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卡夫卡 的《变形记》读后感范文三篇

卡夫卡 的《变形记》读后感范文三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0:53:21

卡夫卡的《变形记》读后感范文三篇

篇一: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这种变形,看似荒诞,违背客观事物的表面真实,却并不违背客观事物的内在逻辑。主人公格里高尔原本是一个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辛勤工作赚钱养家,受尽劳苦毫无怨言。然而一夜之间变成一只无法再养家的大甲虫,于是成为了这个困窘家庭的累赘。本来平平淡淡,温情脉脉的一家人,也在日日夜夜间发生了质的变化。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的意识即是小说的主体: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同时所反映出的,并与之相对的是格里高尔家人们对于他的情感心理发生的变化从惊慌、同情,到因他的存在增加的负担和引来的无限麻烦而逐渐憎恨,再到忍无可忍,对他的死无动于衷,更决定去郊游。这种残酷的人情反差,是因为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压迫造成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失去自我,人性扭曲。

命运不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而人们开始彷徨。一旦遭遇不幸,就不再被社会承认,失去作为人的价值,便被外部世界认为“非人”。于是,社会地位,人情,乃至尊严,都被剥夺殆尽。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所揭示的:“维系家庭的纽带并不是家庭的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关系之后的私人利益。”一旦切断共同的利害关系的维系,则那种亲热的外观马上就消失,而暴露出冷酷和冷漠。人总是那样孤独的动物,彼此之间,很多时候,实质是陌生与隔膜。这一点,哪怕是今天看似平静和谐的社会,恐怕也仍然存在着,并会一直在人性中存在着。

卡夫卡在一封信中说:“我在自己的家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他似乎通过《变形记》暗示我们,一旦自己作为哥哥得了一种致命的绝症,久而久之,他最爱的妹妹也会像小说中的那位女孩那样厌弃他的。事实上,现实正是如此,他因严重的肺结核而去世,死前在家中地位可谓全失。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生存状况,也许有时候,荒诞与现实,只是一层纸的距离。

于是有一个问题在我们迷茫的目光前变得异常尖锐:当我们丧失了人的一切自主性,无法与其他人正常交流,面对日行渐远的昔日亲友,却无力改变自己遭到冷落甚至鄙夷与嫌弃,我们,该怎么办?

又有谁为我们取走在背上留下伤痕的苹果,在它腐烂变质之前?

篇二: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

格雷戈尔,一个担任着重要职位的公司职员,在家里也有着维持家庭生活的作用,没了他,家里就没有一个能挣钱的人格雷戈尔的妹妹,才十七岁,不需要指望她干活挣钱维持家庭生活、格雷戈尔的爸爸,几年之前就破产了,五年没工作了,估计自信心也没了、格雷戈尔的妈妈,更不用说,绕着房子坐一圈都喘气。

而可怜的格雷戈尔,在一天刚刚醒来时却意外的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令人恶心的虫子(⊙o⊙)!。他百般尝试的从床上下来,可刚一下来就撞伤在了床腿上。这只可怜的虫子的惨遇估计谁也无法料到……

从此以来,没人愿意再看见他,除了好心的妹妹,给他送来吃的,天天关心着他。格雷戈尔的爸爸妈妈从此一见到他这只恶心人的虫子就会昏过去,而家里的生活一天一天的不富裕了,只剩下五年前格雷戈尔父亲的公司倒闭时“营救”出来的财产了,厨工和女佣也先后被辞退了,格雷戈尔渐渐成为了被人驱赶的对象,而他感到别人就想要踩扁了他似的。

而行动也始终控制着他,他不能走得太远。一系列的不好的心情困扰他,终于,可怜的格雷戈尔在凌晨三点呼出了最后一口气。

唉,可怜的格雷戈尔,一个相当受别人欢迎的人,变成了一只可怜的虫子,谁都不能想象他自己该是多么无奈,渐渐地被人疏远,被大家所驱逐,所厌恶。许多人所讨厌的格雷戈尔是多么可怜啊!

篇三: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

今夜,卡夫卡的甲虫在我的思维中蛰伏着。喧器的城市与疲惫的身影在我的灯光中四处摇曳,日渐消散。我试图以仰姿与这位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声名大振,轰动全球,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悄悄对话。

卡夫卡的笔记片断中说:“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一切那是什么?城堡,审判,流放地,科学院,乡村医生,噪音尖利的庞大的机器,一卷一卷堆上去又掉下来的公文,甚至饥饿,甚至城墙,甚至飘摇的圣灯……”

而后来者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事实上,现代人的困境就是秩序化、数字化、信息化与现时的既成现实相背离的产物。因而生活的苦难正需要以某种方式加以救渡,在众多的障碍向卡夫卡的原点袭来的时候,这种挤压状误解的境遇不得不使人产生“变形”以适应当前的生活。格里高尔·萨姆沙在职业的习惯势力和生活的重担的压迫下从“人”变成一只大甲虫,这位奥地利作家通过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人们所创造的物作为异己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并时刻想操纵着人,专心致志于把人变成物的奴隶,最终对人的至尊地位加以驳离,使人变成了“物”或“非人”。

眼下的我们在“变形”,也正一天一天地走向自己的背面,与自己擦肩而过,但绝不是说丧失自我,只是在超越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我。失意时顾影垂泪,自轻自贱,是变形;得意时自我膨胀,忘形失态,是变形。社会角色的不断变换,比如居家要做好妻子,出外交往要做文明人,在单位要做好同事,在领导面前做好下属等等,如此种种,实属异化与变形,是压扁了的生活,它与真正“意义”的生活大相径庭。这也许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吧。社会现代化每向前迈进一步,对人的意识形态领域就是一次强有力的冲击和挤压,这样的结果,难免会使得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其本性错位或发生偏离。

卡夫卡的现实生活表面看来是异乎寻常的,但就其生活和文学的意义来说,没有谁比他生活得更有意义、更接受真实。就其接近生活真实这一点上,现代“新写实”小说或多或少从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他们的作品在展示琐碎、苦难的时候,有意回顾了自己对苦难人生的情感和价值判断。我们被他们如此大胆地苦难描写弄得目瞪口呆,回过头,却只能看到作者那令人费解的冷漠表现。

也许这就是卡夫卡和他的甲虫情绪的背后。

推荐信息

  • 《我是班主任》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36

    《我是班主任》读后感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班主任”这个词赋予了很深的意义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误解。许多人认为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教育者,也是学生未来道路的指向标。但是有些人,却过分强调了对学生权利的保护,而忽视了作为教育者的感受。我们经常可以在搜索软件上看到“某某学生与

  • 《难忘的一课》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37

    《难忘的一课》读后感读了《难忘的一课》这篇文章后,我被台湾人民深深的爱国之情感动了。文章主要讲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见一位年轻的教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汉字。这感人的一幕吸引了作者热爱祖国的心。激励着坐着走进了教室。“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声

  • 《平凡的世界》读书感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37

    《平凡的世界》读书感受横山区第三小学高海峰冬夜,灯下,品一杯茶暖暖的冒着热气的红茶,看一本书能使人感动的书,这是我的喜欢。记得开始看《平凡的世界》也是在一个冬夜好书难求,就像知音难觅。这部小说我读了三遍,每一次捧起都会令我有种热血冲顶的感觉,令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记得还在上学那时,有一

  • 《不要过打折的生活》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37

    《不要过打折的生活》读后感这是一篇令人深受启发的美文,“不过打折的生活”,其实就是轻松的生活。生活中原本就有很多的不如意,完全一帆风顺的日子几乎是没有的。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困苦、磨难、离别、伤痛,这是对每个人的考验。心态,决定了人生活的快乐程度。“不为名所累,不为情

  • 《小时代》系列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37

    《小时代》系列读后感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小时代的电影系列了,那我也没必要多说里面的内容,而且我特别的不幸运的是,在他出这部电影,这本小说促销的时候,我在忙碌于高考事业之中,我也不用多讲他这部小说系列写的非常的精彩,有大起大落,真的是让人坐在旋转360度的过山车一样。不过我不怎么喜欢他所写的小说,而且

  • 《海边小屋》读后感12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37

    《海边小屋》读后感《海边小屋》,写了作者梅•萨藤独居生活的日常,写她的勤奋,她喜欢独处却害怕孤独;渴望交流又不喜欢让交流打乱自己写作的时间;容易疲惫,害怕衰老,同时有一颗不服老的心;它有一只猫一条狗和一座园子,春夏秋冬都有鲜花围绕;她住在海边,坐在床上就可以看到大海;永远在思考中,寻找写诗

  • 《环球八十天》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37

    《环球八十天》读后感《环球八十天》讲的是英国绅士福格和俱乐部的成员打赌,用八十天环游地球一周的事情。环游地球一周用八十天,是根据当时的交通情况进行计算的。坐火车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晚点。坐船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恶劣天气耽误行程。很难做到环游一周只用八十天。绅士福格却坚信八十天的时间能行。在环游的路途中,

  • 《蒹葭往事》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37

    《蒹葭往事》读后感《蒹葭往事》作者林汐。1989年生人。这本书我在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写得很好,这次又读起来,或许是因为这些年看过的东西多了,反而不如第一次的感觉来的真切。这是一个晦涩的故事,三代人关系,两代人的情仇。乔执与乔苡旌两代人都是被领养,也因此透露出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而孩子,总归成了牺牲品

  • 《金角鹿》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37

    《金角鹿》读后感韶关市浈江区执信小学五7班杨懿璇指导教师:刘凯茗在寒假期间,我读了许许多多的好书,其中《金角鹿》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常年在白云山深处生活的作者写了两头鹿一生命运起伏的真实故事:一头是自由驰骋在原始森林的鹿王,它机智勇敢,凭智慧和胆量,一次又一次地在盗猎者黑洞洞的枪口下绝处逢生,最后以

  • 《和学生一起的日子》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38

    《和学生一起的日子》读后感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会有对学习疲倦的时候,身为教师,我们要使出洪荒之力改正他们的行为习惯,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甚至改变他们错位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的力量是什么?是给予学生知识还是给予学生人生的理念?抑或应该是两者兼顾?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教师还应该具备一种力量,那就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