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浴血荣光读后感
最近拜读了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编写的《浴血荣光》,感受颇多。“金戈铁马,已被高速公路上如过江之鲫的车流所取代;战火硝烟,也早被城市森林中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消融;沧海桑田。战争与革命已经过渡到和平与发展……”本书序言里的一段话,把我们带进那个热血澎湃、风云跌宕的战争岁月。二十世纪的中国史,浓缩了人类前行的历史中最为精彩、最为血腥、最为悲壮、最为慨叹的内容,中华民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磨砺和亡国灭种的劫难。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活跃着以李大钊、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为信仰奋斗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断地用自己的生命和智慧在黑暗中寻求真理的光芒。他们不为升官发财,只为一片执着的信念;他们不畏生死,只为追求共产主义的胜利;他们不图回报,只为救亡图存和伟大复兴。正是因为心中有了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历史选择了共产主义,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书写出解放的篇章,终于让我们的民族获得了独立、解放,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正如在新书《浴血荣光》首发式上,金一南教授所说:“我要写出信仰的力量”,带着这些对信仰的崇敬和膜拜,走进党史、走进风云变幻的过往,追寻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没有鲜花和掌声,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只有13名党员,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在历史沉浮中,这十三名代表有的成为俘虏,有的成为背离人民的叛徒,有的脱离了党组织,走到最后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面对大革命的失败和挫折,面对反围剿的失败,面对左倾投降主义和右倾激进主义的错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放弃信仰。历经土地革命,十四年抗战和三年决战,毛泽东等最终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这让我深深感受到,革命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很多次都陷入危险境地,而中国革命的闪光之处,正在于无数共产党人艰苦卓绝、不怕牺牲、勇于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的革命前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生活,那些伟大的革命先驱如何步步探索正确革命道路的曲折经历,都令后人为之叹服。尽管命运有浮沉,但是历史终究还是让一个伟大的政党成功地领导着中国向世界强国进军。这是大势所趋,这是人民的选择,这是浴血荣光的成果,这是信仰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不会坚定,精神信念就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红军时期与朱、毛并列的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叛变;农家出身、黄埔一期的高材生共产党员李静庵在升官发财与革命流血之间,选择了退党;五四运动领袖、中共早期缔造者之一,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雨中迎接的张国焘公开退党,加入中统称为蒋介石的一枚棋子。反观“黄埔三杰”之一的陈赓1925年救过蒋介石的命,为了信仰坚决不投降蒋介石,毅然决然同党走在了一起。那些政治立场动摇、信仰不坚定、令人鄙夷的背叛者静静的躺在历史中,永远的消失了;然而那些浴血荣光的领袖们在我们心中长存。任何时期。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仰,这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源泉。
历史已经过去,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继续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坚守职责、勇于奉献,用实际行动续写时代篇章。(秦颖)
第2篇:浴血荣光读后感500字
这是一部以党史和革命史为主题的作品。在建党百年这一重要历史时间节点上努力地完成了这本红色作品的阅读,那些早已湮灭在历史深处的人和事在历史阅读中重新恢复生机。
这本书给我一种最大的冲击和震撼感的是理想与信仰的力量。王尔琢、黄公略、伍中豪…这些年青的将领他们能够为了自己的信仰舍生忘死,前仆后继,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投身到伟大革命中去,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完成对整个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的一次完整抚摸,也改变了近代中国发展的轨迹。1840年后的中国一直在黑暗的深渊中挣扎。虽然有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也有资产阶级的抗争——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但这些都始终无法改变当时中国的命运。当时中国的上空依然被阴影笼罩。横空出世的中国共产党,如同一道光芒,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她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独立、富强。在这条道路中出现很多分路口,也经历了诸多的磨难与历练。从秋收起义的失败,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并被迫走上战略转移的路线——长征。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发现,革命没有任何的运气,真理是靠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依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生命所做出的实践探索。正如作者金一南将军所说的那样,革命不是胜利走向胜利,而是从惨败走向胜利。所以我们要做到铭记历史,忘记就等于背叛。
第3篇:浴血荣光读书笔记
习总书记在2月20日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到“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将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坚实的信仰力量、丰富的理论滋养和奋进的勇气担当,必将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期,重读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浴血荣光》系列从书,对其颇有感悟。在读党史的过程中,感受一个个历史人物跃然纸上,一段段党史故事鲜活依然,仿佛让人穿越到那段艰苦卓绝却信仰至纯的岁月中。
01、学习党史,汲取力量悟思想
书中第一章为“选择”,阐释了“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等。在中国共产党当年成立时,早期共产主义小组创始人有“南陈北李”之称的陈独秀和李大钊,未能出席中共“一大”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议。折射出党成立之初,对党将来能有大作为、能做出多么大的事情,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脱党、被开除党籍的达7人,牺牲的4人,最后党内幸存者仅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从中共“一大”代表的曲折命运也折射出党发展壮大中的艰难。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存在,毛泽东早在1928年作出了解答,说其最为关键的一条——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人又如何步步探索,最终找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离不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离不开南昌起义时由28000人打到上井冈山800余人,而保留下来的可以燎原的“火种”;更离不开革命将帅及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进行前仆后继、艰苦卓越的斗争。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在党史中汲取取营养和力量,补足精神之钙,熔铸精神之魂,坚定信仰,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02、学习党史,联系实际强担当、开新局
联系当前实际,面对中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面对中国梦之“航天强国梦”。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在加强党史学习、深入思考同时,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担当的本质内涵,更应当深入做好岗位工作。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不管多么艰难困苦,坚定信仰、坚守初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前是公司发展“上台阶”的关键时期,坚定事业发展信心,充分认识信仰之伟力。有不少工作八年以上党员和骨干带头冲锋在前、兢兢业业,他们就像上井冈山的“火种”一样,火种不灭,事业依然有望;还有不少工作三五年的“熟练军”,甚至是充满热情的工作一两年的“后备军”,他们就像是制造新鲜血液的“生力军”,勤勤恳恳、逐步挑起大梁。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际工作中,把国家标准、航天标准和规范与我们的事业、与产品特点相结合,在充分认识掌握产品特性的基础上,自觉的对照、遵循和运用标准,编写、修订甚至是改革,使之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和经营方法流程、科研和生产标准规范,也必定能探索适合我们事业发展的道路。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一方面需要严于律己,提升能力。另一方面,思想认识、专业技术要与时代相适应,针对人员素质和矛盾突出点调整管理和经营思路,不能思想僵化和墨守成规;在专业技术上也要静下心来,多一份责任心和敬畏心,主动思考、创新思维,攻克关键技术,解决技术难题,进一步产品化。联系实际,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注重细节和变化,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开辟出新的局面。
党的历史100年的征途,从救亡到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带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奋斗、创业和发展的长歌史诗,它蕴含着党带领人民创造一个个辉煌和奇迹的经验和智慧。通过读党史,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党,更加热爱党,还有许多启示等待着我们去重温和领悟。让我们认真学习和传承党史、国史,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在推进航天事业中立足岗位做出更多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第4篇:浴血荣光读后感500字两
浴血荣光读后感500字1
金一南著《浴血荣光》,应该是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同军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第一部著作。该书讲述了早期共产党人用生命投身革命事业而浴血奋斗的故事。
今天,当我们站在建党百年这一伟大的特殊历史时刻,回顾当年建党之初那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我们更加能够体悟到伟大的革命英雄永远是和伟大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代创造了英雄,伟大的英雄人物同样让那个时代熠熠生辉。
历史,就是相对今天的昨天。今天,到了明天就成为历史。浴血《浴血荣光》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或者说对心灵的最大震撼与冲击,就是作者将王尔琢、黄公略、伍中豪这些年轻的普通人如何在普通的日子中将自己融入到时代的洪流,最终成长为时代英雄。这些人,有为革命舍生忘死的精神,有为誓言前仆后继的精神,有为梦想扑火的勇气,是把自己的生命同时代潮流紧密结合的人。
这些时代英雄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当然《浴血荣光》也同样告诉我们,今天我们生活的新时代,包含每一个新时代的平凡者,应该都是创造历史和时代精神的梦想家。梦想属于所有人,只要我们愿意将自身的奋斗和梦想与时代大势紧密结合,我们平凡而普通的奋斗依然具有伟大的意义。
“我们都应该是创造历史和时代精神的梦想家。”这是阅读金一南将军《浴血荣光》对我最大的启发与激励。
浴血荣光读后感500字2
《浴血荣光》是一部让人心潮澎湃的书。作者将一批历史风云人物置身于国际大背景下,以人物的经历、话语、性格凸显人格的魅力和历史的残酷。阅读好《浴血荣光》一书,心情难以平静。作者金一南说,“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这样一批人,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这批人成为国家民族的开路先锋。”诚然,这批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的开创者们,他们探索革命救国之路,探索如何与共产国际博弈,他们仰望星空,同时脚踏实地。正所谓“鲜衣怒马少年时,挥斥方遒报家国”。回看今朝,无数的青年干部正在躬身实践,成为责任的体现者和践行者。他们年轻而又富有改变的抱负,敢想,也敢为。“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芽,如利刃之新发。”这正是一个民族不屈的希望。
一个民族的希望,在于青年;而青年的力量,在于信仰。正如萨特所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中国共产党人,怀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信念,以奋斗到底的决心,不放弃一切可能的机会,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壮大,浴血奋战,最终夺取胜利。回顾昔日革命先烈的事迹,想想今天我们身处和平而安定的社会,有时面对所谓的困难和挑战,有什么埋怨和退缩的理由?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心怀美好的信念,勇于面对、坚持不懈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正是吾辈不断努力的方向。
第5篇:浴血荣光读后感700字
通过认真学习金一南所著《浴血荣光》,书里大视角解读中共第一代领袖人物的命运沉浮,在那个有思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突飞猛进勇挑重担的年代,在那个充满白色恐怖、视生命如草芥的年代,一个最初只有13人参加会议的党,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夺取了全国政权的光辉历程。我切实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为了解放新中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慷慨精神,他们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浴血荣光》中提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也写到了李大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为官、不为钱、不畏苦、不惧死的革命精神,他们年纪轻轻就干大事,他们只为主义、只为信仰,他们以自己的一腔热血,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命运,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洗礼。
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不该忘却,是革命先烈的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才有了国家独立、民族自由与富强。就让那些可鄙的人物,静静地躺在历史中,写在书籍里,永远地逝去。让那些浴血荣光的革命领袖们在人们心中永存。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革命精神都不能丢。我们要大力弘扬革命精神,使革命精神成为我们推动国家民族富强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更需要我们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务实之风,从身边的先进学起,从小事做起,继承我们党和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作为新时代人,虽然没有经历过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的岁月,虽然中华民族最苦难的历史已经过去,但我们要铭记,通过我们的努力使革命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作为新时代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本次学习为契机,将所学、所感、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恪尽职守、扎扎实实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6篇:浴血荣光读后感1500字
从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领导层像割韭菜一样,一批一批被对方屠杀。这就是中国革命和其他革命都无法类比的空前残酷性……
那是一个热血澎湃、狂飙突进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批年轻人浴血奋斗,国民党的一批年轻人也在拼命奋斗,共产国际的一批年轻人也在奋斗。这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的时代。
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德高望重,而且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切磋保养,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这样的现象应那个时代而生,也应那个时代而完成。
追忆
recollect
和平的年代里,我们的确生活的很安逸,忙忙碌碌的工作,潇潇洒洒的生活。在一切看似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下,我们或许更应该回过头来看一看那段曾经的历史。在那“恰同学少年”时,活跃着一批又一批的为着信仰而斗争的人们,他们不图回报,只为信念的执着便奋不顾身地抛头颅、洒热血。
我生活在和平年代,或许同很多人一样,我无法身临其境的感知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但当我怀着敬仰的心研读《浴血荣光》里党的革命发展史时,我还是被那波澜起伏的历史画卷震撼了——从1921年党组织成立到1949年赢得政权,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从1921年成立之初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夺取全国政权,而中国革命的闪光之处正在于无数共产党人艰苦卓绝、不怕牺牲、勇于奋斗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奋斗给中华民族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使国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非常大的改观,这种大国崛起的自信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讲过的:“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这就是我们神州大地回荡的震天撼动的声响,也是我们14亿中国人共同的心声。
新时代
《浴血荣光》这本书并不是就历史而讲述历史的泛泛而谈。相反地,书中客观,生动,真实,深切地一一分析着那段岁月痕迹的同时,也在分析着那些中共第一代领袖人物的思想,观念,行为,动机和抉择。尽管他们最初都是站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之内;尽管他们曾经的丰功伟绩让人难以忘怀,但是历史巨轮的前行过程中,注定着这些完全不同的人们因为各自不同的信仰而做出截然不同的行动来。
我们看到的不是有所掩饰或者浮夸的事实。相反地,客观,是在,真切地反应过去是本书一大宗旨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我看到了更多过去书作中被批上反革命或者反面人物外衣的那些历史人物真实的一面。因为曾经他们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因为他们曾经也在革命的行列中做出某些的功绩。只不过,随着权利,利益,诱惑等等其他因素的干扰而让他们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曾经的信仰,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与此做出反面对比例子的人物在此书中也有笔墨的涉及和勾勒。
历史的前行不会因为任何因素的干扰而停止前行。相反地,坚定的信仰让越来越多的成长中的人们在浴血奋斗。为了自己曾经的理想,为了自己曾经的信念,他们如此义无反顾地推动着整个中国红色政权的成长与壮大。
我是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驻守中川机场保障气象安全工作,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也同样践行了一名空管人的职责,我用气象台的真情服务和精细化工作为航空安全提供气象保障,为“四强空管”建设奉献更大的力量。岗位无贵贱,职责无大小,奉献无多少,不管你身在何处,什么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其实就是敬畏,就是一个党员,对自己践行三个敬畏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今天我们正处于民航事业发展的关键历史进程。在“四强空管”建设的道路上要实现空管人的坚守和完成自己的担当,我们仍然需要一批又一批像当年那样为了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义无反顾英勇奋斗的共产党人。
我坚信,今天为空管事业默默工作与坚韧奋斗的人们,能够从先辈们的奋斗中吸收丰富的营养,继续前进在新时代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