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2:49:20

《老人与海》读后感

读过的所有国外名著中,我最喜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不仅喜欢其干净、朴素、简练、直白的语言,更是喜欢其中蕴含的深奥的人生哲理。

《老人与海》写的是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的捕鱼经历,描写老人制服马林鱼后,在返航途中又同鲨鱼进行惊险的搏斗。“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海明威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桑提亚哥,一位可怜却不能不让人尊敬的老渔夫。

可怜是因为曾经强健有力可以跟黑人掰一天一夜腕子的硬汉,到了晚年,却要孤独地住在海边简陋的小茅棚里,因为连续84天捕鱼没有任何收获遭到其他渔夫的嘲笑。再一次出航,回港仍然没有任何收获,着实可怜,让人心酸!

但是我读出了其生命的强度,品出了重压下优雅而坚韧的形象。当被别的渔夫嘲笑为失败者时,他仍然坚持不懈,在搏斗了三天之后终于杀死了一条大马林鱼,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他却没有想鲨鱼妥协,用尽了一切手段来反击,击退了鲨鱼。尽管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明知命运再一次戏弄了他,但是他心里没有一丝遗憾,因为正如他的生活信念一般他的精神从来没有打败过,他已经做人所能做的一切,他为自己感到骄傲,老渔夫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的英勇意志,让人尊敬!

这是一曲英雄主义赞歌。小说塑造的“重压下保持优雅风度”的老渔夫桑提亚哥的形象: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他刚强有力,坚不可摧,不向困难低头,任何厄运也吓不倒他,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他把捕鱼不只是当做谋生的手段,而是当做一只能够人生的角斗,一种向往,一种光荣!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也许正是因为老渔夫身上的那些优点正是我所缺少的原因吧,我每次读《老人与海》我都感触颇多,所以更引起了我的共鸣!

以前每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抱怨命运不公,或是怨天尤人。但是看着老渔夫坚强的与艰苦生活做斗争并且自得其乐的时候我都会感到羞愧。我仅仅是为生活学习中的某些小事而苦恼,但是桑提亚哥他却是在跟命运的戏弄作战!其实世事无常,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如书中所说“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对待这些问题,如果被这些问题所左右,忧虑烦躁,那只能说明你是个弱者,不能很好把握自己的人生。但是真能做到向老渔夫桑提亚哥那样与命运抗争,不抱怨,即使失败了,我们也是胜利。因为我们感悟了过程,吸取了教训,取得了经验,历练了人生,这样我们才是强者,智者!

小说中写道“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正如老渔夫桑提亚哥,我认为他真是个值得我们尊敬学习的人。生活和岁月给老人的折磨,令他“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显得又瘦又憔悴”,“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了,可是他的那双眼睛“跟海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即使命运那样戏弄他,连续84天捕鱼没有任何收获,作为一名渔夫,并且一直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渔夫桑提亚哥来说真的是天大的笑话,但是他没有就这样低头,他一直抱着希望,他一直认为自己依然强壮如牛。依然敢于向命运抗战,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因为他始终抱着希望,觉得上帝会眷顾他一次,他没有苟且偷生没有浑浑噩噩。这让我深深地感悟到,就算在学习上我一再的令家人还有自己失望,再怎么对自己灰心丧气,也一定想老渔夫学习,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抱着希望,相信自己努力之后总会有收获的!

人生漫漫路,总是问题叠着问题。我们不怕有问题,有问题了,我们拿出来一起解决,怕就是有问题也权当没问题,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或者看着成堆的问题束手无策,不敢面对。正如那句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什么问题难事都经不住我们积极面对勇敢解决。遇到问题时候我们不要抱怨缺少这个缺少那个,要想凭我们拥有的这些我们能干什么。想想那些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当初起家的时候如果一直想着自己缺这个少那个而放弃的时候,哪有现在的成功,他们完全是利用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才有今天的成绩。正如老渔夫一般,在与鲨鱼作战的时候,正是用了自己所能用的一切,而不是在抱怨自己鱼叉断了,船桨也断了,否则鲨鱼吃的不只是那只马林鱼,也许连老渔夫也一起解决了!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而实际上小说中的主人公老渔夫桑提亚哥也正如那条船一般,虽然年事已高,体力大不如从前,但是他身上的那种“重压下保持优雅风度”的品质却令人钦佩,他挑战自己的极限,证明自己自己的坚强勇气与毅力,去完成只有自己才能完成的那项别人无法替代完成的任务。

向老渔夫致敬!

无论是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事,我们总要记得坚强,记得勇敢。在未来的道路上,学习圣地亚哥用不退缩的精神。

人的生命中总是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及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只有勇敢的面对,在下一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加勇敢。

推荐信息

  •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6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修好这颗心》是星云大师与刘长乐先生继07年合作《包容的智慧》后的又一次智慧互动。平易之处与我们交流人生的阅历,世间的故事,生活的感知,从心治、义利、笃学、慈爱到忍辱、舍得、财富、格局。书中观点和态度更加与时俱进,也更入世、更实用、更贴进读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动人。一粒种

  • 共产党宣言的读后感范文十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6

    共产党宣言的读后感范文十篇《共产党宣言》是一本由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元,页数:88,读后感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一):两句话的观感想入党的时候是高中,上了两年党校,但没读过这本书。进了大学一直觉得要出国也

  • 《平凡的世界》经典读后感范文十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6

    《平凡的世界》经典读后感范文十篇《平凡的世界》是一本由路遥著作,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80元,页数:1251,读后感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一):没有完美的生活,没有完美的幸福生活像一个巨轮,碾压在每个人

  • 《教育学》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6

    《教育学》读后感第一次系统学习《教育学》是在读大学时,当时为了应付考试也认真学过,但在工作中却用得不多,纯理论的学习容易遗忘,读《教育学》心得。这是我第二次学习这门课了,理论联系实践,实践验证理论,边教边学,教与学中都有很多收获。曾经,有人把学校比作“工厂”,学生就是批量生产

  • 《细节》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6

    《细节》读后感卡尔·威特先生的书中说:“决定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而非天赋。”这句话我深表赞同,即使是资质平庸的学生,只要教育方法合理,也一样能成为杰出的人。书中还谈到:“一定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法则”。作为老师我深有

  •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7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爱的教育》是一本值得父母和孩子一齐细细品味的名着。我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读的书,看了这些故事深深感到其中的爱!书中有关于孩子、家长、老师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给我和孩子留下深刻印象。让我们和孩子一齐共同学习和成长。它以日记的形式,透过看似平凡的人和事。作为一名家长,当我看到父亲教育

  • 骆驼祥子读后感1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7

    骆驼祥子读后感本学期阅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走进了祥子的内心世界那个摧残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地狱时代。《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事。祥子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生活。他怀着买车的信念,拼命的赚钱,就像是一个旋转的小陀螺。终于,祥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车,那辆车对于

  • 读《边城》有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7

    读《边城》有感因着“爱”与“美”的特质,我被沈从文身上那股独特的气质所吸引,既富于幻想,又在心灵上积淀着沉痛隐忧。他是个很喜欢强调自己农村背景的作者,在《习题》里他这样写道:“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

  • 狼王梦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7

    狼王梦读后感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残暴,凶残,嗜血的,而在沈石溪的《狼王梦》中给我留下了翻天覆地的全新的印象,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充满爱,不屈不挠,奋勇前进和有梦想的印象。紫岚的一生是坎坷的。她经历了青年丧夫,中年丧子,晚年孤独的悲惨命运。在她的最美好的季节,她陪着心爱的丈夫追逐狼王的梦想,但是爱人的意外

  • 《守望教育》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7

    《守望教育》读后感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状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