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600字
读了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尹老师提到孩子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的确,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好玩是他们的天性。玩耍也是孩子重要的学习途径。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多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找到学习中的乐趣,给他们宽松的学习学习氛围。
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钟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不可捉摸,爱好就是天才。
身教重于言传
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觉得要从自身做起,建立鼓励的常规方式,用表扬和鼓励来代替指责和批评,也许课堂上难免会有对事情的批评和指正,但是每个人都是那么的需要被发现和被关爱。我觉得作者的初衷就是让每一个教育者明白,教育的最本真的源泉是要回归,回归当初的美好,一切的美好。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孩子有无限的人生可能,祝福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也让我们在最简单的教育生活中尽享那份幸福与安宁。(李硕)
第2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1000字
书籍,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阅读,让人绽放美丽。读一本好书,与名家交谈,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近来,我有幸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它传达了一种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书中的观点及经典案列解答了平日工作和生活中育儿方面存在的困惑。让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母亲的我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下面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感悟:
保卫纯真童年
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尽可能地为孩子们提供尝试的机会,给他们一份自信快乐的思维方式,这样他们的天赋和潜能在日后的成长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案列中,父母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表面上来看,让孩子涂鸦,并欣赏他的作品,只是生活中父母对孩子一种接受和欣赏的行为,但透过父母的这种行为,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地位的平等性。父母对孩子有足够多的尊重、宽容,更多的爱。父母以孩子的乐为乐,并能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
回归自然养育中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母爱不应该建立在抽象的理性知识上,应该建立在情感基础上。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和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又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已成为教育现状,年轻父母为了更好的生活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家里老人,很少参与孩子的成长,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生活就是是爸爸妈妈的陪伴,我认为再累也要把孩子留在身边,父母的爱是任何“隔代亲”都无法替代的。
严厉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应该放下心中的棍棒,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也是对孩子最有影响力的。尊重孩子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神的命令,是教育最基本的法则。通过阅读,我反思自己,孩子的问题是需要自己去反思的,就是结合现在当下的教育感到焦虑纠结,这也是一种成长的开始。反思修正,通过自己悟出来东西才能变成自己的。认识到了家长往往就是对孩子的期待很高,就是家长们往往没有想到我的孩子也是普通的孩子,这就是知识和智慧的区别。因为孩子的教育不能回头,就是通过学习有效的调整自己,降低期望,过好当下每一天。
深情而又无条件的爱
孩子在6岁之前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尤其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认知,他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要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小孩时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应的,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安全的,自我认知也得到强化。如果这个时刻错失了,孩子终生内心都有一-处深深的心灵黑洞,那种不安全感会深深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无条件的爱就是不因为孩子是什么,是否听话,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而去爱他,而是尊重他的本来面目,允许他按照意愿发展自己的人生,我们只需用目光温情相送。
身教重于言传
通过阅读,我觉得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建立鼓励的常规方式,用表扬和鼓励来代替指责和批评,也许在教育过程中难免会有对事情的批评和指正,但是每个人都是那么的需要被发现和被关爱。我认为尹老师的初衷就是让每一个教育者明白,教育的最本真的源泉是要回归,回归当初的美好,一切的美好。同时,我们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父母和成长方式,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怎样的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教育!爱是一门艺术,正确爱我们的孩子,即是正确对待我们的未来,也印证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守护成长,静待花开。
第3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
这本书是作者尹建莉的第二部家庭教育书籍,作者在第一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几乎每一章都提到要让孩子大量的阅读好的书籍,她的孩子也在阅读中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本书中作者再次倡导孩子要从小培养阅读习惯,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阅读不但可以塑造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孩子的心里品质,因为任何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着真善美的情怀,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孩子自由,她在书中这样写道:给孩子自由,不是对他们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是啊,虽然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这样就是取代孩子成为他灵魂的主人。
分享本书中作者倡导的三点:
一、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很重要。
当孩子看完一篇东西时,要鼓励孩子叙述出来。家长一旁要注意适时鼓励、表扬和引导,让孩子感到兴奋和自豪,由此产生阅读更多书的愿望。孩子都是爱玩儿的,爸爸妈妈们还要多考虑如何让阅读更生动、有趣,通过一些寓教于乐、有趣的语言游戏让孩子爱上阅读
二、用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
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孩子能够得到家长的尊重就会自尊,自信。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懂得使用文明用语。例如让孩子帮助做什么事时要说:“请你……”而不要说生硬的命令句。如果孩子做完了某件事,说声“谢谢”。有什么事,家长也要与孩子商量。例如,父母想调一个电视频道,最好先与孩子商量:“我们调个频道看看好吗?”多和孩子聊天,趁此机会多向孩子灌输一种意识:我们是平等地、我们是朋友、我们可以无话不谈。
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要找到孩子的长处细心保护他们的自信心。每天关注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大力发展孩子的长处,降低对孩子短处的关注度。作为家长也应该提供机会激发孩子自身的斗志,这比无休止的批评督促要有效得多。平时在家里注意观察孩子哪些方面比较弱,创造机会鼓励他们挑战自己。(任艳)