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请尊重每一个人》读后感

《请尊重每一个人》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2:11:25

《请尊重每一个人》读后感

书,是老师,教会我做人的道理,书,是我一个要好的伙伴,陪我在欢乐中成长,书中的人物个个勇敢机智,书中的世界更是迷人。美好的童话书使我沉浸在无现的遐想中,神奇的科幻书带我去探索无穷的奥妙,历史书带我们穿越时空验证古老神秘的伟大传说·······

最近,一则“环卫工人夫妇月收入六千供女儿澳洲留学”的新闻刷爆网络。

47岁的环卫工阿姨和丈夫从事环卫工作已经17年,两人月收入加起来6000多元,除了生活开销,最多攒下4000元。

女儿小莉在澳洲留学三年,此前她考了七次语言考试,每次报名费2000多元。夫妻俩靠借债供女儿上学,生活过的清贫无比。

采访中,环卫工阿姨表示支持女儿出国读书。

“一定要支持孩子们读书,这样他们就不会像我们这么苦了。”

《请尊重每一个人》读后感

新闻爆出后,很多人指责小莉太不懂事,父母如此辛苦,还要求出国,未免太压榨父母。

但是事实上,小莉也为此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考语言时,小莉基础不好,急得吃不下饭,体重掉了二十多斤。

在国外的她,不仅凭着自己的能力申请到了学校奖学金、学费全免,而且还在勤工俭学。

至于她学成归来如何,一切未知,网友们却开始哄笑留学也不好就业。

这个故事总结起来,不过是贫困的父母倾尽一切去帮助自己的孩子改变命运,而指责小莉的网友,说白了,就是看不惯穷人的努力罢了。

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说:“当你想批评人时,记住,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样的条件。”

很多人,从出生就没有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民生报告2015》显示:中国家庭财产基尼系数从1995年的0.45扩大到2012年的0.73。

社会财产中,高收入的1%家庭占有着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10%家庭占有62.0%。低收入的5%家庭占有社会财产的1.2%,50%家庭占有7.3%。

简单点说,中国最富有的家庭一年收入上亿,最贫困的家庭年收入可能不足一万块钱。

家庭富裕的孩子,从小就进入最好的学校、聘请最好的老师,一年的辅导费用可能比穷孩子一家一年的花销都要多;而穷人的孩子,需要省吃俭用,才能攒出上好学校的学费。

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中的男主马利克出生于贫民窟,他参加了一个叫“百万富翁”的节目,通过回答古怪问题来获得奖金。

马利克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从小和哥哥外出闯荡,丰富的生活经历带给他庞杂的知识。

在节目中,他回答出了所有问题,因为每个问题他都曾经历过。但是因为穷小子的身份,节目组不愿支付他两千万卢布的奖金,于是主持人宣布节目暂停并将他诬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作弊。

《请尊重每一个人》读后感

法庭上,马利克讲出了每个问题之后的自身经历,但警察还是不相信出身贫困的孤儿能赢得巨额奖金。

对于穷人的努力,人们总喜欢先入为主,恶意揣测。

中国女孩江歌日本留学被杀,尚不知原因,网友就开始推测江歌家里没有钱还去留学,一定是欠钱还不起或惹了黑社会。

那些看不惯穷人努力的人,并不了解“穷”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一个穷人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心愿是多么可贵。

这就像历史上的晋惠帝,听到臣子们汇报闹灾有人饿死时说:“饥民无粟米,何不食肉糜?”

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老农的孩子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但是全家人依然感到快乐。因为,老农和妻子都只上过小学,儿子比他们有出息。

一家人开心地到车站送儿子上学。在车站,他们遇到了一个城里的亲戚,也是来送儿子上学。

寒暄时,老农说出了儿子的校名,亲戚面露不屑:这个大学上了也白上,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我儿子考的是名牌大学,毕业后单位都抢着要,月薪最少八千块。

老农一家人脸上的幸福被亲戚的连珠炮搞得荡然无存。

柳传志说,请带着历史的比较眼光去看事情,毕竟一个挨过饿的人和一个没有挨过饿的人,对一碗红烧肉的感情是迥然不同的。

中国青年报曾做过关于教育公平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教育领域人们最关注的是择校问题、教育投入以及城乡教师统一工资水平。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教育资源的平衡问题。

教育不平衡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更难进入大学。

分管安徽教育工作的李和平曾说,如果有五个农村学生,有四个都能上大学的话,那么他们去的也多是高职高专,能去重点高校的少之又少。

也有人说努力不一定就能成功,穷人的努力不过是做着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挣扎到最后仍然一贫如洗,这种行为多么愚蠢。

但只因为穷,就不曾拥有努力的权利?未曾真正努力就放弃,才是愚蠢又懦弱。

《请尊重每一个人》读后感

现在一个非常热的名词叫做“穷人思维”,说的是穷人有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比如不会做长期的投资、缺少将时间转化为金钱的意识。

BBC曾经做过一个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反映了这种思维对穷人的影响。

该纪录片的拍摄始于1964年,记录了英国14个小孩的生活。从他们7岁开始,每7年拍一次,一直拍到他们56岁。

富人家的孩子,7岁时开始读《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和《观察员》;14岁,为自己选择了未来方向;21岁进入了自己预想的大学。

穷人家的孩子,7岁时还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意思;14岁想当运动员,听说要上大学才行;21岁,没有上大学,成为一名普通工人。

14人中,成功逆袭的孩子Nick是农场主的儿子,他喜欢读书,最喜欢物理和化学,但是他想接触这些却很难,因为他的学校除了上课的小房间之外什么都没有。

Nick还是认真地制定了人生规划,但实现的过程很艰辛,包括每天走4公里去上学、想方设法寻找喜欢的书籍等,最终他进入了牛津大学。

穷人思维可能存在,但并非不可改变,通过自己的努力依旧可以改变命运。

就像《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心声: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

出生无法选择,但无论贫富,出生之后的生活可以自己创造。

是甘于贫困,浑浑噩噩在父辈的贫苦生活中循环;还是勇于改变,即使千万倍艰辛,仍不放弃改变生活的可能,在于自己的努力。

《请尊重每一个人》读后感

著名主持人董卿说:“今后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知,我们只是去为未来做努力。”

为了改变命运,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穷人家的孩子需要倾尽所有才能完成一场悲壮的逆袭。

在舞台上带给我们无数欢笑的岳云鹏,在小时候也是一个在冬天没有衣服穿的穷孩子。

他出生于河南濮阳农村,家境贫寒。岳云鹏在家排行老六,为了出人头地,14岁的他辍学到北京打工。餐馆服务生、后厨、保安、厕所清洁工等,十几岁时已尝尽人生冷暖。

偶然机会与相声结缘,他开始发奋图强,每天在小剧场大杂之余,专心看别人表演,模仿说学逗唱的基本功夫。由于文化水平低,他需要付出得比别人更多,每天要背十几遍的《报菜名》、《地理图》等相声关口。为了练习普通话,他经常站在寒冬里拿着报纸大声念。

刚开始的表演,他没有把观众逗乐,反而被观众骂哭。

人生的苦果,终于在2010年开了花。

这一年,岳云鹏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表演节目。事业的红火不仅带来了知名度,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他把自己的各种打工经历穿插进相声中,认真努力过的人,如今可以笑着说出苦难。

《请尊重每一个人》读后感

人生不仅仅只有一个样子,而努力让自己有尊严地活着,也令人钦佩。

长春老太太徐玉琴坚持在街上卖烤玉米感动了很多人。

老太太一生清贫,却不接受捐款。

现在78岁的她,仍然坚持卖玉米,并对每一个顾客说:“您好”。

有人说她活得太辛苦,老太太则说,“趁着我还能干,我就干点儿。”用劳动挣钱,自己养活自己,她感到骄傲。

生活不是童话,有人穷、有人富,实乃正常。

富人翻手间赚到了成千上万的资本,穷人倾尽所有去改变命运。这两者,都值得敬佩。

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主人公是一位95后外卖小哥。他入行8个月便成为全国送餐“状元”,月跑3661单,日均120余单。

如今,月入一万六,已买了车,正打算买房。辛苦钱不好挣,前提是,你要踏得下心辛苦,耐得住性子努力。

《请尊重每一个人》读后感

凤凰城集团董事长周明德,一个农村来的穷孩子,骑着自行车去找发展机会,从离家5公里骑到30公里,他走进了房地产行业。

北大保安张俊成一边站岗,一边蹭课,没班时就去读书、查资料,最终发表了学术论文。

穷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而那些拿着自己手中的见识、眼界、资源,就妄加对别人的努力进行评论的人,他们又在做什么?

如果每一次的努力都需要去衡量投入产出比,就好像运动员在起跑前还在衡量自己如何最省劲儿地到达终点,听起来不可笑吗?

那些逆袭了的穷人之所以可以逆袭,就在于他们不计回报地付出努力,虽然这种行为被“精致的成功者们”认为是一种盲目,但是如果不盲目地拼一把,谁肯一辈子就此认输?

但是某些人的嘲讽,不经意间就毁了一个努力上进的灵魂。

请尊重每一个穷人的努力。

著名的教育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陈香佑也说过:“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睿智的人对话,没有书的世界像是没有阳光,黑暗又无趣,而书,正是那缕灿烂温暖的阳光;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也是知识的源泉。如果我是一颗快要枯死的小草,那么书就是一滴清凉解渴的雨水,让枯干的小草迅速满血复活,还是那么翠绿,那么的挺拔。在我四年级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书中有个故事令我十分难忘。书名叫《请尊重每一个人》。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是它让我爱上了书。俗话说的好:敬人者,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爱护别人的人,才可以得到别人的爱护。无论自己身处何位,尊重别人与自我尊重一样重要。

一个人只有懂得尊重别人并拥有自己的尊严,才能赢得别人真正的尊重。

推荐信息

  • 《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12

    《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侦探小说是我最一直都很喜欢的小说,可能是小时候受香港警匪片的影响。而《福尔摩斯探案集》是高二的时候我姐给我买的一本书,一直很喜欢。《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创作的侦探小说。小说结构严密,情节起伏跌宕,丝丝入扣,引人入胜,让人充分领略到主人公福尔摩斯的

  • 《刻意练习》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12

    《刻意练习》读后感喧嚣热闹的双十一周末,阳光格外的明媚。这是闭关修炼以来的第二个双十一,心境竟然莫名的平和了许多。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了一本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刻意练习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书里所提到的方法是那么的熟悉,曾经苦学的情景总是久久萦绕于脑海。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

  •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12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解忧杂货店》大约半个月前就被我看完了的,真的是本很棒,很有意思的书!本打算趁刚看完,对书的感想余热未散,就写点东西吧,无奈,那会工作面试需要准备,课题实验亦需要跟进,关于《解忧杂货店》读后感的事,就搁置到了这周末,好在各方面的事情都有了些眉目,这点感想也写完了。我看小说,如果一

  •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13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解忧杂货店是一本构思很精巧的小说,故事顺水推舟地讲述比较符合正常的思维。但是这本书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里面基本没有一条主要的故事线。围绕浪矢杂货店和丸光园孤儿院连接的30年前的5个咨询人,和30年后的3个需要指引的人。从我的理解,这本小说讲述的应该是让翔太,敦也,幸平这三个小偷重新找

  • 草房子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13

    草房子读后感走进杜小康王德升今天,我要写写《草房子》里的杜小康。杜小康生在油麻地首富的杜家,虽然开着杂货铺,但是家里条件还行。那时的杜小康,似有似无一丝骄傲。比如有一根棕色,很有韧性的皮带,不容易弄死结;比如还有辆自行车,可以很酷炫的回家。所以,桑桑跟杜小康拉下了仇敌,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 《半生缘》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13

    《半生缘》读后感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本小说,却只喜欢张爱玲的《半生缘》。并非喜欢悲剧,而是喜欢张爱玲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张爱玲的半生缘,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旧上海三对男女(曼璐与豫瑾、曼桢与世钧、叔惠与翠芝)之间的爱恨情仇。曼璐迫于生计,“背叛”了青梅竹马的有情人豫瑾

  • 草房子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13

    《草房子》读后感《草房子》这是一本非常感人的书,作者是曹文轩。书中让我最敬佩的是文中的杜小康。他曾经是麻油地最富有的人家。杜小康生长在最高大阔气的“红门里”,杜小康家跟别人家不一样,别人家房顶是用草做的别人家的房顶是用瓦做的。油麻地经商室油麻地的首富,所以他爸爸杜雍核对他一直

  •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13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很偶然的机会接触了这本书,只是单纯地喜欢它的封面。没带太多的兴致,因为心想也不过是一本很普通的关于励志心理的书籍……上了大学后,很少有机会坐下来静静地看书,不是没有时间,只是少了那份心境,淡淡地,淡淡地,如同手擎一樽美酒,细细品味,沁入心脾。校园里

  • 《荒山之恋》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14

    《荒山之恋》读后感就在刚刚,结束了《荒山之恋》。王安忆的作品被称为是女性主义文学,暂且不论其他,只是就事论事。看完之后总是觉得心里怪怪的,从网上看一些大家的评论,总是在说真爱的两个人毅然决然殉情。一开始我的反映会是三观不正。这个懦弱的男人有自己的家庭,一个包容得做他后盾的妻子还有两个乖巧可爱的女儿。

  • 《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14

    《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感看了萧也牧先生的一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这是一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否定,被批判的小说。在我现在看来并未发现有什么可值得批判的地方,不过是一篇讲述夫妻之间趣事生活的小说。而当深入了解其创作背景后,再重读这一小说,有了一些理解。在那个言论不自由的敏感时期,作家的创作是需要迎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