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好的爱情》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关于《好的爱情》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9 01:02:58

《好的爱情》读后感1600字

《好的爱情》读后感

读完《情商是什么》之后,又马不停蹄看了第二本书,好的爱情。起初以为这本书是讲一堆大道理、心灵鸡汤等,给我打鸡血。其实则不然,这本书的封面欺骗了我,它说:“好的爱情,长久的爱情,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然后,我越往后读越觉得这与心理学、与鸡汤无关,这是一本赤裸裸的浅显哲学书。

由于我在当时对我自身的迷茫有着急迫的解决心理,再加上书里的有些内容我真的认为是大家都知道,所以在读到第二章节的时候,开始读的比较粗糙(第一章节讲的是《关于爱情》,我还是基于自身需求读进去了).

先说说读进去了的第一章节:关于爱情。

陈果老师的爱情理论里,有的观念我是认可的,比如说一个人最追求的东西往往是他最欠缺的东西。我对这句话是有一定的理解,我老公和我,我们的互相吸引,源于我们自身的某些东西的缺乏,这点我和他都心知肚明。读的比较快,第一遍读,可是整体的认知会让我觉得,我老公曾经非常非常的爱我,而我,似乎又一直在被动的接受着他的爱。读这本书的第一章开始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人,是不是不该选择我老公。有那么一两天我开始了彻底的否定自己,否定老公。我甚至觉得我们的心离开了是正常的,他没必要一直爱一个不爱他的人。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认知。我充满了失望与迷茫。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也并没有读到能帮我解决的办法。后面的章节开始讲了大爱、大义,讲什么是大师、讲如何自我认知等,可是,第一遍读的我真的是稀里糊涂,走马观花。之后会再读第二遍,再次体会一下这本书。至少不是现在。等我多读一些书,内心沉淀之后,再翻这本书也许会有新的认知吧。

当然,书里面的有的大道理,我是很认同的,她说的有些话,我也是很认可的。摘抄在这里,分享记录一下:

“一个人‘自信的力量只能来自于自我清醒的自知之明和由此而来的自我内在坚定的信念,与他人无关。”

“真正称得上贵族的那些人,都同样崇尚节制、勇气、公正和仁慈,正是这些东西赋予了他们所谓的贵族气质,让他们具有一种震慑人心的精神力量”,我一直真的很想做个高贵的人,而且我也一直在为这个方向努力,可是我知道我还不能做到真正的豁达,我还是会有时候会有嫉妒之心(虽然能很快压下去),我没有真正的势力,但是我喜欢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喜欢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这个应该不算什么,对吧。

“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但知道自己的能力,还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知道自己有能力不可及之处。而在自己能力边界之外的东西,他保持谦逊,保持倾听。”这句话,我想我基本上做到了吧,我在我的领域里,挺喜欢发表意见的,但是我真的一点都不懂得东西,顶多说说自己的理解,绝无任何狂妄的意见。其实说这个是有些想到我老公一些让人不舒服的地方,他很肤浅的感觉,喜欢对所有事情品头论足,不管自己是否熟悉,又或者对大家都能看到的错误非要揪着不放,似乎别人不知道自己错了他必须提醒才知道。但是对一些深层次的错误,他看不到,他也意识不到。就在昨晚,攻击我写论文方法单一,其实如果我真的方法单一,我会认可他的说法。问题是,一篇论文,根本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方法,一篇论文,就重在研究一个问题,我用3个以下的方法,甚至可以只用一个方法,研究透彻我的研究对象,这就足够。他又还偏偏很爱用强调词:“老”。“你老写论文方法都太单一。”这句话我听着非常不爽,他抱怨指责的时候,非常喜欢说“你总是。。”“你老。。。”,他擅于夸大其词,可是自己也浑然不知,让我后面和他挂视频后一直都非常不舒服,但是鉴于当时他和我都有自己的事情比较忙,我没有立即反驳他。可是我之后一定会找机会说一下他这个很让人不舒服的毛病。能举的例子太多了,经常因为他这些夸张的形容词搞得人非常烦躁。

我始终坚信,人需要有信仰,信仰源于人的内心。书里说“‘信仰的核心是一个人内心坚信某一套价值观,这是他心甘情愿为之献身的生命意义”。我对这句话的理解算是比较深的,我有我的信仰,我也一直在朝着我信仰的方向生活,信仰是一份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够实实在在指引人向某个方向一直走下去的东西。我一直都有那份看似虚无的信仰---自我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个人修为的不断提高。

其实整本书我在第一遍读的时候,看进去的是最后一部分内容:“把我说给你听”。这是陈果在分享自己。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是她分享给大家的第一句话,类似的话我也听过,也说过,但是也许是信仰的力量,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不由得感慨、激动。甚至急于把这句话当作我的座右铭。“活在当下,把当下过好,其实就是在过好捏人生,因为你的人生的过去,你现在没法改变,但是你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决定。所以好好地、真诚地、用心地或者,把生命活成一个礼物,活成一个值得庆祝的事情。你的那个虚无缥缈、永远不来的未来,恰恰是由你这个最真实的当下决定的。从此刻开始,就从当下、现在开始,竭尽全力在你的能力之内,在你的范围条件限度当中,去创造你能创造的最大幸福。”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这是她分享的第二句话。“不要影响别人,不要干扰别人的自由,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自己,活出真实的你,率性一点,自然一点,从容一点,真实一点。一个人喜欢她自己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当你自己喜欢你自己的时候,你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自信,散发出一种自由。什么是优雅,言行自如,即是优雅”。“自由、自信、从容、优雅”。

“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

这本书可能我读的太快了,没有太多的体会,也有可能是自己的肤浅,只能对其中一些我自己能有所体会的话语会有所理解,对无法体会的话语,或者说距离我似乎很遥远的话语,又或者说我觉得很无聊其实都知道的话语,我都是很没有耐心的走马观花。

以后有机会,再读一遍,再体会一次。

《好的爱情》读后感

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

摘抄:

“爱慕”与“爱”相比,多了一层倾倒,多了一种无可救药的怦然心动,多了一份近乎崇拜的“天命难违”。

情和爱

情与爱截然不同,相对而言它总是比爱更多、更浅、更短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日常语言中自然而然区分开“情人”与“爱人”、“多情”与“挚爱”。

那首裴多菲的名诗《自由与爱情》中的前两句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暂且撇开“爱”与“自由”的复杂关系,或许单单这两句诗,已然向我们暗示了“爱”的定义:只有当一种情感高于我们自身生命的价值时,它才是爱。

情不同于爱。“情”是惆怅,“爱”是力量;“情”是欲望,“爱”是生命;“情”是趣味,“爱”是信仰。

一个人最追求的东西往往是他最欠缺的东西。

爱与被爱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人们常常会把“爱”与“被爱”混淆。事实似乎确实如此。

“你爱我”时我是不劳而获的寄生虫。

在爱的领域中,当我们将“爱”无形中转换成“被爱”时,我们正堕入自私而贪婪的渊薮;我们正从心怀虔诚的天使退化为永不知足的饕餮之徒;我们开始以爱的名义克扣我们的爱人;我们用“我爱你”这一钓钩垂钓着爱人更多的付出;我们挂在嘴边的“我爱你”为我们交易来更多实际的物质、体贴的关怀、真诚的牺牲;我们说我们在“爱”,实际上我们时时刻刻在权衡计算。

“我爱你”使我变得不再自私“我”对“你”的爱使我的视线从自己身上移开,更多地转向了你,我不知不觉中在学习着用你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用你的思考去理解迎面而来的问题,用你的习惯来生活,用你的微笑来激励自己的斗志,用你的美来衡量一切的美。在“我爱你”的过程中,我的精神因为对你的爱而得到空前的扩展,它逐渐突破了自己这个身体、这个小小的皮囊,“你”不再是一个外在于我的旁人,你已经是另一个“我”,甚至是一个比“我”自己更重要的“我”。“我爱你”,使我们了解了自我的生命还有着一种成长的潜能,它还可以活得更富有、更宏大、更充实。

爱情的三个元素:

爱情是全身心的,激情、理解、践行“激情”意味着我爱上了你,“理解”意味着我懂你,“践行”意味着我愿意陪你一路同行,不离不弃。只有当这三者合并在一起,才叫全身心,只有这三个要素都存在的时候,才有了“我爱你”。

真情、痴情和深情

意思就是,真情始于痴情,但并不等同于痴情,这是两码事。痴情只是爱情的起点,却不足以维持长久的爱情。

而深情恰恰是指撇去表层的浮华,去爱他的真实。还是那句话,什么叫作深情?撇开美好的一面暂且不谈,你要知道最黑暗的他是什么样,最无力的他是什么样,最狼狈的他是什么样,最坏的他是什么样,然后你再去爱他,爱真实的他。

什么是爱?《说文解字》对“爱”的解释是“行貌”,是一路同行。什么是一路同行?就是不离不弃,可离可弃的都不是深爱。什么叫作不离不弃?他就是另一个你,你要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他,直到死亡将你们分开。

所以“我愿意”大于“我爱你”,“我愿意”才真正体现“我爱你”。

哎呀!真的感情,是可以深成这个样子的我用我的心来替你感受生活,我用我的生命来活出你的生命。

爱其所是:

精神上一路同行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共同语言谈得来。

那么,我们要怎样做到这种自由呢?第一,清醒的自知;第二,勇敢的选择;第三,坦然的无悔的担当。

精神的成熟:

精神的成熟归根到底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精神之自由、人格之独立,再加上在生活中端其心,落其行的“责任之担当”。

所以,精神的成熟者,他对外表现出来的不是老,而是一种内部世界的和谐,对任何事都很从容,心灵总是很清明,胸襟总是很坦荡,这才是真正精神成熟的人。

何谓“大师”:

“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识别;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欣赏;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会是知己。”

一开始可能是对自己真诚,之后开始对他人真诚,随着不断地修养、修行,最后对天地真诚,对宇宙万物真诚,这就是如入化境。

我们也能理解哲学家罗素所说的“我生存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热爱、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类苦难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所以,要让自己活成一个完全的人,活出自我最大的可能,所需要的元素非常简单,就是心存一片诚意。而当你“尽人之性”的时候,你不要以为你只是活出了一片人性,当你活出了完全的人性的时候,你会唤醒自己最大的天赋。

知识分子:

“不管你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希望你能尽心尽力。你需要注意一点,知识分子当是社会的良知。”

你要活成一束光。

“大人”的历史渊源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

学习“小学”有什么意义呢?朱子一言以蔽之:“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

所以要拓宽自己的心量,让自己更大度豁达;要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让自己尽可能越活越接近于天下之至真至诚,这样才能养出传说中的“人格魅力”。

你的身体是你精神的载体,是你思想和灵魂的执行者,所以要有好的活法、好的吃法、好的健身方法,来修好自己的身体。

所以,自私不是自爱,而是最大的一种不自爱。

这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件是你深感惊喜;第二件是你使人惊喜。

自我认识的东西方差异

以何眼观世界,就观到何种世界。一个人的心眼其实不知不觉中决定了他的双眼;一个人的境界其实不知不觉中决定了他的眼界。佛印有佛心,以佛眼观世界,所见之处,处处是佛;苏东坡有贼心,以贼眼观世界,所见之处,处处污秽。

觉察

小的浅的是第一种觉察,大的深的是第二种觉悟。

抽身而出,反观自身

《小窗幽记》里有句话:“于极迷处识迷,则处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迷局中的你要突破迷局,需要的正是局外的你那一点镇静;执念中的你要放下执念,需要的正是旁观的你那一对冷眼。

贵族,总是精神的

不论东西方在地理文化上有着怎样的差异,真正称得上贵族的那些人,都同样崇尚节制、勇气、公正和仁慈,正是这些东西赋予了他们所谓的贵族气质,让他们具有一种震慑人心的精神力量。

神智器识,四重自我

第一句,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第二句,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这里我要奉送给大家两句话,代表了认识自己能力的两个方面第一句,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第二句,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信仰与文化

所以,“宗”+“教”=信仰+外部教化机制=宗教。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它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不要影响别人,不要干扰别人的自由,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自己,活出真实的你,率性一点,自然一点,从容一点,真实一点,这样你就会更快乐。

所以,你要让自己活出真正的自信、真正的自由,你要真正地喜欢你自己,这个时候你就会散发出一种感染力,这份感染力才是一种真正的正能量。你不用在乎你要说什么,你的存在本身便是一束光。

“我爱你”时我是永不衰竭的源泉;

“I love you as who you are”我爱你,如你所是。

“恨铁不成钢”就是这样一种强加意志,谁告诉你我非要成为钢不可?谁说钢就一定比铁更可爱?

当我们强加意志时,经常用到一个完美的理由“我是为你好”。

所以,真正的爱,不是强迫你成为我想让你成为的样子,而是我用心地读懂你,然后尽心尽力帮助你成为你自己。真正的爱不是把你变成你所不是的人,而是深刻地了解你,然后让你做你自己,让你活成真实的你。

真正完美的爱情,应该是一个椭圆,它有两个圆心,一个是你,一个是我。

我们总说,爱一个人,就要保护他,不让他受伤害。是的,保护他不被别人所伤害,更要保护他不被我所伤害。

读后感:

上个月我看了陈果老师的《好的孤独》,讲述的孤独论,刷新了很多我对于孤独的认识。

《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这本书,在part1部分讲述了和爱情的部分,包括爱和爱慕的区别、情和爱的区别、真情和痴情和深情的区别等等,很细致到位,鞭辟入里。后面几个部分围绕个人,怎样算成熟和自由,怎样认识自己,怎样自我实现等等,从陈果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既然是一本爱情的书,读过之后,联系自己实际,老师说的很多问题自己确实在犯。

1自己对待爱情的态度更侧重于被爱,而这种正堕入自私而贪婪的渊薮,会以爱的名义克扣爱人,在说爱的同时在权衡计算。

2不够深情,老师说深情指撇去表层的浮华,去爱他的真实。有时候他不好的习惯、行为我都甚为讨厌,也经常因为他这些而产生不想在一起的想法。有时候又会感觉不可能找一个很完美的人的,毕竟自己也是不完美的,老师这里说到爱情是是他和你相爱,他更趋完美,而不是你去找一个很完美的人。

3在爱情中经常强加意志,“我是为你好”,这样是不对的,而是应该帮助你了解你自己,让你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说出“I love you as who you are”我爱你,如你所是。爱你,就应该保护你,不被人伤害,更不被我所伤害。

4爱情不是圆,是椭圆,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你,一个是我。

在个人认识和自我实现上,

要对自己、对他人真诚,对天地真诚;

要“尽人之性”,活出自己的最大可能;

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良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要尽心尽力,活成一束光;

要拓宽自己的心量,让自己更大度豁达;要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让自己尽可能越活越接近于天下之至真至诚,这样才能养出传说中的“人格魅力”;

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

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读《好的爱情》《好的孤独》有感800字

读《好的爱情》《好的孤独》有感

从去年开始复旦大学的陈果老师受到了追捧,她的哲学课更是成为热搜点击率最高的视频。借着这股风,我也对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博士关注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她的著作《好的爱情》和《好的孤独》的拜读。从跟风到崇拜,也许就是一段文字的距离。

不记得是谁说过,看书不要带着功利性,我们不奢望复刻所有的内容进脑海里,但愿有那么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进入灵魂思考的深处,这样就已足够。看完陈果老师的这两本书,深深印进灵魂的就是一句话把我的生命活成一个礼物,活成一个值得庆祝的事情。

关于爱情,有人说像鬼,想见又怕见,有人说像水,最平淡却最解渴,总之所有人在追寻却又在矛盾退缩。有关爱情的鸡汤很多,干下一碗治标不治本,但是陈老师的全新解读却给我一条豁然开朗的大道。她说,长久的爱情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从初遇见到互相爱,这段路甜蜜而短暂;从互相爱走向共相依,这段路漫长且不易。而我们更多人就是在第二段爱情之路渐渐走散。也许后来的我们开始逐渐忘了自己才是渐行渐远的根源。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情没变,是人在变。经常跟朋友说起,当两个人在一起时,共同进步,彼此成就会是一个延续的动力,如果一方原地踏步地为另一方的成功保驾护航,那么差距越大,人生的路越短。想到这里,不禁失笑,好巧和陈老师的爱情观不谋而合。爱情里彼此都要付出,但是我们不愿成为附属品和牺牲品,而应该把自己活成一件工艺品,任岁月淘洗打磨,光彩依旧,历久弥新。那么我们不论在何时相遇相知,都将是默然相爱,寂静喜欢。活成最好的自己,爱上不同阶段的ta,好的爱情里我们彼此灵魂自洽,却又相濡以沫。

关于孤独,从蒋勋老师的《孤独十讲》,贾平凹先生的《生命是孤独的旅程》,到陈果老师的《好的孤独》,能够盛享孤独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身边有很多朋友怕孤独,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活没有“空窗期”,认为一个人的孤独很可悲,但往往一群人的狂欢之后留下的落寞更深沉,更可怕。所以时常劝诫他们,为何不能好好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呢?

孤独,是一个人好好的生活。这不是独居意向,不是独身主义,而是让心灵好好过。孤独的时候应该是一个人内心最沉静的时刻,卸下面具,放下伪装,剩下一个赤裸裸的灵魂,回到最初的自己。反省、拷问、静思,都是孤独的生命该去勇敢审视的过程。沉淀心灵的尘埃,丰盈自己的内心,在孤独里让自己蜕变成更强大的人,不念过去,不畏将来。陈老师在书里说,孤独是自然界最古老的真相,是思想丰富者的独处,是儒家修身的境界。我说,孤独能够明智,能够启慧,能够通透。在孤独里,独的是一个人身,修的是一种境界。当空间孤独感满足时,我会让心也沉浸在孤独里。没有外力约束时,自己的克制得到了最大的考验,是恣意妄为,还是自我修行,孤独中历练的定力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君子必慎其独,我辈必思其路。孤独是有思想的独处,是一个人最返璞归真的时刻,也是积蓄最大能量的时候,因为那时灵魂自洽。

推荐信息

  • 关于《参观科技馆》的读后感大全(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7 12:37:25

    学校为了要让我们体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所以特地举办校外教学。当老师宣布期中考后要带我们到科技馆参观时,大家听了都雀跃不已,个个欢呼叫好。数着!数着!期待已久的日子终于来临了!看到校门口豪华的游览车在等待着我们,心情真是开心极了!大家争先恐后的上了车,只为了要寻找一个舒服的位子,下车后我们

  • 《三国演义》100字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7 13:07:55

    通过品读《三国演义》,我发现他把许多人物神话。封建统治需要忠臣,远胜于明主,只有忠臣,江山依然是江山。而没有忠臣,也就没有明主,与其有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不如有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足智多谋,呼风唤雨的忠臣。正巧,蜀国就有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本身是一身唯谨慎,这不能满足作者的需求,

  • 《儒林外史》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7 13:45:25

    《儒林外史》这本书是吴敬梓爷爷写的,吴敬梓爷爷是安徽全椒人。这本书是一本长篇讽刺小说,里面的人物都很吝啬,小气,所以大家读起来肯定都皱着眉头的吧!其中,我最喜欢看《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这篇文章里面的人物很生动。文章主要讲了,严贡生亲弟严监生的大妻子王氏卧病不起,次妻赵氏精心待侍奉。一日王氏

  • 《世说新语》读后感10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7 14:23:55

    魏晋风骨的产物,莫过于在朝代更迭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品行要求:上层社会讲究德行、讲究文学、讲究品藻、讲究雅量、讲究排调、讲究容止……都只为了在这纷扰的乱世之中寻求自己的立足点。清雅秀丽且卓尔不群的魏晋风骨,在《世说新语》这部著作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揽一身魏晋风骨,品一世魏晋豪情;诵一首清风明月,听一

  • 关于目送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7 15:05:25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抚过了父母、子女的亲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围世界的植物、动物、风景……用那最细腻柔软的笔触,写尽了幽微处最动人心弦的那种种感觉。读起来,便连呼吸,也充满了共鸣的激动。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柔软的时刻。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的忧伤却与日俱增。昔日为了孩子,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

  • 《假小子戴安》读后感500字大全(1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7 15:41:55

    暑假的生活丰富多彩,其中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图书馆中度过的。里面的好书多如牛毛,但我一直被其中的一本书感染着,书名是《假小子戴安》。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戴安的假小子,在她刚出生时,父亲就离开她去国外了,只剩下她的妈妈和姑姑。因此,戴安在很小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男子汉”来照顾家里仅剩的两个亲

  • 关于《触摸科学》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7 16:18:25

    科学——我的生活里不能没有你——《触摸科学》读后感妈妈新给我买了一本名叫《触摸科学》的书,当我拿到这本书后,不禁有个疑问——科学是身边的,可是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呀,怎么能触摸呢?于是,我便带着疑惑不解的心情进入了这本书的科学“海洋”。这本书里讲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实验,例如:“鸡蛋生根”,“不听话的乒

  • 有关《红楼梦》的读后感大全(1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7 16:55:55

    今天,妈妈介绍了一本书给我,它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红楼梦》。它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在这本书中,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的主线人物,贾宝玉、林黛玉两人的悲剧贯穿始终。由多情潇洒的宝玉,娇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我

  • 《小孩不笨2》读后感大全(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7 17:31:25

    这个星期,我跟父母一起看了《小孩不笨2》这部教育影片,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使我感触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烂苹果削去烂的部分,剩下好的还可以吃,全部丢掉就没有了。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某妈妈:为什么把苹果扔了?某娃娃:因为烂了。 某妈妈:把

  • 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读后感400字大全(1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27 18:10:55

    是谁让我明白了这么多的知识?是它——《十万个为什么》。在这里,植物天地争奇斗艳,动物王国各展风采,人体机能奥秘揭示,历史天地多么神奇……漫游于“为什么”中,撑出知识与智慧的天空!这本书分有三个小主题:《动物天地》、《植物花卉》、《历史天地》。《动物天地》这一主题是在告诉我们发生在小动物身上的千奇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