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没有疆界》读后感1500字

《没有疆界》读后感15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0:29:55

《没有疆界》读后感

《没有疆界》,肯×威尔伯著作,许金声老师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有书友求推荐一本治愈系的书,我推荐了这一本。还加了一句,这是一本终极治愈系的书。如果觉得这一本较为抽象,可以看威尔伯另一本通俗的书《恩宠与勇气》。

治愈系的书,一开始是心灵鸡汤类、励志类。再往上走,应该是心理治疗类。终极治愈系的,应该要上升到哲学或宗教高度。比如,佛学就是终极治愈系的。如果您忘掉了自我(我执)的话,您一定会觉得所谓治愈系就是个伪命题。就如慧能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言归正传,这本书应该算是一本意识层次的书,类似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那个金字塔式结构。本书的翻译者序言也是很不错的,对本书的概述是相当全面的,毕竟是心理学学者。作者认为,人的意识层次是分级的,依次是角色-私我-生命整体(人首马身)-超个人-一体意识。这里涉及心理学、神经科学、佛学、神学、哲学等学科的知识。

角色(非理性居多、二元对立)。处于角色层次的人,对自我认识不够完全,把自我的某一个方面当成完整的自己。世界对他来说,非我的领域是巨大的。想起了《肖申克救赎》里那个临老被放出来的老头,名字记不清楚了。他是被“格式化”了,做了一辈子犯人的角色,在监狱里如鱼得水,但放出来以后,反而不适用社会了。这就是角色,在生活中,我们对自我的认知是不是一个个角色层叠起来的?比如一个中年男人,他的角色是多重的:儿子、父亲、丈夫、教师等等。一旦只认定一个角色,那么就会出现角色层次的精神障碍。再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受害者并复仇者,最后一辈子活在复仇的计划中。

私我(理性、二元对立)。处于私我层次的人,社会上多数人所处的意识层次状态。私我显然是理性的,每个人都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做出最有利于自我的选择。精致利己主义?哈哈。这里,不涉及道德含义。私我层次的人,对经验自我的认识是完整的,不会出现障碍。身体、他人、自然等等,对私我意识来说,都是利用对象、占有对象、可控制的对象。所以,私我意识层次的人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容易产生冲突乃至暴力。在这里,个人觉得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对私我意识层次的问题刻画最为深刻。在商业社会,私我就是经济人假设的心理学背景乃至哲学背景。私我在商业社会中,也会产生自利利他的结果。但是,所谓一句话能涵盖这个矛盾,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占有再多物质,也不能解决全部的幸福问题。钱只能消解钱能解决的。“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生命整体(理性,二元对立)。生命整体包含身体和精神,潜意识和意识等。私我层次,把身体当成可利用的对象,并极力控制潜意识(比如,弗洛伊德的ID)。处于生命整体意识层次的人,会把身体和潜意识当成朋友。爱屋及乌,可能也会善待他人和自然。可能会有对立情况,但更多是和解或和谐。这样,处于这一层次的人,非我的范围大大缩小,所以冲突的概率会越来越小。那么,相对来说,烦恼就会更小了。对于这一层次的人,释放自己的潜能,完善自我,可能会成为人生目标,而不是私我层次通过占有外物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对此弗洛姆写了一本书《占有还是存在?》,恰好对应于私我和生命整体。可以看到,这种意识层次的人,相对于追求物质,可能会更在意精神追求。对于这个层次的身体问题,对我启发尤其深刻。我曾经以为我可以控制我的身体,比如思想、手足、饮食等等,作者告诉我,自我对身体的控制只占很少一部分。多数部分是自我不能控制的,比如血液循环、呼吸、潜意识、免疫、消化等等。这些部分遵循自然规律而运行。善待身体、道法自然是不是养生第一要义呢?

超个人层次(超理性,少量的二元对立)。超个人意识层次,要求忘掉我有一个身体、欲望、情绪、思想等对象。这些对象在生命整体层次,属于朋友;在私我层次,属于可利用对象;在角色层次,是被扭曲的对象;在超个人层次,属于要被忘掉或消融的东西。达到这一意识状态的人,可能境界已经是非常高了,可惜太难了,太违反常识了。老子不是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在社会中能够看到这一类人,但是并不是总是处于这一状态,而是偶尔或有时处于这一状态。比如,圣徒甘地,某些真正高僧等等。还有那一些献身的人,忘我工作的道德标兵,等等。超个人意识层次,自我的范围相当小了,不是说小我消失了,而是私我转化成了大我。比如基督教义“爱邻居如大我,而不是爱邻居如己”很好的反映了这一意识层次。

一体意识(超理性,一元)。这种意识没有对立,大我都消失了,人与物的区别不在了。自我与非我的区别也不在了。类似于老子的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这个状态,没有非我,也没有自我,只有一体。这个时候,还需要治愈?治愈谁呢?治愈的对象是什么?我们发现,在这个一体意识层次,谈治愈是一个伪命题。治愈适合在角色层次、私我层次和生命整体层次。

也许有人问,在一体意识层次,自我没有了,理性也放弃了,这岂不是要回到蒙昧状态,那这类人是不是跟石头、猪一样了呢?不是,一体境界的人是不断超越角色、私我、生命整体、超个人意识才到达的。经历了所谓的否定之否定阶段,他有一个不断修炼和超越。就如赤子之心不是婴儿的心。再比如单身汉,A是没结过婚的,B是离异的,同是单身状态,B和A一样么?显然B对单身和婚姻的理解要比A全面得多。

以上,就治愈的话题,谈了这本书一些内容。实际上这本书还是相当通俗的,涉及的内容也远超过这一简短读读后感。如果可以评分的话,可以评级为五星好书。

2018年发现的五星好书一并分享如下,每发现一本五星好书,都是一次惊喜:

1.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特维德

2.浮生六记沈复

3.佛陀传一行禅师

4.未来简史尤瓦尔

5.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尼采

6.长青哲学A郝胥黎

7.投资最重要的事(重读)霍华德马克斯

8.没有疆界肯威尔伯

推荐信息

  • 《一九八四》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5

    《一九八四》读后感(六组李仪蕙)翻开这本书时,我以为这本书写了1984年的事情,合上这本书时,我被它深深地震撼了……主人公温斯顿是大洋邦的一个外党党员,在这本小说中,世界上有三个国家,分别是大洋邦,欧联邦,亚非国,这三个国家都是极权国家,而大洋帮的执政者是“党

  •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5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晋朝锋几年前买了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好书,但苦于生活忙碌,未曾读完,晚上闲暇时间,再次翻开,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得以断断续续读完此书,收获颇丰。首先被知性的于丹所吸引。她很成熟、很睿智,非常吸引人。白岩松的“推荐序”《做一些无用的事》为此书掀开了序幕,开篇的几

  •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5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教师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要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因材施教”吗?。我理解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探索知

  •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5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什么是资产?能往您的口袋里装钱的都是资产什么是负债?把钱从您口袋里往外掏的都是负债富人买进资产,穷人买入负债。不是投资有风险,而是没有财务知识才是最大的风险。我感觉这句话很对啊!穷爸爸说,贪财乃万恶之源。富爸爸说,贫穷才是万恶之本。穷爸爸说,努力学习吧,那样你就能去好公司工作。

  • 毕淑敏《鲜花手术》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5

    毕淑敏《鲜花手术》读后感难得有这个闲暇,我一口气把毕淑敏的《鲜花手术》看完了。结尾,真的令人非常震撼!那种感觉无法形容!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内心充满了疑惑,“鲜花手术”?什么意思呀?所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毕淑敏《鲜花手术》读后感开始一点一点的往下看,看到快结束了,内心

  • 读《论语》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5

    读《论语》有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

  • 《财富儿女英雄传》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6

    《财富儿女英雄传》读后感羡慕成功的企业家,羡慕他们的财富,看了《财富儿女英雄传》之后,更敬佩他们的创业精神。李泽楷是李嘉诚的儿子,王雪红是王永庆的女儿,他们都是富二代,但是他们不依靠父母,自己创业,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虽然他们挣钱的过程很艰辛,创业的道路很曲折,但是他们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在失败中吸取

  • 《苦儿流浪记》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6

    《苦儿流浪记》读后感俗话说的好: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遇到的困难很多,一部分人都被困难吓倒了,有的垂头丧气,有的皱起了眉。可另一部分人却勇敢地面对困难,想方设法地克服困难,最终战胜了困难。当我读了《苦儿流浪记》后,我有了很深的感触。《苦儿流浪记》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

  •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6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著,其中谢幕时的一番话写出了作者心中的理想教育:“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

  • 《大林与小林》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6

    《大林与小林》读后感优选作文11班刘梓睿书如同初夏刺破眼眸的第一缕微笑;书如同迎着夏天大雨过后的第一抹彩虹;书如同迎着春风绽放的第一朵红花。在这宁静的下午,我泡在书店中,看着一本名叫《大林与小林》的书。从前,有两个孩子:大林和小林。大林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孩子,而弟弟小林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孩子。最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