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论语》有感_高中读后感1500字

读《论语》有感_高中读后感15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12:59:55

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孔子生于春秋末年,虽出身贵胄然垂髫丧父,束发失母,幸得贤母教而成英才。时倍臣当道人心不古,有礼崩乐坏之势,故此论语出。

论语之术者,莫非修齐治平也,前人述备亦,余若附庸赘述,恐画蛇添足乃至取枉错直,使直者枉,所以另辟蹊径以大略观之,一者取巧避拙,以免贻笑四方,二者抛砖引玉,以求大家新说。

讲《论语》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部经典,那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此作著时正值雅典城邦衰落。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更有倾颓之势,与春秋末年礼乐崩坏如出一辙。在相似的历史背景下,柏拉图与孔子都架构了一种等级分明秩序井然的理想体制,不同的是柏拉图将权杖交给哲学王,而孔子却主礼法以为宰者。这种以礼法道德为结构,以高尚个体为单位的社会模式,为日后中华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态奠定了基调。

“礼法”是不同等级的不同行为模式,“道德”则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润滑剂,此二者是先贤为促使整体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最优策略,围绕这两点展开,愚以为《论语》贯穿始终的主题是社会分工与合作。颜渊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里所论述的就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应各司其职,在其位,谋其政。承此而启后者遂有西汉大儒董仲舒之纲常说,可以说纲常不啻为《论语》中描述的社会模式的总结:君臣、父子、夫妻。层层递进,权责明确。而仁、义、礼、智、信中除“智”存利己属性,其他的品质皆有益于他人且能缓和社会关系。论语学而篇中更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一个温和忠厚谦卑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倘若世人依此道而行之,则衣冠安坐于庙堂,黎元勤奋于田亩,每个人各行其政又互相合作,如果将这些君子置于社会的大机器中,社会就会愈发稳固,在生产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稳定的社会具有最高的生产效率。这也是孔子的终极政治抱负。可以说孔子之于封建主义就如同亚当。斯密之于资本主义,马克思之于社会主义。

孔子在世人心中的形象,不是纵横捭阖的政治家。也并非驰骋疆场的军事家。而是一位谆谆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家。以至于后世皆称其为“万世师表”。《论语》也大多数以学生求问于老师的体裁来表达孔子的思想。为何教育在儒家学说中如此重要?究其根本乃教育是孔子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最重要的手段。教育将礼法道德变成社会共识,传递儒家理想的社会结构,培养温文尔雅的君子。在漫漫长河之中教育是儒学战胜诸家学说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关键,当欧洲的知识还被用晦涩艰深、诘屈聱牙的拉丁文撰写、用昂贵的羊皮卷束于宗教僧侣之高阁时。我们已将智慧的种子撒遍整个东亚文化圈。中国在历史中长时间领先于世界也正因为此。而私学之风的盛行则滥觞于《论语》。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也。”将知识廉价化、去垄断化,孔子可谓居功至伟。

至此,《论语》中所蕴含的社会模式的逻辑关系就叙述完备。一个由礼法法与君子构成的和谐的社会机器通过教育进行传承。经过一代又一代如董仲舒、程煜、朱熹这样大家的完善,儒学的理论与《论语》中的社会结构越来越适应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这种完善的结构使中国的封建社会异常稳定,以至于明清时期我们甚至被这种强大稳定反噬,当然此为后话,并不在此篇的讨论范围之内。

余幼时就尝读《论语》,不过心智未开,只解只言片语。今日再与夫子谈心,心胸豁然开朗。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看来今日夫子知我愤悱亦。其实剥掉“大成至圣文宣王”“褒成宣尼公”之类的金衣,夫子是一个很可爱的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如果用《论语》来描述他,我愿取“君子坦荡”四字。不遮遮掩掩,不装腔作势。不攀附权贵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重感情,却有原则。对弟子的死悲痛欲绝却不欲奢葬,甚至拒绝用椁。有时发发牢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还不忘揶揄子路。与古人交心,实在有趣。

推荐信息

  • 《乌塔》读书笔记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2:37

    三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令我印象深刻,那篇课文叫《乌塔》。文章讲述的是14岁的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去欧洲旅行。在罗马的一个青年旅馆里认识了一位中国女孩汪晓洁。乌塔说:“我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我为了这次旅行准备

  • 《我们走在大路上》观后感_观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2:37

    每天都会电视前守着,看《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部文献片。70年风风雨雨,70年坎坎坷坷,70年点点滴滴,都在这部24集的影片中展现地淋漓尽致。国家在70年里砥砺前行,人民在70年里团结一心。24集的影片中,讲述了从新中国诞生、改革、统一发展到领航的过程。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伟大超越。最让我难以忘怀

  • 《斑羚飞渡》读后感_记叙文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2:38

    最近,我读了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讲了一个动物界的传奇故事。斑羚群被猎人追杀,而眼前是六米宽的深涧。羚羊群里,有的老,有的还很年轻,不是每一只羊都能跳过这“决定他们命运的深涧”。猎人即将追上羚羊一筹莫展,心中恐慌之时,镰刀头羊大吼一声,让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

  •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书笔记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2:38

    一个除夕的夜晚,天上飘着鹅毛般的大雪,一个小女孩光着小脚丫在街上走着。她手里攥着一把火柴,这是用来赚钱的,可是,没有一个人来买火柴,没人给她一分钱,她只好孤苦伶仃的走着,走着。这是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她不能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知道回到家里爸爸一定会打她的。所以,她蜷缩在一个角落里,饱受

  • 《背影》读书笔记9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2:38

    打开台灯,静静地坐了下来,抬手轻轻地翻着从图书馆借来的《朱自清散文名篇》。集子中的第二篇,很熟悉《背影》。初中时读这篇文章内心似乎没有什么波澜,也许已经成了一种惯性的麻木:分段、解析句子、归纳中心……每篇课文都进行如此反复地解剖。夜,有些阴冷。零点。在心里最敏感和脆弱的褶

  •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2:38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始终围绕三个人展开: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加西莫多。波希米亚少女爱斯梅拉达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靠街头卖艺为生。她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她接受诗人甘果瓦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

  • 好好活着才是真谛_关于活着的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2:38

    当我看完最后一页,轻轻放下这本书时,我不禁闭上双眼长长舒了一口气。书的名字叫“活着”,可结果却是都死了,这样的结局让我的心中十分复杂。是伤心?是怜悯?我想,那夕阳下的老人与老牛的身影一定会在心中的最深处久久不能忘却吧。富贵这个富家少爷生来就过着和他人与众不同的生活,他好像从出

  • 故都的秋_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2:38

    我翻开高一语文课本,郁达夫的秋扑面而来。清,静,悲凉。于郁达夫,这是北国的秋,故都的秋。自小生于天津,冬夏分明,总有人感叹追不上春天的步伐。可岂止是春天,秋天的光影也只如蜻蜓掠过湖面,涟漪尚存而蜻蜓早已不知何处。故都的秋,是远到不了“十场秋雨要穿棉”的境地的。往往立秋已过了许

  • 《城南旧事》读后感_记叙文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2:38

    我一向对名著不太感兴趣,觉得名著不生动,往往是看了一半便将它放在一边。但是,《城南旧事》这本名著不同,它将我拉进了书的真谛里,朴实的文字,淳朴的语言,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从前的老北京,在娓娓动听的叙述中抒发了小英子对童年的幻想、怀念与渴望,这本书写得亲切近人,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每个故事都能令我思绪起

  • 小王子读书笔记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02:38

    《小王子》是我幼儿园就一直看的书。作家的名字也很长叫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在1942年成为着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我们不知到的一个外星球的小王子,外爱叫他为外星小子往下看就知道了。这是个童话故事,书里面是由一名飞行队员作为故事来讲的,讲述了小王子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