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14:58:14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文/张佩芳

近来利用下班后一个人的闲暇时间,再次品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每次合上书,内心总是生出无比的柔软和感动。记得去年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来读时,内心也是经常非常温暖和触动的,经常读着读着就不知不觉的流下感动的泪水,感动之余就会想:作者当时内心是有多么温柔情怀和有多少无限的爱,才能写出那么细腻的文字呢!现在再读,感受更多的是对这位智慧母亲的敬佩和身同感受!如同坐在时光机,和作者一同经历着她的一切,心里的感觉非常奇妙。或许看书时的人生阶段不一样,可以直接影响当下的感受吧,我现在二胎中,肚子里的宝宝七月份就要出生了,每天感受到小家伙在肚子里调皮、折腾的动来动去,母爱自然而然就会更多了,每个星期五,更是特别期待女儿晚上回来,可以享受更多的天伦之乐。

这本书是龙应台写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其中的一部,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部。龙应台是现代作家,曾担任台湾文化部部长,34岁才第一次做母亲,龙应台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且至今未毕业。

看完她这几本书,觉得她写这几本书时,连笔都是温柔纤细,深情动人的。特别是《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写于15年前,书中描写诸多生活中的让人动容的细节,太多纯真、喜悦的场景,反映出作者细腻的情感,读起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文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我无数次嘴角禁不住的一次次上扬,内心深处更是一次又一次的变得无比的柔软。这是读其他教育类书籍绝对没有的。建议初为人母或已为人母的,想更好的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妈妈们,有兴趣的一定要读一读,非常值得一读呢!

因为这是一本充满爱的书,是从母亲角度写出的生命体验性质的生活散文。是一位母亲与孩子成长的直接对话,这个过程有过欣喜,有过吼叫,有过惩罚,有过哭笑不得,走着走着,或许就成了作者一段不可磨灭的回忆,一个值得珍藏一生的故事吧。我好像已经和作者一起感受到了孩子成长的点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个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到这位母亲和她的孩子之间所有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同时,我可以感受到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龙应台在专心育儿时,有着丰富、激烈的内心冲突,她在书中说:“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而正是通过对这一冲突的诉说,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母爱。但它绝不是传统母爱的歌颂,而是对生命与成长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吧。

十五年已经过去,龙应台不仅成为华文界最有影响力的一枝笔,也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了现代女性在个人事业和母亲角色的冲突,尤其是在人世中亲情的牵绊的问题。而这本书也能给无数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动和启迪。

龙应台是一个有智慧和内心充满爱的母亲,她对孩子的教育,有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

从安安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开始,她就做他的“导游”,带他认识这个全新的世界,一点儿微小的事物也不会错过。即使是一条普通的路,在他们眼中也有别样的美,我想这也为安安后来学会对于现象如何敏锐静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吧。安安提出的每个问题,她也会巧妙地回答,更不会打击到安安蓬勃生长的求知欲,试问哪个孩子不曾对世界抱有好奇心呢,但是当父母回答不了孩子关于是这是什么?还有无限的为什么的提问时,是不是就不了了之了呢?而且大多数父母都很容易忽略身边寻常不过的事物,父母的不在意,久而久之会对孩子造成无力回天的影响。孩子长大后是否将会很难感受到平常生活中的美好,失去的可能是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呢。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的是妈妈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角度看世界。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作为父母的我们,再不能忍受的可能就是让孩子慢慢来吧,每个教育结构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从几岁开始,帮自己的孩子报这样或那样的培训班,孩子没有了自由玩耍的时间,被父母们天天或软或硬的逼着去上培训班,想当年我自己不也一样吗?女儿才四、五岁,那时候因为胸前的血管瘤一直都在治疗,所以女儿的身体素质都比较差,经常生病吃药。但我还是一意孤行的让女儿去学跳舞,后来还是因为女儿的身体吃不消才没有继续学跳舞。不过陆续再帮她报了美术班,还学过钢琴。最后都因为自己工作的不定时和女儿不愿意牺牲玩耍的时间等等各种原因而搁浅了。

其实我们做父母的,很多时候都会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自己孩子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特别希望她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她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望都加在了孩子身上,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她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自己的成长。而不是父母期待和控制下的成长。

我在这十四年的养育女儿过程中,从一无所知到摸索着前行,再到这几年,在工作之余都是在看相关的养育书籍。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已经“黔驴技穷”了。(www.fwsir.com)我曾经好多次和女儿有矛盾后,特别是互相不认同、大声说话的时候,我就会无助的对她说:“女儿,你第一次做女儿,而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我们互相体谅,互相理解,都不要生气了,好吗?”这时候,女儿的哭闹、不耐烦或生气就会消停下来。然后两个人就经常哭着或笑着拥抱在一起,再次言归于好。其实我女儿现阶段,在好多人看来,还不是很优秀的孩子,毕竟她的成绩不够理想,做事情有时候比较拖拉,有时候还有点小任性。但是她热爱生活: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她喜欢做菜给我吃,她做的番茄炒蛋比我好吃多了。还从7岁多开始,就可以自己独立在家,拿面粉和糖、鸡蛋等,做各种各样的小吃了。一开始我挺惊讶的,她怎么会做的呢?不过我一直都在支持着她的这些爱好,她脑子里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她也会经常告诉我,做了什么梦呀,或者学校的有趣的事情也会和我分享。除了成绩不够好,我一直都相信,也同时告诉她:你是个优秀的孩子。她经常考试不好时会对我说:妈妈,我没有你说的那么好,但是我每次都肯定的告诉她:你现在没有那么好,但是会越来越好的。然后她就会半信半疑的眼光看着我。表情也会慢慢放松下来的。我一直希望她可以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和宽容,对她无条件的接纳和关注。每天开开心心的快乐成长,能一步一步的自我管理,自律的去学习生活,人生一直有幸福感,慢慢的找到她未来想走的路,就够了。

在这里,特别想对我女儿和准备出手的宝宝说:孩子,你慢慢来。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就像在书中写的那段:“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的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的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是的,作为父母,我们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坚持,更需要温柔的坚持。

合上书,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个小故事:《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我还拉它,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不得不慢下来,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我还听到鸟声,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呀!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莫非是我弄错了?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其实养育孩子的过程,不正像是和蜗牛一起散步吗?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其实天生具有内在的秩序感,并且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完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很多时候,我们父母的催促实际上是在要求孩子用自己的秩序来向父母的秩序做妥协。所以作为父母,当催促即将脱口而出,不妨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里正在发生着什么。尊重孩子的节奏,予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她们内心才能更从容,才能拥有幸福的能力。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才会走得更远。孩子是上帝送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无比的感恩上天给我再次当母亲的机会。我希望自己在未来教育和陪伴孩子的路上,尽量的放慢脚步,不催促,耐心等待,陪孩子静静的,慢慢的体会生活的滋味,去欣然接受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独特性。如果可以平常心的一直领着孩子慢步前行,收集沿途的快乐风光,确实是一件无比珍贵的事,这其中成就的,除了孩子,更多的是我们自己。不是吗?

愿作为父母的你我,耐心陪伴,静待花开。共勉!

(本文荣获黄埔区萝岗红十字会医院2019年第四届职工文化节征文活动二等奖)

作者简介

张佩芳,女,1978年出生,广州人,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20年,喜欢阅读,旅游,看电影,关注时事,热爱生活。

推荐信息

  • 读《西行漫记》有感1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36

    “他们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将赢得整个世界。”--读《西行漫记》有感电气68贾文皓作为一部纪实性的报道文学作品,《西行漫记》最大的特点便是真实,它真实为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它真实地为我们展示了革命苏区最真实的没有被妖魔化的生活现状;它真实

  •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36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作者:徐襟战争,从来就没有赢家。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号召青年从军,国民政府曾经提出过“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保家卫国的生死存亡之战。无数青年才俊在前线捐躯赴国难,也正印证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抵御外侮时的同仇敌忾。然而如果不是

  • 《许明天一个梦想》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36

    《许明天一个梦想》读后感坚持到底,才能笑到最后。人可以打败自己,也可以成全自己。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只有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可能出现奇迹。成功的人不一定是那些条件最好、能力最强的,但却一定是那些意志最坚定、战斗力最顽强的。只要不抛弃梦想,不放弃努力,你便可以见证奇迹!丁立梅运用生动的描

  • 《许明天一个梦想》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36

    《许明天一个梦想》读后感知道或许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创造力都是比较初级的。就是同前一段时间我的室友一直都在讨论着考什么方面的资格证,他们想着去从事不一样的工作,可是又想着赚很多钱。这很多钱这个事情可能是大家的共鸣吧,谁不想赚很多钱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呢?甚至我现在给自己确定了一个十年之内的目标就是自己买

  • 《阳光的味道》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36

    《阳光的味道》读后感近两天,我读了一本被叫作《阳光的味道》的书,这本书使我感触颇深。这本书的作者是丁立梅,她还有许多其他署名的作品,如:《最后一片老房子》、《许明天一个梦想》、《父亲的菜园子》等,她还被读者誉为“最暖人心的作家”。作者丁立梅善于抓住人生历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坚定

  • 《长征》读后感600字作文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36

    《长征》读后感600字作文3篇导语:“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正因为这心中的,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下面是读后感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长征》读后感600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一)《长征》读后感60

  • 《长征》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36

    《长征》读后感最近很多事(唉,借口),为了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为孩子们,还有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党员们讲《长征》,忙里偷闲,看完了这上下两本厚厚的书,作者王树增。第一次对着地图看书,原因是我非常薄弱的地理知识,根本搞不清哪个省具体在哪,还有什么军,团,师,什么中央军,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25军团

  • 读《长征》有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37

    读《长征》有感【第1篇】最近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长征》。看完之后,我被红军那种不肯放弃任何希望的精神深深折服了。这本书讲了红军为了不被国民党“围剿”,被迫实行转移,退出中央的根据地,进行艰苦的长征。因为红军们坚韧不拔,所以他们打赢了380多次战斗,占领了700多座大城。

  • 《长征》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37

    《长征》读后感王树增的纪实文学巨著《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宏大的叙事结构、细腻而动情的笔触记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全景式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书写了这部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英雄史诗,也增进了我们对长征精神的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所展现的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大无畏精神,是全人

  • 《长征》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37

    《长征》读后感《长征》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书中写了自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的经过。中国工农红军留下的是:坚强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谓艰难的远征。长征跨越了中国十五个省,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度过了三十多条河,包括世界上最汹涌的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