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0:15:56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对一本书如此的喜欢啦!刚开始还不以为然,经过同事的推荐,我到网上看了一小部分,这一看,竟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也许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值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事实上本书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

孩子只能成长一次,是不可逆转的。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就没有弥补的机会,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全程参与,妈妈更是当中最重要的一角。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尽管教子方法各有不同,关键点在于能把孩子当朋友,这拉近了孩子和我的关系,使我和孩子之间更加平等和自主。教育要从尊重开始。我是妈妈,因此我深有感想。

第一,家长别扮演孩子的“监工”角色,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我读到第四章时,内容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者在章节开头写道“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就如作者所说的,对于孩子写作业的问题,既不陪写,也不刻意检查她的作业,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该写作业了。这不是家长不作为,而是意在培养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我个人也有同感,家长陪写作业或者经常检查作业,无形中时在剥夺孩子的自觉性,让孩子觉得非要“陪”才能写;作业做完有家长检查,自己就不会自觉检查,而且家长检查后,发现有错,孩子改正了,老师就不知道孩子错在哪里,讲课的时候就抓不到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了解,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对学生和老师都不利的,特别是数学课的练习,老师更加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错题,重点评讲。我觉得这样不是家长不管,而是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自己去做,因为毕竟读书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可能一直陪着。要靠孩子的自觉性,爱读书的孩子才能读好书。我觉得作者在处理女儿忘记做作业这个事情上,做的很好,我们不少当妈妈的都做不到,就如作者说的:“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只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不便,就已经够了。孩子每有一种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才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样。这种调整需求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是的,父母不是警察,孩子也不是罪犯,没必要时刻监督着孩子。孩子在过度的监督中会形成对父母的依赖。父母重要的职责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监督自己。

读到这里,我就深深地感到自己教育的失败,我常常在处理孩子这些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责备。还好,让我读到了这本书,让我及时能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

第二,家长要当孩子的“拉拉队员”与孩子建立“朋友式关系”。本书的第五章主要讲“做家长应有的智慧”,文中提到: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是的,父母要做孩子永远的支持者。孩子就像在空中翱翔的风筝,妈妈的支持就如牵着风筝的线,永远牵系着孩子,让孩子在天空随风飞翔,而且有足够的安全感。而当孩子每一个进步,妈妈都会为孩子鼓掌,因为我认为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赞美和掌声、是妈妈的拥抱。这会使孩子更自信。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每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点点,我都为他送上掌声和鼓励,送上一个拥抱,孩子从中受到感染,他会用更大的进步来回应我的鼓励。

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将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孩子做朋友,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将考验着每个家长的智慧。我认为要时刻将孩子当成朋友,分享着孩子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不说伤害孩子的话,还有就是要“大耳朵,小嘴巴”,就是跟孩子交流要多听少说。我家的小男孩就喜欢跟妈妈说这说那,有时我根本就不想听,但还是很高兴的回答:“哦,是啊,这样啊!”孩子也很高兴,他每天都会把学校里的新鲜事儿跟我说。我觉得这是好事,增进沟通。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思想路程,心灵变化,妈妈都与他共同分享,全程参与,这是很幸福的事儿。

第三,家长当好孩子品格养成的引路人。作者在第三章中讲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我觉得不管孩子将来能不能读好书,但是良好的品格却是受用一生的,是伴随孩子整个人生的。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

是的,童年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同样影响孩子的一生。感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她将自己成功的经验与众分享,让我们从中学习,从中收获为人父母,教育后代的喜悦。

推荐信息

  •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3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自从我阅读了《蓝鲸的眼睛》这本书以后,脑海里一直不断地呈现着一幅幅又一幅幅的画面,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讲述了在海上发生的故事,蓝鲸是大海中不容冒犯的神灵,它只吃在海面上发光的星星。蓝鲸最珍爱自己的眼睛,因为那最纯净的蓝光里蕴藏着大海的灵魂。一天深夜里,一

  •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3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解忧杂货店》再次刷新了我对小说的认识,原以为多线叙事和时间轴设置这种结合的形式是电影特有的表现手法,没想到小说也可以,只能叹服于作者架构的巧妙。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共5个章节,花了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的时间就看完了,阅读完最后一段文字后,内心一软,眼角也有些湿润。浪矢杂货店由已经7

  • 《望春风》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3

    《望春风》读后感捧着这本厚厚的书,轻轻翻开,扉页所见如是“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我看这本书,拖拖拉拉耗了半个来月,前天晚上看到12点左右,终于看完了。昨天晚上又将之前所做的笔记做了一个归类。今晚趁着还有些时间,就把这本书的读后感也一并写了,算是一个正式的告别。伴随着父亲渐渐

  • 学习语文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3

    学习语文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学好我们的母语汉语,这是爱国的一种表现,而我们学习母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学好语文。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语文就像我们吃饭用的筷子,挖土用的铁锹,写字用的钢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相信同学们都知道要学好政治、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3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作为一个哲学科普书,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反倒不是那些哲学知识,当然了,如果内容真的是单纯的哲学史科普,它也不会这么出名。哲学入门不在知识,在于启发。要知道,启发人对哲学的兴趣和告诉别人哲学知识,这两者的差距是很大的。当然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本书另有大好处就是它的神奇架构。在于它从开始就

  •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3

    《爱的教育》读后感《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是意大利著名作家。《爱的教育》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日记体小说,这部小说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以充满儿童情趣的幽默语言,记录了孩子们在整整一年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全书故事简单,风格朴素,感情浓烈,展现了一幅幅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的动人画面

  • 《我们仨》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3

    《我们仨》读后感相亲相爱的我们仨,血脉相连的我们仨,无法分割的我们仨。我们仨经历了人世间诸多苦难,最终却没换来诸多幸福。天人永隔,阴阳挡不住绵长的思念,更挡不住结发之情,血脉之亲。我们仨,钱钟书,杨绛,钱瑗。这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三口之家。论其平凡,是因为他们像千万家庭一样,母慈子孝,家庭和睦。论

  • 《绿野仙踪》绘本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4

    《绿野仙踪》绘本读后感现在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想必大家对《绿野仙踪》都不陌生吧,《绿野仙踪》可以说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世界闻名的童话故事,而这部童话已经被改编成了多部动画片,电影。故事的情节也是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为什么这样一部童话故事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好评和赞誉呢。大概是因为《绿野仙踪》的故事

  • 读《好好学习》有感------让知识成为智慧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4

    读《好好学习》有感------让知识成为智慧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我碰到了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本书,随后的阅读越来越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一发的放不下来。首先是书目中的两篇序,《得到》是目前国内做知识服务相当不错的一家网络平台,罗胖的《1分钟罗辑思维》则是我每天的生活必需品。那么脱不花、成甲、万维钢等也就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4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在暑假时,我阅读了一本教育名著《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我想,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快乐的,更应该是人生的真谛。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感觉更像是在看斯宾塞的教育日记。书里面记录的很多小故事、小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在这本书里,斯宾塞认为快乐教育,美满生活才是教育理念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