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茶书》读后感1000字

《茶书》读后感1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7:03:51

《茶书》读后感

该如何描述这本牛皮纸包裹之下的薄薄的小册子带来的质朴、优美、隽永的感觉呢?我想大约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各个细节都臻于完美吧。我不得不承认,购买此书的初衷是被“小册子”(读起来不累、能够读完)的体量和对“通篇讲茶、通篇无茶”的宣传语的好奇所打动的。用零散的时间读完全书,觉得很值得收藏。

先说形式吧。首先是版式。这种窄小的薄本能够容纳几万字,内容主体再加上“索引”和“译者后记”才凑够了129页。尽管页面的制约非常宽松,行间距并没有选择很大的行间距,段间距较大、大概是2.5倍的字高,形成了一种舒朗却不给人“注水”感觉的版面。下边的页边距大致比大拇指关节弯曲处更长,恰好够单手持握。这种舒适感在阅读中能够时时感受到。标点的悬挂式缩进和数字的奇特形式还是我第一次见到。至于数字为什么是这样,我一直没有想明白。

再说色彩。除了牛皮纸的本色,全书中还出现了红茶一般的红棕色作为章首页标题字体的颜色。这种颜色看上去浓郁、高贵、不喧闹却自然雅致。甚至连装订线都选择的是这种红棕色。当发现这点时,不得不感叹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到位。牛皮纸也分为光滑的内封和有纹理的护封两层。护封常常让人忍不住摩挲。作为一个“断舍离”执行者,我以前常常把护封丢掉。(现在想来也是够二的。)在做了出版之后,才会把护封攒起来作为资料。我常常在想护封的意义是什么,直到有一天忽然想到,它就像是礼物或者产品的一层包装。这本《茶书》恰恰用了《我们仨》那样的牛皮纸作为外包装,但我觉得横排的纹理似乎更胜于《我们仨》。这样的护封让人怎么忍心丢掉呢?

这本书的整体装帧体现了简洁的特质,简洁得有些过分,却又似乎那么恰当。就像是日本茶道和茶室的内涵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编者是把这本书的内容吃透了。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外观和内容实现了完美契合。如果把它摆在无印良品的店里去售卖,我想也会非常撘的。而正如宣传语所说,无印良品和原研哉等都与日本茶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说明了什么呢?岂不是说明了这本书的外观设计也深谙茶道精髓吗?相比之下,其它版本的《茶之书》装帧花花绿绿,单看倒是贴近这个意思,但都没有这本书这样更好地把握住了内容的本质。

大谈了形式给人的美的享受,简直想要不说内容了。可是这短短几万言中包含的内容之广泛、思想之深邃、文笔之优美,渗透出的作家精神之健硕、意志之顽强又怎能忽略呢?其实有些内容我也只是匆匆掠过,对于日本文化又知之甚少,很多内容并不能理解。但通过读这本提纲挈领的小书仍然多了解了一些日本。为什么二条城皇宫室内简洁朴素,为什么很多建筑杂志上日本茶室空无一物,却就让人欣赏其中之美,为什么日本住宅室内看上去简洁、平淡,没有过多我们喜欢的一些装饰物等等,更不要提奢华的外表?日式的美学就是如此,而这是长久传承下来的。所以,建筑和物质空间真的就是一个外壳、是表象,不理解其中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是无法深刻理解建筑本身的。

不得不提的就是译文了,记得刚读了几页,我就被这种文字本身的优美打动了。翻译得如此优美,尤其是面对如此晦涩抽象的题材,足见译者的功力。我于是忍不住发了朋友圈,表扬译者。然而我的一位作者给我看了另一个版本的《茶之书》的译文,同样优美,似乎不输于本书。我们探讨的结果是谁的译文更好,似乎很难下结论。因为翻译虽是“二次创作”,是依托于原著,但本身仍有很大的创造空间。那么本文的翻译是不是“过头”了呢?会不会偏华丽了一些呢。这是我后来想的。因为有的句子我们可以想象英文就是非常简洁的,甚至很“直白”的。这真是我的苛求了。

如果说这本书有那么一丁点儿瑕疵,那么就是宣传语中所说的“每页都能够像精装书一样平摊”没有完全实现。个别页和前后页面多少有一些粘连,而这种工艺上的少许不足应该归因于技术上不能完全实现。作为书本身来说,这本书的工艺已经足够追求完美了。致敬并感谢编者、作者、译者。

推荐信息

  • 《一本正经的小妖精》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56

    《一本正经的小妖精》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本叫《一本正经的小妖精》。这本书的内容十分奇幻,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小妖精,所以她从来都不笑,也见不得别人笑,她的志向,是要把世界上所有的笑都收进大口袋,用绳子牢牢地绑起来。他到处去抢人家的笑,好多人的笑都被她关在了山洞。有一天,小

  • 《古典幽梦》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56

    《古典幽梦》读后感(施力予)《古典幽梦》的作者朱以撒先生以优美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世间许多美好却被人遗忘和忽略的事物,引起我们的深思,读来让人不禁沉浸在字里行间。整本书让我感慨最深的是第一单元返璞归真。生活在喧闹繁华都市中的我们,早已习惯了忙碌而快节奏的生活,似乎忘记了生命的本真,更多的是迷茫与困惑。

  •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57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咽喉的苦味,吃不到嘴的蜜糖。梦本来是痴人脑中的胡思乱行,它的本质像空气一样稀薄。它变幻莫测,就像一阵风,刚才还在向着冰雪的北方求爱。忽然发起恼来,一转身又到雨露的南方来了

  • 读《水浒传》有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57

    读《水浒传》有感王议可《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读了这本书后,我认为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它真实地描写了北宋时期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炉火纯青的社会历史画卷,说明造成农民权益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书中,奸臣当道、贪官横行的北宋,一百零八位好汉各有不同

  • 古典幽梦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57

    《古典幽梦》读后感(阎安)窗外的秋雨依旧,时而缠绵,时而高亢。我手捧一本书,嗅着那淡淡的墨香,被这四个字深深吸引了“古典幽梦”。“古典”乃传统之古典,“幽梦”在传统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于是,我跟着作者来到古典世界,寻梦一回。&ld

  • 西游记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57

    《西游记》读后感何墨涵“漫漫取经道路,远远十万八千里;齐心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是我看完《西游记》后对它的评论。《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这本书不管从悟空的神通广大,还是大雷音寺的庄严,都掩饰不住世

  • 《平凡的世界》等路遥作品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57

    《平凡的世界》等路遥作品读后感用生命去诠释“忍辱负重”第一次接触路遥的作品是在小时候农村的广播里,断断续续的信号时有时无地播放着《人生》,饥渴求知的我有一段没一段地听着,当然无法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的细节,只是心随着高加林或悲或喜,感受并汲取人生向善和向上的精神力量。《路遥全

  •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57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去世3年后写成的。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比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的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罗列他所得的名誉头衔,是一

  •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57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今天我闲的无聊,发现书架上有《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就读了起来。本文主要讲了在1969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寨子插队时见到曾经与日寇作战的最后一头战象已经50多岁的大象嘎羧作者与她成为了好朋友,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嘎羧突然很亢奋,她向昂笑人菠萝丁要回来一直废弃的象鞍让沈石溪

  • 《背影》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58

    《背影》读后感在这个寒假我读了《背影》,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写的,表达了父母对晚辈的爱。故事一开始父子处身于艰难的困境中,朱自清的祖母去世了,父亲也失了父父子俩一起办完丧事后,他们来到了南京,父亲要找工作,而朱自清要去北京念书,父亲就送他去浦口车站,朱自清的脑海里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