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史记读后感

史记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1:50:26

汉武帝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虽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王朝,但是他土地的辽阔却不及汉武帝时期的1/2;武帝废除了“和亲外交”的政策,他持久的雄心,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征服,去开拓。十七岁的汉武帝就派张骞出使各国希望形成反击匈奴的战略联盟,压缩它的生存空间。小小年纪竟有这般眼光,历朝历代有谁能比?在44年中他一直在与匈作战:“河南之战”、“漠北之战”、“漠南之战”成了对匈作战的三大重要战役。汉武帝是一个才华横益、文涛武略、有勇有谋的皇帝,再加上一代将星卫青、霍去病、李广……相助,可称之如虎添翼。汉武帝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皇帝。秦始皇嬴政“焚书坑儒”而汉武帝是“独尊儒术”他设立了五经博士,为儒家学派打下了基础。武帝刚刚即位时就下诏“海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就是这时浮出水面,武帝颇为赞赏很粲然。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已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武帝的晚年生活非常寂寞,失去了自己的长子,他后悔不已,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想到他即位以来长年征战,劳民伤财;轻信小人,力求长生;杀伐任性,亡涂无辜……于是下诏书。这份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罪己诏“他首开先河,知错能改,爱憎分明让我们一窥一代霸主复杂的内心世界。

我对汉武帝时期梦绕神牵,当看完有关他的那些故事时,心潮澎湃。我佩服武帝的才干;我痛恨小人江充的老奸巨滑;我气愤武帝的武断与固执;我同情太子的身不由己;我担心太子的孩子无依无靠;我更是惋惜刘据的自刎身亡……汉武帝是一个多面性且富有争议的皇帝,他聪明机智却抵不过江充的句句谗言;他洞察秋毫却看不见朝廷后宫的钩心斗角;他文涛武略却陷进别人栽赃诬陷的圈套。正是他的偏听偏信,导致了太子刘据的自杀,导致了抗匈名将卫青的长子长平侯身亡;导致了战功卓越的公孙贺父子死于狱中,满门抄斩;导致了他两个女儿的双双死亡……一庄庄血案,这是哪一位“伟人”造就的呢?是江充,是江充这个卑鄙的小人。

当汉武帝听闻这些事时,虽然意欲崩溃,但他并未停下他杀人的血手,为了一己私利竟不惜残害千百人的生命。每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些时,全身总感觉有一股莫名的寒气涌遍全身。这些场景总是时不时地溜到我的脑海之中,让我内心不得平静,它像海中那一股股的小浪花,浪虽不大但有着一定的冲击力。有一股冲动,有一种想法,如果我来到了武帝朝,做到了刑部尚书,第一件事就是把江充千刀万剐,打入十八层地狱。不过有时我静下心来思考时,却发现我错了,汉武帝如果从根本上就相信他的儿子是清白的,那么他便会对江充的搀言置之不理,但事实恰恰相反。我认为江充只不过是一杆qiāng,而掌握这杆qiāng的真正人物却是汉武帝。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武帝又为何要杀太子呢?原因只有一个太子失宠。太子刘据和武帝判若两人:一、性格不同:太子书生意气,武帝一身霸气;二、政见不和:太子仁义派,武帝铁血派,太子始终反对向各国用兵,厌恶酷刑酷吏,而他的父皇在位54年,其中与各国用兵长达44年;三、太子不懂权术:汉武帝刘彻能当上皇帝,后宫五个女人的斗争是多么激烈,他能学会多少东西,而刘据从小养尊处优,从为见过钩心斗角,7岁立为太子,随心所欲,在政见上和父皇对着干,这让武帝颇为恼火。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嫌其才能少,不类己。”当年汉高祖皇帝刘邦就是因为刘盈“不类己”所以准备废太子,但由于吕后在朝中的势力,心愿终为变成决定。现在刘据也被贴上了“不类己”的标签,但卫子夫在朝中毫无势力,太子危险了。

史实证明,最终致使太子刘据死亡的是巫蛊之祸。武帝晚年疑神疑鬼,巫蛊之祸就是这时瞬然爆发的。这似乎是历代皇帝的并发症,他们为何如此深信不疑?在我看来有五个原因:1历史记录:在一些史书上记载着一些在故事,如:周文王遇西王母;楚王遇乌山神女……给人造成误解。2自然现象:在那时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有些自然现象世人无法用当时的科学方法来解释。比如看见海市蜃楼以为是神仙住的地方;出现了日食,认为上天在惩罚自己,在武帝朝的许多丞相就是因为它而死。(我们现在知道是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遮住了太阳,一般18多年才会遇到一个。)3众人复议:由于帝王相信,所以奸人投其所好,为了获取圣心,编造了一个又一个逼真,荒唐的谎言,帝王耳濡目染,信以为真。4自负:身为国君要处理好很多事,尤其是战事,武帝认为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只有自己才行,要统治好国家,只有自己才能完成,对自己的太子都太不放心,认为他们才学不够,治理不好国家,怕他们会给自己丢脸。5自私:古时候的帝王都很贪心,总是想让自己长生不老,永保青春,独自享受荣华富贵。当可怕的巫蛊瞬然爆发时,刘据被他的亲生父亲百度推广亲逼死,这个结果在历史上来说并不少见。因为争权夺势,觊觎皇位,兄弟手足相残,父子顷刻反目。巫蛊其实只是一根导火线,在武帝时期,置放它的是汉武帝晚年最信任的人江充,触到它的最大受害者是太子刘据,最大受益人是皇六子刘弗陵,因为巫蛊使刘据无法判断父亲还是否相信自己,万般无奈之下,发生了兵变但被武帝一举平息,之后,次子刘弗陵顺利登上了太子的宝座。但武帝的这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汉朝的灭亡,俗话说国赖长君,如果武帝在天有灵,如果他看到了三分天下,会有什么想法?我不知道没有这场巫蛊,刘据登上了皇位,天下又将如何?但我知道,威震四海,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千秋之后,堂堂大汉王朝的运势逐渐走了下坡路,“国富民强”成了可欲而不可及的词,“民不聊生”成了它的替代词巫蛊不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还能使一个朝代灭亡!我十分同情刘据为他感到惋惜,伴君如伴虎说得真不错!以前我总是羡慕皇宫中山珍海味,锦衣玉食的日子,可现在我恍然大悟,即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有身不由己,也有无可奈何,古往今来政治斗争总是相当残酷的。

汉武帝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有明君的风范,又有昏君的残酷,每次读他都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标签: 史记读后感

推荐信息

  •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1:36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独一无二的,看这本书时,唯一的感觉就是真实。主角罗琦琦的成长,有酸涩、有痛苦、有快乐、有奋斗…从小时候,有一个妹妹的她,总是被父母遗忘在某个角落,而那个小她一岁多的妹妹却被父母呵护着,关爱着。或许是因为小时候在外公身边的缘故,那些小公主般甜蜜幸福的生活在回到了父母身边后

  • 心灵鸡汤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1:36

    1、《读心灵鸡汤》我带着好奇心,翻开这本书,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心灵鸡汤”?看着看着,这本书感动了我,因为那书里许许多多真心的爱太感人了。平时,我是一个很开心的人,无忧无虑,哪怕有些烦恼,也是瞬间的事。看了这本书,让我更加感谢自己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用爱,为我创造了幸福的生

  •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1:36

    “当你无所畏惧时,你会怎样?”这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因为正是因为有所畏惧,才会使我们的生活陷入了这样或是那样的迷局。虽然这本书讲述的只是一个简短的寓言故事,但它却生动的阐述了“变是唯一的不变”这一生活真谛,同时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

  • 我是你的守护星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1:36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很好看的书,是晏菁写的《我是你的守护星》,下面我就来介绍介绍它的主要内容以及我的读后感想吧!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胆小懦弱的男孩正立,由于他一时的虚荣,失去了最忠诚的朋友――大狗叮当。就在叮当死去的晚上,他遇到了一个神秘的女孩――星纪。星纪说,只要正立与伙伴们依次让自己的灵魂进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1:36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催人泪下的小说。具有强烈反封建教会的精神,揭露了法国中世纪路易十一政教合一王朝的黑暗,批判了路易十一的残忍,他统治的王国,实际上是个人间地狱,到处都有魔鬼的奸笑和被压迫者的哀号,爱斯梅拉达就是其中一个无辜者。在副教主克骆德身上。我们看到了教会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克洛德虽然很没

  •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1:36

    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童话》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在这本书当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童话。这篇童话主要讲的是有个雕刻家,他用一块大石头雕刻了一位古代英雄的石像,并把它放在市区广场的最中央,每天接受市民的瞻仰和崇拜。渐渐的,这块大石头就忘记了以

  • 国学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1:36

    我们五年级,诵读的是《国学》(又称《老子》、《道德经》)学校要求诵读到第12课就可以当上“小状元”我为了想名副其实的当上小状元。在假期,我看着原文与译文慢慢的背诵与理解,终于在这假期的一个月中诵读完了这12篇课文……我经过好几个学期的背诵与理解,终

  • 从容一生读后感300字 生命就是充满了选择的一个过程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1:37

    开学的时候西溪过来带回一个迪士尼的钥匙扣,带来俞敏洪的《从容一生》,刚读前面两个章节就让我这个匆匆而过的读者,犹如醍醐灌顶,顿悟人生。尤其是开篇一文:“生命的意义在于从容,在于从容之中眺望未来,在于从容之中成就人生,宠辱不看天边风起云涌;闲庭信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边云卷云舒,我自自

  • 诸葛亮--隆中对 全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1:37

    隆中对___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rdqu

  • 曹植的《铜雀台赋》全文赏析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1:37

    曹操北定袁绍后,夜居邺城,见到城的东北角有奇光发出,命人查探,挖出了铜雀。在中国古代,铜雀极富祥瑞之气,好象还是唐舜的象征,曹操对此感到很高兴,就叫儿子曹植负责督建铜雀台,好向后人展示他的丰功伟绩.铜雀台两边各建一台,一名金凤,一名玉龙,架双桥于三台之上,三台奇高,邺城风物尽为所观。台建成后,曹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