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那不勒斯的萤火》读后感

《那不勒斯的萤火》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8-20 03:49:23

《那不勒斯的萤火》读后感

《那不勒斯的萤火》一开始吸引我的是“那不勒斯”,因为几年前去意大利旅游时,到过这个意大利的第三大城市,地中海沿岸的明珠。这个名字一直镌刻在心里,蓝天白云,绿水岩滩,树木葱茏,宁静的港口,彩色尖顶的房屋,有历史感的建筑与古迹,薄皮酥脆的Pizza,热情奔放的那不勒斯人……虽时隔几年,孩子们与当地的孩子们在海滨泳池里嬉戏玩耍的笑声依旧在脑海中回荡。那种不分种族,不分颜色,不分语言的笑意,久久印在脑海中!那一刻,让我明白“微笑是世界通用语言”的内涵!

作者马西米利亚诺·威尔吉利奥,1979年出生于那不勒斯,善于将故事创作与历史事件结合,直击人心。《那不勒斯的萤火》描述了那不勒斯地区最大的黑手党“卡莫拉”所做的一些暴行,对两个少年人生的影响。跟旅行的轻松惬意相比,读书的心情是沉重而压抑的,整体笔调都能感受到那份笼罩着人们生活的阴云,与那令人向往的天堂式的优美而历史悠久的自然及人文环境格格不入,与地中海沿岸的浪漫与温情相差甚远。

【内容简介】马尔切罗是银行职员的儿子,性格乖顺温和,一次偶然,使他的人生与黑手党的儿子利奥有了交集。利奥桀骜、叛逆、无畏而又自由,他们彼此吸引着,一起度过了美好的童年。然而在利奥十六岁那年,父亲在一次追杀中丧命,利奥和马尔切罗也开始渐行渐远。马尔切罗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少年,利奥则开始了抢劫、贩毒的浑噩生活,仿佛在一步步沿着父亲的轨迹走下去。三年后,利奥离开了那不勒斯去往美国,在那里娶妻生子,生活渐渐恢复正常。此时的马尔切罗也一步步按照计划好的人生平顺地生活着,他们的人生好似再没了交集。然而一通电话,利奥再次回到那不勒斯,并意外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囚徒生活,而马尔切罗看似风光优秀的人生也是暗潮涌动……

【读后感】因两个少年的际遇,影响了两代人的命运。虽然父辈们以悲剧落幕,但两个少年,经历友情、亲情、爱情的纠葛,黑暗命运的捉弄,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而立之年,终于寻到生命中的那点儿希望之火。文章最后一节,很温暖。主人公利奥和儿子相偎在海边看日出,看着阳光冲破云霞射出来的第一缕光,那是希望之光!

作者将马尔切罗和利奥的故事置身于特殊的社会背景,让俩人的命运跌宕起伏,充满悬念。犹如一部成长史,只有经历,方知可贵。马尔切罗的人生悲剧,其实是其银行家父亲一手造就,为了不让马尔切罗与利奥这个黑手党的儿子混在一起,不惜撒谎欺骗儿子,让儿子按照自己的预期,变得优秀,进入社会,过上白领生活。可也造就了儿子懦弱的性格,不愿离开背叛的妻子,不去努力争取双胞胎儿子的抚养权……而利奥,在母亲葬礼上,因不甘黑手党的嚣张,试图杀害其首领,结果因失败而被迫流放成为掘墓人。但在被囚禁的12年里,他并没有放弃希望,他绘制了一张死者地图,将黑手党害人的秘密记录在册。直到有一天,为了自由,为了与家人团聚,他开始了行动。最后,他赢了。

或许,人生并没有赢家,只是人生的过程,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痛苦也好,欢乐也罢,每一个活着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因为人生不易!

【好句摘录】

“活下去,是为了记住,记住是为了活下去!”

“每一次谈判的第一条规则是不要去谈判。”

“那第二条呢?”

“如果你不要求,就没人会给予你。”

“那第三条呢?”

“如果你不努力,就没人会在乎你。”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如果你不为生活做好准备,生活就不会在乎你。

意思是只有去爱才会被爱。

意思是为了幸存下去,需要承担所有的风险。

如果你不努力,就没人会在乎你。

【那不勒斯链接】那不勒斯(又译那波利、拿坡里;意大利语:Napoli;那不勒斯语:Nàpule;英语:Naples)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坎帕尼亚大区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城市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略低于100万。那不勒斯都会区有大约380万人人口,是仅次于米兰和罗马的意大利第三大都会区和欧洲第15大都会区。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南部第一大城市,该城风光绮丽,是地中海最著名的风景胜地之一。维苏威火山位于那不勒斯市东南,海拔高度1281米。它是座活火山,历史上曾多次喷发,最著名的一次是公元79年的大规模喷发,灼热的火山碎屑流毁灭了当时极为繁华的庞贝古城。火山附近建有观测站。那不勒斯最秀丽的地方是风光明媚的桑塔露琪亚海岸,这里的日出景色十分美丽,隔着那不勒斯湾,可以眺望到维苏威火山。那不勒斯王宫建于17世纪,曾是总督和国王的寓所,现为国立图书馆、新堡和国家美术馆。

那不勒斯始于前600年,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美食而著称,那不勒斯历史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其存在的2500余年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市为古希腊人所创建,在“大希腊”中扮演重要角色;后来,罗马人、诺曼人和西班牙人都在该市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也曾经是波旁王朝统治的两西西里王国的首都,直到意大利统一。

推荐信息

  •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1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读罢这部小说,不得不说,若只论小说的情节与叙述,《欧也尼·葛朗台》不过是平平。用亲情和爱情来烘托物欲社会的冷酷,此等作品古往今来比比皆是。若再论其笔法,其对夸张的运用也不及喜剧《吝啬鬼》。可又是什么使之在文学史上屹立不倒?有人说,“画龙

  • 《重返狼群》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2

    《重返狼群》读后感好久都没读过长篇小说了,在儿子的再三推荐下,我翻开了《重返狼群》,书中主要记录了作者李微漪精心饲养格林并成功的将它野化让它重返族群的过程。她陪小狼在若尔盖大草原上生活,忍受饥饿,寒冷,恐惧,并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能做到这一点,真的让人佩服她的勇气和毅力!小狼格

  •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2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童年的事,许多已经忘却了,但读的书中给你的智慧却记忆犹新。一本好书能让人领略到人生的真谛,《培根随笔》就是这样一本书。培根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培根随笔》的资料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感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2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看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个题目,感觉有点新奇,对于教师来说教室是最熟悉但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为什么是56号?奇迹是什么呢?我充满了好奇。我翻开书本,用心的品读着《第56号教室的奇迹》,自己的内心不时的被感动、共鸣充斥着: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是那样熟悉而新颖;

  • 日本式中毒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2

    日本式中毒读后感图书馆是我很喜欢去的地方,那种置身于书海,拿一本书慢慢阅读,安静,沉醉于自己的世界,真想可以长期都这样,做图书管理员也是很好的选择,但是我的学历不够,而且还要经过考试,才能进去做事,工资不高,时间又长,面对着这么多的书籍,每天机械式的操作,为啥要去做呢?但是喜欢书的人,就会很喜欢。但

  • 《金银岛》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2

    《金银岛》读后感刘轩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说出了只要书读得多,下笔写出的文章就像是有神力帮助一样轻松。我最近在看《金银岛》这本书,它是美国著名作家斯蒂文森的名作,也是许多文学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代表作。这本书不仅给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还让我们看到了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2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很深。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

  •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2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这本书读了两个礼拜,读完一本书感觉像是完成一个目标,可惜的是这本书令我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起初是在书店无意中扫视到这本书,书的封面很干净,而且书名让我想起了我喜欢的一个女作家毕淑敏写的散文,也是讲轻与重的,于是对它有了兴趣。是在一个星期天下午,兴致勃勃地拆开封面,煮上一壶雪

  • 《活着》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3

    《活着》读后感三年级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那时候看不太懂,也觉得没意思。这次再看……富贵,彩霞,苦根……这一个个动人的人物,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春生啊,一个父亲,伟大但又平凡的父亲,一生中,是无数的黑发人送白发人,到头来只有一头快死的牛陪着他。

  • 《无声告白》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3

    《无声告白》读后感人类都是健忘的,40岁没法理解30岁,30岁也看不懂20岁,20岁则对10几岁不屑一顾。我知道14-16岁的少年们其实都动过自杀的念头,可能是一瞬,可能是一两次,但相信我,他们都有。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14岁的母亲也想过自杀》,那个时候的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都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