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告白》读后感1200字

《告白》读后感12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19:33:07

《告白》读后感

一场青春与反青春式的复仇话剧

记得很清楚,刚开始在书店选择这本书的时候,纯粹是被他简洁明了的标题以及推理形式的题材所吸引。虽然网络评分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其中的内容简介及网络评语等,我个人一开始并未做细致的参考。结果显而易见,我犯了和当初读许三观时一样先入为主的错误,但同时也给后来的阅读带来不小的意外之感,也算是塞翁失马吧。

标题既为“告白”,我自然会先入为主地理解为校园青春向的恋爱故事,其中自然也会融入事件推理,但无非是以霸凌,逆反抑或是青春猎奇为背景的常见套路而已。不过尽管如此,对于个人品味而言,如此套路也已经算是看点十足了。但既是先入为主,实际体验自然会有落差。虽有恋爱,却只是辅料;虽有霸凌,却终为插曲;虽有逆反,却也隐晦未着;虽有告白,但那也只是序幕的宣言。

《告白》给予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对于各个角色的无奈唏嘘以及现实反制青春的处处寒噤。而且愈往后读这两种感受的交错会越发浓烈。

他以不同的人物主视角为篇章,对同一悲剧事件及其后续发展进行解读。每个人都可能是管中窥豹,每个人却都也把持着自身所独有的真相。每当这样一种真相被揭露,作为上帝视角的读者却只能眼看着其他角色在自我臆断中扭曲地成长,着实无不令人唏嘘。

修哉与直树渴望获得家人与同伴的认可,这正是他们青春悸动的证明,但急于求成的情绪以及不肯直面表达的怯懦是他们最终携手走上了迫害幼女的谋杀之路。也直接将他们树为后续复仇剧的标靶。曾经的青春渴望被成人以现实的手段予以强力的反制。他们都曾是正值年华的少年,却因一次扭曲的渴望而提前惩以现实的冰冷。直树对于死亡的恐惧,美月对于爱情的稚晦,修哉对于母爱的依赖,无一不透露着青春的彷徨与稚嫩。但直树对于认可的依赖,修哉对于才能的自恃又不使他们的青春日渐扭曲。正是有了畸形的依靠,枝蔓才会偏离正常的生命成长轨迹。无论是修哉所欠缺的母爱抑或是直树所仰望的认可,对他们自身而言,都举足轻重,却也都只是虚渺的海市蜃楼罢了。自身的成长与遭遇或多或少会令人有些许同情和怜悯,但遗憾的是在迫害幼女事件的罪名下,他们却无法获得其他角色一丝的谅解与宽恕。除此之外他们所面临的也不再单单是意气下的校园霸凌,更有来自成人世界对如此畸形青春的复仇与压制。

在原本情与法的两难权衡下,森口老师并未有任何的犹豫,也不再留给读者内心辩论的空间。为了无辜被害的女儿,她坚信少年法的漏洞无法施与应有的处罚,唯有亲身制裁才有可能矫正交错扭曲的生长轨迹,让凶手们真正意识到曾经动机与方式的愚蠢。

无论是最初艾滋病源的恐吓性制裁,海市之后借由他人之手施加的肉体与精神的压迫,乃至最后的嫁接行凶,各类手段都显露出森口老师的理性与决绝。明确的动机,明确的目标是的森口老师每次的制裁都直接而冷漠,不禁令人寒意四起。老师与母亲,学生与儿女,身为单身母亲,她果断选择了后者,牺牲了前者。

无论是借助维特老师对直树间接施加精神压力,亦或是最后转移炸弹使修哉亲手炸死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复仇对象同样也是唯一的精神支柱自己的生母;森口老师的方法都冷酷而直接。丝毫没有作为教师而循序引导学生的耐心与意愿,一切为了复仇,有的只是身为人母的愤慨以及摧毁枝蔓畸形依靠的决心。以极端的手法迫使扭曲的枝蔓重新生长。当复仇的目标彻底被击垮,故事也就落下帷幕了。

以未成年案件的灰色区域为序,却未有任何情与法的纠结,而是毅然只将其中一种手段运用极致,其中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留予读者自行评说。凑佳苗以角色分篇章的手法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但较之却又有两处明显的不同。其一是在《白夜行》中,亮司与雪穗对于各个环节的真相都心知肚明,不明的只有读者,只有将篇章拼接后才能有水落石出之感;而在《告白》中,所有角色都自持手中的真相碎片,却又难以开诚布公,因此对于真实的全貌,唯一清楚的也只有读者,而角色间的矛盾也由此愈加难以调和。其二是在《白夜行》中,亮司与雪穗虽然天各一方,却秉持同样的立场,各行为动机的把握也清晰明了;但在《告白》中,各角色立场却难有同一,即便是血肉至亲,在青春的执拗下仿佛也有一座无形的屏障。读者有了更多不同的代入体验,但正由于代更多,视角更广,动机与内心独白的浏览也更大,再归纳的难度也越高。或许有对森口老师丧女的怜悯,也有对美月爱恋冲动的惋惜;有对下村太太护子心切的唏嘘,也有对维特老师空腔热血的叹惋;有对直树怯懦死亡的理解,也有对修哉思母过甚的质疑;有对樱宫老师理智宽容的敬佩,也有对森口老师铁血复仇的酣畅。

故事没有描绘客观理想的法治结局,也没有摒弃前嫌相互理解的常规套路,却是以一种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畅快给了我一种别样的满足。正是由于现实无法给予这种满足,在虚构的字里行间,填补这样的漏洞才会令人感慨至深,难以自拔。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或许也是一种对未来改变的指引吧。

青春往往预示着希望,只可惜青春的历程却从未曾饱含希望。

推荐信息

  • 读解忧杂货店有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12

    读《解忧杂货店》有感昨天开始读了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今天读完了。小说内容从一开始就挺吸引人的,第一章“回答在牛奶箱里”甚至还有点悬疑恐怖,看到第二章就开始知道其中的人物和事件的联系方法。直到第五章“来自天上的祈祷”结束,才明白整本书在画一个圆,书

  • 《庄子》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13

    《庄子》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庄子》的书。《庄子》是一本哲学名作,但又不仅仅是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庄子》是庄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庄子的思想中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其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rdqu

  • 《寂静苍穹下》读后感1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13

    《寂静苍穹下》读后感旅行,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也许是从朝九晚五的日子中逃离,或者是探索这个世界的一种乐趣。对于《寂静苍穹下》的作者李初初来说,旅行是一次疗伤和救赎走在路上,放空自己,和过去的自己对话,站在上帝的视角去审视过去。这本书的时间跨度从2000年到2007年,从西北的白马雪山写到浩瀚沙海的巴

  •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13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时间仿佛是变成了被压缩到极限的海绵,诸多事情又很不知趣地聚集在了一起,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好好地看书了。当我重新回到书架前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了自己神经质似的的恐惧,恐惧自己开始和文字变得陌生,也开始在陀螺般旋转的日子里渐渐疏离和忘记了自己最初坚持的方向。终于,游离的目光落到了那本

  • 《三体》读后感6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13

    《三体》读后感《三体》共三册,每册都很厚,看得很入迷,但是因为每天看书的时间有限,所以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身边很多看这本书的人,每次谈起这本书,大家都会滔滔不绝。徐先生也看了这本书,说起《三体》,估计我们能聊好几个月。从最初的三体星球的发现,到后面的建设对三体星球攻击的防卫体系,到后面宇宙黑暗法则出

  • 《活着》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13

    《活着》读后感这本书读完有一段时间了,记得有老师说过游记怎么写?就是你去过这个地方后,回去把在这里所看到的都忘记,然后再写。如今也没写到什么好的文章。读完这本书后,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活着最重要”。当时还一度理解为:好死不如赖活着。福贵经历了人生的大落,经济上的失势,亲人的相

  • 读《罗生门》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13

    读《罗生门》有感我为自己昨天开学读书学习,进入的集中状态感觉惊讶,仿佛又回到那个得意的学习时代,别人勉强及格的水平,我能得到优秀的成绩,那是自考时期,在延边大学业余时间学习文秘的时候的事情,特别是那位姓张吧老师的教学方法,给了深刻的启发,让我学会如何精读和精学。这会儿,我似乎又找到了当时的感觉,昨天

  • 《外公是棵樱桃树》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14

    《外公是棵樱桃树》读后感我读了《外公是棵樱桃树》。故事主人公是托尼诺和他的外公。托尼诺天真顽皮、善解人意,但他与其他小孩不同的是,他有一个独特的外公。外公耐心的教托尼诺听自然的声音树的呼吸声、蜜蜂的嗡嗡声……这些我们不易发觉的声音,在闭上眼睛的注意倾听下,是如此的清晰动人

  • 青铜葵花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14

    青铜葵花读后感“青铜葵花”这本书令我十分感动。这本书向我们述说的是一个城市女孩葵花和一个乡村男孩的故事。葵花和他的爸爸来到了大麦地,一次意外她的爸爸被水淹死了,葵花被寄养在青铜家里。青铜一家人都很善良对葵花很好,青铜更是十分爱护她。为了能让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让自己上学的机会,

  • 高考满分作文技巧之不拘一格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14

    高考满分作文技巧之不拘一格高考作文,“文体不限”“文体自选”给予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形式上的创新也是“构思新巧”的较好体现,同时考生的创造性思维、个性也能得到展示张扬。高考作文辅导有许多考生选择写散文、诗歌、小小说、童话、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