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二泉映月读后感

二泉映月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19:25:15

《二泉映月》读后感_300字

前几天,我看到了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想到了阿炳那坎坷的经历和那坚持不懈的精神,令我敬佩,我联系到了自己,毫无没有像阿炳一样坚强!

二年级暑假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尹老师那里学习毛笔字,一开始我还觉得感觉不错,可是练了几个月我一个同学也来了,他就练了几次,就不想练了,说是桌子太矮要腰弯下来写,最重要的是要站着写两个小时,太难了!我想想,他说的也是,难怪我每天回家,腰又酸腿又酸的,算了吧,我也不练了,有什么好练的呀!妈妈也拿我没办法,只好顺着我。在我不练的这段时间内,她经常搜集一些人坚持不懈做什么事情的例子给我看,让我受这些人的影响,继续练毛笔字。我也知道妈妈的用意,不想辜负妈妈的一片苦心,可又不想去练,内心挣扎得很,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和妈妈说:“妈妈,我还是去练毛笔字吧!”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起同我去尹老师那边重新报了名,尹老师说:“你走的那段时间正好考级,假如你不走马上就考七级了,后悔吧?”我微笑着点了点头。

我以后做每一件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然会得不偿失的!

欣赏《二泉映月》_550字

缓缓地,序幕拉开,演奏者坐在台中央。素衣裳。二胡,很旧。全场静极了,没有一点声音。

弓平架好,演奏者一昂头,弓拉开,弦颤动。这句引子,好比一声漠然的长叹,开始了这段悲剧的诉说――

平静中的忧伤,凄凉的曲调在琴弦上回转,在弓中蔓延,只能说听得心酸,听得流泪。

旧社会。街上喧闹,小贩的叫卖声,戏院里的唱戏声,茶楼里的评书声。转角胡同口,幽静,无人来往。没有人会去注意这条脏兮兮,坑坑洼洼的路,顶多也就赏几个铜子,算作过路。

碗,破得只剩下个底,别再破了,破了那什么乞讨啊!屋子很黑,到处散发着霉味,没有家具。木板咯吱咯吱地呻吟,泪早已流干,早已蒸发。

声音渐渐弱了下来――又一声长弓的拉响,心也为之一颤!起伏,高亢,低吟,长鸣,短促,由沉思而悲伤,由悲伤而悲愤,由悲愤而怒号,由怒号而憧憬,最后剩下了什么?凄凉。种种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我还能怎样形容呢?用语言吗?用声音吗?用表情吗?用肢体吗?不!只有听了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哀伤,怎样的催人泪下啊!

世界着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聆听《二泉映月》,末了,痛哭流涕。他跪下了,他说:“这样的曲子应该跪着听!”

演奏者的弓在琴弦间来回,忧伤全寄其中,没有雕饰,那是能感觉阿炳心的律动的演奏啊!

眼泪(怎样的眼泪?找不到词语形容它……)流落,无声,因为它已破碎。

渐停,渐续,渐起,渐止。最后的叹息短暂而漫长――全区到此就结束了。野菊花,凋零。

场内寂静――那是心在鼓掌,心在思索,心的永不能平。野菊花,凋零。

《二泉映月》,凄凉……

《二泉映月》想象篇_250字

起初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着《二泉映月》的题目,我以为它是描绘一处优美的风景,淙淙的泉水倒映出了晚上的明月。后来老师让我们听了《二泉映月》,我才知道它是一首优美的二胡曲,乐声时而高亢,时而悲伤,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悲伤的故事。

有一个孩子,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父母,他还患有眼疾,从小就双目失明,为了生活,他拉着二胡走街串巷地献艺,以此谋生,曲声就像是他的心声一样诉说着他的不幸命运,过往的路人纷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我想,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首先我要给他画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让他能够看清前方的道路。其次我要给他画一座漂亮的房子,让他舒舒服服地生活。最后我还要给他画出他的父母让他不再是孤儿。

今后我还要向他学习不畏艰苦、不屈不挠,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

品味《二泉映月》_450字

每当我听见着名二胡曲《二泉映月》时,从乐曲中透露出的一种悲伤。使我“失明”“失聪”的心情得到放松,得到开放‘使自己的心情立即变的豁然开朗,给我指明了道路,给我以信心和勇气。

原来这首二胡曲《二泉映月》是着名民间音乐家阿柄在两眼失明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阿柄的真实姓名叫华彦钧。1894年出生在江苏无锡,4岁时丧母,自幼住在婶婶家,经常受到婶婶家人的歧视与侮辱,使他幼小心灵遭受到摧残。自11岁开始,他就与热忠于音乐事业的父亲学习音乐艺术,学习到扎实的基本功。21岁时患了眼疾,35岁就双目失明,早期还当过道士,因为与民间艺人切磋艺术和用民间音乐改编道教乐曲,所以被逐出道教,成为沦落街头乞讨的流浪汉,1950年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长眠与地下。

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但他却还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所创作的歌曲也还在音乐艺术上长久不衰,被人们所传诵。通过我对华彦钧的认识,我认为他是挫折一生,困难一生,但是他却不认为这是对他的祸,而是对他的一种福,他把这些困难当成激烈他前进的动力,坚强的与病魔做斗争,坚持不懈的创作,创作出了着名的乐曲。我应该虚心学习他这种坚持不懈的与病魔作斗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就是一个人,一个英勇的人,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高喊他的姓名华彦钧。

二“拳”映月_600字

“哐当”一声,三毛推开了家门,满脸疲惫地走了进去。原来,他放学后就去书法老师那里练了一个小时书法,随后又去上了英语课,后来还去教二胡的老师那里学了二胡。等他回到家时,一轮明月早已挂在了漆黑的夜空中。他肩上的大书包已经压得他喘不过起来。“真想早点休息”三毛美美地想着。这时,他的爸爸妈妈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脸上挂着愉快的微笑。

妈妈替三毛解下沉重的书包,他才长长地出了口气:“呼,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我得先去沙发上坐一坐,缓缓腰。”三毛大步走向沙发,屁股还没有挨着沙发呢,他就被他爸爸一把提了起来,拉到一张木凳子上坐下来,爸爸随后拿过一把二胡往三毛手里一放,说:“儿子,你去参加二胡比赛的曲目《二泉映月》今天还没有练吧?快来练一会儿。”三毛无奈地说:“老爸,我好累,我想休息一会儿。”“休息?不行,现在累点算什么,看看邻居家的小玲,今年二胡就过十级考试了,她去年取得过小学生才艺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你比她差远了,练!马上练习!今晚练不好不准睡觉。”三毛的爸爸凶得像头豹子。

三毛无可奈何地接过他爸爸递过来的二胡,拉起了《二泉映月》这首曲目。可他的上下眼皮总是想粘在一起,意识时不时就模糊了起来,好几次拉出的音都跑调了。“你清醒点,别在这儿装累了。”妈妈一边不高兴地说,一边还举起了手中的拳头。三毛甩了甩已经发酸的手臂,摇了摇发晕的脑袋,又强打精神练习了。可好景不久,他拉出的音又跑调了,节奏也错了。坐在一旁的爸爸看了看墙上的时钟,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虎着脸说道:“你呀你,连这个调子都拉不好,是不是欠揍哟!”爸爸的话音还没落拳头却举过了头顶,“你这凑小子,是不是要扁你一顿你才清醒哟?”妈妈又举起了刚刚放下的拳头马上站到了爸爸的身边来助威了---------

月亮在漆黑的夜幕中欣赏着这出“二拳映月”的痛苦经历-------

似水流年望月成伤_品《二泉映月》有感_800字

又是一年花好月圆,遥望那高挂的明月,可知那宫阙中的嫦娥还在思念?我轻倚在竹椅下,月下独赏。

凉风轻袭,心飘摇,朱红轻飞溅。此时,我既没有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闲情,也没有苏轼“高处不胜寒”的悲凉,心中毫无杂念,心若止水。

随手拧开收音机,一首二胡曲流入我的耳中,缓缓的,轻轻的,似水若溪,无形中仿佛缠绕在我身边的薄雾。眼前渐渐模糊了,犹如置身于朦胧的氤氲之中,那样的轻浮,又是那样的淡雅。淡淡的月光和着婉转的韵律让我分不清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我不敢轻举妄动,生怕会破坏这安详得似一碰就破的水晶球一样的环境,只有闲上了眼,敞开了心扉,对月剪影,倾吐心声。一曲奏罢,我缓缓睁开双眼,月还是那么圆,夜还是那样宁静,余音在我的心田里却荡起了一阵涟漪,久久不能平息。但这首曲子怎么会有丝悲伤之情呢?这种意境难道仅仅是寄托在朦胧的月色之中?

月满西楼,八月桂花香。收音机里主持人亲切的声音响起,惊叹,竟是同乡阿炳的伟作,我细细听着主持人介绍他的生平,心中开始颤抖。震颤的心弦谱出的乐曲是如此的让人回忆,让人心碎。在那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阿炳从没畏惧!他在自己的小宇宙中陶醉着,领略着音乐的寄托。他虽然看不见,生活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但他的心里永远都是充满着光明,他的行为可以告诉世人,他的作品可以告诉世人!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蛇龙偃蹇,观阚嵯峨,飘渺笙歌沸。”这一首《念奴娇。中秋对月》是我的独爱,现在更是觉得凄凉。阿炳也曾度过了多少个凄凉的春秋?他将自己不断地磨练,最终破茧成蝶,扇动着梦的翅膀飞向自己心仪的音乐。而相比那些纨绔装文艺的富家子弟,最终也只能手捧冰冷的文字,终挽不住岁月远逝的芳华。唯剩这水月镜花的流年,从春到冬一路相伴,终成流世佳作。这么大的对比又说明了什么?我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呢?

斟上一杯浓茶,捧在手心,轻吹再品。夜风扑面吹落回忆万千,莫名的情绪悄然溢满心间。当我还醉倒在唯美的旋律里,心想着世上还有多少如阿炳一样的人在艰难地生活,而自己却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思绪难以平静。

呷下一口茶,喝出阿炳那凄凉的社会,呷下两口茶,尝出阿炳那不屈的品质,呷下三口茶,品出阿炳作品的缕缕苦涩……

而这篇伟作就是《二泉映月》。是啊,二泉映月,更映在我的心里。那淡雅却包含着无尽悲哀的乐曲洗了我的灵魂,更升华了我的品质。阿炳的精神早已穿越了生死,他的灵魂也早已达到让人无法触碰的境界!

月下,一缕月光轻轻洒下,为我织下一件银纱,轻轻披上。今晚,我的梦中定有阿炳。

重温《二泉映月》_600字

初赏《二泉映月》时,震撼于那种惆怅与感伤。复杂的情感交错迷离,可始终以“悲”为首。奏出伤感与憧憬,写下作者那辛酸的一声。“以曲代话”,讲述了阿炳大起大落的奇幻人生。欣赏之后,心久久无法平静。闭目凝神,恍惚之间,在无尽黑暗中隐隐约约看见一根线条还在颤动。乐章以尽,心却无法再静。这也许就是这曲子的魅力吧。当时,我这样想着。

这次,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聆听。“这曲子第二次听还会那样震撼么?”我疑惑地问自己。话音刚落,曲声便起。我聚精会神,静静地倾听着。一声低缓沉重的开头,使我心头为之一颤,实在令人心寒。继续听着,心中便会莫名而生一种渗透人心的凄凉与悲惨。似乎心随曲调而变而动。这种“随之”的感觉又是那么的微妙。又好似这一乐曲将“二泉映月”这个华美的名字诠释了。闭上双眼,全神贯注地听着。浮现于眼前一片苍凉的景象。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人,身上挂着各种乐器。月光柔情,倾泻而下,冷冷的月光在那人的身上更显显凄美。他满面皱痕,饱经风霜的脸上明显地流露出惆怅。那时彻底的惆怅。那对未来无比向往,对美好无限憧憬的双眸久久凝望着残月下的那一潭清秀的泉水之上,水面倒映着残月。冷月、寒水,更激起他内心的自责与愧疚。就这样,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间,一个脆弱、无助的身影久久停留在那倒映着残月泉水旁,许久、许久。

也许是这曲子的魅力,使心更静得听着。合着眼的周围都黯淡着,光也只是微微的。凝神,用心灵向远方望去,此起彼伏的一波波线条越来越近了。随抑扬顿挫的曲声,而高低起伏地跃动着。下方是一片湖,一圈圈晕随线条有节奏地扩散开来。线条随曲调,水晕随线条。这样,他们默契地合作,组合着。

这一切都源于曲声曲调。这微妙的旋律,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作者的伤悲与愁思。这又是为了衬托出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向往。这乐曲更是以无言的话写下阿炳坎坷的一生,并借此告诫后人不能重蹈覆辙。

二泉映月----多么华美的名字,可谁又知道在这华美的外表内隐含着无比的辛酸与至极的怆痛呢?

标签: 二泉映月读后感

推荐信息

  • 绿野仙踪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0

    《绿野仙踪》读后感_350字我觉得《绿野仙踪》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之所以说这本书好,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把丰富的想象力发挥在这本书上,吸引着读者一页一页的往下看。这本书还用曲折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良,勇敢,乐于助人。这本书的女主人公多莱茜的一个历险。路上,多莱茜解救了稻草人、铁皮人和一头狮子,它们都有一个

  • 我不想不想长大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0

    读了《我不想不想长大》有感_800字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我不想不想长大》。这本书主要讲述男孩扇贝养过许多小动物,而这些小动物都因为长大而离开了他:送回池塘的大青蛙;远走高飞的小鸟们;不幸夭折的比较黑和比较白(比较黑和比较白是两只兔子)。当扇贝心碎成粉末时,蒜泥妈妈买来迷你小猪来安慰扇贝

  • 幼儿教师个人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0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语)”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0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

  • 水浒传读书笔记范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0

    大家都读过水浒传.有没有人发现这是一本英侠小说,而三国演义则是一本历史演义.而且,施耐庵对水浒的改编也非常多,本来以"梁山泊记事本末"为中心来写,但是施耐庵更注重英雄们的个人命运,其中几个重要人物都有个人传记,作者用“列传”的形式来将他们串联在一起。但是施耐庵也并没有完全忘记历史事件。在“梁山泊英雄

  • 童年读书笔记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0

    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补丁裤子。高尔基这样一身不协调的装束,都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和高尔基相比,

  •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0

    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谈到了“一个经验”(anexperience)的概念,并将之界定为:“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该界定显示出“一个经验”至少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历程”。二是圆满性,即“达到完满”。完整性和圆满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经验”的内

  •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1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老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

  • 红楼梦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1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喜剧。说它是喜剧,因为它是古往今来第一部女性的颂歌,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在曹雪芹的笔下,“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在贾宝玉眼里,他“见了女儿便觉得浑身清爽,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逼人”;在大观园里,有超凡脱俗的林黛玉,有雍容华贵的薛宝钗,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