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流浪地球》读后感500字

《流浪地球》读后感5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6:40:22

《流浪地球》读后感

715庄松涛

这周,我读完了刘慈欣的一本科幻小说《流浪地球》。

早在三周前,我便在鲍仙的几次推荐下,去到电影院看完了同名电影《流浪地球》,其中的一句话“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令我印象颇为深刻,也提醒了广大司机们要规范行车才能安全回家过年。

小说的背景,是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电影中的结尾,是刘培强中校引爆空间站点燃木星,牺牲自己成功利用木星引力将地球推出太阳系,向4.2光年之外的比邻星进发。而小说中的结尾则是截然不同,地球人分成了两派,“地球派”与“飞船派”,“地球派”主张将地球推出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而“飞船派”则主张放弃地球,利用飞船将人类移居到别的星球。两派打得不可开交,但最后“飞船派”却是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地球派”,关闭了所有的行星发动机,就在处死最后的5000名“地球派”的时候,太阳终于发生了氦闪,这时,已经晚了……

“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这是影片中人工智能莫斯的最后一句话,也体现了人类是一种理性与不理性并存的矛盾体。这也侧面写出了这时的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能独立思考的地步了。

记得我是在一本科学类的报刊上第一次看到了《流浪地球》的文章,当时就引燃了我对科学幻想的兴趣,而报刊上只有短短的几篇,而刚好从下一期开始我就没有订了,我恨不得将作者刘慈欣给“抓”到我的面前,给我当面讲后续的故事。慢慢的,我都忘记了这一本书,直到今年,同名电影《流浪地球》一上映,我便想去看看,当拿出鲍仙发的那条推荐的消息,父母才答应。

这本书的作者刘慈欣简直把科幻描写得神乎其神,他把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宇宙紧紧相接在了一起,表面上看起来不足为奇,可慢慢的品尝,才能尝出真正的味道。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到科幻原来由许多不同形式。如塑造写地球上不可出现的人或生命体,如通过写我们的生活联系到不可思议的事……它让我认识到了真正的科幻,也让我对科幻又一次燃起了浓厚的兴趣!

推荐信息

  • 煮书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2

    《煮书》读后感优选作文12班李欣洋13岁汉语文学,聚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华,到了今天,在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学会煮书。“煮书”是什么,就是把书放在锅里煮熟吗?不是的,“煮书”是指要把书读明白,读透,这就是“煮书”。用老师的话来说

  •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2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最近这段时间我总是在读作者陶继新老师写的书名叫《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捧着此书,感觉很奇妙,初读时,兴奋无比,感觉

  • 《唐吉诃德》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2

    《唐吉诃德》读后感初看《堂吉诃德》,我认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公神经质的“勇敢精神”在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越发看不起他。但是细细品味,又觉得书中蕴涵了一种道理,人们的最基本的本质就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不顾一切地去实现它。在实现的过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儿似

  • 《教育漫话》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3

    《教育漫话》读后感朱璐瑶好久没有读过教育经典了,偶然间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发现了这么一本尘封已久的经典名著,于是就借来也只是粗略的阅读,不过或多或少也能领悟书中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感受。这是一本字数不多语言不是华丽,封面也不花哨的小册子,名叫《教育漫话》。它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按作者约翰、洛克

  • 《老妈变同学》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3

    《老妈变同学》读后感陈铄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十分有趣又使我受益匪浅的书,,它如一堆石头里的一颗宝石一样一下子吸引了我,让我爱不释手,它就是奇幻阿姨李岫青写的《老妈变同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个叫李奔奔的小男孩.他又贪玩又淘气,是一个让老师头大的学生,但偏偏又有一个一丝不苟又注重成绩的老妈。为了让李奔

  • 《童年》读书笔记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3

    《童年》读书笔记六(4)班田晨颐童年对我们来说是最美好的时光,无忧无虑。可是高尔基不同,他的童年是悲惨、艰苦的。正是这些困难磨炼了他,他才能有今天的成就。他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反映了19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艰苦的生活状况,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的黑暗与罪恶。主人公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

  •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3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五三班阮恩泽周末我在妈妈的推荐下读了《特别狠心特别爱》这本书,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这本书作者沙拉是一位在中国生活过的犹太母亲,她先讲述了自己在中国做直升机妈妈教育孩子的失败,她的三个孩子都十几岁了,居然连吃饭帮忙端菜收拾都不知道,让妈妈很辛苦。到以色列自己的国家后,经过邻居大

  • 《幻夜》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3

    《幻夜》读后感出于对《白夜行》的痴迷,读了这本号称姊妹篇的《幻夜》,只想说,这个凑出来的小说的感觉并不是特别好,除了“最毒妇人心”,还有对于结尾的出乎意料,那这个小说是想衬托男主对女主的痴爱呢,还是想表达女主对于掌控男人的本事。读完之后,还不如重新刷读一遍《白夜行》的感觉良好

  • 《青铜葵花》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3

    《青铜葵花》读后感书有千万本,但真正能给人启迪的能有多少?可我认为,《青铜葵花》这本书是一部真正的著作。《青铜葵花》讲的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到她的城市。

  • 《做了父亲》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23

    《做了父亲》读后感读叶圣陶先生的这篇《做了父亲》,虽然我没有子女,但也深有感悟。从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中,不难看出,叶圣陶先生认为孩子不是家长的所有物,而对于有无儿女也不是社会评判的准则,也不应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总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这样的结果往往不了了之,草草收场。《做了父亲》不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