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兵猴传奇》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关于《兵猴传奇》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11:09:13

读《兵猴传奇》有感400字

最近我读了一个令我感触很深的故事,名字叫《兵猴传奇》。

《兵猴传奇》讲述了一个不满五岁的金丝猴大白牙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高黎贡山上,大白牙是一个兵猴。他看见了三枚鸟蛋,而他自己还不能吃,他得给猴王吃。而猴王自己吃一枚,给王后一枚,但最后一枚却给了大白牙。大白牙知道,蛋不是白吃的。肯定是要自己去冲锋陷阵。它不是害怕,而是高兴。它之所以是兵猴是因为它杀敌勇猛,而且还有两颗尖尖的大白牙。到了晚上萨满猴群一个个的爬上山,快到山顶的时候他们都停下了,原来山顶有一只绿头乌雕。绿头乌雕一直以来对萨满猴群下手,虽然它们被称为飞猴但是它们并不会飞。也总是逃不过绿头乌雕的追捕,也拿绿头乌雕没办法,因此才派大白牙去。大白牙也开使斗起来他知道他根本就不是绿头乌雕的对手,但是为了族群它不想去也得去。天一亮,他就要去送死了。天亮了,绿头乌雕出去觅食了,大白牙上去了,他杀死了两只小绿头乌雕。最后他和绿头乌雕同归于尽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兵猴大白牙很了不起,愿意为了团体而牺牲个人。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兵猴传奇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这本书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老爷爷品藏书系列里的一本,沈石溪老爷爷曾经在云南边疆生活了十八年,创作都是以动物为主,里面讲了许多种动物,包括梅里山鹰、马鹿、狼獾、雪豹、金丝猴、羚羊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关于一只金丝猴的故事。

通过阅读此书,我知道了金丝猴的外貌和一些生活习性。它长着一身金黄色的毛,又大又圆的眼睛,还有红红的嘴唇和屁股。它又是灵长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享有“飞猴”之美誉。年轻的金丝猴生性好动,喜欢热闹,对任何异常动静都有抑制不住的好奇心,喜欢吃嫩叶、鸟蛋和鸟卵。

本书主要是讲了一只名叫大白牙的金丝猴,为了让自己部落的同伴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勇敢地救出自己的王后,赶跑了多朗猴群的猴王,咬断了天敌绿头乌雕的一支翅膀,最后和绿头乌雕一起掉下悬崖,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大白牙这种勇敢的、奋不顾身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所以我要向它学习,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怕艰难困苦,勇往直前,更加努力。

【第2篇】

这周,我畅游书的海洋,认识了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机灵天真的马小跳;精忠报国的岳飞;足智多谋的诸葛先生;还有……最让我赞叹不已的,是一个动物主人公——兵猴。

今天的主人公是一只金丝猴,叫大白牙,是一个孤儿。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与别人抢食,在一次领地保卫战中,因为奋勇杀敌,表现突出,意外地成为了萨蛮猴群的兵猴。后来,为了保护猴群,勇敢地同一只被他杀了两个孩子的,前来复仇的母雕殊死搏斗、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在萨蛮猴群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五只兵猴。何谓兵猴?兵猴者,敢死队是也。大白牙为了猴群的安全而英勇牺牲,因此他的牺牲是有价值的,有分量的。萨蛮猴群一定会记住他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话出自汉朝著名文学家司马迁之口。这使我想起了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光荣殉职的毛岸英叔叔。他和大白牙一样,都是为了众人的利益去战斗而牺牲的,所以,全中国与朝鲜人民都会永远铭记这位烈士的名字。

牺牲自己,保全他人。这是一种多么伟大而无私的奉献精神啊!看,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奋斗啊!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兵猴传奇读后感600字

【第1篇】

阅兵式三天假期,我用两天时间把我班小书迷陈鲁阳小同学借给我的《兵猴传奇》读完了。这本书有七篇小说组成,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精彩,花开七朵在此我仅表一枝——《兵猴传奇》带给给我的激励和启迪。

《兵猴传奇》讲诉了一个不满五岁的金丝猴大白牙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高黎贡山上,大白牙看见了三枚鸟蛋,而他还不能吃,他得给猴王吃,在猴群里等级观念是相当严重的。而这次猴王自己吃了一枚,给王后一枚,最后一枚给了大白牙。大白牙受宠若惊的同时也心如明镜:蛋不是白吃的,肯定是要自己这只兵猴去冲锋陷阵。英勇善战的它不畏惧战斗,而且很高兴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和平时期兵猴很少被关注。

原来最近发现山顶有一只绿头乌雕,总来对萨满猴群下黑手。虽然他们被称为“飞猴”,但它们并不会飞,也总逃不过绿头乌雕的追捕,它们也拿绿头乌雕没有办法,因此,猴王才想到派大白牙去制服绿头乌雕以保族群成员的生命安全。大白牙很有自知之明,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绿头乌雕的对手,和他们斗只能是以卵击石。它思来想去:去,还是不去?这绝对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违背命令必死无疑,去了也是白白送死。最终决定还是死的光荣些,体面些,为了族群的命运做殊死搏斗,死得其所。

天亮了,绿头乌雕出去觅食了,大白牙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鹰巢。他勇猛地地杀死了两只小绿头乌雕。当老鹰出现时大白牙依靠自己的两颗巨大坚硬的门牙,趁鹰一不留神儿,跳上鹰背,在鹰的头上、翅膀上奋不顾身地胡乱撕咬,最终与鹰同归与尽!

猴与鹰力量悬殊,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但大白牙不畏强者,敢于“亮剑”! 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呀!

【第2篇】

这一本书讲述了一个猴群的故事。一只名叫大白牙的猴子太会打闹了,这个猴群的猴王有一次要赶走它,突然,旁边的猴群发动了攻击,大白牙非常耐打,英勇奋战,保卫住了猴群,猴王把它挽留了下来,把它公认为兵猴。猴王让兵猴去打一只经常来猴群捕猎的,大白牙勇敢地与绿头乌雕殊死拼搏,最终同归于尽。

我喜欢书中的这只大白牙,它非常勇敢,为了整一个猴群的安危,竟鼓起勇气和绿头乌雕同归于尽,这样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以前,音乐考试的时候,我会紧张得微微发抖,生怕唱跑了一个音调,惹来同学的嘲笑,成了“千古恨”。我现在觉得,我不要紧张,我要向大白牙学习勇敢,学会自信,抱着“必胜”的态度做任何事,这样才能做好事情。

我一定要学习大白牙的勇敢,使自己成为栋梁之材。

【第3篇】

我们的大脑仅仅只开发了4%,可是如果把剩下的潜力全部开发出的话,我们的智商和体能都会提升,但我们的潜在力量大部分都在休眠状态,所以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发挥,但我们在关键时刻总是退缩,让我们的潜力量永远休眠。

兵猴是在猴族中保护种族勇士,每当猴群有生存问题的时候,兵猴总是冲在闻前面。在猴群遇到天敌——鹰时,兵猴大白牙依靠自己有两颗巨大坚硬的门牙,趁鹰一不留,跳上鹰背, 在鹰的头肩骨、膀上胡乱撕咬,最终与鹰同归与尽!

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呀!大白牙为了族群,不惜牺牲自身的生命与鹰——猴群的猎食者同归与尽,大白牙首先克制了生的欲望,因为与鹰博斗,无疑是和死神提前签定死亡契约,而且大白牙抑制住了对天敌的恐惧,敢和天敌作斗争已经是勇者了,而且猴与鹰力量悬殊,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但大白牙与鹰同归与尽,力量也是很厉害的,这就是潜力量,相信自己在关键时刻能行的人,才有可能成功,自己就没有自信,别人怎么会相信你呢?所以首先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

【第4篇】

妈妈从电脑里给我买了一本沈石溪的作品,其中一本《兵猴传奇》让我看了爱不释手。

这本书分为几个小章节,里面有《梅里山鹰》,《春情》,《仇恨》等。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梅里山鹰》。它主要写了金蔷薇和它的儿子金追和蓝灿之间和经历。哥哥金追和弟弟蓝灿从出生开始为了夺取母亲的爱互相伤害母亲金蔷薇为了俩兄弟能和睦相处费劲心思,终于在一次与双尾蝮蛇的争斗中,俩兄弟齐心协力终于收为囊中之物。成为了一家三口的丰盛晚餐,也让母亲付出的巨大心血终于有了可喜的回报。

这篇,《梅里山鹰》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读《兵猴传奇》有感800字

它,是一只猴子,有着“飞猴”之称的金丝猴。

它,是一名兵猴,为战斗而生,也为战斗而死。

它的名字叫——大白牙!

异族来袭,身犯重罪的它自知被族内处死还不如战死沙场,便纵身一跃,扑倒了敌方猴王,翻滚在地,不管你是打还是踢,死死咬住猴王的锁骨,别忘了它的名字,大白牙。没几秒,猴王惨叫,异族军心动摇,溃如潮水。它,没有死。这,是勇。

绿头乌雕,天生大敌。近来哺育雕崽,捕食频繁,弄得族内“猴心惶惶”“猴不聊生”。猴王震怒,举族埋伏在断崖,待乌雕飞远,搭起猴梯。它,攀了上去,与雕崽激烈搏斗,负伤累累,终灭雕崽,始终不退。这,是忠。

回首望,猴梯无,只余黑点徐来,那是“死神”,是它的宿命,它闭上了眼。算了,已无生路,等死吧。但耳边却有了呼喊。是它,己族王后,它在这干什么。不好,待己灭亡,它也不晚也了,不行,不能等死,得同归于尽。它如是想道,近了,近了,乌雕回来了。

它双腿一蹬,四肢牢牢抓住雕身,狠命地噬咬着翅膀。牙,崩了,没有关系。眼,没了,没大碍。它要光荣地死,死在沙场,要不负王后对它的关心。“快”,断了,血洒碧空,一只雄雕缓缓坠落。原来,死也不可拍嘛。这,是情与义。

血红夕阳,是何染红?是它。或许我不应该称它为“它”,因为它有情有义,还有勇,何况它不仅仅只是一只猴呢?

我想,或许有些人类真的不如它吧。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呢?

抗日战争,汉奸迭出,是什么令他们通贼卖国。是恐惧吧,他们害怕死亡,贪图富贵,不是吗?

可,为什么?一只猴都能重情义,人为什么做不到呢。别跟我说猴跟人不一样,人是高等动物,猴不是。那人高等在哪呢,玩弄计谋,笑里藏刀吗?

说实话,我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因为每个人都戴有一层假面具,面具下是什么,谁也不知道。而动物不一样,它们率真、可爱。是一就是一,喜欢就是喜欢,不加掩饰,不必费尽脑筋去猜忌,它也不会再背后捅你刀子。

今生,我想像猴儿与众生一样真诚地活着,简单就好。

这就是我的读后感,一个关于人与动物的读后感,感触至深,非言语可以表达。如果可以,我想邀你一起阅读这本书。

推荐信息

  • 关于《者文摘》的读后感大全(精选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17 11:01:44

    《读者》是本感人至深的杂志,也是本能给人深刻教训的杂志。这是我仔仔细细地读完《读者》第23期后的第一个想法。的确,《读者》里的每一篇短文﹑故事都值得让人深思,其中《盲人的镜子》就是一篇。这片短文讲的是一位朋友患了白血病,需要治疗,但他不想忍受痛苦,而逃出了医院。幸亏他遇到了一位双目失明却又带着明镜的

  • 关于红楼梦读后感500字的范文大全(精选1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17 10:59:44

    珠泪滚滚冲跨了红楼,雕梁画栋堆满了石头,昔日的富贵温柔埋进了荒野冢。幸亏木石前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设想宝、黛一旦结合接踵而来的男耕女织、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对出弹得破的宝哥哥和林妹妹而言,不啻于另一场崭新的噩梦,至于金玉良缘则不过是张有名无实的过期银票。貌合神离、行尸走肉般的夫妻生活,不是陷入了另一

  • 《登黄山》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17 10:58:44

    今年暑假,我怀着兴奋激动得心情和爸妈去黄山旅游。一进入安徽省,映入眼帘首先是那连绵起伏的山峰,有高的、有低的、有奇特的、有平常的……安徽的隧道又多又长,有的可达十几公里。经过七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黄山脚下。第二天,我们早早地起床了,我们先开车进入黄山风景区,然后便去坐黄山赫赫有名的太平索道

  • 《悲惨世界》读后感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17 10:57:44

    冉阿让因为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处了5年苦役,但是又因为屡次越狱加刑了15年,他在狱中受尽折磨,开始仇视人类对他不公。在刑满释放时,没有人接纳他,只有主教接纳了他,同意让他留宿,但是他非但没有感激主教还偷了他的银器,主教宽容了他,用他知道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后来因为功绩出众被任命为海滨蒙特伊市长,因为

  • 《大国工匠》读后感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17 18:14:59

    精益求精,勤恳钻研,这是我完整地将六集纪录片《大国工匠》看完之后最强烈的感受。在生产的第一线,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平凡,只因大匠运斤的高超技艺而伟大。从坦克焊接到火药微雕,从造船到医生,从古文物修复到汝窑烧制技艺的传承与探索……不甘于已有技术水准,每一次的苦心钻研,每一次的勇敢挑战,他们身

  • 《风雪山神庙》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17 18:10:59

    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着浓厚悲剧色彩的代表人物。林他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颇有名气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优越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除了有一份令人崇敬向往的职业,他还拥有一个美貌贤惠的妻子。这在任何时代,都是许多男人的梦想。每每想到林冲,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杆铁枪,跟雪血纷飞的草料场。那是红色跟

  • 关于我很重要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精选1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17 18:06:59

    毕淑敏老师的这篇散文《我很重要》写的真的很好,每次看,每次都有深深的触动。我把感想写下来,当做和你的交流吧。当我们总在看贬自己,认为自己毫不重要的时候,毕淑敏老师发出这样的呼声:“我很重要!”中国人太谦虚,从小到大都受着传统思想的训导——“我不重要”。重要不等同于伟大,不等同于无人替代,也学我们还不

  • 关于《绝境中的你要做上帝》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17 17:58:59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想必每个人都认识韩庚。韩庚可以说是天空中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红遍大江南北,可正是这篇文章让我真正认识了韩庚,知道了他的过去。韩庚在末出名之前,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从小学习舞蹈,也进行了很多的表演,比较出名。可之后因父亲病重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 关于《英雄中国》的读后感大全(精选8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17 17:54:59

    自从读了《英雄中国》这本书后,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也使我重新认识了我们这个美丽、和谐、富强的国家。1949年前,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了,原先那个贫穷的国家,现在变得繁荣富强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大大增长,得到了一系列的巨大前进,一直到了200

  • 关于《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5/17 17:50:59

    这个世界有许多人在写字,有的人写字只为赚取稿费,有的人写字只为感动自己,有的人写字感动了自己的同时还打动了别人,有的人把文字当成一生的事业,把文字看得比山还要高,比生命还要重,把生命典押给文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二十多年来,我读过许多人的书,喜欢的作家换了一荏又一荏,唯独对心怀悲悯,坚持苦难写作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