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荆棘鸟》读后感

《荆棘鸟》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8:42:35

《荆棘鸟》读后感

长篇小说《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

考琳1937年6月1日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2015年1月29日逝世。是澳大利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自童年起,她便酷爱读书,对文学和历史兴趣浓厚。因理科成绩优异,读大学选择了医学专业。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如旅游业、图书馆、教书。曾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后来成为神经病理学家。她多才多艺,酷爱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荆棘鸟》(TheThornBirds)构思了四年,事先作了大量调查准备工作,出版以后一鸣惊人。她共创作了25部小说。其他重要作品有:著名的《特洛伊之歌》和《摩根的旅程》,一部传记,还有散文、杂文、音乐剧、历史小说等。《荆棘鸟》被文学界称为“澳大利亚的《飘》(乱世佳人)”,在欧美国家被誉为“继《飘》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是享誉世界的爱情与家世的小说名著。

她曾先后在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从事神经生理学研究、任教和定居。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写作。《荆棘鸟》问世一举成名以后,才走向专业文学创作。

1977年《荆棘鸟》在美国上市,立时跃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并创下连续59星期高居该榜前十名。且陆续在各国图书排行榜名列前茅。不仅在美国创下销售纪录,还迅速传遍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累计销量一千多万册。译林出版社以中文版权引进《荆棘鸟》后,该书在我国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几十年来连年重印,一直是畅销不衰。现在市面上流行着多种版本。

一、《荆棘鸟》故事梗概

梅吉(麦琪)一家住在新西兰,他们接到梅吉的姑母、父亲帕迪的姐姐玛丽从澳大利亚寄来的信。玛丽年事已高,准备让他们去澳洲继承遗产。梅吉一家踏上澳洲大陆来到德罗海达。梅吉立即引起拉尔夫神父的注意和怜爱。拉尔夫是爱尔兰人,被天主教会派到德罗海达担任教士。他是个高大俊美的男人,善良、温和、优雅、聪慧、有品位,大能却雄心勃勃,很想在教会中升职。但因没有背景,30多岁还是个普通教士。

梅吉一家与拉尔夫结下了亲密友谊。随着梅吉渐渐长大,她和拉尔夫的感情逐渐升温。拉尔夫成了她信赖的大哥,挚友与恋人。梅吉17岁时,富有的孤孀玛丽谢世。她的全部财产1300万英镑(1.3亿元RMB),本来立有遗嘱留给梅吉一家。但现在她改变主意,全部献给天主教会。并声称这是因拉尔夫神父的出色工作所致。

拉尔夫心中很矛盾:如果他将这不为人知的新遗嘱销毁,梅吉一家就可继承全部遗产,但他将因此丧失这个仅有的机会,永远没有晋升的希望。他若公布新遗嘱,必将受到教会重视并获得晋升,但梅吉一家的权利就被剥夺了。最后他向自己的野心投降,公布了遗嘱,离开德里海达离开了深爱的恋人梅吉。这是这出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梅吉一家搬入姑母居住的豪宅。但是,自此天灾人祸不断降临这个幸运也不幸的家!先是梅吉母亲最疼爱的长子弗兰克因意外变故被判终身监禁;爸爸帕迪在一次野外转移羊群时遭遇大风暴,而后闪电引起森林大火,吞噬了帕迪和羊群;她哥哥斯图尔特也被野猪的獠牙刺死。在这全家悲痛欲绝时,拉尔夫赶来,帮助埋藏死者又匆匆离去。他告诉梅吉非常爱她,但他俩永远不能结为夫妻。后来他升任大主教。梅吉家雇了卢克剪毛工,他相貌酷似拉尔夫,这使她心烦意乱,却又不由自主地接近他,想在他身上重新找回拉尔夫给她的温暖,并自以为爱上了卢克,嫁给了他。卢克并不爱梅吉,只为梅吉的钱,对她冷酷无情,他计划用她的钱和自己苦干得来的钱买个牧场。

拉尔夫又来到梅吉身边,他对她的感情始终不渝,火热的爱情时时让他痛苦不堪,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在梅吉之后也追随去麦特劳克岛,他俩一起渡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拉尔夫离开梅吉,去罗马担任更高职务。梅吉已怀上他的孩子。梅吉决定离开卢克,离婚后与母亲住在一起。她生下拉尔夫的孩子戴恩。

梅吉的女儿朱丝婷和儿子戴恩长大了。朱丝婷我行我素。梅吉从戴恩身上看到了拉尔夫的身影。二战爆发,拉尔夫晋升为红衣主教,他在战争中运用宗教影响力,经几方斡旋保全了罗马免遭战争蹂躏,受到人们的盛赞爱戴。但在心灵深处,梅吉一直是他的最爱。朱丝婷长大后当了演员,嫁给德国一位内阁部长。

梅吉决定不告诉拉尔夫戴恩是他儿子。戴恩提出要当教士,这对梅吉来说是个沉重打击,她思虑再三把戴恩送到罗马神学院,让拉尔夫照顾他。她写给拉尔夫的信中说:“我偷了什么,就还回来什么。”但是,拉尔夫仍然不明白个中原委。他和戴恩相处融洽默契水乳交融,好得像一个人!这当然是血缘关系的遗传原因。虽然父子俩都不知情对方是谁!梅吉沉浸于父子二人的至深亲情中。

在一次偶然途中游泳中,戴恩舍身搭救两个陌生的遇险女泳者时,心脏痉挛发作溺死海里。梅吉要求拉尔夫动用他的权力把戴恩的尸体找回来。拉尔夫想拒绝,因为有困难,于是梅吉告诉他,戴恩是他儿子。拉尔夫悲痛万分,一头栽倒于地昏厥过去。给戴恩做完弥撒后,他在无限悲伤与悔恨中逝世。

二、重点分析、评论全书

先看一下该书的目录:【正下方是,本文作者的注释

第一部19151917梅吉【女一号(有译:麦琪)(全书的中心人物

第二部19211928拉尔夫【男一号(神父,戴恩的父亲,梅吉的恋人。

第三部19291932帕迪【梅吉的父亲

第四部19331938卢克【梅吉的丈夫

第五部19381953菲奥娜【梅吉的母亲

第六部19541965戴恩【梅吉与恋人拉尔夫的儿子

第七部19651969朱丝婷【梅吉与丈夫卢克的女儿

全书分为七部。从这个目录,便可大致窥见全书的结构布局,新颖独特而有个性特色。各章分别以先后出场的七个人物的名字来命名标题,他们各为本章的中心人物,以该人物为主要内容线索,展开本章的故事书写,同时兼顾此人与前面已经出场的各有关人物的关联与时间、故事、细节。这些人物的先后出场,也是按时间顺序,便展开了全书的时间轴,拉开了整个一个时代,牵出了其中的各大事件,如一战、二战、经济大萧条时期等,作为此书的总体时代背景。所有这些,最后合一组成这部近60万字的巨著、伟大的爱情与命运的凄惨的悲歌。

但是,全书是以拉尔夫与梅吉的爱情与悲剧贯穿、连接,这两个人物才是纵贯全书的领衔主演、男女一号。

这也许是唯一可与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的爱情故事。窃以为,也是史上最动人、最凄美、最疼痛的爱情悲剧。

该书特别感人,是因为男女一号真挚滚烫的爱情,以及二人及其儿子戴恩的各有关方面的动人魅力、独特的个性、人性之美与人格的光芒。三个人各具特色,又都是那么纯洁、善良、友好、温和、多情、美丽而高尚。

本书特别悲惨,令人寸断肝肠悲痛欲绝,不仅是因为两个有最真至纯爱情的恋人不能喜结连理,更是因为拉尔夫父子的悲惨离世,梅吉有爱无家及凄惨的命运,以及梅吉的母亲与她相似的有爱无缘无份的苦难一生!

戴恩是一个温文尔雅、外貌俊美的少年,他将所有的爱献给了上帝,可以说他是拉尔夫神父的理想“化身”。他与父亲一样优秀。感觉简直就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精英,那么美好甚至完美,从他身上几乎找不出缺点。简直就是上帝的儿子,现在,天父(上帝)把他招回去了!他这样的小说人物,实在是令人爱戴与神往,他的热情、爱心与善良,他的纯粹、他的圣洁,真的是叫人无比感动、无比热爱!

就连这父子俩男人,都得到我这个男性读者百般地喜爱。更不必说,具无限魅力的女主角,更是赢得了我的万般崇敬!

本书着力书写了祖孙三代三个女人的生活、爱情与婚姻。三个女人,有不同的性格,但都是敢于与世俗、命运不懈抗争的女人,演绎出三条不同的人生轨迹,同时有某些局部的相似或相近,具体又各各不同。

有人认为:考琳•麦卡洛“将人生全部的方方面面都浓缩进了这本杰作里。”应该说是不无道理的。

从中不难看出,作家本人倾注于每个重要人物身上的无限深情与博大甚而无穷的爱!因为,所有7个重要人物,都是那么令人喜爱!实在是很难得!

考琳的文学创作范围很广。既有为她赢得世界声誉的《荆棘鸟》那样的家世、爱情小说,也有《密萨龙基的淑女们》那样的言情小说,《第三个千年的纲领》那样的理念小说;也有使她在史学、学术界获得崇高声誉的《罗马主人》(有译:罗马之主)那样的历史小说,因此她又被看作是历史学家。

该书与《教父》同为“美国10大畅销书”,并迅速风靡全球,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续剧,是上世纪80年代最佳畅销书之一,一直有许多读者请求作者为之作续。如今,续篇早已问世。时至今日,《荆棘鸟》的魅力依然不减,无论是电视剧、小说原作,仍在打动亿万读者、观众的心。1983年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斩获六项艾美大奖。

作者的开卷语写到:在南半球有一种鸟,它的歌声比世界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美好动听,但它只有找到一种荆棘树,让荆棘刺进自己的肉体,才能够歌唱。它被锋利的荆棘刺得血流不止,开始了让所有会歌唱的鸟自惭形秽的歌唱,让一向自比歌王的云雀和夜莺,在它的歌声面前也黯然失色……

从某种意义说,书中7部分所对应的7个主要/重要人物,都是一只各有特点的“荆棘鸟”。他们都在自己的生命轨道上,辛苦地、勤勉地劳动着、生活着、坚持着、挣扎着;用一生的时间,辛勤付出;用血和泪,谱写出、歌唱着一曲沉重而隽永的生命之歌、命运之歌或爱情之歌;每个人都不容易、都不轻松;每个人都是有苦有乐,苦大于乐。

这也许就是:作家考琳,对悲惨世界、对可怜又可悲的人类,对人生、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吧!

这是本书的象征意味,是哲学意义上的描摹、体悟、提炼与概括。

从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社会中的荆棘鸟!

每个人,都在人生的炼狱里,辛辛苦苦地活着、走着、看着、唱着,用艰辛的跋涉,用沙哑的歌喉,用尽卑微的一生!

推荐信息

  • 《青铜葵花》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6

    《青铜葵花》读后感著名作家曹文轩老师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曾获2005年十大好书奖、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以及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优秀儿童文学奖。小说讲述了一个命运曲折的七岁女孩儿葵花,与陌路相逢的哑巴哥哥青铜一家的故事。文章将青铜与葵花情逾骨肉的那种手足情描写到了极致,读完让人

  • 文学巨匠,改革先锋——路遥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6

    文学巨匠,改革先锋路遥十八岁生日当晚,我无意间翻阅《收获》。看到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如同吸铁石般将咱吸引,30万字小说,6钟头一口气读完,忘记吃饭,让我感受到何为废寝忘食。人过中年,慢慢懂得。也许路遥就是在那个年代渡过苦难的童年,他奋斗过,在无耐生活中徘徊过,尤其是小说中描写的人物,也雷同自己的

  • 《生命册》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6

    《生命册》读书笔记长篇小说《生命册》是河南作家李佩甫《平原三部曲》最后一部,也是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出版社的宣传册页上说它是“一部背负土地的知识分子心灵史”。小说扉页上引用了泰戈尔的诗句:“旅客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边到处漂流,最

  • 《真正的勇气》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6

    《真正的勇气》读后感一《真正的勇气》是作者澳大利亚美少女杰西卡•沃森的带有自传性质的书。她生于1993年,要是写她16岁时,独自一人驾驶无动力帆船,随风漂流不靠岸,没有任何帮助、成功地进行环球航海旅行探险的传奇经历。此书,大致可谓她的传记,不是很完全的传记。主要是本次的环球航海的过程、日常

  • 《家》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6

    《家》读后感巴金的《家》中若干章节读来让人感到难以下咽,许多对话,太急于表达思想,而失去口语的活气和韵味;发表《家》时,巴金还对文学蒙昧无知:我写小说从来没有思考过创作方法、表现手法和技巧等等问题;文学是什么?我不知道,而且我始终就不曾想知道……《家》一书写的是中国社会剧

  • 《傅雷家书》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7

    《傅雷家书》读后感自从读了《傅雷家书》后,我耳边似乎常常能够听到傅雷在书中描述过的音乐的声音,我的脑中似乎能够常常悟到傅雷所描述的人生的大道理,我的眼前似乎也能够常常浮现傅雷的儿子傅聪在当时的境况。《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要找也是一部充满着父亲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艺术

  • 红岩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7

    红岩读后感听着窗外的雨声,我缓缓的打开了书,用手指夹起其中一页翻了过去,开始走向那不朽的红岩。我看到要蓝色旗袍的江姐手里拿着铁笔在钢板上刻字,一笔一划,写她对党的热爱,把自己的感情注入了那支笔。即使手上早已磨出厚厚地茧也无法改办她的想法。一眨眼,又看到特务刚将她抓到时对她用刑的情景。哪怕毁去了她那双

  •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7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读后感终于还是被:“嗯,还是写下来吧”这样的一份冲动逼到到了电脑前,开始写下记录自己人生的第一笔。为什么要开始纪录自己呢,因为生而为人,总有很多的想法和感悟,如果依赖于外界的听众或者受众,恐怕既不能很好地被理解,也无法很完整的坦然的表达自己。而这纪录,也

  •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7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只要你拥有想象力,你就永远不会枯萎。题记每当我翻开《绿山墙的安妮》的书页,我的心灵就会被吸进书里。这本书我虽然早就读过好多遍了,但是还读不够,每到晚上我还是禁不住会拿出来读,真是百看不厌!我都戏称这本书,叫“魔书”。住在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阴差阳错的收养

  • 刘慈欣《乡村教师》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7

    刘慈欣《乡村教师》读后感2019年春节有两部贺岁片都改编自刘慈欣的作品,原著同名电影《流浪地球》更是成为继《战狼2》后的又一部现象级大片。电影没有去看,抱着对原著的一些好奇,找了这两个中短篇来看。《流浪地球》架构宏大,但除了一反“逃离”的套路,独创了“转移&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