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钢的琴》读后感1200字

《钢的琴》读后感12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4:52:27

《钢的琴》读后感

申平的微型小说《钢的琴》刊发于2018年4月的《小说选刊》,反复阅读,爱不释手,觉得是写精准扶贫中难得一见的好文章。小说的梗概是这样:贫困户吴更里有一架精美的钢琴,他宁可贫穷,得不到政府名正言顺的帮助,也不愿意卖掉这钢琴。这样做既是为了纪念父亲,更是为了留给儿子、孙子。他坚信,未来自己的家里会出一个钢琴家。

《钢的琴》短小精悍,全文不到1900字,但是情节跌宕起伏,尺水波澜。开篇写到,扶贫工作组进驻村子第二天就发现,村里最困难的一户人家吴更里,上有老母,下有病妻,还有一双上学的儿女,生计全靠他种地打短工维持。不扶他一把力,靠他的努力,很难摆脱贫困。精准扶贫扶就是要扶这种对象,可他竟然长期没有被列入扶贫对象。小说开头制造悬念,扶贫有何猫腻?村干部会受到何种处罚?读者不禁心生疑惑。情节继续发展,村支书抛出实情,吴更里家里有一架价值几十万的钢琴。情节舒缓下来,没有列入扶贫对象,事出有因。干部的话是真的吗?眼见为实,的确如此:这间房里什么杂物都没放,就在屋中央摆了那架钢琴。它一尘不染,气势非凡地雄踞在那里,霎时使这间土屋蓬荜生辉。行文至此,又再生悬念,贫穷的家里哪来钢琴?偷来的?抢来的?以不合法手段得到的?所以村民反对允将吴更里一家评为扶贫户。扶贫工作队的入户走访,吴更里道出实情,父亲曾经承包工程,挣了钱给他买钢琴,但是后来工程拿不到钱,死了人,父亲最后跳楼了,吴更里家陷入了贫困。此时感觉小说谜底揭开,按照一般人的思维,卖琴致富,水到渠成。但是高潮再起,卖钢琴的建议遭到拒绝,因为吴更里说:“人活着,除了钱,总得还要为点啥吧?”这样的回答,无疑让人震撼。小说的结尾,“我”梦见了吴更里在钢琴演奏会上精彩演奏……内容由实转虚,如同一首荡气回肠的乐曲,结尾轻缓优美,余音绕梁,留给读者深深的思索。

《钢的琴》中主人公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准确再现了新时代的农民形象,除了寻求物质的发展,更有精神文明的追求,即使遇到困难,遭遇挫折,梦想依旧在。借用余秋雨的话说,“这是一个高贵的家庭”。改革开放至今四十年,广袤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山也不是那座山,梁也不是那道梁,房也不是原来的房,人也不是原来的人。从精神到物质,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吴更里的父亲作为包工头,挣了钱,给儿子买钢琴,他就有了高雅的追求精神。虽然他失败了,自杀了,让年仅10岁的吴更里挑起了家庭重担,二十年过去,依旧无法摆脱贫困,当然成为钢琴家的梦想破灭了,但追求精神文明的种子在吴更里的心里扎了根,发了芽。可惜吴更里钢琴梦无法实现,儿子也不是弹琴的料,但是吴更里像新时代的愚公。他说:“我就想,将来我还会有孙子呀,孙子也会有儿子呀。我就不信,我家里就出不了一个钢琴家。”作品成功刻画了一个有志气、有追求、稍显执拗的新时代的农民吴更里,让我们刮目相看的新农民形象。其实,你去甘肃农村看看,许多因学致贫的家庭,哪一个大学生的背后,不是挺立着砸锅卖铁也要供给孩子上大学二得农民父母?面对他们,我们无不肃然起敬。

小说在看似不经意的叙述中,其实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从吴更里父亲作包工头赚钱买钢琴到老板跑路他赔光自杀,一直到吴更里所处的时代的大战役精准扶贫,两代人的经历,恰好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民奋斗的历程及其艰辛。成功,失败,奋斗,不忘初心,过上美好生活!特别是给孩子买钢琴这个中心事件,让我们想起了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许多家庭,经济拮据,但都勒紧裤带给孩子买钢琴。昂贵的辅导费,考级时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长的考级队伍,焦虑的家长,恨琴的孩子,无数个期待孩子成为第二个郎朗的家庭……但我们的钢琴梦从未破灭。

一篇好小说,主旨更是耐人寻味。吴更里的那句话,“人活着,除了钱,总得还要为点啥吧?”让每一个人都在思索,走进新时代,大部分人早已摆脱了贫困,我们活着还要为点啥?你为的是啥?我为的又是啥?一个个新的追求目标,就是我们的梦想啊!没有梦想的人,是浑浑噩噩的;而没有梦想的民族,是迷惘的。有了梦想,即使像吴更里暂时贫困,但我们生活有奔头,思想有寄托。

小说中吴更里目光灼灼,口气坚决,咬铁嚼钢,我们坚信,这个质地比钢铁还硬的汉子,一定能摆脱贫困,我们也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

推荐信息

  • 《金瓶梅》读后感之李瓶儿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3

    《金瓶梅》读后感之李瓶儿《金瓶梅》中的李瓶儿是个标准的古典美人,她是《金瓶梅》中与西门庆、潘金莲并列的一个丰满而生动的艺术形象。著书人对她的塑造刻画,更体现出超凡的艺术功力。她出生时贺喜者送了一对鱼形瓶儿来,故得此名。一李瓶儿是个曾经沧海的女人,她在短暂的一生经历了五个男人。在其十七岁上作了北京大名

  • 《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3

    《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在《幸福教育的样子》一书中,有一篇是关于“乐学教育”的文章,读后,真是受益匪浅。我们常说,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孩子那甜甜的笑声。是的,孩子应该是最天真的,处于无邪的年龄,少年应该不知愁滋味。但在现在如今的校园里,书声琅琅处处闻,阵阵笑声却难露面。学习

  •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3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这个寒假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科学的旅程》这本书。这本书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又厚又重,我想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本书里也不知藏了多少答案在里面,让急于知晓的我一头就扎了进去。书中说:科学的历史是一部由“正确”与“错误”共同

  • 小王子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4

    《小王子》读后感假期里,我阅读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小王子》。故事叙述者是个飞行员,他在故事一开始就告诉读者,他在大人的世界里找不到一个说话投机的人,因为大人都太现实了。飞行员讲了六年前,他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的故事。神秘的小王子来自于另一个星球,飞行员讲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小

  • 《方与圆》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4

    《方与圆》读后感陈小薇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方与圆》所阐述的理念,使人懂得如何去与人相处;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懂得用什么心态去对待胜利和失败;懂得如何去学习……,等等,总之,看了这本书,可以使人

  •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4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李嘉讯居里夫人是父母五个孩子最小的一位,但是她出生后,她的母亲已经感染了结核病,她从少没有得到母女那种亲呢行为,哪怕是一个拥抱,她的母亲亲切地叫她玛妮雅。当她四岁的时候,她的智商就过人了,她能流利跟着读姐姐书本的内容,但是他的父母不想过早开发她的智力,她想看书时,是用别的事情去代

  • 傅雷家书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4

    《傅雷家书》读后感初二29付洺昕一封封简单的书信,一篇篇朴实的祝贺,一句句良情热切的话语。是国内著名翻译家傅雷对他的儿子,朋友的真切祝福,是对他人的深切问候,无时不刻体现着不同,体现着独特。与儿子傅聪的对话,表现出一位饱含文学艺术色彩的父亲对儿子最真切的爱,每一封问候信不长不短,浓缩精华,将他与儿子

  • 《青铜葵花》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4

    《青铜葵花》读后感黎焕月每当我阅读一部新书,欣赏一段新的句字,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便是如此,带给我启发,给我动力,使我努力向前!《青铜葵花》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青铜的男孩和一个名叫葵花的女孩,在许多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兄妹,携手共度了一段艰苦的岁月,结局又必须得分离的动人故

  • 兔子坡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4

    《兔子坡》读后感寒假,妈妈给我买了本书叫《兔子坡》。我不得不承认,罗伯特罗素笔下写的小动物真是可爱!特别是小兔子乔奇他老爹老妈啊,阿那达斯叔公,还有他的朋友田鼠威利土拔鼠波奇,无不活灵活现。我甚至可以从那些图画里看到他们生动有趣的表情,时而忧伤,时而快乐。我印象最深刻是小乔奇的歌:“新人

  •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04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寒假里我读了最喜欢的一本书《三毛流浪记》。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三毛的小孩,他原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可是日本鬼子把他的爸爸、妈妈杀死了。爷爷和奶奶带着他一边逃难一边卖旧衣服、旧靴子维持生活。可是没过多久被鬼子发现了,又杀死了他的爷爷和奶奶。三毛变成了孤儿,四处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