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陶行知文集》读后感范文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范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19:44:59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上学的时候老师就就对我们说:是陶行知老先生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

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不管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班级,都会有一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俗话说:“一娘养九子,九子个九样。”“五个拇指还不一样齐呢?”特别是一些薄弱学校的薄弱班级,这样的现象特别的突出,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们伤透脑筋,想了许多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可总感觉收效甚微。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还是不厌其烦的多鼓励,多引导,教给他们一些比较适合的学习方法,就算我们的教学内容他们还是听不懂,但这些方法可能对他们今后学习其他知识技能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上,加强检查督促,让他们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推荐信息

  • 《伊索寓言》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3

    《伊索寓言》读后感听说《伊索寓言》这本书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看了这本书,我得到了很深刻的启示。《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二千多年来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例如,《猫和鸡

  • 《伊索寓言》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3

    《伊索寓言》读后感400字都说《伊索寓言》富有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手头正好有一本,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先睹为快。在《伊索寓言》中,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来自于生活,大部分以动物为主人公,极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个故事都富涵哲理,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许多寓言中,我最喜欢的寓言是《狮子和狐狸》。这则

  •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3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故事讲的是龙应台经历两个儿子幼年的成长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里的“妈妈”是那样可爱的一个中国母亲,她在自己的异乡、儿子的故乡,用爱与理智抚育上天送给母亲的礼物,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文中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没有

  • 《浮生梦》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3

    《浮生梦》读后感当爱上一个人,会做出怎样的改变?菲利普自幼失去双亲,跟自己的堂兄在庄园里相依为命。他喜欢跟在堂兄的后面,更确切地说,他喜欢跟堂兄在一起。除了上学期间离开庄园几年之外,他几乎足不出庄,一直生活在庄园里。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菲利普是一个不切实际、矜持内向的人。他们虽然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宁

  • 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几种方法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3

    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几种方法李旸学生升人三年级后,就开始进行写作训练。学生每次写作文都感到为难,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写作文时总是咬着笔杆无从下笔。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作文,老师的批语也是内容不具体,言之无物。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脑海中缺乏可供写作的素材,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要想解决&ldqu

  • 读书要学问,学问靠读书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3

    读书要学问,学问靠读书南宋诗词高手陆游的书房里有这样一副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此联是他夜以继日常年不辍读书学习思考的真实写照。古往今来,读书阅读是一种知识的充电、能量的积累;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内心的巡察。只有积累知识,厚积薄发,工作才会得心应手,生活才

  • 《思痛录》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4

    《思痛录》读后感有思想的书不需要华丽封皮,不需要高定价。看到作者清华才女的身份,心里首先已经服气了一半。难得的是,作者在文革后期未开放的岁月里,冒着危险秘密写作此书;写出了其身为文化界高层领导的亲身经历,又将手稿辗转国外保存、香港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能在作者逝世十周年之际在大陆出版这本书,我们要为其

  • 于细微之中品《论语》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4

    于细微之中品《论语》通读《论语》,方知为人处事之准则。这是我对论语最直观的感受,《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

  • 《围城》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4

    《围城》读后感读罢《围城》,最爱的自然是唐晓芙,她犹如夏日池塘里的青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活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社会,她洁身自爱,不攀高比富,也不愿稍稍俯首,屈低自己的爱情。仿佛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举世皆浊而其独清,举世皆睡而其独醒。喜欢唐晓芙,那么自然会喜欢她在书中的一句话。她在拒

  • 《倾城之恋》读后感1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4

    《倾城之恋》读后感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小说,不过比较喜欢看言情小说,我喜欢跟着笔者去经历主任给的那些爱恨情仇,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主人公快乐,我会比他们更快乐,看到他们难过,我会比他们更难过。沉浸在那些美丽的爱情故事里,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初看《倾城之恋》是初二的时候,那个时候刚刚开始迷小说。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