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从教师到卓越教师读后感1000字
书山有路,书香使人醉,学海无涯,读书更志明。寒假前,我们收到了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初见此书,该书扉页上的副标题吸引了我的眼球——极具影响力的日常教学策略。作为一个刚刚步入三尺讲台的青年教师,我迫切地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每读到一个小技巧,我总会有无数的反思和醒悟,并展望今后如何落实,本欲赶进度的阅读常被掩卷深思替代。感此,与大家分享我的感悟:
目录
一、小爱心,大感染
书中讲到: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教育者要永远保持一颗充满爱与责任的心。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你的宠儿,让学生在舒适和放松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当学生踏进校园时,老师要始终保持微笑,他们会被老师们积极快乐的情绪所感染。当学生忘记课堂规则时,老师要耐心提醒他们,他们会在善意的提醒中建立规则意识。当学生犯错时,老师要告诉他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学生就不再惧怕犯错。”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是温暖,是激发,是影响,是改变,是让一个人能够相信,是让一个人真正美好。爱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和核心,给予爱与欣然接受爱,是一个卓越教师必备的能力。有爱,才有教育。
二、小承诺,大尊重
马卡连柯说:“我们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爱默森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学生虽然角色不同,但目标一致,彼此应相互尊重。而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表率,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要从细小处的承诺做起。例如,尊重学生的课间休息权。课间十分钟虽然短暂却十分宝贵,不克扣学生的休息时间,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休息权和娱乐权的尊重,又体现了教师们在教学上的相互合作。再如,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当新生一代就热点问题侃侃而谈时,身为教师,融入学生的文化圈子并勇敢地与之同思考、共评析,方能真正尽到为师之道。又如,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李希贵老师说:“什么年龄读什么书。”的确,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规范学生的阅读。特别要尊重的是学生的隐私权。信件是隐私,日记是隐私,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同样也是隐私。总之,尊重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近教师,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真正尊重教师。
三、小规章,大方向
课堂管理的重要任务和核心是建立一套课堂管理章程。有效的课堂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合唱团,能奏出和谐而美妙的歌声。作者认为,规则就是要详细地让学生知道他们究竟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违反规则要收到既定的惩罚;而常规需要反复的练习和遵守,违反过后不必惩罚,只需要在各方监督下改正。制定好详细的课堂规则和常规后,我们也需要与学生一起研读、分享,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对这些章程有充分的理解。这就好比每一节课都应该有清晰且能实现的教学目标,再回顾自己的教学,每一节课上课前,我都会对学生说:“今天我们的目标是…”或者把目标分为两三个小点写在课件的第一页。哪怕是早读课,我也在学生的乐桃群里发送“早读安排”,列出任务的时长和要求,让学生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朝着每一个小目标前进。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书为镜,读书、读人、读教育、读自己。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教师,当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能够积极地影响每一个孩子生命的职业时,我们必须永不停歇地追求新的、更好的方式来完成我们的使命。”愿我们都能为了一朵朵必将绽放的花朵,和孩子们共筑心中的梦。于世界中站稳,于时代中奋进!
第2篇:从教师到卓越教师读书笔记1000字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这本书的设计就像茶余饭后的小点心,每天只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它就能给你带来充实和惊喜,甚至是有意无意的改变。
如果你刚好在开学之初就拥有这本书,你将有一整年的时间来读它,你可以随时翻开此书阅读感兴趣的内容;如果你在开学后的第30个工作日拥有这本书,你不妨从本书的第30天开始阅读,或者也可以从头开始阅读。在这本书中,每一天我们都会收获到一个简单可行的教学策略。
事实上,我们已经意识到,教学是严谨的,又是极其琐碎的,它会让你忙得不可开交。也许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我们会在很多天内根本没有时间去践行书中的行动建议,但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你完全可以自由决定时间,不必拘泥于书上所说的。因为相对于自身的教学来说,一线教师才是最权威的,也是最有资格做出决定的人。假如某天只有20分钟与学生相处的空闲时间,而这天我们书中所建议的行动所需的时间超出了20分钟,那么可以不去实行这一天的行动建议,或者将它平摊到之后的数天当中,或者等到你有足够多的空闲时间再去践行它。你可以对书中的建议做弹性的安排,根据实际的情况做调整。
这本书一共包含180天,几乎覆盖了整个学年的教学时间,每一天都将为教师提供一个与教学相关的方法、策略或者行动建议,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管你是刚入门的新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此书都将是一本非常实用、可读性极强的教学指南。本书的教学建议涉及到: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倾听学生的声音,如何改善学生的课堂表现,如何找到学生犯错的真正原因,等等。它将在你的教学生涯中给予你高效的指导。
你想让学生的生命与众不同吗?你想让学生都燃起对知识的渴望吗?你想成为卓越教师并教出卓越的学生吗?这本书将帮助你将这些想法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地影响学生的每一步成长。
卓越教师都在为两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1.让教学技巧一天比一天进步。
2.避免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
你瞧,即使是卓越教师也会犯错。不同的是,卓越教师会努力让自己不再重复同样的错误。从来没有哪位卓越教师告诉过我们“我的目标是成为最完美的老师,我希望了解教学的一切,甚至是每一个细节”。因为卓越教师都清楚地知道:教学永无止境,没有人能够真正到达教学巅峰。从来如此!正因为深谙这一点,所有的卓越教师都懂得为提高自己当下的教学能力而努力奋斗,他们每天坚守着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务实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前进。
我们看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希望马上成为最完美的老师,而是希望更有智慧更有方法地提高教学技巧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一名教师,由于肩负着众多的责任,所以很容易顾此失彼,看重一些我们本无须看重的东西,忽略一些我们本不该忽略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将这本书看成是一个备忘录,也可以将它视为一个贯穿全学年的教学指南,它将在我们教学的每一天送上温馨的提醒、善意的建议、周全的行动计划。
我坚信,每一位教师内心深处都期待自己成为一名卓越教师,这个美好的愿景始终在等待着实现的那一天。我也坚信,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期待着找到自己无限的潜力,这些潜力始终在等待着释放的那一天。我希望我能做得永远比现在更好,同时也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找到真正的自我,发掘出他们最大的潜力。
第3篇:从教师到卓越教师读后感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这本书的设计很有趣,就像茶余饭后的小点心,每天只需要花几分钟时间来阅读,但每天都有收获。按照180天来计算,每20天有一个教学实践的反思实践,列举的事例都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普遍的问题,很有启发性,甚至可以当做一本教学工具书。但读完全书,后头慢慢品味,发现一整本书所有策略的背后,其实都是同一个关键字,就是——爱。
一个卓越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爱孩子,感到跟孩子相处是一种乐趣,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根据生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发现孩子从一出生就具备成就自己的所有可能性--潜能。孩子拥有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犹如一粒种子,生根、发芽,生长为参天大树,成长为栋梁之才。教育则是孩子茁壮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是点亮心灵的璀璨星光。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是温暖,是情感,是激发,是影响,是改变,是让一个人能够相信,是让一个人真正美好。
近代有位教育家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和核心,给予爱与欣然接受爱,是一个卓越教师必备的能力。有老师说,爱学生一生,还是太短。爱不仅是教育的本质,更是生命的主旋律。生命是永恒的,生命进程中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等在教育中融汇,因此,教育是永恒的,是对人类永恒精神价值的追寻。“世界上最宏伟、最辉煌的事业是能使一个人站起来”,尽管缔造这份美好的教师任重道远,但注定荣光灿烂,荣耀辉煌。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著名教育家于漪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学习做一名卓越的教师,就是能够用爱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能够让孩子明白生命的真谛。卓越的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是让孩子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培养习惯的引路人。卓越的教师能够使孩子发现美好、创造美好,成为美好,而美好,就在可预见的未来。(申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