须存在的。如果一个万事顺遂的人能写出深沉的句子,那么写作就过于简单了,不是么?而作家的痛苦往往是有两个方面构成的:一,社会赋予。二,自身赋予。很不幸的是,我看到他的一生的前二十五年,这两种痛苦皆有之。

当夏日庄园中,王储被刺杀的消息传入耳际,世界赋予他的痛苦便开始了。他不再是那个公子哥一样的少年,他终将迎来自己的颠沛生活。而流浪对于心思细腻的人不只是物质上的不幸,更是精神上的迷惘。偏巧他是个精神极其细腻的升华者,即便流连于风月之间,心灵依然是千疮百孔。在马洛伊失去优厚工作的时候,我没有看到一个被社会抛下的人,而是看到了一个抛弃世界的人。这个年轻人,以让人忘却年龄的明察和近乎幼稚的放纵过活。生活在一片混乱中,并且试图理出一个头绪。这是多么不自量力而又伟大的力量,这就是人类之所以不凡的原因,明明微小却向往着无限的伟大。

在不可控制的命运当中,他变成了观察者。观察着周围的点滴,并且奋笔记录,像是涉瘾。写作者通常都有这种怪病,对于钱财的无知和毫不理会,对于精神的崇拜和亦步亦趋。他们不是真的生活在世界上,因为所有对于凡人的约束仿佛统统不在他们身上奏效,而当他拿出所有家当去买那个装着四五双鞋的漂亮鞋柜时,你会不禁惊叹,这是多么“作者化”,这才是文学创作者会做出的事情。他好像命中便要挑战那种丧失一切的压力,抱着他的鞋柜生活,并且自得其乐,以为是在上流。因为文学工作者并不善于计算,即便他们的数学甚好,也算不清生活到底需要多少钱才能维持。

所以,他絮絮叨叨说着他的失败和成功。这种诉说是不带有多么浓厚的情感的。只是在说着自己的教训,像是垂死的老叟在说自己生前的错误。我们从这些“遗言”中能吸取什么呢?那看来是见仁见智的东西,我不能断言。可是我却学会了怎么去写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以这种絮絮叨叨的方式去写。

这不敢说是一种进步,却也是奇妙无穷。我从没这么干过,而现在我打算这么干了。这就是他给我的影响,就好像是拼命的顾左右而言他,就好像是

我想要记住,我想要沉默。​​​​

推荐信息

  •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2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开篇时,渡边君大概是在飞机上,有一段内心活动,貌似是讲以前在脑海里勾勒出直子的音容笑貌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回忆的时间越来越长,回忆的内容越来越模糊,最后就算费尽神思,竟然只是枉然。在恋爱关系里,这段话真的是太有道理了。直子算是渡边君的初恋吧,也曾雨夜泣不成声,刻骨

  •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2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十九二十岁,对人格的成熟是至关重要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无谓地糟蹋自己,到老时会感到痛苦的,这可是千真万确。所以,要慎重考虑。你要是想珍惜直子,那么也要珍惜自己。”这里印象特别深。这是在玲子对渡边说的,当时渡边不经常找女孩睡觉嘛。看到这里,我猛地一惊。现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2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现在的我所感觉的,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但他太极端了,可以说他根本就不是个人。看到有人认为他是为了追求艺术放空自己,但我认为他就是一个丝毫没有人性并且不加以掩藏的人,因为没有人性,所以对他人的看法也毫不在意。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人类的躯壳,有着最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喜怒哀乐和生理需求,

  • 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2

    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改革开放前后十年间,中国城市与农村二元对立下的社会变革,时代重生,让我们了解到父辈生活的那个年代和他们的真实生活。老一辈辛勤耕种却无力改变窘迫的生活,代表了中国旧时代成长起来的庄稼汉的境况;田福堂、孙玉亭这些乡一级的干部眷恋于农村学大寨的权力掌控里,长时间调适不了自己的心态,

  • 《扫除道》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3

    《扫除道》读后感一个人的修行打扫卫生的美妙作者键山秀三郎,年轻的时候,和大部分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没有什么本事,开了一家汽车美容店,由于不懂管理,员工们都很懈怠,公司业绩也很差。作为老板的他,性格又很内向,也不会去说道,说了员工也不听,这可愁坏了键山秀三郎。他想起了小时候,家里条件艰苦,父母只是努力勤

  • 《长征故事》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3

    《长征故事》读后感长征途中有许多暖人的故事,其中《雪山小太阳》给我印象最深,它像一记无形拳,直直地击中了我的心窝。主人公是一位年仅15岁的小红军,是大伙心中的“小太阳”。最令人感动的是,冬天雪地里,她把宝贵的衣服默默地盖在一位伤员身上,而自己却悄无声息地冻死了。小红军在艰难的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天命之意,谁也不能违抗,也许人的一生之中会有不少的不如意以及磕磕绊绊,但只要看见自己那颗向往光明,向往美好的心灵,就能化不如意为动力,前进在生活的道路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的一生都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命运之神仿佛是跟她作对,但海伦凯勒拼接着自己的努力

  • 读《青铜葵花》有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3

    读《青铜葵花》有感她,干校唯一的孩子,幼时丧母,因为爸爸的溺亡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葵花。他,大麦地的哑孩子,因为一场大火失去了言语青铜。两个人本是两条平行的单行线,相隔甚远,却因为一条线发生角度的偏差,让他们交错在一起,成为了兄妹。他们在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一起接受命运的嘲笑。青铜啊!你在家庭只能提供

  • 读文化苦旅有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3

    读《文化苦旅》有感他,如同浪子,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他,犹如长者,传递人生奥秘,使我感动依旧。首次拿起这本书,就被它独特的魅力所吸引住了。那体现先辈们坚强意志力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孕育了多少生命;那藏书百卷的藏经洞里揭露了中国人的多少无知,丧失了多少宝贵的精神食粮;那代

  • 《背影》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3

    《背影》读后感【第1篇】我之所以喜欢《背影》是因为感动于他们父子间那浓浓的感情父亲对儿子那质朴无私的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