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李白遇杜甫

李白遇杜甫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6 11:07:50

李白遇杜甫

余秋雨

【导读:世间很多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了,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面对面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李白与杜甫相遇,是在公元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

很多年前我曾对这个年龄产生疑惑,因为从小读唐诗时,觉得杜甫比李白年长。李白英姿勃发,充满天真,无法想象他的年老,而杜甫则温良醇厚,恂恂然一长者也,怎么可能是与想象的颠倒的年龄?由此可见,艺术风格所投射的生命基调,会在读者心目中兑换成不同的形象。这种形象,与实际常常有大差别。

事实上,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也就是说,他们分别代表安史之乱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唐朝。李白的佳作,在安史之乱前大多已经写出,而杜甫的佳作,则主要产生于安史之乱后。

这种隔着明显界碑的不同时间身份,使他们两人见面时有一种异样感。李白当时已名满天下,而杜甫才崭露头角。杜甫早就读过李白的很多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无以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以杜甫的敏感与细腻,他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陶醉于李白的诗化性情中。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辨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也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让他惊叹,因此他们很快成为好友。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马,一起去打猎。他们的出发地也是他们的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当时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达商丘,再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的两位稀世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著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三岁,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最底层艰难谋生。我不知道他当时熟悉杜甫的程度,但一听到李白前来,他一定兴奋万分。这是他的土地,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当时只有二十多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的地方做县尉,所以张罗起来比较方便。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那个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搭箭,扬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電般蹿入草丛。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马队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高适。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春天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世间很多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了,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面对面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十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54岁,杜甫43岁。他们和唐代,都青春不再。

标签: 李白遇杜甫

推荐信息

  •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100题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00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100题4、鲁智深、武松、蒋门神5、吴用、萧让、蒋敬6、宋江7、关胜8、燕青9、九尾龟陶宗旺10、夜闹金沙渡11、智取生辰纲12、史大郎夜走华阴县;梁山泊林冲落草13、鲁智深、李逵、武松14、九纹龙15、武松、李逵;宋江、卢俊义16、高俅17、陆谦、鲁智深18、诸葛亮、吴用19、武松

  • 古代绝笔诗漫谈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00

    古代绝笔诗漫谈孔子的学生曾参在患病时对前来探视他的人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这段话流传很广,至今仍被人视为原典名言而时加引用。依我愚见,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恐怕只是局部真理,在不少情况下是无法用

  • 怎样学写古诗词——押韵与格律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01

    怎样学写古诗词押韵与格律怎样学写古诗词押韵中国的文学,分为韵文与无韵之文两大类。中古时期,只有押韵的韵文才叫“文”,不押韵的文只能叫“笔”。韵文包括诗、赋、词、曲以及箴铭、颂赞、诔祭等。比如大家熟悉的《陋室铭》,就属于必须押韵的箴铭:“山不

  • 老师批改作业100例精彩评价语言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01

    老师批改作业100例精彩评价语言一、赞赏式:对学生表示由衷地赞美和赏识。1、我忍不住要多看两遍,真好!2、你真棒!最近学得真棒!3、喜欢你深刻的见解,喜欢你爱思考!4、祝贺你每次都考一百分!5、就这样做下去,孩子!6、喜欢你的认真劲儿!7、你努力,你收获,你勤奋,你成功!8、我发现你的成绩又提高了!

  • 古代奇诗文八篇欣赏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01

    古代奇诗文八篇欣赏一、回文诗注:顺着读,倒着读,都可。石山染痕苔青青,绿水春荫柳啼莺。池荷生叶红莲碧,溪流泛舟轻拂风。风拂轻舟泛流溪,碧莲红叶生荷池。莺啼柳荫春水绿,青青苔痕染山石。二、复字诗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三、同头同心诗独守一方土,独耕一亩田。独居一

  • 最全带翻译的孔子语录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01

    最全带翻译的孔子语录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

  • 古代文化常识精练10题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01

    古代文化常识精练10题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

  • 古人九大雅事,俱为修身养性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01

    古人九大雅事,俱为修身养性作者:曹娜古人九大雅事:焚香、品茗、听雨、赏雪、候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日常生活中了,你会做什么?1、焚香香,既能悠然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究其实

  • 文言文阅读史传类古文常用词整理及解说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01

    文言文阅读史传类古文常用词整理及解说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到,去。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

  • 国学经典《神童诗》及注释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02

    国学经典《神童诗》及注释【题解】汪洙,字德温,北宋鄞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登进士第,官至观文殿大学士。世传汪洙九岁善诗,上官闻而召见,当时穿短衣进门。问曰:“神童衫子何短耶?”应声曰“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后人增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