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生死疲劳》的读后感大全(精选8篇)

关于《生死疲劳》的读后感大全(精选8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23:21:12

《生死疲劳》读后感400字

《生死疲劳》读后感

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莫言的《生死疲劳》,我原本的想法是每天放订阅号上两章,大家一起利用闲暇时光去读完一本书,但这本书太长了,书中部分章节的标题甚至于文章中一些内容不太适合放到公众号上,做出删减又会让大家没有头绪,所以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百度阅读。

《生死疲劳》讲述的是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主人公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透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或许是人生阅历不够,看完这本书我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如果说得到了什么,也只有对当时那个时代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对人生中那些无可奈何和变动坎坷的感叹,主人公从一开始的满腔怨恨在一世又一世的轮回中消磨殆尽,热热闹闹的几代人,有过争吵、有过斗争、有过陷害、有过帮助,每一种相处方式都是时代的产物,到最后还不是落了个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或许这就是人生,不管你经历过什么,不过你用何种心态面对,到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生死疲劳》本就出自佛经“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没有贪欲,这世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故事,这些道理,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我想这也是莫言想要教会我们的吧。

也推荐大家看看莫言的《蛙》和《红高粱家族》,其中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蛙》,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近三十年的计划生育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书中很多想法观念我是接受不了甚至是有一些“怨恨”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简洁,但总归大家都能从这些名作中学到一些东西,开阔自己的眼界,以后,我们继续坚持。

莫言-生死疲劳读后感400字

莫言-生死疲劳读后感

生死疲劳也是在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书架上还有这一本书,看到了作者后便有了想要一读着一本书的心情。

《生死疲劳》则让我折服于莫言的构思。一个含冤而死的人经过生死轮回分别投胎转世为驴牛猪狗猴,化去了仇恨,最终又转世为人。这个创意就够我向莫大爷献上膝盖。

阎王这个角色在西门闹前四个轮回里妥妥是个大反派,他明明知道西门闹有冤,不让他复活也就罢了,还用让他变成畜牲看着自己的妻受苦妾改嫁整日面对仇人的手段来羞辱西门闹。直到西门闹以狗老四的身份再次死亡,阎王才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这世上,怀有仇恨的人太多太多了,我们不愿意让怀有仇恨的灵魂再转生为人。

前几次的轮回看似羞辱,其实是为了磨去西门闹心中的仇恨。在转世为驴时西门闹整日愤愤不平,他想着报仇,反抗,但又嚼着属于驴的黑豆,他想去安慰自己的妻子,但又与母驴交欢。人性与驴性一直在相互挣扎。

作为牛,西门闹的人性就弱了一些,然而还是有着自己的倔犟。化为猪时,西门闹一开始想自杀找阎王,后来就被猪妈的乳汁吸引了。作为猪的西门闹身上有着独属于猪的贪婪,却在生命的最后人性迸发,救了十几个小孩。成为狗的西门闹狗性比人性多,但人性依旧存在。

而在猴的身上则一点西门闹的印记都没有了,作者就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了一个街边耍猴人身边的猴子。

轮回转世的过程明着是人性泯灭的过程,暗着则是仇恨消亡的过程。没有一个婴儿的眼睛里是带着仇恨的。其实书中还有好多象征反讽啥的,我就只是粗浅的描述了书中最浅显的地方。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看这种以动物视角为切入点的作品,轮回转世的神秘色彩,更使人觉得神作。只是可惜感觉这书的结尾有些草率,没有之前几个章节那么完美。

《生死疲劳》读后感4000字

《生死疲劳》读后感4000字

莫言真是个了不起的人,跟踪我西门闹七世轮回,就为讲一连串让人将信将疑的故事。可是我得感谢他,如果没有他,我西门闹一世英明就随流水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口若悬河,讲故事的本事很是高明,完全能调动看故事的人的情绪。在第七世我终于如愿转世为人,却又是个怪胎,世间匆匆走了一遭,十几岁就一命呜呼。但我却再也不愿堕入轮回了,七世的桑海沧田,让我渐渐看透了这滚滚红尘。逃离了轮回之门,却不知将归何处,所以就在混混沌沌之中漫无目的地漂泊。不知过了多久,我突然觉得“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虽有七世轮回,却总是绕着西门屯糊里糊涂地转着圈圈,我决定走出西门屯,走出高密县,畅游大好河山,追逐大千世界。我最好奇的就是,莫言究竟是经过了怎样的训练,竟然练就了这样一颗脑袋,这样的一张嘴。所以我首先就追寻着莫言的求学道路,想去窥见他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公元2050年,我到达了北京师范大学——据说莫言曾经在这里学习过。虽是一所百年老校,面积却十分有限,所以即便是在假期,也显得十分拥挤。我穿过拥挤的人群,却找不到莫言学习过的痕迹,正当我感到十分沮丧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个傻小子在读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终于找到与莫言相关的东西了,这让我感到十分兴奋,情绪一下子从马里亚纳海沟冲到了珠穆朗玛峰。更让我感到兴奋的就是,这本书好像就记述了我七世轮回的经历,我要看看这些人看了我的经历有什么样的反应,情绪简直就冲出了大气层,到达了开普勒—452b上。拘说这个小说还是蛮火爆的,但是这却是我第一次发现有人在读,所以我必须好好观察一下。

这小子自视甚高,却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所以莫言在小说中用的各术手法,他都看不出来;用到的理论,他也一无所知;更不要说那些优美的词句,他根本不能发现——这肯定让莫言感到很伤心了,就像是自己奏了一曲美妙的乐曲,最后发现那个站在前面痴痴呆呆的听众竟然是个聋子。不过我倒是发现了他的一个长处——他虽然不会读故事,却十分喜欢看故事。在看故事的时候,他似乎总是在告诫自己“不可信,书中的故事是不可信的!”,所以在读书的时候他总是摆出一副冷眼旁观的态度,斜着眼睛似乎洞悉了书中的一切玄机;但是这种状态不能持续很久,他就会情绪非常激动,甚至呵呵地笑出声了,甚至有几次还看到他在偷偷地抹眼泪——不知道是因为他是个外强中干的理性主义者,还是因为莫言的讲故事水平太高。反正在读书的过程中,他的表情十分丰富,喜怒哀乐几乎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过。读到最后,他竟然忍不住一直在抹眼泪,全没有了那副高冷的表情。殊不知天道轮回,虽然书中的故事看似夸张,却也不过是必然的事情,他竟然还在为必然的事情流泪,真正表明他只不过是个理性主义中的伪君子,是个稚嫩的毛头小子。不过,正因为他是个毫无心机的傻小子,心就像水(当然是在被污染之前的)一样透明,所以我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到他内心的小九九和情绪的变化——这也是他另一个可爱的地方。

其实《生死疲劳》这本书并不是他自己发现的,而是另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说了之后他才知道的。在他读这本书之前,也没有看过莫言的书——这真是他的损失,这么有名的作家的作品,他竟然几乎不知道,可见他真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不过在知道了这本书的之后,他很快就投入到了看故事热闹之中,上课看、下课看,白天看、晚上也看。在最开始的时候,他或许就深深被我的坚忍不拔、视死如归打动了,但是他仍然表现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对我在阎王殿的伸冤行动表示鄙视。觉得我就是一个死缠烂打、蛮不讲理的家伙,虽然在身前做过一些善事,但是也没必要如此夸耀自己呀;更何况作为富甲一方的地主,帮助穷苦百姓就是分内之事,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所以他虽然敬佩我的勇气和韧性,却瞧不上我,甚至在我投生为驴的时候,感到十分解气,几乎就要拍案叫绝了,并且还在暗暗地歌颂阎罗王的英明神武。在他意识中,觉得驴前面一定要加个“蠢”字,才能符合现实情况,不过这个家伙从来没有接触过驴,就如此莽撞地下结论,真是幼稚。但是他并没有得意很久,因为他发现我虽然转生为驴,却有超出平常驴的智商,并且依靠自己的智商在西门屯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他感到不可思议,觉得这完全是莫言在瞎拍脑袋,甚至觉得自己以前不读莫言简直就是英明的决断。不过,虽然他对转身为驴的我也有成见,但在内心却被这个故事悄悄俘虏了,所以他坚持读了下去。在这里他非常敬佩单干户蓝脸,觉得他是自由的斗士;他也十分喜欢我的原配白氏,因为她的气节和忠贞——可见这小子也是长有反骨的,只是生性胆小怕事,所以不怎么表现出来。更难得是,在读到大炼钢铁、大饥荒的时候,他竟然出奇的平静,他没有觉得震惊也没有觉得荒诞,可能是他对这一段历史——对,在这里他没有把书当小说看,而是当历史对待的——通过某些渠道有了一些零零碎碎的印象,所以他表现得十分平静。但是我知道,他并没有表现得那么平静,他的内心也是波澜起伏的,他从心眼里觉得那种种活动是集权的结果,是个人崇拜的结果。所以他虽然觉得被批斗者可怜,却也不憎恨批斗者——我不由得要为他这份超然点个赞。在他看到我成为县长的坐骑的时候,他感觉我的命运还是太好了,对我的成见再次战胜了他的悲悯情怀,但是当他看到的瘸腿之后,看到蓝脸和我的互动之后,他几乎彻底忘了对我的成见,他忍不住要流泪,他被我和蓝脸的情谊深深震撼了。不过对于这样起伏不定的情绪,我有时间也捉摸不透,感觉他的脑袋就像风一样。

在我被饥饿难耐的相亲分尸而食的时候,他甚至表现出了一丝丝的可惜,但是他很快压抑了这种情绪,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相食”的事情都时有发生,更何况是吃一头驴?好在我并没有因此就消失,而是很快就转生成了一头牛——这小子从小就和牛打交道,所以当他看到我成为一头牛的时候,他忍不住咧嘴笑了。我知道他回想起了小时候陪伴他的老黄牛和小黑犍,那是他童年美好的回忆。但是这种幸福感很快就被我打碎了——因为当时的主人蓝脸,这个斗士的战斗越来越进入白热化,而我也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或许觉得我最终会背叛主人蓝脸,但是我终于还是没有屈服,就在蓝脸被迫“众叛亲离”的时候,我坚定地站在了蓝脸的一边,这一举动也为我赢得了那傻小子的尊重,甚至对我有种肃人起敬的感觉——他的表情也让我觉得自己忍受的无情鞭打,是值得的。而他却陷入了对人性的怀疑——金龙的对立他觉得还情有可原,但是解放的“背叛”让他感到不可思议,血浓于水的亲情怎会如此脆弱?那是他没有体验过那种疯狂,所以才会有那种幼稚的想法。千万不要试着考验人性,很多时候是经不起考验的。经得起考验的人性,那都是闪闪发光的。

我为自由而战斗,因战斗而死亡。而很快又回到了尘世间,不过就是换了一个皮囊,披着一头猪的皮囊。而我对前世的记忆也恍恍惚惚,没有那么刻骨铭心了。这可能是因为我生在一个短暂的猪的黄金时代——虽然这个时代也是一个荒诞的产物。他几乎渐渐洞悉了我转生的规律,知道我到西门屯,不过就是一双眼睛起了作用——我作为一个有别于人的存在,冷眼旁观这沧海桑田的变幻。因而他不太关心我的行为了,反而觉得如此重复实实在在有些枯燥,所以他又摆出了一副深沉的样子,说莫言的故事“不科学”——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虽然他不迷信科学,但是他知道科学是个很好的武器,当说某东西“不科学”的时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罪名,所以他就胡乱给别人扣这样的帽子,他的行径与批判反资右时的做法如出一辙,真是可恶。不过在最后,我英勇的救起了那些落水的小孩,让他觉得我就是一个英雄,而他从小就有英雄主义情节,所以对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在佩服的我时候不经意间透露了他自己的一个秘密,那就是他在学游泳的时候十分笨拙,而见我天生会游泳,他艳羡不已。同时也顺便刷新了他对猪的刻板印象。

之后我再转生为狗,他终于知道不过是因果循环,天道轮回,所以越来越不关注我的事迹。只是隐隐觉得他被我的忠心耿耿打动,他不再惊叹我的智慧,也不再羡慕我的领导力。因为他已经了解到了我的能力,所以觉得我的表现都是应有的,故而不必大惊小怪。但是他透过我的眼睛,看着我身边的人的变化——他也和我一样变得对周围的人更关心了。差不多两代人的生死,都在我的眼里,在的我的记忆了,现在也差不多印在了那小子的脑袋里。在人的世界里,他看到了爱,看到了恨,看到了宽容,看到了坚守,看到了反叛,看到了复杂,看到了单纯——他真的越来越像一个超然世外的人,冷冷地看着世间百态。但是当他看到那些人——老人,孩子,男人,女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他忍不住要流泪,开始的时候还不停的揩着泪,到最后他甚至懒得管自己的眼泪了,就让它们随便挂在自己两颊。我知道其实他有时间是被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感情所打动,而也有对于死亡的恐惧——虽然他自己可能也不知道。只有对死亡的恐惧,才会让人莫名其妙的流泪——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痴心妄想超越时间和空间,可是那时不可能的!

对到最后,他也知道对我的七世轮回做一下总结。他发现所谓的爱恨情仇,不过都是内心短暂的波动,在无尽的轮回之中,更算不得什么,这一点在阎王问我“可还有怨恨之心”的时候达到了升华。但是他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内心的变化,他只是觉得原来阎王并不是那么提不成,他还是充满智慧的,甚至怀疑这其实就是地藏菩萨在背后指使的,只有那样拥有大智慧者,才会用这种超越时空的方式渡人,否则有谁可以逃脱孟婆的忘魂汤?所谓的天道轮回,也不过是重新给你眼睛、鼻子、嘴、心、脑,体验着不同的事情,无论是以怎样的姿态,时间总是会湮没一些东西,再成就一些东西;而在人世之间,最难琢磨的还是人的心,人的情,以及几乎所有人都感兴趣的话题——性。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影响着一个又一个人,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

都说沧海桑——,我且冷眼旁——。看着那小子渐渐平息了下来,我知道他看了我的故事之后感慨很多,但是一时又笨嘴笨舌不能表达,只会痴痴地笑,或者傻傻的想。虽然短暂的相处我慢慢的觉得这个家伙也蛮可爱的,但是我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看清楚,所以我得走了……

《生死疲劳》1500字读后感

终是将莫言的《生死疲劳》览了个痛快,看了个透彻。15天看完55万字不得不说眼乏得很,但览字的本身快乐却似山涧自由流动通彻见底的清泉叮叮咚咚淌过心田,沉淀淀的墨香将夏日的浮躁抹去,这经过上千年打磨的文字啊,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让我们先撇开小说的人物与情节,聊聊莫言,这个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后记中写道他用43天写了43万字,对于学生的我而言,他实在是了不起的!一天一万字的速度可见莫言写这部小说时是顺畅自如的,而他的文字也给了我这样的感觉,浑然天成,没有多余的修饰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一块经过打磨的好玉,那些多余的边角都被磨平。莫言的写作风格一向以大胆着称,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诚然,这些在《生死疲劳》中都有显现。我总喜欢将莫言与余华作比较,莫言的作品总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余华,而余华的作品也同样让我想起莫言。他们的文字都平淡朴实,可是细细品味又带了几分灵动。明明是信手拈来的比喻,却让人连声称妙。

我们还是回归主题,聊一聊《生死疲劳》吧。

在小说中,一个被冤枉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西门闹一家与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显然孟婆汤是不管用的)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由于整个故事的人物情节就像一棵存于千年的老树,盘根错杂,我还是选最短的一根树杈与大家慢慢讲来吧。

我要讲的人物可了不起了,他本是地主西门闹的长工,因脸上有一大块蓝色胎记,人送“蓝脸”。后地主西门闹因历史原因被无辜处死,于是我们的蓝脸同志就娶了西门闹的妾室迎春做老婆,你可不要以为他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他实在是个老好人啊。

迎春与西门闹生有一子一女,分别是西门金龙和西门宝凤。后来又与蓝脸生了一男娃。说来也奇了,这男娃的脸上竟然也有一块蓝色胎记,为了顺应解放的潮流,这男娃便取名“解放”。

相信大家对人民公社化运动比较了解,我就不多作解释了。

当大家都成群结队下田务农时,只有我们的蓝脸同志抵住时代潮流,他就是了不起的单干户。当大家都成群结队去食堂吃大锅饭时,蓝脸一家便在家里啃他们的馍馍。他们享着单干户的福,也受着单干户的苦。你可能奇怪了,哪来的苦啊,入不入人民公社不是自由决定的吗?话虽如此,但当全村全县全省乃至全国都只剩了你一个单干户,你还能扛住舆论的压力吗?你还能对领导的劝说无动于衷吗?蓝脸的家人可受不住了,他们纷纷加入了人民公社,同时也苦口婆心地劝说蓝脸,但是我们有骨气的蓝脸硬生生地坚持了二十年。此等气魄,我真没有。这也是我打心底里佩服他的原因,硬汉!

身为最后的单干户,蓝脸受尽了排挤,而他那没有人性的养子西门金龙为了逼他入社不惜对他拳脚相加,可他蓝脸偏偏不怕死,用自己的大半辈子开启了一段短暂的单干户幸福时光。可他终究是悲凉的。熬了大半辈子,受尽了乡邻的唾骂,遭到养子的殴打,一次次看着自己心爱的动物死在自己眼前却又无能为力,他心底的悲凉又有谁能体会呢?于是,他寄情于月,日落而耕,日出而息。在那个人人都爱火红太阳的年代,他爱上的是与繁尘俗世截然不同的清冷的月儿。

人人都说何以琛对赵默笙足够痴情,等了她七年,可相比之下七年又算什么呢?蓝脸用大半辈子去热爱土地,用他的热血去浇灌土地,这样的情愫又何尝比不上那为人们津津念道的爱情呢?

蓝脸平凡了一生,他对土地的热爱是每一个平凡农民的平凡情感。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平凡才是人生的真谛。我们还未曾走过平凡之路,便在心中早早断定那是迫不得已的结果。我们渴望着拥有一切,就连那镜中花也要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我们拼命向前走,寻觅着人生的黎明。到最后,在经历所有悲欢离合之后,我们恍惚明白,年少时最厌恶的平凡竟是人生最好的归宿。

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读后感

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读后感

“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此为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的开篇之言,言明小说的主旨与寓意。

《生死疲劳》以主人公西门屯地主西门闹在1950年土地改革被枪毙后转世为驴、牛、猪、狗、猴、人的全部过程,描写了自建国至21世纪初半个多世纪中国土地的变迁、农村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人与人的关系变换,谱写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变。

书中有个人物是必须要提及的西门金龙,西门闹与大老婆白氏所生。他折腾的最欢,从地主的后代被人唾弃,到后来成为当地首富,也确实可以载入史册了,但是他算不上最重要的人物。最重要的人物应该是蓝脸,这个曾被西门闹救下,在地主家做长工,后来娶了地主二老婆的人。说蓝脸重要,不是因为他坚持单干,成为了全乡、全县、全省、乃至全中国唯一的单干户,也不是因为他是西门金龙的养父,更不是因为他的蓝脸传了三代人。而是西门闹投胎后都与他发生了关系,并且每一次关系都很亲密。感情至深,超越了骨肉,超越了手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最后蓝脸跳进自己挖的墓圹时,他竟然对西门闹投胎的狗说:“掌柜的,你也去吧”。随后,那条老狗也跳进了蓝脸为它挖好的墓圹里。老狗死去后,西门闹想投胎做人,与阎王的对话,才是整个故事的重中之重。“西门闹,你的一切情况我都知道了,你心中,现在还有仇恨吗?”阎王说。我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这个世界上,怀有仇恨的人太多太多了,阎王悲凉地说我们不愿意让怀有仇恨的灵魂,再转生为人,但总有那些怀有仇恨的灵魂漏网。”“我已经没有仇恨了,大王”。“不,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得出还有一些仇恨的残渣在闪烁,”阎王说,“我将让你在畜生道里再轮回一次,但这次是灵长类,离人类已经很近了,坦白地说,是一只猴子,时间很短,只有两年。希望你在这两年里,把所有的仇恨发泄干净,然后,便是你重新做人的时辰”。怪不得,那只猴子总是呲着牙,原来是在发泄。

整部小说的笔调充满戏谑与讽刺,以有思想、有灵魂的家畜(因孟婆汤对西门闹灵魂无法力)的视角描写了广大农村劳动人民的悲欢离合,体现出对劳动人民波澜壮阔的生活充满了同情和对中国农村巨变过程的历史反思。小说描述了西门闹之所以乐此不疲的轮番托生转世,原因就是他还对自己被无端枪毙抱有复仇的欲望,抱有转世为人享受自己作为地主的荣华富贵的欲望。在西门闹转世为与人极为接近的猴子后的两年,他的灵魂终于放弃了复仇的欲望,转世为人。同时,小说进一步阐明在历史大潮中底层个人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认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历史潮流中都是如此。

切记“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读《生死疲劳》有感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对于他,我们一定不会觉得陌生了,他写了很多著名的作品,今天我又读了他的小说《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这一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地主在土地改革时期被杀死,经过6次轮回终于转世成为了一个人的故事,阐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土地对于农民来说的重要性。

读了《生死疲劳》这一本小说,我不禁思考:人类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在破坏这个世界,一直在破坏大自然的平衡。大自然是无私的,它养育了我们人类,如果没有大自然,我们就无法生存,如果没有土地,我们寸步难行,甚至于我们人类根本不会出现。可是对于大自然、对于土地的恩情,我们恩将仇报,残忍地破坏着大自然,终于我们遭到报应了,近年来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火灾、洪灾、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等天灾不断的发生,人类却一直抱怨着,但他们却没有认真地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灾祸?难道不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吗?如果人类不破坏大自然的平衡,那么又怎么会发生这么多的灾祸呢?说到底,罪魁祸首正是我们人类自己啊!

保护大自然不只是国家的事,而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保护大自然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所以我真诚的希望大家都能重视保护大自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不扔垃圾做起,保护好我们的家园,绝不让它再遭到破坏。

生死疲劳读后感

生死疲劳读后感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出自《佛说八大人觉经》。意思是:那些疲惫,疾病和死亡都是由贪婪欲望引起的,清心寡欲,不争名利,身心都会舒适。

零零碎碎一个月的午休晚休前的闲暇时间,终于看完了一本莫言的《生死疲劳》电子本。

作为对莫言的敬意,总想写点什么。先是划了几句,觉得极不称心,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说我无能为力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上网,查看别人的读后感,受到一定的启发,因所言和自己的感受有想通之处,反倒受其影响,更加想不出更好的表达。只得尽可能用自己的几句话凑数。

这本小说的主要情节是:高密东北乡西门屯地主西门闹在解放后被枪毙,自觉委屈冤枉,先后转生为驴,牛,猪,狗,猴,最后成为一个患有血友病世纪婴儿,而全小说就是大头婴儿蓝千岁回忆叙述,借这些动物,以及被地主西门闹救了的一个长工蓝脸的儿子蓝解放,还有故事中起补充,增加立体的描述的“莫言”来叙述完成的。小说的叙述时段从1950年到2000年,跨度长达50年,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看莫言的《生死疲劳》第一个感觉是:抓人心。小说从一开始“我”西门闹在阎王爷那儿叫屈喊冤的荒诞不经的描述,牛头马面两个既是民间神鬼故事的原型,又经过作者加工的新鲜形象送“我”投生。那鲜明的出神入化的语言特点,一下子吸引着你,激发着你继续读下去的欲望。以往看电子书,总是一次性的在几部图书间不停的游走,切换。可是自从开始看《生死疲劳》就没有动过去看其它电子书的欲望。而且,抓心挠痒,心猿意马,总想多一会时间可以多看一些。看莫言小说的缺点是:严重干扰了自己的工作,这也侧面说明莫言小说的魅力。读完此书,真真正正体会到莫言作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真是名至实归。

正如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所讲: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说实话,之前我看过几次这句话,感觉又别扭又拗口,还难以理解,莫名其妙。现在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莫言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的描绘,真正领略了莫言语言的风采。他的每一句话,看似不经意间,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而又琅琅上口,妙语连珠甚至有些地方如诗如词一般,押仄押韵,即使没有出声的朗读,目光扫过,也觉得起伏有致,韵味十足,一气呵成,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扎实的语言功底。莫言用四十三天的极短时间完成这样的一部上下五十年,纵横阴阳事的鸿篇巨着,真实令人佩服之至。六道轮回,不论写驴,写牛,还是写猪,写狗,都把这些动物的特征活灵活现表现出来,用这些动物的眼睛窥视人类的生活,视角独特,新颖有趣,而且,用笔简练生动,老到,人物刻画形象入目。自从读了莫言的这本书,常常感到身边的万事万物诸如猫啦,鸟啦,鱼啦等等都是灵异的,都可能是某个冤魂的投胎转世,因此对她们尊重而敬畏。

我读《生死疲劳》虽然确实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有追求故事情节之嫌,但是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也好像在30天的时间里,亲身经历了一把那50年的变革,体验了一把不同动物眼中的生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内心经历无限的悲凉。那个时代,那个我曾经那么陌生的时代,那个作为70后的我从不曾体会到的上世纪50到80年代的一些事情,我就像亲眼所见,亲身所为一样经历了。我甚至感到读了它,我自己就像一个经历世事沧桑的老人。眉头的皱纹,内心的沉淀,处事的淡漠……短短一个月,经历和回顾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尤其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那些事情,既是作者浓墨重彩着力描绘的,又是自己欲望难平,急于了解的。打土豪,分田地,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包产到户,自然灾害,文革前后,改革开放之初……这些在历史书中,在那些严谨的政治术语中,在那些生涩概念中,令人昏昏欲睡的事件和史实,第一次那么深刻的通过驴折腾牛犟劲猪撒欢狗精神生动真实悲壮无奈的冷峻的展示和暴露。让人在轻松之余,又深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无比,悲壮无限。正如一位感言者所写:虽然内容离奇、叙述荒诞,但主题却是严肃的,那是一种历经历史沧桑的冷静与成熟,始终在警示着庞杂喧闹的世界,应该如何真正地面对短暂的人生。

你有欲望,欲壑难平;我有愤怒,无法消除;你有深情,款款述说,他有贪念,欲罢不能。可笑可叹,可慨的是:那么多人不能看的破,看得开。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知道冥冥之中,我们不管如何折腾都逃不脱生死疲劳的下场。

生死疲劳,对于这样一个奇怪名字的小说,我还是对他有距离感的。看完后,才发现,其实,芸芸众生,你,我,他在人世间的一些事情,其实终归是生也疲劳,死也疲劳,生也劳心,死也劳心的轮回折磨,真正能在这种轮回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超脱的人,一定是那种超然若世,忘记生死,悠然度日,无欲无贪之人。既然我们终究逃不脱生死轮回之苦,何方快快乐乐,闲云野鹤,让自己的灵魂神游于宇宙间,做一个超然物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世外高人呢?

《生死疲劳》 读后感400字

《生死疲劳》读后感400字

看莫言的书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在这部小说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许是得益于莫言回归了纯手工写作,读此书的时候,思路酣畅淋漓,画面感十足,写到兴起处,甚至有种脱了缰的野马般的感觉,激情奔放,跑题万丈!我甚至一度认为,这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才能写出来的作品,嗯,当然是开玩笑了。也许这也正是为什么明明这么适合做电影剧本的作品,却没有导演敢接手的原因吧,这剧情实在是太魔幻了,也许只有CG动画才能表现出来。

小说延续了《红高粱家族》的大河式家族史诗,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透过六道生死轮回,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的历史发展过程,揭露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与矛盾。有人说故事尾声稍显仓促,但我觉得,从驴、牛、猪、狗的轮回过程就已经充分描述了西门闹从人到畜生的心态转变过程,再到猴子和大头婴儿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无需再多说了,炫技并不是莫言的目的,小说的主题和含意才是他想说的:生死疲劳,何须六道?不管是仇恨还是执著,爱情还是肉欲,终有一天都会烟消云散,在生死面前,都不再值得一提。

我也不禁反思,究竟对我来说,除了生死,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推荐信息

  • 关于《动物世界大百科》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0 16:51:24

    《动物世界大百科》读后感 大家好,这个假期我读了《动物世界大百科》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增长了许多知识,我也非常喜欢《动物世界大百科》这本书,书中描写的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会让你感觉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 《动物世界大百科》丰富了我的知识,我知道了骆驼为什么不怕干,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存?因为骆驼的存水、

  • 关于《成功之道》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0 16:43:24

    【第1篇】成功,是一件值得喜悦的事,但成功背后却是努力、失败,甚至绝望。 今天,我看了《新人文读本》中的《成功之道》主要讲:一个小男孩,15岁时能够挣钱的短工,他都去做。20岁,他到了伦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个社团的讨论会,每天演讲完,他要拿起笔足足地写上5页。终于有一天,他成为了作家,他就

  • 有关小学读后感的范文赏析(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0 16:35:24

    我还记的,四年级下册有一课《小英雄雨来》,我最近看了一本红色系列的书,书名也叫《小英雄雨来》!雨来很爱书!“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从这一段可以看出雨来十分爱惜书本,不想让书有一点损坏。雨来十分爱国!不管日本鬼

  • 关于苦难的历程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0 16:32:24

    俄罗斯,一个冰天雪地的国度。大都市十分繁华,而在这繁华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曲折艰辛的建国史。让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重温这段《苦难的历程》。《苦难的历程》以历史进程及革命斗争的过程为主线,主人公的生活为支线两线互相依靠,环环相扣,真实准确地还原并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俄国国内战争这一苦难的历程。以四个主

  • 《时间简史》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0 16:23:24

    终于,在这个暑假,翻开了期待已久,向往已久的宇宙学经典巨著——时间简史。存着好奇和疑问,带着懵懂与渴望,我,一次次惊叹,一次次恍然大悟,一次次为之精辟的理论而折服。在震撼与兴奋中读完了它。《时间简史》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他的作者,是身患“卢伽雷氏症”,无法言语,只能通过全身仅可活动的三根手指与思维敏

  • 《小王子》读后感6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0 16:17:24

    “这就象花一样。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象开着花。”第一次读《小王子》,是在高中的时候,一下子就被他那清新的文笔和单纯的世界所吸引。六年后的现在,再读《小王子》,不禁一次次地流泪,为小王子那慑人心魂的忧伤而心悸,为他纯洁而执着的爱所感

  • 关于《自律》的读后感大全(精选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0 16:16:24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国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自律这一课,使我们更加懂得了自律的含义。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意思是上天降给我们的灾祸,我们可以躲避。而我们自己做下的错事,逃也逃不掉。在日常生活中,自律对我们小学生尤其重要。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律的心态,有些

  • 关于《我在未来等你》的读后感大全(精选8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0 16:07:24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最近看了刘同的新书《我在未来等你》,看完后,感想颇多......其中最给我触动的是书中主人公郝回归回到自己的17岁,对自己进行家访的情节。在家访过程中,郝回归的妈妈向他吐露了心声,让一直认为妈妈不满意自己郝回归明白了:原来,妈妈一直都懂17岁的自己,但她的爱不仅是在当下,还在为

  • 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0 15:59:24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海底了两万里》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故事的主人公法国的皮尔艾。阿罗纳克斯教授和他的助手及一位鱼枪手为了揭开接二连三发生的海底事故的谜底,捕捉神秘莫测的“海底怪

  • 关于《流浪地球》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20 15:53:24

    【第1篇】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将地球家园推离太阳系轨道往半人马星系去,历时2500年,100代人。这时候人们会发现,除了生存和生命本身,其余对功名利禄、出人头地的追求都无甚意味。事业上摆人一道的权谋,业务上觥筹交错的应和,锱铢必较的算计,低头哈腰的唯诺,套路和苟且,职位和金钱都不再值得耗费思虑。就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