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变形记》读后感1000字

《变形记》读后感1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0:09:34

《变形记》读后感

“让我迟迟缓不过劲来的,是我没想到人和人之间可以疏离到这种程度,也许人始终拥抱的只有自己。”

初读,未解其味,后来,又实在走不出来,越想越是悲凉。写了一半,又放下,方至今日,稍有心安,遂提笔记录。

一个人变成了一只虫,荒诞的开始,让人觉得怪异,且这种怪异在此后的篇幅中一直延续,当发现自己变成一只虫后,主人公的淡定,当发现自己的家人变成虫后,家人的态度,没有去研究他变成虫的原因,没有去帮助他怎样变回来,只是在最自然性的害怕,拒绝,想着未来的生活怎么办?这样的怪异是以反抗常理进行的艺术刻画,初时觉得不解,后想来却觉得辛辣嘲讽无比。

身体的异化,带来的是生活的天翻地覆,随着主人公由人变成虫,他细心维护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崩塌,首先是工作,随后是他在这个家承担的责任的分摊,最后便是他在家中价值的消亡。对比最开始一家人的慌乱,焦急,最后释然的微笑、轻快的步伐让人难过至极。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人一出生,便应该以独立的人格在世间生存,疏离,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自己是一个悲观的怀疑主义者,对身边的一切人和事,在心底都保持着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和陌生人相处,也对人际关系产生害怕与厌恶。

上大学以后,我就开始十分避讳和别人接触,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想花更多的时间陪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更在于,自己心里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以及对处理人际关系的烦躁,我想我本就是一个对任何事漠然的人。但这种漠然,在面对高中,初中,家人时,却从不会显露出来,我好像有许多面孔,对不同的人说着不一样的话,用什么腔调,怎样的表情,都在交往中固定下来,尽管我知道我可能不是那样的,但依旧会如此,仅仅是因为习惯了那样的相处模式吗?何解?无解也。

但不管我是怎样的,对于家人却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家,是内心最温柔的地方,家人,则是我最想保护,最珍视的东西。而《变形记》却将这一切撕裂开来,告诉我,所谓的亲情其实也存在着相互利用的关系,当一个人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角色,由担负者变为负担者,即使是亲人,也会抛弃他。这于我,在情感上,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但细细想来,理论上来说,中国自古以来,也有“久病面前无孝子”和“养儿防老”的说法,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当真就“纯洁无暇”?不带丝毫目的性?例子上讲,身边,也确有为了不想给子女添负担,自己拖着病体,跳河自尽的老人,这些复杂的人性,该怎样用语言文字去记叙?

这样情感的不接受与理智上分析的结果,像粗大的藤蔓,深深缠绕着自己,无法呼吸,愚钝无果后,我甚至开始怀疑这些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文学,应该是激励人前进的呀。虽然人不可能一直保持着前行的姿态,但文学恰恰应该是当人感到困惑,迷茫,搭一把手,让其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负重而行。

但现在,阅读完此类作品后,我的心除了纠结,除了大片大片无理由的颓然,还有什么?这样的文学作品还有意义吗?《变形记》、《人间失格》、《局外人》,这些看完之后,都会让我深深怀疑人生,怀疑这个世界,但通常纠结之后,又不见踪影了,一面湖,泛起波澜后,终究也归于平静,在钱谷融先生的《论文学是人学》中,阐释了文学不仅仅应该将人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工具,更应该将其作为研究,描写的本身,即描写真正的人,我理解的,这个人,应该包括了人性,探讨复杂的人性,应该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像《变形记》这样,赤裸裸袒露人性的作品,到底应该怎样对待?是一看了之,还是内化于心,值得注意?我的心已经给不了我答案了,不管石子投下,激起的水花有多大,一圈一圈的波纹却终将消散,回归平常。也许《三体》说的是对的,时间才是衡量一切的单位。

推荐信息

  •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14

    《水浒传》读后感我花了很长很长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终于在断断续续之中把金评本的《水浒》看完了。为什么长大之后还要再看一次《水浒》,一是在看了很多对水浒的解读之后不希望自己被解读带了节奏,接受到一些断章取义的说法,所以想自己重新看一遍,把那些看到的解读中的东西对应起来;二是确实对金圣叹评本的水浒仰慕已

  • 《男生日记》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14

    《男生日记》读后感六(13班)杨陈娟《男生日记》这本书主要讲了六年级的男生吴缅精彩的暑假生活。他跟着军车穿越二郎山、康定城、塔公、野人海直至西藏。回到成都后,他和同学一起帮助同学宋立春筹集学费,同时还挽救了一场即将毁灭的婚姻。他帮助山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读了这本书后,我

  •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14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是当代世界教育家行列中极为引人注目的一位,他的工作岗位虽然普通无奇一位普通乡村学校的校长,但他的作为却超群出众,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成绩卓著。无论是他的《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还是《帕夫雷什中学》都是具体的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亲身经验。书中的一个个场景,一段段

  • 读《简爱》有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14

    读《简爱》有感故事一开始给我的印象并不深刻,如果有的话,也仅仅是小简爱的叛逆思维和个性鲜明;无疑,罗沃德的八年生活对她起到了一定塑造作用,没有了那种童年个性的菱角,不再执着于计较对错,优雅而淡定,谨慎而谦逊。从她选择走出罗沃德又可以看出,她不能忍受自我迷糊地度过,因而选择去见识和开辟新的生活,期望发

  • 《生活可以这样过》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14

    《生活可以这样过》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书《生活可以这样过》,作者是德国人亚历山大.冯.舍恩堡,翻译:王德峰王威华艺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我几乎是一口气阅读了所有篇章,深深地被作者的生活方式、生存艺术、健康理念、消费观念所感染,它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本书本身的价值,它带给人的是一种对幸福生活的理念和心态

  • 读《红楼梦》有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15

    读《红楼梦》有感一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写出了作者的辛苦与心酸,也表达出了知音难寻的无奈何苦闷。而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就是出自曹雪芹先生笔下的《红楼梦》。《红楼梦》是一个悲剧,它不仅是曹雪芹先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从而使一个繁荣的荣国府走向衰败。曹雪芹

  •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15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学校师淼淼暑假,认真拜读了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所写的一部专著《静悄悄的革命》。书中他对学校、教师、课程的深刻阐述,给了我震撼与反思。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起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

  • 《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15

    《四世同堂》读后感阅读一本书籍,就像是品一杯茶,沁人心脾,口中留存着淡淡的幽香;阅读一本书籍,就像是听一首音乐,曲调歌词,依旧在耳边萦绕;阅读一本书籍,就像是看一副美画,虽然只是短暂的瞬间,却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永恒的美丽。一本好的书籍,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想、滋润我们的心灵。前段时间我在

  • 《模仿犯》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15

    《模仿犯》读后感几个月里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模仿犯》三本书。我认为《模仿犯》的第二部比《恶意》更恶意(栗桥浩美对待高井和明)。由于作者是女性,在对人性描写的同时对于女性的社会地位也作出了思考。我能看出作者对于年轻女性处于劣势的忧思,对女性和妇女独立的鼓励,但是不足的是作者对像菟丝子一般完全依附于男人

  • 我与地坛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15

    《我与地坛》读后感1800060418陈秋秋人为何生而为人,却不是其他动物,这让我思考了很久很久。但当我读完史铁生先生写的《我与地坛》后,似乎懂了。人就是一种即使再逆境中也会拼命活的精彩的生物,这就是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史铁生先生在朝夕之间,从人间掉到了地狱,他也曾经对未来迷茫过,对人生失望过,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