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陶行知作品》有感1000字

读《陶行知作品》有感1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7:29:34

读《陶行知作品》有感

心养小学:常青

近日,拜读了教育名家陶行知老先生的作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身为一个有着十几年教育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我再次感受到教师身上应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从外院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自认为懂点教育的老教师,自己不敢说自己真会教育,真懂教育,曾经也曾牢骚满腹,也曾想过放弃,还好骨子里还是热爱教育的。分析个中缘由完全是对教育的内涵了解过于肤浅,自己不够耐心所致。

《陶行知教育名著》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

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

教师对学生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爱满教育,爱满生活教育,这是我读《陶行知教育名著》的最大体会。

推荐信息

  • 读《内伤》有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49

    读《内伤》有感手捧万和先生的著作《内伤》,那是整个民族的颤动。这不仅是一部家族史小说,更是一部民族史小说。这是整个民族的兴衰史,民族的内伤,人性的悲歌,爱情的绝唱!掩卷长思,深受震撼,其宏大主题、深邃的内涵、老道的笔法,以及跌宕起伏、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浓郁的湘南风情,决定了这是一部可以屹立于文学之

  • 读《朱子治家格言》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49

    读《朱子治家格言》有感《朱子治家格言》是一篇家庭道德教育的典范之作,劝我们要勤俭治家,邻里和睦,重视教育,与人为善,读圣贤书,守分安命……。读后感觉内容十分的丰富、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文中从作息、饮食、作客、用具、交友等诸多方面,把勤俭、尊卑、宽容、孝道、顺时听天等理念蕴

  • 读《做自己想做的人》有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50

    读《做自己想做的人》有感《做自己想做的人》这本书是我17岁时买的,尽管书上有许多标记,但时隔18年,实在是回想不出当时的自己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思维读的这本书。现在再读本书,“做自己想做的人”这七个字对我的触动还是挺大的,特别是书中对成功的定义实现自己有意义的既定目标。其实,人

  • 读城南旧事有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50

    读《城南旧事》有感回忆就像风筝,虽然线的这头还在手中,但线的那头却早已远去了。可是,毕竟牵着,那些曾经的回忆又怎能忘却呢。英子,《城南旧事》的小主角。序幕拉开,可爱的小英子歪着脑袋,眨着漆黑的大眼睛,学骆驼吃草。我们的孩童时期,也是这样的呀。小时妈妈带我去动物园,天真的学着老虎吼叫,学着树獭慢吞吞地

  • 《稻草人》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50

    《稻草人》读后感孙睿智读完这本书,我心里非常激动,稻草人是多么善良啊!如果稻草人会动的话,就不会发生怎么多悲剧了。全国人都像稻草人一样善良,那我们国家就没有贫穷人民了。很快就能过上小康生活。就像汶川地震一样,全国各地都是有钱捐钱,有物捐物。我坚信,我们国家一定能更加强大、发达!

  • 读《稻草人》有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50

    读《稻草人》有感葛欣悦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为了扑灭主人的仇敌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伤心极了;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

  •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50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蔡欣雨自从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后,我觉得我改变了不少。《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鲍雷伊和汉修先生的信件和鲍雷伊的日记,记录鲍雷伊从一开始短短的信件到最后一两页时的进步。通过信件,他不仅学会了如何面对悲惨的生活,还练就了一手好手笔,坚定了他要成为名作家的信心

  • 《藏獒》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50

    《藏獒》读后感这是我写的第二篇读后感了,闲着没事写下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看法,也可能是想养成个写读后感的习惯吧!《藏獒》一共三部,讲的都是作者笔下的父亲在青藏高原上的西结古草原和藏獒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感人落泪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和《狼图腾》差不多一个时期。这部作品和《狼图腾》的叙事结构有很大差异,《狼图

  • 道德经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50

    道德经读后感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爱无偏私,亦有不济;名虽美甚,伪亦必生。仁德之厚,行义之正,礼敬之清,皆载之以道。弃其本而适其末,虽盛其美,必有患忧,岂足处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天下之至柔驰

  • 《气质论》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51

    《气质论》读后感《气质论》中的桑德拉天生不容易照顾,入园,入一年级,入初中,反应都很激烈,幸亏桑德拉的父亲是位发展心理学家,判定桑德拉属于“棘手型气质”,然后应付自如。桑达拉的父亲还知道自己这种“棘手型气质”孩子在高兴时很热忱,充满了活力。在教育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