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书籍,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无疑是举足轻重的。针对小学阶段的儿童,如何从阅读兴趣、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及培养阅读习惯上下功夫进行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创新引导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1、巧借课文,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
2、推荐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推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读物。
(2)、推荐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读物。
(3)、推荐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读物。
3、根据要求,规定学生的阅读内容
(1)作文类、(2)名人名言警句类、(3)科普类、(4)寓言类、(5)文学类、
(6)童话类、(7)益智类……
4、召开读书交流会,享受阅读的成果。
二、激发读书兴趣源,培养读书主动性。
1、以教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以读物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3、用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4、以续编课文,文本表演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三、营造读书氛围,增加读书情趣
1、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
2、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
四、鼓励先进,开展活动,展示读书成果,提高阅读能力。
1、开展识字、朗读、讲故事、背诗词比赛活动。
2、办读书剪贴报及办黑板报。
3、班级、校级播新闻
4、开展师生共同读书日活动。
5、评比摘抄本,看看谁的好词、佳句抄的多,且写的好。
6、评比“读书心得”、“读后感”和“读书记录卡”的书写。
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阅读习惯。
2、培养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3、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4、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习惯。
5、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