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海子诗歌《亚洲铜》赏析

海子诗歌《亚洲铜》赏析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8:37:14

海子诗歌《亚洲铜》赏析

亚洲铜

海子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海子的这首诗歌写于1984年10月,其时海子刚年满20岁。《亚洲铜》这首诗歌是海子创作的第一首诗,同时也是海子的成名之作。对于这首诗歌,赏析的文章很多,有些观点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有些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议。

丛海子创作这首诗歌的性质上来看,可以说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并同时抒发情感的诗歌杰作,两者在诗歌中的结合较为圆融。可以这样说,深刻的思想和浓厚的情感是这首诗的一对翅膀。诗歌主要是抒发诗人对历史和人生中生死问题的感悟,同时抒发了诗人于人必然死亡的悲壮的心理情感。

从这首诗歌的内容和主旨上来说,诗人主要是向我们表达这样一种思想感情:从这首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来看,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无论是心上住着太阳还是月亮,无论社会是光明还是黑暗,无论历史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人都摆脱不了必然死亡的悲剧;从这首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来看,无论是爱还是恨,无论是美还是丑,无论是心胸博大还是心理狭隘,诗人的内心都充满着悲壮的心情。

诗歌的第一节,从亚洲铜这个意象(后面还有分析)丰富的景物写起,然后连续用了三个死。我们知道,由于中国人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死亡有着很深的忌讳。但诗人不避忌讳,诗歌的第一节里就连续出现了三个死,从而让我们感悟到了人生必然死亡的悲剧,所以诗人在诗歌的第一节就奠定了整首诗歌的人生基调:悲壮。

诗歌的第二节,继续用了亚洲铜的意象,进而写到小鸟、海水、青草、野花等这些景物,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的感悟,这一小节是对诗歌第一小节人必然死亡的悲剧的加深和扩展;另外野花和小草的鲜明对比,也反映了诗人不甘于平凡但又平凡的事实,体现了诗人心中所爱和所隐藏的秘密。诗人通过第二节的描述,深刻反映出从人的必然死亡到美景的必然消逝的悲观情绪,从而更加加剧了诗歌的悲壮气氛。

诗歌的第三小节,依然从亚洲铜写起,但是这一小节却是对第一节和第二节的一个转折,通过鸽子,屈原、鞋子、河流等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肉体灭亡后,精神却能传承的感悟。穿上屈原遗落的白色的鞋子,反映出诗人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想要继承屈原精神的豪情壮志,这里诗人就用屈原一生不能实现抱负而最终投江殉国的事实为第四小节作了铺垫。

诗歌的第四小节一如前面几小节从亚洲铜写起,然后描述了击鼓,黑暗,月亮,跳舞、心脏等景物,通过这些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内心之上已经住着月亮,从而要勇敢面对人生的情怀,但同时也表明诗人的内心正处于挣扎之中,诗人是学习屈原的投江殉国,还是用内心的光亮照亮必然死亡的人生,诗人处于内心的痛苦煎熬之中。

总之,海子的这首诗,以悲壮的氛围为基调,对人的生死进行了探索,虽然人人都会有必然死亡的悲剧,但最后诗人内心对于生死的态度是矛盾的,悲壮的,同时反映了诗人在死亡还是生存的生死问题面前内心中痛苦而悲壮的挣扎。

从这首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来看,这首诗歌最突出的是亚洲铜和月亮这两个意象。其中亚洲铜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了8次之多,但亚洲铜并不是这首诗歌的诗眼。诗人之所以反复使用这个意象,主要是为了营造诗歌的悲壮气氛。那么,亚洲铜这个意象究竟反映了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呢?从历史来看,我国最早是在龙山时期就出现了青铜,然后在商周时期达到了鼎峰。从现在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青铜主要是给贵族使用,凡人是用不起的,这点非常重要,这也是诗人想要借助亚洲铜这个意象的主要特征,亚洲铜也就被诗人赋予了铜钱的意义(这个意象主流观点认为亚洲铜象征着黄土地,象征着亚细亚生产方式)。

因此,这里的亚洲铜这个意象,一是诗人用亚洲的青铜反映:很多贵重而美好的物品凡人是得不到的,出现的次数越多,说明诗人在物质上的匮乏和贫困越严重。这个意象向我们说明诗人内心想让生活更加富足一点,但是现实面前,诗人对此却无能为力。事实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的海子在创作诗歌的七年里,物质方面可以说是极度匮乏,生活极度贫困。既然连生存都那么困难,何谈生活中去享受那些贵重物品?海子在另一首诗歌里曾提到: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这句诗正印证了诗人在生活中所处的艰难生存处境。

亚洲铜意象的第二个意义,主要是借青铜器之青(古代青铜器刚制作出来时是黄褐色的,所以许多人赏析这首诗歌的时候都提到诗人是用亚洲铜来象征黄土地、黄种人、亚细亚生产方式等,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青铜器时间久远之后变为青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现在我们称之为青铜)来暗喻人间的情义,不要忘记亚洲铜只能给贵族使用,凡人是用不起的,前面说过,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诗歌中亚洲铜出现的次数越多,越说明诗人渴望在人间获得情义却无能为力的境遇。海子在此后创作的诗歌中也曾明确提到,爱情是海子生命中三次灾难中其中的一次。

这首诗歌中的第二个意象是月亮,一共出现了两次。为了理解这个意象,我们可以从海子的另一首诗中去体会。海子在另一首诗歌里曾提到,我有三次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诗歌中提到的太阳,反映出海子对真理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但也同时说明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深深恐惧。只有在诗歌中,处于黑暗中的海子才能获得一丝慰藉。所以海子的心中希望有一个月亮来拯救海子的精神危机。我们知道,传统的文学中,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表,可以象征故乡,可以象征团圆,可以象征光明,还可以象征女神等等。那么诗人最后一节的诗歌里,用月亮来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其实诗人之所以连续用了两次月亮,主要反映诗人由于既得不到物质的富足,又得不到人间的情义的境遇。因此,诗人只好放弃物质和情义的追求,转而追求精神的满足。月亮,可以说是诗人艰难处境中的最后的精神追求。

另外,这首诗歌的色彩感和画面感很强,诗歌的意象鲜明,意境也深远而突出,例如:亚洲铜和小草的青色,鸽子和鞋子的白色,暗夜中的黑色,以及没有诉说的野花以及月亮、大海、河流等的颜色,这些颜色基调是诗人没有直接言明的蓝色,因为诗歌中诗人明确的提到,淹没一切的是海水;然后,诗人在以蓝色为基调的画面上,涂上了主打颜色青色,再加上黑色,白色,野花等五彩缤纷的颜色。

这幅画里,充满死亡悲壮的气息,唯一给人在绝望中看到一线希望的是诗人最后提到的月亮。所以,诗人的内心是绝望而又痛苦的,最后诗人只能在黑夜中把希望寄托于月亮。正是这样一个画面,正是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在诗歌里营造出一个悲壮、热烈而又在痛苦中奋力挣扎、在黑暗的绝望中显现出一线希望与光明的意境。

总之,这首诗歌里诗人用亚洲铜诉说了诗人艰难的生存处境,诗歌中最后出现的月亮,是反映诗人最后的唯一的精神追求。月亮可以是爱,可以是故乡,可以是团圆,可以是温暖,可以是光明,也可以是诗人恋爱的女神,当然也可以是诗人创作的不朽的诗歌。所以,这首诗歌的诗眼是“月亮”,没有亚洲铜也就意味着使人缺少或者没有物质和情义,但只要有月亮,诗人还是想着要勇敢面对人生的生死。诗人深深地渴望被人们所理解,渴望被人们所爱,渴望被人们所关怀。所以,诗人的心上只有“月亮”。这个月亮,就是读者,就是你,就是我,就是诗人创作的不朽的诗歌,就是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诗人。

推荐信息

  • 读赵德均先生力作《医鉴春秋》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55

    读赵德均先生力作《医鉴春秋》有感先师有言曰:“医之功可谓大矣哉,可以疗疾、养生、利人、济世;于修行者,亦入世之门径,积功累德,利益苍生。”赵德均先生继祖传三代医家之风,他宅心仁厚,精益求精、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风来雨去,戴月披星,三十多年如一日的守护着家乡一方百姓的健康。一个

  • 《驻京办主任》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55

    《驻京办主任》读后感在加缪的小说《鼠疫》中,有一个人物花了大半辈子时间为他的小说寻找一句完美的开篇句。一旦他找到了这句话,那么余下的部分就如泉水般从泉眼里汩汩而出。而读者要理解和读懂第一句话,则必须看完整本书。王晓方的《驻》系列就是汩汩而出的清泉,夏读清冽醒世,冬读温润凝神,剑锋所指,快意春秋。按照

  • 《爱上这座城》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55

    《爱上这座城》读后感彭文春是一位青年作家。他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已经在成都生活了20年,“如今进入不惑之年,当年的读书娃变成了一对儿女的父亲,见证了这座城市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创作的散文《爱上这座城》,表达了他对成都这座城的一片真挚情感。悦读这篇散文,总有一种优美的情韵

  • 读《三国演义》有感其艺术成就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55

    斗智斗勇的英雄剧本读《三国演义》有感其艺术成就“真实的历史事件,鲜明的人物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群雄并起,共逐其鹿的英雄年代。在这里,忠贞爱国、安世济民、刚正不阿,见义勇为的精神得到了彰扬;祸国殃民、倒行逆施、见利忘义、阴险狡诈的丑态则遭到了无情的鞭笞与嘲弄。”这就是我读完《三

  • 读《走向西藏》有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56

    伴着云彩去那儿读《走向西藏》有感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深秋午后,有幸拜读了青年女作家,海归派新生代的力作《走向西藏》。使我心绪涌动,禁不住有感而发!仿佛我正在伴着云彩去那儿,一个让人朝思幕想的神秘,时常出现在我梦里的的圣地。给人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内心深处迸发出极度热潮,余温久久难以退却!出生于杭州的美女

  • 《人事总监》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56

    人力资源的业务指南职业经理的生存之道《人事总监》读后感一次逛书店,发现了这本《人事总监》,当时只是觉着是写同行的故事,看看人家500强的企业人事总监是怎么做的,并没有很强的阅读欲望。但真正开始阅读,感觉这的确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人力资源业务指导书籍。书中“寓理于例”,将人力资源各

  •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56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读后感近日翻阅了《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虽然只是看了一部分,但仍然被书中所讲的某些东西所吸引,有了一些感触。时间是什么?时间应该如何利用?我们时常询问自己,并千方百计地寻找着问题的答案。曾经,许多人抱怨说时间不够用,希望一天25个小时,甚至说要把一小时“

  • 《战国红》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56

    《战国红》读后感一自从党中央向世界吹响中国在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的奋进号角后,成千上万名优秀干部纷纷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扶贫赞歌。作为铁路部门的一名新闻工作者,及时地深入我们集团公司所帮扶的贫困村进行现场采访、了解情况,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我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最

  • 高尔基《母亲》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56

    高尔基《母亲》读后感或许是因为对母亲有种特殊的情感,对母爱有种深刻的感受,看到货架上那么多的书,我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高尔基的《母亲》。在回家的路上,我曾不止一次的问:“大文豪高尔基会怎样描写母亲的形象?会怎样叙述母爱呢?”一个个问题更增加了我读这本书的欲望。回到家,急匆匆的放

  • 路遥《人生》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4:56

    路遥《人生》读后感人生是一条曲折的单程航线,永远都没有回程。题记路遥的小说总给人一种朴实中加以哲理的感觉,高原质朴的气息混着时间的打磨愈发历久弥新。在他用文字抽丝剥茧般展示给我们的那个世界里,有辛酸,有感动,有人性的挣扎与无奈。专属那个年代的人和事,被他用文字定格成永远,一代代传承。高加林就是那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