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后感如何写好

读后感如何写好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21:49:09

读后感如何写好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是指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感想、收获写下来。读后感内容较为丰富,可以写自己读文章时引起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受到的启发和教育;也可以写从文章中学到的新知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写出精彩的读后感。

一、读后感的结构

引述(前提)

感点(桥梁)

发感(论证)

结感(升华)

感点,就是你读后最有感受的地方或者点。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很多学生的读后感,复述完故事内容就开始写感,翻来覆去就几句话,即使多写一点也是不着边际,主要原因是缺乏感点这个桥梁,显得很突兀,过度不自然,不顺畅。

二、读后感写法

1、拟一个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如果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颜值就高三分。现实中很多学生直接用“《xxx》读后感”为题,一下就让读者失去了阅读兴趣。相反如果有了一个精彩的标题,就会让人有一种乐于阅读的心思。

一般来说,一篇读后感可以拟定一个正题和一个副题。正题通常是用一句话或一个词点明读后感的主要内容;副题指出所读文章的名称。

例如:《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爱是战胜邪恶的天然屏障读《哈里波特与魔法石》有感》、《拥有一颗平常心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等

当然也可以只有主标题

例如:《谦虚功的基石读《谦以行善,金榜提名》有感》等

注意:标题一定要高度浓缩我们的感悟核心,不要泛泛而写。

2、写好开头

一般来说,读后感开头要先交待一下所读书的书名或篇名,用简洁的话概括出自己总的感受,常见的写法有:

(1)开头总结全文

如《再寄小读者》读后感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再寄小读者》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谢冰心奶奶给全国少年朋友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谢奶奶用亲切的话语,具体的事例,勉励我们要认真学好语文,提高写作能力。我读着这封信,就好象在谢奶奶身边聆听她的教诲。

(2)开头点明中心

如《草地夜行》读后感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要记住革命!这是《草地夜行》一文中,老红军掉进泥潭时说的最后一句话。他发出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并用自己的身体把小战士顶出泥潭,甩在一边,自己却默默地牺牲了。老红军的精神是多么崇高,形象是多么伟大呀!

3、引述材料

在通常情况下,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注意:在引述材料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

4、写明感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我们要对文章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

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

注意:感点要与文章引述内容相配。

5、感点论证

提出感点后,我们就要对感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

注意点:

摆事实、讲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也就是我们选的例子和道理与感点要有共鸣,不能另立一个论点,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6、结束感结

结感就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还可以首尾呼应,暗合标题,都不失精彩。

注意: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表决心式的结尾也行,但是容易落入俗套,有虎头蛇尾的感觉。

三、读后感忌三点

1、不加分析,不写感想,大段大段地抄录原文,使读后感变成了读后抄。

2、针对故事里的情节,大段大段地写检查,作保证,使读后感变成了检查书。

3、脱离原文内容,节外生枝,生硬地加上一些不必要的情节,使读和感之间脱节。

标签: 读后感如何写好

推荐信息

  • 《简爱》读书笔记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3

    《简爱》读书笔记小时候经常读一些童话,童话中也经常有一些爱情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公主不是有天才般的智慧,就是有骇世惊人的美丽。而简爱一个出生贫困的女子,却以另一种姿态展示了纯洁之美。简爱长相不很出众,但令人动容的是她的内心淳朴,善良、坚贞的一颗心。简爱儿时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折磨,作者以各种狠辣的

  • 《流浪地球》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3

    《流浪地球》读后感“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这便是《流浪地球》这部小说富有诗意的开头,一段富有旋律的乐章,而沉浸其中,令人久久无法释怀的,除了人心,还有小说的内容。在这部小说里面,所有人都是普通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所有的人都没有能大幅

  • 《西游记》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4

    《西游记》读后感2014级7班张梓钰这学期我们必读书里有一本《西游记》,这本书虽然是我第一次阅读,但对于西游记的故事我却并不陌生,而且还很熟。因为每年暑假我都要看上一遍西游记的电视剧。不管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剧,每看一次心里都有不同的感触。第一次看时,还是很小的时候,那时候觉得这个电视剧很好看,也很神奇

  • 《活着》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4

    《活着》读后感趁着娃学习的时候,又去书店晃了一圈,没什么目标,随手拿了一本,等坐在位置上一看,是余华的活着,心里随即闪过“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没仔细深究,便开始阅读起来。随着剧情的深入,慢慢生出一股淡淡的熟悉感,“福贵”这个名字与形象也渐渐清晰起来

  • 《怎样上课才最棒》读书摘记与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4

    《怎样上课才最棒》读书摘记与读后感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里。”都深刻揭示了大千世界万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今天我看到了书的第七章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书中提到,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

  • 《愿望的实现》读后感12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4

    《愿望的实现》读后感谭睿《愿望的实现》这本书讲的是老巴西的儿子小苏西,他是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唯一让人头疼的是他不爱学习。小苏西和老巴西想变成彼此,不料,他们的愿望被小仙女听到了,小仙女帮他们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后来他们都后悔了。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珍惜,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尽自己的能力

  •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4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在我从识字到现在,我已经阅读过许许多多的书,然而我的脑海中却一直留着一本书,那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喜欢沉浸在这本书的海洋中,更没有任何能阻挡我在其中的世界中漫游的脚步。《平凡的世界》讲了在旧年代贫困的黄土高原的一个一贫如洗的孙氏家族在重重关卡中坚持不懈,孙氏家族最终步步走

  • 读《文化苦旅》有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4

    读《文化苦旅》有感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昏黄的灯光柔和地映在墨绿色的书封上,它呈现出一种静谧而沉稳的颜色,正如这本《文化苦旅》所呈现的内容深沉、厚重,它带着我踏上这片有五千年文明的土地,开启一场别样的旅程。我随余秋雨先生走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借他独特的观察力,用文化艺术最敏锐的直觉历遍这大好河山,同

  • 读贾平凹《秦腔》有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5

    读贾平凹《秦腔》有感二零一八年农历的一月中旬,这天早晨并没有课程,便有了一种要读贾老师作品的迫切愿望。反复推敲,再三斟酌之后,于是在淘宝上购买了贾老师的书,总共四本,分别是随笔集《等着一个送醴泉的人》,和三部长篇小说《废都》、《秦腔》和《浮躁》。一直以来,我都是很喜欢先生的文章,先生是“

  • 《草房子》书评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5

    《草房子》书评故事背景来源于作者的故居和童年往事,故事以纸月在外婆的带领下进入油麻地小学开始。纸月是个害羞而敏感的女孩子,而故事里的主人公桑桑却不一样,他是个调皮,异想天开的孩子,想把碗柜做成鸽笼,把蚊帐做成渔网。有时候有希望能够引人注目,就在大夏天里穿着厚厚的棉袄,当发现光头的秃鹤带着白帽,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