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1600字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16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9:35:08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书上讲,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

据资料介绍,这本书介绍到中国,也感动了中国。为此,学期初,学校免费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

回顾中国教育界,你可曾发现有中国的“56号教室”,有中国的“雷夫”,中国的土壤可以产生这样的教室和老师吗?这是一位教师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可以复制吗?如果可以,我们该如何做;如果不可以,我们又可能从这位教师身上学些什么呢?

说一说读后的感受,这是学校发这本书时布置的一项作业。想来在教育界,我也工作25年了。我断断续续、读了后面忘了前面地读完这本书,说实话,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普通教师,没有太多的感动,有的只是一些感慨。下面零碎地谈谈:

从雷夫身上,我读到了一种情怀,一种对教育的执著。“做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记得,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学校一直用这样的思想教育我们。只是,到了工作岗位,真能践行的,寥寥无几,而“雷夫”做到了。在他从教的生涯中,无论是对教学的钻研,还是教育的投入,围绕自己确立的目标,他把许多事情做到了极致。在这方面,他付出了太多,这当中,除了教育的智慧,更多的是时间和精力、坚韧。为了心中的理想,他动用了自己所能动用的一切。从书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除了家庭,剩下的便是教育了。这样的投入,当下有几个老师想做,能做?

学生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老师教育也需要良好的环境。从书中文字来看,雷夫所面对的教育教学环境,他自已也不甚满意,甚至还颇多微词。不过,面对上层教育行政部门有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他敢于反抗,善于变通,并且能够站在更高处,通过实践完美超越。一如当下,有些优秀的老师,面对社会对“分数”的要求,在完成“分数”指标的情况下,仍能披荆斩棘,走出一条自己的“理想教育”之路。从这一点上讲,这也是当下教育行政部门、家长,这所以推崇这位教师、感动于他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需要老师付出怎样的智慧和心力。从这方面讲,他需要教育者不仅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还要有敢于抗争的勇气。这,对一般老师而言,能做到么?

56号教室是一间普通的教室,可它是雷夫老师的“独立王国”,似乎像他耕种的“自留地”。雷夫是这片天地中,二三十位学生的“教主”。他有着当下中国一线老师没有的“自主权”。在学科教学上,他不但教语文,还教数学、体育、音乐等;在时空上,从早到晚,一般都是他一人在调控班级的教育教学;在不违美国教育法规的情况下,他可以自主地带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能够“巧妙”地筹集班级经费“武装”并积累属于自己的教学资源(私人教育财产)。所谓“权大责大”,老师教育空间大,其所创造的业绩也就可能大。

反观我们的老师,你有这样的“土地”么?在教育教学中,你有多大的自主权?就说所谓的“教学五认真”,如果雷夫同志也像我们一样接受这么多的检查,他如何来创编自己的教材,如何能设置属于自己的课程?他让学生每天提前到校上数学思维课(实际上就是“奥数”),中国的老师敢吗?他留学生每天放学后排练“莎剧”,中国的老师能吗?仅仅是“无偿”、有才能,就能实施了吗?你有满腔的教育情怀,你可有“安全”的教育空间?

为此,雷夫的教育情怀令人钦佩,他的教育格局却不能模仿。不过,这本书对一线老师而言,从“技”的角度看,还是有许多借鉴之处的:比如如何组建设班集体,如何有层次地德育,如何指导学生“真正”地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如何应试,如何让德育、运动、生活、课内课外、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不仅是教育界,任何一个行业,有理想情怀、甚至有高超的专业技能的人常常并不少见,可是像雷夫这样,能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的人并不多。从某种程度上说,雷夫是个“圣人”或是一个“痴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教育界大多数“普通老师”而言,雷夫是用来学习、模仿或者说是膜拜的。我们可以学习雷夫,但难以成为“雷夫”。当然,我们没必要“自卑”,我们也有“中国特色”的雷夫。在世的、不在世的,我可以提出一串来:于永正、李吉林、钱梦龙、于漪、魏书生、余映潮、李镇西、王开东、王君、吴非、朱永新……

在此,我还想说一说雷夫先生的人生信念。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样局长,就有什么样的校长;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话,不是美化或丑化一些人,强加或推卸一些责任,我想说的是,在“为事”上,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有“雷夫”,就有“56号教室”,在这片他营造的天地里,到处都是“雷夫”的影子。雷夫在书中并没有标榜自己,但从他建设的“56号教室”这个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品格、信念。

在班集体中,他所营造的“重品格、讲勤勉、推崇谦逊,讲求无条件地相互扶持”氛围后面,是他人际交往“六个阶段”的理念: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处罚才去做。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

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们最景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

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行走。能够帮助孩子们对周围的人产生同情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他的行为不是取决于恐惧、取悦他人,或是规则;他已经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

如果这六个阶段有序列的话,我想问问读者,你处在哪个阶段?你有自己奉行不悖的原则么?你相信规则,相信善良道义的力量么?相信头顶有“神灵”么?你会在没人的时候“默默捡起一张废纸”,在没人监督时拒绝“唾手可得”的欲望否?“你”是谁,如果相信“言传身教”的力量,是什么在支撑着你的“言、身”?

教育,始终伴随着自修。雷夫说:我拒绝回到过去那种“我说你照做”的层次,我也不会骗自己去相信学生对我的景仰是一种成就。这是一种工作境界,也是他生活的态度。

试问:“我”处在哪个层次?(寸言20181227)

推荐信息

  •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0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王子睿84班今天,当我翻开一本已经读完的海伦·凯勒写的一本带给人眼泪,带给人欢笑,也带给启迪的书,没错,那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海伦一岁的时候,一场高烧让海伦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成了一位聋哑人。于是他沉浸在黑暗的世界里,后来她遇上

  • 伟大的历程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0

    伟大的历程读后感孙雍信:“一年改变小于想象,五年改变不敢想象,十年改变无法想象”,这是40年的演变惊叹。在这创世纪般的大历史里,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观光客。在改革的浪潮中,我曾经是一个受益者,但现在我还是一个亲历者。徐璟轩:中华民族是一个大融合的民族,中国的发展虽然迅猛,带来的

  • 读《红楼梦》有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0

    读《红楼梦》有感王梓悦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它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红楼梦》中,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那你有没有真正了解过?别小看它们,里边可有大文章呢!我曾经问一些同学觉得贾宝玉这个人怎么样。有人说轻浮,有人说呆子,还有人竟说不是好东西,我一点也不赞成。贾宝玉虽然整日和

  • 读《西游记》有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0

    读《西游记》有感伍思璇说起《西游记》,大家应该不陌生吧?故事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经,最后修炼成正果。当我看完这一本书以后,深有感触。故事中的“孙行者”会筋斗云,而且一翻就有一万八千里。那么,“孙行者”又为什么不载着他的师傅直接飞向取经之地呢?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6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1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海,是深不可测的。海底,很少有人去过。有人说,海底有两万里。为什么呢?因为,曾经有一个神秘的人探索过海底的每一个地方。他触摸过海底坚硬的岩石,研究过海底的每一种鱼类。他也曾经漫步过海底平原,在海底森林中打过猎,在海底珊瑚王国中散步。他就是“鹦鹉螺”号的舰长

  • 读小王子有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1

    读《小王子》有感《小王子》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从小行星来的王子,去了7个星球旅行,在旅行中他遇到了各种不同的人:要别人服从自己命令的国王;要别人崇拜自己的爱虚荣的人;为忘记自己难为情而喝酒的酒鬼;为占有星星而毫不停息的商人;还有个奇怪的点灯人和一位地理学家,最后小王子来到了地球。他碰到了小狐狸,并且在小

  • 《看见》读后感1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1

    《看见》读后感“一个人的智商是和他的阅读量以及词汇量成正比的。”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这句话,不必考究这句话出自谁口。但我深刻地理解:博览群书总是好的。牢记这一点,所以周末空闲的时候就会带孩子去克拉玛依书城阅读。在一楼收费处的柜台后,是“推荐书目”,第一次

  • 读小王子有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1

    读《小王子》有感小王子和飞行员在荒无人烟的撒哈拉大沙漠相遇,他在其他星球的故事也是通过飞行员讲述的。飞行员最初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大人们却劝他多关心关心地理、历史、算数和语法,他只好选择了驾驶飞机。他一直孤独的生活着直到有一天飞机出故障,他在沙漠里遇见了小王子。他希望像小王子一样,做个“

  • 《江城》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1

    《江城》读后感201727011103朱伟吉《江城》的最大特点在于,彼得海勒斯是以一个局外人或者外来者的身份来观察中国的,这一点在书中不断被提及。彼得海勒斯用陌生人的角度叙述着我们熟悉的一切。变化是身处变化中的人常常难以察觉的,而涪陵被他描述为处在变化边缘的小城,是所有故事的起点。在这样一个好像被遗

  • 《秋天的树叶》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1

    《秋天的树叶》读后感《秋天的树叶》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秋姑娘给人们带来了一件特别美丽的礼物,那就是美丽的树叶,然后写作者校园里的银杏树叶落了一地,一片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手摸一摸会感到银杏叶的背面很毛,那细细的叶脉就像一根根头发丝一样挤在一起,但是银杏叶的正面恰好相反,摸起来很光滑,银杏叶的边缘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