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目送》读后感1300字

《目送》读后感13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2:09:29

《目送》读后感-----徐云飞

人到中年,读龙应台的《目送》特备有感触。本书的同名篇《目送》,给我的感受最深。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点点滴滴。当我第一次踏进小学的校门时,也曾一次次回头注视父母离去的背影;当爸爸出差离家时,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区的拐角。当我第一次上大学,父母送校后离开时我并没有回头,反而是马上扎入新生火热的报名中去;生孩子出产房,他们炙热的眼神送来的温暖和关切,在得知父母双双得重病,去医生办公室代表家属签字时,那被迅速关在大门外焦虑的眼神……

以前还不能完全体会到亲人“目送”中饱含的深意,以为理所当然,但当父母都渐渐老去或去世时,曾经的点点滴滴会经常无意识地在浮现在脑海,年纪越大,浮现的时刻就越多……

我们总说自己已经长大,可是给亲人们做过些什么呢?我们注意过他们在我们身后的祝福和期盼吗?我们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吗?我们凝视过我们的亲人离开的背影吗?……

不要让我们的亲人也因我们而伤心和失望,不要让那满腔的祝福变成没有主人的青烟,不要让亲人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

这就是真实的目送,这就是我在低低浅浅的文字里读出的感受。

目送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子女,那几乎可以穿越时光的眼神指引着我们共同去经历,一起去相互送别,一起相互慰藉,在这浅长而又深邃的日子里,在亲情的温暖中,在这茫茫的人海里!

独自身在异乡,无处安放的思念汇聚成河,顺着微弱的电流流淌至家的那一头。深夜,耳机里回响淡淡的钢琴曲,开水的水汽袅袅起舞于空气中,我将心神渐渐沉入文字里。墨香氤氲,夜色正美。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十二年的求学生涯,我们原本天真懵懂的眼神逐渐被世尘沾染,成熟而深邃。父母额头的皱纹也恰如时光的刻痕。

青春的对立是腐朽。

离家,离开爸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再也不能尝到那些熟悉的菜的熟悉的味道,再也不会有人在我深夜学到疲乏时送上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再也不会有机会抱怨那些琐碎的唠叨,再也没人陪我在床上一边看电视一边评头论足。

少了那个人的身影,除了习惯,别无选择。如此,便更加珍惜每次的通话时间,会笑颜晏晏地说着最近的趣事,偶尔撒娇卖萌发发小脾气。其实心知千言万语都抵不过一句:我好想你。

身与身的距离远了,心与心的距离却在接近。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书里说,“爸爸得了老年痴呆症,便只会窸窸窣窣地低头小碎步走路。”

从不知他们是这般缺乏安全感,也不敢想有一天那双一直温柔的眼,会变得浑浊而茫然,不敢想有一天会听到一声傻傻的问:“你是谁?”。

小时候你不曾放开我的手,长大了我又怎会放开你的手。我只想牵着你在人生这条路上,走一会儿,再走一会。

远离家乡,远离舟山,似乎并不只简单地意味着再也呼吸不到质量为优的空气,不只意味着再也吃不到海鲜,而是明白彻底作别那过去的时光。

只是固执的追寻两个城市的共通点。只是总会想起曾经的那些人,那些故事。

每每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看见一家熟悉的店、一个熟悉的牌子便高兴地说“我们那里也有”。路上偶尔会撞见一张似曾相识的脸,恍惚间想起当时明媚阳光下的笑脸。我们总要学会长大,学着独自去面对生活里的风风雨雨。身边或许不再有无话不谈的闺蜜,不再有那个陪你嬉笑打闹无所顾忌的同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认识一批新的朋友,去拥抱这个崭新的世界。

“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停笔,耳机里的音乐还在缓缓流淌。这个夜晚,这些淡淡的文字,大概是我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推荐信息

  •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07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刚开始拿到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时,我首先思考的是什么样的班主任是最好的班主任?标准是什么呢?毕竟我们并不是人人都是名师,也不可能人人都是首席班主任。陈老师在书中提到:所谓“最好的班主任”,并不

  •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08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

  • 《匆匆》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08

    《匆匆》读后感古人曾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长歌行一诗中也提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当我听到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就想起了朱子清的散文《匆匆》。这篇文章讲的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不要虚度光阴。从中我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联想到了自己

  • 《陌上花开》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08

    《陌上花开》读后感安意如的《陌上花开》这本乐府诗词赏析合集,就像晨昏间开放的一朵小花,蓦然闯入你的眼球,让你惊叹不已。“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钱武肃王写给他王妃戴氏的信。宋人笔记记载:吴王妃每年寒食节必归临安,钱镠甚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未归,至暮色将老,陌上花已开。钱镠写信说

  • 《逃离乡村进城记》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08

    《逃离乡村进城记》读后感《逃离乡村进城记》是武云溥著的《生如逆旅》中的一篇纪事文章,写的是作家阎连科的故事。阎连科小时候生活贫困,在他记忆中只在两件事,一是特别饥饿,从来没有吃饱。二是劳动非常辛苦,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过多年才盖起了三间石头房。与之对比的是公社干部轻松拎着热水瓶,唱着歌就能去食堂

  •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08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一个人经历了磨难和坎坷之后他就会变得更加强大。强者只会更强,正如海明威在20世纪所著的《老人与海》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桑地亚哥这位背负命运的老人,在海上遇困难并存的经过,最终在海上失去的结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为了理想而奋斗”而《老人与海》里就有这么

  •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08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我看完《蓝鲸的眼睛》这本书,脑海里浮想翩翩。蓝鲸的眼睛是灵魂的光。盲人得到它可以重见光明。有一个勇敢而冒失的少年,为了让一个弱视的女孩能够重见光明,他将蓝鲸的一只眼珠取了出来,蓝鲸失去了宝贵的眼睛,痛苦、愤怒涌上了蓝鲸的心头。于是,它开始疯狂的报复渔民们。小女孩得到了那只眼睛,她

  • 《俗世奇人》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08

    《俗世奇人》读后感三年前因为教五年级的缘故拜读了冯骥才先生的作品《俗世奇人》,对其平实却充满趣味性的笔法深感兴趣。再次捧起这本书,手不释卷的一口气读完。书中的语言风味独特,作者把每一个人都描写得生龙活虎,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俗世奇人》主要讲了天津的一些奇人趣事,比如刷墙技艺高超的“刷

  • 《目送》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09

    《目送》读后感相对于《野火集》坚硬如匕首般的文字,龙应台只侧了侧头,优雅地转了个身,我便感受了她深藏于心的仁厚与深情。那个曾经在我的记忆里掷地有声、尖锐与冷峻,四处刮起“龙卷风”的女人,如同披挂煞星铠甲手持日灸的嗜战者,脸色绝少柔美与温情,她的威猛与激烈,恰似野火般灼灼烈烈,

  • 《暮光之城》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09

    《暮光之城》读后感这几天我都泡在图书馆,因为我沉迷在一本书中无法自拔。曾经我也看过相关的电影,但是事实证明电影永远都没有书籍来的更完美。这是一部关于吸血鬼的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这本书被改编成电影后深得大众喜爱,已经把很多吸血鬼类电影甩了很大一截。其实我也是通过电影才去看的书籍,发现真是爱不释手。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