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1000字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1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7:14:45

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所以,孔子要克己复礼。几千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及道家/佛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我们觉得很多都挺有道理。这么来说,我们变化不大。以人类的诞生来说,也不过是宇宙爆炸后的一瞬间,太短。

上学时,听一个语文老师讲,现在的人啊,简直是令人发指。写个小说吧,叫《丰乳肥臀》,伤风败俗。自此以后,我看见莫言就绕着走。还有一次问一主持人是否读过韩寒,她笑笑说,为什么要读韩寒呢?我有更重要的书要读。

多年过去后,莫言和韩寒我都读了一些,觉得挺好啊。才觉得这个语文老师和主持人是不负责任的。你们没读过,凭什么否定别人呢?这为语文老师要是知道莫言获诺奖,又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变化太快,过山车一样!那一套,早就过气了,又有了新的一套。最明显的是,网络。

骑马舞疯狂了多久?土豪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人艰不拆,普大喜奔,高大上……太多,太多。

蒋方舟,1989年出生。年轻的令我害怕。7岁写作,20××年清华大学毕业,现为《新周刊》副主编。出版10部作品。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封面有这么一句话。这让我想起余杰,许知远等来。多年前,读过余杰的《香草山》,后来,在旧书店买过余杰的《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尴尬时代》《铁磨铁》等;觉得那些文章激情澎湃,青春热血,但实在也过于片面和粗糙。比较来说,蒋方舟虽然也反抗,但是,温和多了,也聪明多了。

《天才的出走》写最后出家的柳智宇,附记引用了黑塞的《悉达多》中的一段话:世界并非是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以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写得多好!

所以,我想:

其实,反抗,是另外一种爱的方式,只是不要你死我活,不要非此即彼;

其实,背叛,是另外一种融合的方式,只是不要镣铐与枷锁,不要把一时当永世!

书中还有《中产阶级的孩子》小文和《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小金和小叶……这些篇章,都是令我佩服的。

“凌晨3点,很多寝室还透出光来,他们还在学习,学习……”

“我残存的全部的内心世界,就是放在课桌左上角不锈钢杯子上贴的励志话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小城的街道一路尖利地喊,xxx,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

这些场景,70后,可似曾相识?

我的感觉是,别说三岁一代沟,即便是10岁,20岁,100岁,1000岁,也不应该有什么沟。70后,80后,90后,有那么大的差别吗?

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多一些责任感不是更好吗?

梁漱溟有本书,叫《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倒觉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虽然,苦难必将伴随。

推荐信息

  • 《我的母亲》和《小巷深处》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55:29

    今天语文讲了回忆《我的母亲》和《小巷深处》,这两篇文章都是讲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第一个母亲的优点十分多,有任劳任怨,爱劳动,性格和爱,很能干,同情贫苦,坚强,渴望光明,有远见,支持革命,深明大义,勤劳简朴,宽厚仁慈。我真为朱德能有一个这么好的母亲感到羡慕。第二个母亲是一位盲人,她虽然不是作者的亲生母

  • 《说园》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55:29

    翻到吾师陈从周的“说园”忽有所思····陈从周是上海同济大学的老教授,一个在建筑美学上颇有造诣之人,他的“说园”以清丽的文笔,引人入胜的立论,勾纳出园林建筑美学的要义,诚如叶圣陶先生评述&ldqu

  • 读《生命生命》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55:29

    人来到世间是偶然的,死亡是必然的。谁都知道生命是最宝贵的,除了出生和死亡的几声欢呼和痛哭外,健康的人很少会想起生命。但课文中的飞蛾在要被掐死的时候,它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极力地反抗,不放弃任何希望。这小小的的飞蛾都如此珍视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是人呢?还有那一粒瓜子,它可以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

  • 《狼王梦》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55:29

    这学期,我读了不少书,有《红与黑》、《悲惨世界》、《贝多芬》、《骆驼祥子》、《朱自清散文》、《趣味动物小百科》、《中国当代少年诗逊、《普希金诗逊、《狼王梦》、《朝花夕拾呐喊》、《谁寄给你紫色的信》、《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青身》等。我最喜欢的是《狼王梦》和《贝多芬》。《狼王梦》是作家沈石溪的作品

  •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55:30

    我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总觉得看书的时间还不如去看电视和看电影。强迫自己看过以后才知道,故事里的主人公们都是回回,都是穆斯林。{韩子奇除外}而每次提到葬礼时都是当主人公们死去时。尤其是韩子奇的师傅梁亦清死时,那葬礼描绘的是如此详细和悲壮啊。每个穆斯林的葬礼都很庄严简单的,葬礼不铺张隆重但是很主义细节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作文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55:30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今年暑假,我读了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书中讲述了海伦﹒凯勒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因为发高烧,脑部受到伤害,导致她失明及失聪,甚至连话也说不出来了。七岁那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55:30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当”也于事无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能够

  • 《青铜葵花》读后感300字小学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55:30

    作家曹文轩写了许多的长篇小说,如:《草房子》、《青铜葵花》和《细米》等。我也非常喜欢里面的其中一本,就是《青铜葵花》。这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成长生活的故事。这本书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城市小姑娘,她叫葵花。葵花的亲生父亲的职业是一名雕塑家。他一生最成功的作品是:青铜制成的葵花。后来因为寻找葵花而落水死亡。

  • 《读者》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55:30

    《读者》读后感300字篇一一期一期地欣赏,一年一年地品味。从《读者文摘》一直读到《读者》,看着你从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二十多年来,我无论走到哪里,你都像知心朋友一样陪伴着我,牵着你的手一起走过灿烂如花的日子,也走过风霜雪雨的夜晚。我是你的读者,你却是大家的《读者》。我的生活中因为你的存在而倍

  • 忠诚与背叛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55:30

    解放前夕,国共战争风起云涌,共产党高歌猛进,不断解放全国各地。国民党困兽犹斗,丧心病狂,疯狂屠杀革命人士,在陪都重庆,地下党坚持斗争,印发《挺进报》,发布共军胜利消息,甚至突破封锁,将报纸直接寄到了国民党官员办公室,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气急败坏的国民党,严令特务机关务必铲除重庆地下党,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