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1:59:30

《论语》读后感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读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论语》所传递的第一个生活的要诀,便是持续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前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样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够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靠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

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务必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就应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明白,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到达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这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最大所能给了孩子一切,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让孩子觉得理解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群众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最高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就应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持续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就应能够持续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就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决定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明白什么是自己就应坚持的,什么是能够包容的,什么是就应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着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状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职责,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温故而知新听起来很简单,孔子为什么说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做老师了呢?其实细想一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读过《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学习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就得经常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做到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们每一天学习一个汉字,掌握一个英语单词,每月读一本有益的书,这样做并不困难,如果能长期坚持,不忘旧知,学习新知,几十年后必然博学多才。这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的教育主张,也贴合当前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这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标签: 《论语》读后感

推荐信息

  • 昆虫记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5

    《昆虫记》读后感金阊实验小学四(2)班陈衍霖《昆虫记》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奥秘。我知道一些鲜为人知的昆虫常识和生活习性: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和编织罗网方面具有才能,人类用三角尺和

  • 《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5

    《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读后感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透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我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一、教师教育行为

  •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5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刘同@刘同,你好。我是你忠实的读者。一如往常的下班路上,一路的昏暗湿冷,等着低沉的情绪袭来。唯独今天,刚刚看了你的书,很享受撑着伞独自走在这种雨路上,并期待晚点到地铁站,只因不想断了此刻如泉涌般想对你表达的感受。以往看你的书,也会有想对你说的,跟你说么?另一种想法止住了:和我一样在

  • 草房子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5

    草房子读后感众生皆苦,放下即自在。天地皆空,唯有人在其中苦。沧海桑田,人生苦短。天地之空,在于无欲,任由万物在其中自由变幻,它依然安之若泰。人生之苦,皆因无力回天却又耿耿于怀。人本是人,只有承认自己不是万能之主,从而学会放下,才能与天地同自在。放下你无力改变的,追求你力所能及的,人生才自在。佛说:吾

  • 《影响力》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5

    《影响力》读后感《影响力》,很多人为之推崇的一本书。首先从质地上讲,字比较大,书页比较厚,所以我觉得其实没有什么太费神就看完了,速度还是比较快的。里面提出来的理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很多接触。很多理论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词,书中重点讲述的一些内容就是给我这样的感觉。本书从几个角度进行了影响

  • 《浮生六记》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6

    《浮生六记》读后感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沈复与妻子芸娘生活的点滴。说的都是家长里短,生活点滴。虽说平凡,但是想一下,生活难道不就是平凡的吗?平凡可贵,守于平凡难得。沈复与芸娘之间一定有爱情,不过没有我们读那些书中那么让人觉得惊涛骇浪,刻骨铭心罢了。不禁让我想起了《胭脂扣》,大家对这部作品最深的一定是梅艳芳

  • 《你要学着自己强大》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6

    《你要学着自己强大》读后感我走过十二次叶绿叶黄,经过的挫折大大小小,每一次挫折背后我都会反复思索,久久难以忘怀。我看过十二次花开花落,读过的励志文字千千万万,但没有任何一篇文章像这篇一样令我心潮澎湃。这是著名作家毕淑敏《你要学着自己强大》文集中的一篇。它的名字叫《柳枝骨折》。如同毕淑敏其他的文字一样

  • 《再被狐狸骗一次》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6

    《再被狐狸骗一次》读后感说到狐狸,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狡猾"。狐狸天性机灵狡猾,总是用行动骗人。作者就是因为不当心,才被狐狸骗去整整一只大烤鸡的。一天下午,作者提着一只刚买来的大烤鸡走古河道回家,突然看见一只奄奄一息的狐狸。捉一只奄奄一息的狐狸等于瓮中捉鳖,太容易了。作者伸手就要抓狐狸,狐狸一下子

  • 小学作文教学研修心得与思考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6

    小学作文教学研修心得与思考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教给学生全面的写作知识,修改技巧,督促加强他们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这是从作文一开始就要注重的,一知半解,迷迷糊糊,半途而废是决不可取的。只要学生从头至尾地有良好地写作习惯,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写出好作文。首先,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喜欢读书,充

  • 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6:26

    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没有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效果将会收效甚微。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1.学会精读。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2.学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